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39605发布日期:2018-12-11 22:5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具有优秀的保健功能,抗氧化:一杯茶=12瓶葡萄酒;抗衰老:比维生素e强18倍;减肥:每天喝6~10克茶叶,12周减脂3斤;提升免疫力;抗辐射、减少癌症发病率等等。目前,全球有160多个国家与地区近30亿人喜欢饮茶,中国年产茶198万吨,是全球第一产茶大国,中国有3000多年的饮茶历史。《神龙本草》、《伤寒论》、《本草拾遗》阐述茶为“万病之药”。随着人们对茶叶研究的不断深入,茶的保健功效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

茶,是一种低热值、无酒精饮料。茶叶的成分主要包括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有机酸等。茶作为饮品,人们喝茶主要是它的水溶性成分。有人喝完茶汤后将茶叶也嚼碎食入,说明经开水泡过的茶叶还有营养。事实上,茶叶中有25~36%的植物蛋白,而泡茶是仅仅溶出1~2%,还有很多维生素、生物碱、黄酮、微量元素处于结合态,也未能充分溶出,无形中,茶叶的营养物质被浪费了。

每一种茶,由于品种不一样,产地不一样,生长条件不一样,其内在的成分、质量、功效差异很大,虽然有的人会喝几种茶,但是,起效果不尽人意。就如同吃人参、丹参、三七、枸杞、天麻等,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补药,有的人经常自己选择性的吃,有一定作用,但不理想,原因是没有按“君臣佐使”进行复配。茶也是一样,喝很多种茶,没有按科学原理喝,对人保健的效果也会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以改善茶叶功能为目标导向,实现茶叶功能化,为茶民提供更为优秀的茶叶产品。

利用现代科技,对各种茶叶的成分、结构进行分析,根据人体健康需要,对茶叶进行成分、结构配伍(如同中药的“君臣佐使”),除保留茶叶原有的功能外,还可进一步发挥茶叶协同作用,使茶叶的价值更充分的发挥,产生更多的功效。

a、将茶叶中30%左右的植物蛋白酶解成多肽、氨基酸,为人体提供更为有效的营养。茶叶中有20多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鸟氨酸、瓜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是鸟氨酸循环的关键成分,将茶叶中的蛋白酶解为多肽及氨基酸后,能显著加快新陈代谢,提高肝脏的鸟氨酸循环,使体内精氨酸含量显著提高,尿素合成增加,血氨浓度降低,尿酸浓度降低,有利于抑制尿酸;精氨酸含量提高,释放一氧化氮增强,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抑制血压,有利于清理血管垃圾;肝脏代谢加快,肝脏血管扩张,有利于肝脏的修复与养护。

b、茶叶中维生素、皂甙、生物碱、黄酮、微量元素等有效结构成分充分溶出,有利于减轻血液中斑块的聚集,减少血小板凝聚,有利于疏通血管。

c、茶叶中大量植物纤维,将不溶于水的植物纤维部分酶解为可溶纤维、单糖及寡糖,对身体保健作用极为有利。

d、茶叶虽然有一定清脂作用,如果将可溶植物纤维部分碳化,形活性炭,对清油减脂效果将进一步加强。

技术方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以实现上述目标:

a、对不同茶叶进行组合,从茶叶潜在成分与结构上满足目标要求。

b、在组合茶中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使茶叶中植物蛋白酶解为多肽、氨基酸,使茶叶中的有效结构能在泡茶时更充分溶出。

c、在组合茶中加入纤维素酶,进行酶解,使茶叶纤维部分酶解为可溶纤维、单糖及寡糖。

d、采用温火碳焙工艺,将部分可溶纤维碳化,形成活性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由大叶红茶5~15份、乌龙茶或铁观音15~60份、青钱柳茶3~10份、绞股蓝茶3~10份、苦丁茶3~10份组成混合茶叶;

b、在混合茶叶中加1~3倍(重量)的无菌纯净水浸润,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先在频率30~50khz、压力0.1-0.3mpa条件下振荡30-60分钟;

c、在茶水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维素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4:1~0.08:1,酶解时间40~60min,酶解温度25~35℃,ph4~4.5,真空度为0.2~0.5mpa;

d、将茶水混合物调至ph6.2~6.8,加入蛋白酶,蛋白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6:1~0.1:1,酶解时间40~90min,酶解温度25~35℃,真空度为0.2~0.5mpa;

e、将酶解后的茶水混合物在40~60度进行干燥,然后在90~120度进行温火碳焙1~9小时。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茶源组合,由大叶红茶5份、乌龙茶或铁观音50份、青钱柳茶8份、绞股蓝茶8份、苦丁茶3份组成混合茶叶;

b、在混合茶叶中加1倍(重量)的无菌纯净水浸润,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先在频率35khz、压力0.15mpa条件下振荡50分钟;

c、在茶水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维素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6:1,酶解时间50min,酶解温度30℃,ph4,真空度为0.2mpa;

d、将茶水混合物调至ph6.8,加入蛋白酶,蛋白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8:1,酶解时间80min,酶解温度32℃,真空度为0.2mpa;

e、将酶解后的茶水混合物在50度温度下进行干燥,然后在110度进行温火碳焙3小时。

上述茶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提高免疫力、提高抗寒能力、护肝养肾、润肠通便等功效。

实施例2

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茶源组合,由大叶红茶5份、乌龙茶或铁观音40份、青钱柳茶10份、绞股蓝茶8份、苦丁茶5份组成混合茶叶;

b、在混合茶叶中加2倍(重量)的无菌纯净水浸润,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先在频率40khz、压力0.2mpa条件下振荡40分钟;

c、在茶水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维素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8:1,酶解时间40min,酶解温度30℃,ph4,真空度为0.25mpa;

d、将茶水混合物调至ph6.8,加入蛋白酶,蛋白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0.07:1,酶解时间90min,酶解温度35℃,真空度为0.3mpa;

e、将酶解后的茶水混合物在55度温度下进行干燥,然后在105度进行温火碳焙6小时。

上述茶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提高免疫力、降低血糖、护肝养肾、润肠通便、清脂减肥等功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茶是由大叶红茶、乌龙茶或铁观音、青钱柳茶、绞股蓝茶、苦丁茶组成混合茶;制备方法包括:用无菌纯净水浸润,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在真空条件下用纤维素酶、蛋白酶进行酶解,低温烘干,温火碳焙。本发明的多功能茶,茶叶中植物蛋白被充分酶解形成可溶性的多肽及氨基酸,茶叶纤维部分被酶解形成水溶性纤维、单糖及寡糖,经温火碳焙后部分水溶性被碳化而形成活性炭。本发明的多功能茶,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扩张血管、疏通血管、提高免疫力、抑制四高,护肝养肾,润肠通便、清脂减肥等多种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和序致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12
技术公布日:2018.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