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蛋雏鸡消化道发育的开口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5015发布日期:2019-01-05 09:34阅读:8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蛋雏鸡消化道发育的开口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育雏期是整个蛋鸡生长周期的关键阶段,雏鸡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成期的均匀度和健康状况,从而影响产蛋期的产蛋性能。保证育雏阶段的良好发育,能为蛋鸡发挥最大生产潜力打下良好基础。然而,0~3周龄的雏鸡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且要经历运输、免疫、断喙等应激,所以需要营养均衡、容易消化吸收的开口料。目前生产上通常的做法是将玉米、豆粕等原料全部微粉碎后再制粒破碎。研究发现,过于精细的开口料不利于雏鸡消化道的发育,最显著的表现是肌胃容积小,肠壁薄而短,易发生营养性肌胃炎、过料等症状。我们经过多次对比试验发现,在保证营养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玉米原料的粉碎粒度和不同粒度的配伍比例,能够促进消化器官尤其是肌胃的发育,提高消化酶活性,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有效解决现代集约化养殖条件下雏鸡消化器官发育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市面上现有的蛋雏鸡饲料不利于雏鸡消化道的发育、营养性肌胃炎易发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促进蛋雏鸡消化道发育的开口料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开口料制备方法为:将50%的玉米原料粉碎至2mm,将另外50%的玉米原料粉碎至1mm,同时将豆粕粉碎至1mm,然后将各原料按比例充分混合,于80~90℃制粒,得到的颗粒再进行破碎,最终得到粒度为1~1.5mm的破碎颗粒料。

其原料组成和各原料的质量份为:玉米50~60份、豆粕20~26份、膨化大豆4~8份、面粉1~5份、蒸汽鱼粉1~5份、亚麻籽油0~5份、蛋雏鸡复合预混料4~6份。

配方可进一步优化为:玉米60份、豆粕25份、膨化大豆7份、面粉1份、蒸汽鱼粉2.5份、亚麻籽油0.5份、蛋雏鸡复合预混料4份。

以饲料总重量份计算,所述蛋雏鸡复合预混料中各组分及其质量份为:石粉1.5~2份、磷酸氢钙0.6~1.2份、氯化胆碱0.1~0.3份、食盐0.2~0.4份、dl-蛋氨酸0.1~0.2份、植物精油0.005~0.01份、抗氧化剂0.02~0.04份、幼禽用复合维生素0.02~0.04份、幼禽用复合矿物质微量元素0.1~0.3份、幼禽用复合酶制剂0.02~0.04份,余下为沸石粉。植物精油为百里香精油和迷迭香精油,具体可为嘉吉公司生产的植物精油产品。

本发明满足蛋雏鸡0~3周龄的营养需求,并且充分考虑到蛋雏鸡的消化道发育情况,能够促进消化器官尤其是肌胃的发育,提高消化酶活性,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有效解决现代集约化养殖条件下雏鸡消化器官发育不良的问题,为蛋鸡发挥最大生产潜力打下良好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介绍:

具体实施方式1:不同玉米粉碎粒度的蛋雏鸡开口料的配制

表1不同玉米粉碎粒度的蛋雏鸡开口料的配方

以蛋雏鸡开口料为100kg计,蛋雏鸡复合预混料中石粉的含量为1.58kg、磷酸氢钙为0.85kg、氯化胆碱为0.3kg、食盐为0.3kg、dl-蛋氨酸为0.17kg、植物精油为0.008kg、抗氧化剂乙氧基喹啉为0.02kg、幼禽用复合维生素为0.03kg、幼禽用复合矿物质微量元素0.2kg、幼禽用复合酶制剂为0.02kg、载体沸石粉为0.522kg。

每公斤试验日粮中维生素的含量为维生素a(维生素a乙酸酯):10000iu/kg;维生素d3(胆钙化醇):3000iu/kg;维生素e:30mg/kg;维生素k3:3mg/kg;维生素b1:2.2mg/kg;维生素b2:6.6mg/kg;维生素b6:4.5mg/kg;维生素b12:0.025mg/kg;生物素:0.15mg/kg;烟酸:40mg/kg;泛酸:10mg/kg;叶酸:1mg/kg。

每公斤试验日粮中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为硒:0.25mg/kg;碘:1mg/kg;铜:15mg/kg,铁:30mg/kg;锌:85mg/kg,锰:90mg/kg。

幼禽用复合酶制剂包括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等。

日粮配制方法:先将玉米原料粉碎至不同粒度,将豆粕粉碎至1mm,然后将各原料按比例充分混合后,于80~90℃制粒,得到的颗粒再进行破碎,最终得到粒度为1~1.5mm的破碎颗粒料。

具体实施方式2:不同玉米粉碎粒度的蛋雏鸡开口料的饲喂效果

选择1日龄海兰褐蛋雏鸡1500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三个处理组的蛋雏鸡分别饲喂具体实施方式1中的a组、b组、c组日粮,饲喂至21日龄,具体于2016年10月10日至2016年10月30日进行。

饲养管理:按照海兰褐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手册要求进行。

测定指标:

(1)生产性能:每天记录死亡数和喂料量,每周以重复为单位记录体重和采食量,计算料重比和死淘率。同时称量单只鸡体重,计算体重均匀度。

(2)肌胃发育:于21日龄从每个重复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蛋雏鸡2只,屠宰后取出肌胃,清除食糜,测定肌胃重量,计算肌胃指数(肌胃指数=肌胃重量/鸡体重)。同时,按照肌胃溃疡面积大小进行肌胃炎症评分,溃疡面积越大,评分越高。

(3)肠道微生物:于21日龄从每个重复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蛋雏鸡2只,屠宰后收集回肠食糜,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大肠杆菌数量和乳酸菌数量。

数据统计方法:

试验数据用excel整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的one-wayanova进行方差分析,同时采用duncan’s进行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试验结果:

1.表2不同玉米粉碎粒度的蛋雏鸡开口料对蛋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注:同行上标不同代表差异显著(p<0.05),无上标代表无显著差异,下同。

2.表3不同玉米粉碎粒度的蛋雏鸡开口料对蛋雏鸡肌胃发育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开口料中玉米的粉碎粒度对于蛋雏鸡的生产性能、肌胃发育和肠道微生物有显著影响。将粉碎至1mm的玉米和粉碎至2mm的玉米按1:1的比例配合使用的开口料(c组),比使用玉米全部粉碎至0.5mm的开口料(a组),以及将粉碎至0.5mm的玉米和粉碎至1mm的玉米按4:1的比例配合使用的开口料(b组)能够显著改善蛋雏鸡的生产性能,包括提高蛋雏鸡21日龄的体重(p<0.05),提高1~21日龄的采食量(p<0.05),降低1~21日龄的料重比和死淘率(p<0.05)。此外,c组蛋雏鸡的体重均匀度在数值上也优于a组和b组(p>0.05)。从解剖和微生物结果来看,饲喂c组蛋雏鸡开口料能够显著提高21日龄的肌胃指数(p<0.05),降低肌胃炎症评分(p<0.05),改善肌胃的发育状况。同时,饲喂c组蛋雏鸡开口料能够显著降低21日龄回肠食糜中大肠杆菌的含量、提高乳酸菌的含量(p<0.05),从而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维持雏鸡的健康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3:不同玉米粉碎粒度的蛋雏鸡开口料的饲喂效果

选择1日龄海兰褐蛋雏鸡1440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三个处理组的蛋雏鸡分别饲喂具体实施方式1中的a组、c组、e组日粮,饲喂至21日龄,具体于2016年12月1日至2016年12月21日进行。

饲养管理:按照海兰褐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手册要求进行。

测定指标和数据统计方法同实施方式(2):

试验结果:

(1)表4不同玉米粉碎粒度的蛋雏鸡开口料对蛋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注:同行上标不同代表差异显著(p<0.05),无上标代表无显著差异,下同。

(2)表5不同玉米粉碎粒度的蛋雏鸡开口料对蛋雏鸡肌胃发育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开口料中玉米的粉碎粒度对于蛋雏鸡的生产性能、肌胃发育和肠道微生物有显著影响。将粉碎至1mm的玉米和粉碎至2mm的玉米按1:1的比例配合使用的开口料(c组),比使用玉米全部粉碎至0.5mm的开口料(a组),以及将玉米全部粉碎至2mm的开口料(e组)能够显著改善蛋雏鸡的生产性能,包括提高蛋雏鸡21日龄的体重(p<0.05),提高1~21日龄的采食量(p<0.05),降低1~21日龄的料重比和死淘率(p<0.05)。从解剖和微生物结果来看,饲喂c组蛋雏鸡开口料能够显著提高21日龄的肌胃指数(p<0.05),降低肌胃炎症评分(p<0.05),改善肌胃的发育状况。同时,饲喂c组蛋雏鸡开口料能够显著降低21日龄回肠食糜中大肠杆菌的含量、提高乳酸菌的含量(p<0.05),从而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维持雏鸡的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和配方所生产的蛋雏鸡开口料,能够有效促进肌胃的发育,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蛋雏鸡的生产性能,从而为后期发挥良好的产蛋性能打下基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