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鱼幼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6338发布日期:2019-01-14 18:2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甲鱼幼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鱼原名鳖,又叫脚鱼、团鱼、圆鱼、水鱼、清鱼、王八、神守,或称中华鳖、中国鳖。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甲鱼是一种古老的、次生性水生爬行动物,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己经对甲鱼营养与饲料等方面进行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受到养殖饲料成本、品质、安全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整产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一定制约。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水产饲料工业飞速发展。与之相适应,对饲料原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尤其是对鱼粉等优质饲料蛋白源的需要更为突出。水产养殖动物的配合饲料对蛋白质要求较高,而鱼粉因营养丰富、氨基酸组成平衡、未知生长因子含量丰富及适口性佳,一直是水产饲料中不可或缺的优质蛋白源。水产饲料中鱼粉用量通常占配合饲料的10-40%,是其成本中最大的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水产动物养殖领域不断扩大,全球对鱼粉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但由于气候、捕猎等问题的影响,导致鱼粉求过于供价格上涨。因此,当务之急是寻找廉价而又来源丰宮的鱼粉替代蛋白源。我国植物蛋白源种类多,来源广,包括棉粕、菜粕、豆粕等。但是植物蛋白源纤维素含量较高,导致饲料的适口性降低,从而引起水产动物的采食量下降。同时,植物性蛋白源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对水产动物健康生长和生产会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提高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的效果,生产上经常会用各种加工方法开发植物蛋白源,如去皮豆粕、发酵豆粕、膨化豆粕等,改善其适口性,消除抗营养因子。然而植物蛋白源替代后常常会降低甲鱼的摄食和蛋白质的代谢,从而大大影响鱼粉替代效果。因此,需要寻求一种解决植物蛋白源的处理方法,提高蛋白利用率,提高磷的利用率,最大化减少营养物质,尤其是磷的排出,为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降低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力以及养殖成本。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各原料配比合理,可提高颡鱼幼鱼的免疫机能,具有抗应激作用,能促进甲鱼幼鱼生长,改善肉质,饲料的保质期、利用率和安全性高的甲鱼幼鱼饲料。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制得的膨化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好,消化率高,饲料转化率高,降低饲料投资成本,保证养殖水质不被污染的甲鱼幼鱼饲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甲鱼幼鱼饲料,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发酵豆粕20-37份、鱼粉5-11份、骨粉8-16份、蚯蚓粉4-8份、贻贝粉4-8份、木薯粉5-15份、薄荷叶粉1-2份、植物油3-7份、柠檬酸0.2-0.4份、植酸酶0.1-0.3份、免疫增强剂0.08-0.2份。上述配合饲料各原料配比合理,可以提高甲鱼幼鱼的免疫机能,具有抗应激作用,能提高甲鱼幼鱼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表观消化率、矿质元素的沉积和抗氧化性能,有效阻止脂类过氧化,能抑制甲鱼肌肉的组织微粒体脂质氧化;该饲料中活性磷水平较高,使得营养物质释放为能被鱼体吸收的形式,降低了饵料系数,增加了鱼体对饲料中磷和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该饲料进入鱼体中,能够增加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提高配合饲料的利用率,促进甲鱼幼鱼的生长。作为优选,免疫增强剂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β-葡聚糖5-20份、果寡糖3-7份、维生素d32.2-3.2份、桉树叶提取物13-17份。该免疫增强剂能刺激甲鱼鱼体免疫功能,能够显著上调甲鱼肝脏中ap1m1基因的表达,小肠、肾脏中mhc-ii基因的表达,以及肾脏和肝脏中的ifp35基因表达,具有免疫调节效应,同时可以调节甲鱼机体的钙、磷平衡,此外,该免疫增强剂还可清除机体自由基发挥抗氧化的作用,可以降低一些炎症因子的表达且在不同组织器官出现不同的结果,具有提高促进甲鱼幼鱼生长性能和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和抗感染和解毒能力的效果。一种甲鱼幼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发酵豆粕制备、桉树叶提取物制备、免疫增强剂制备、饲料制备,其具体步骤为:发酵豆粕制备步骤为:将豆粕加水至含水量为47-55%,再加入蛋氨酸,搅拌均匀后高压灭菌20-30min,冷却室室温后按接种量为8-12%接种复合菌种,复合菌种中干酪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重量比为1:1.2-1.5:0.2-0.5,在27-33℃下发酵3-5d,冷冻干燥,粉碎过200-300目筛,即得发酵豆粕,上述蛋氨酸和复合菌种的重量比为1:300-500,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能够降解植酸和寡聚糖,降低豆粕中抗营养因子,使产品具有更好的风味和适口性,显著提高豆粕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同时还能降解豆粕过敏原蛋白,并破坏其原有的过敏原线性表位和构象性表位,从而有效的降低其致敏性,提高甲鱼幼鱼对发酵豆粕的利用率,此外发酵还会产生蛋白酶,使得发酵豆粕蛋白在制备过程中还有进一步被降解为小分子的肽,更易于被甲鱼幼鱼吸收利用;桉树叶提取物制备:将桉树叶干燥后粉碎至40-60目,按料液比为1:6-10(g/ml)加入67-76%的乙醇溶液,其中乙醇溶液含有0.02-0.04mm的β-内酰胺和0.013-0.017mm的氧化三甲胺,在20-30℃的条件下浸提1-2h,再重复浸提一次,抽滤,然后在转速为3000-5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5-25min,上清液干燥得桉树叶提取物,β-内酰胺和氧化三甲胺的加入能够可渗入至桉树叶的纤维结晶区,使纤维素发生产生无限溶胀,使纤维素溶解,进而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内化合物渗透出来,提高桉树叶提取物中月见草素b和鞣花酸的含量,而月见草素b和鞣花酸的存在能够刺激甲鱼幼鱼体内的酶活性,使得未被甲鱼幼鱼吸收消化的β-葡聚糖分解成溶于水的小分子寡糖或原糖,进而被甲鱼幼鱼吸收利用,能够避免过量免疫多糖β-葡聚糖与其他多种化合物结合产生可与dna共价结合或产生氧自由基或肿瘤等毒性代谢产物,进而避免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提高配合饲料的使用安全性,促进甲鱼幼鱼的生长;上述桉树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得到的桉树叶提取物不需要纯化即可使用,其中含有大量的食子酸、月见草素b、英国鞣花酸、鞣花酸、潘石榴苷等桉树叶多酚物质,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有效提升甲鱼幼鱼的机体免疫能力、提高肉质中丝氨酸浓度、改善肉质、提高生产性能等,且能够提高配合饲料的保质期;免疫增强剂制备:按配方量取β-葡聚糖、果寡糖、维生素d3、桉树叶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免疫增强剂;饲料制备:按配方量取发酵豆粕、鱼粉、骨粉、蚯蚓粉、贻贝粉、木薯粉、薄荷叶粉、植物油、柠檬酸、植酸酶、免疫增强剂,放入调质器中,通入温度为90-95℃、质量为各组份总质量的10-15%的水蒸气调质6-10min,然后使物料在90-100℃的温度下进入挤压膨化制粒机制粒,在95-103℃条件下将膨化后的饲料颗粒烘干,即得甲鱼幼鱼饲料,该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制得的膨化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好,消化率高,饲料转化率高,既减少了饲料的浪费,降低饲料投资成本,又保证养殖水质不被污染,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作为优选,发酵豆粕制备步骤中蛋氨酸中l-蛋氨酸和d-蛋氨酸的比例为53-65:1。上述蛋氨酸的加入能够刺激过敏原蛋白,使包埋在过敏原蛋白内部的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和大豆球蛋白碱性亚基暴露,进而被微生物代谢出的蛋白酶快速识别并降解形成了小分子多肽,降低发酵豆粕中具有耐胃消化性的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和大豆球蛋白碱性亚基的含量,改变过敏原表位结构,降低发酵豆粕的致敏性,促进甲鱼幼鱼的生长;同时还能够在高压灭菌的条件下,促进豆粕蛋白发生变性并聚集,提高发酵效果,最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饲料各原料配比合理,可提高颡鱼幼鱼的免疫机能,具有抗应激作用,能促进甲鱼幼鱼生长,改善肉质,饲料的保质期、利用率和安全性高;2)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制得的膨化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好,消化率高,饲料转化率高,既减少了饲料的浪费,降低饲料投资成本,又保证养殖水质不被污染,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3)该制备方法得到的发酵豆粕的致敏性和抗营养因子低,能够促进甲鱼幼鱼的生长,且含有小分子的肽,具有更好的风味和适口性,更易于被甲鱼幼鱼吸收利用;4)该制备方法得到的免疫增强剂能刺激甲鱼鱼体免疫功能,具有提高促进甲鱼幼鱼生长性能和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和抗感染和解毒能力和改善肉质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甲鱼幼鱼饲料,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发酵豆粕37份、鱼粉5份、骨粉16份、蚯蚓粉4份、贻贝粉8份、木薯粉5份、薄荷叶粉2份、植物油3份、柠檬酸0.4份、植酸酶0.1份、免疫增强剂0.2份。上述配合饲料各原料配比合理,可以提高甲鱼幼鱼的免疫机能,具有抗应激作用,能提高甲鱼幼鱼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表观消化率、矿质元素的沉积和抗氧化性能,有效阻止脂类过氧化,能抑制甲鱼肌肉的组织微粒体脂质氧化;该饲料中活性磷水平较高,使得营养物质释放为能被鱼体吸收的形式,降低了饵料系数,增加了鱼体对饲料中磷和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该饲料进入鱼体中,能够增加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提高配合饲料的利用率,促进甲鱼幼鱼的生长。免疫增强剂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β-葡聚糖5份、果寡糖7份、维生素d32.2份、桉树叶提取物17份。该免疫增强剂能刺激甲鱼鱼体免疫功能,能够显著上调甲鱼肝脏中ap1m1基因的表达,小肠、肾脏中mhc-ii基因的表达,以及肾脏和肝脏中的ifp35基因表达,具有免疫调节效应,同时可以调节甲鱼机体的钙、磷平衡,此外,该免疫增强剂还可清除机体自由基发挥抗氧化的作用,可以降低一些炎症因子的表达且在不同组织器官出现不同的结果,具有提高促进甲鱼幼鱼生长性能和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和抗感染和解毒能力的效果。一种甲鱼幼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发酵豆粕制备、桉树叶提取物制备、免疫增强剂制备、饲料制备,其具体步骤为:1)发酵豆粕制备:将豆粕加水至含水量为47%,再加入蛋氨酸,搅拌均匀后高压灭菌30min,冷却室室温后按接种量为8%接种复合菌种,复合菌种中干酪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重量比为1:1.5:0.2,在33℃下发酵3d,冷冻干燥,粉碎过300目筛,即得发酵豆粕,上述蛋氨酸和复合菌种的重量比为1:300,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能够降解植酸和寡聚糖,降低豆粕中抗营养因子,使产品具有更好的风味和适口性,显著提高豆粕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同时还能降解豆粕过敏原蛋白,并破坏其原有的过敏原线性表位和构象性表位,从而有效的降低其致敏性,提高甲鱼幼鱼对发酵豆粕的利用率,此外发酵还会产生蛋白酶,使得发酵豆粕蛋白在制备过程中还有进一步被降解为小分子的肽,更易于被甲鱼幼鱼吸收利用;2)桉树叶提取物制备:将桉树叶干燥后粉碎至60目,按料液比为1:6(g/ml)加入76%的乙醇溶液,其中乙醇溶液含有0.02mm的β-内酰胺和0.017mm的氧化三甲胺,在20℃的条件下浸提2h,再重复浸提一次,抽滤,然后在转速为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5min,上清液干燥得桉树叶提取物,β-内酰胺和氧化三甲胺的加入能够可渗入至桉树叶的纤维结晶区,使纤维素发生产生无限溶胀,使纤维素溶解,进而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内化合物渗透出来,提高桉树叶提取物中月见草素b和鞣花酸的含量,而月见草素b和鞣花酸的存在能够刺激甲鱼幼鱼体内的酶活性,使得未被甲鱼幼鱼吸收消化的β-葡聚糖分解成溶于水的小分子寡糖或原糖,进而被甲鱼幼鱼吸收利用,能够避免过量免疫多糖β-葡聚糖与其他多种化合物结合产生可与dna共价结合或产生氧自由基或肿瘤等毒性代谢产物,进而避免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提高配合饲料的使用安全性,促进甲鱼幼鱼的生长;上述桉树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得到的桉树叶提取物不需要纯化即可使用,其中含有大量的食子酸、月见草素b、英国鞣花酸、鞣花酸、潘石榴苷等桉树叶多酚物质,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有效提升甲鱼幼鱼的机体免疫能力、提高肉质中丝氨酸浓度、改善肉质、提高生产性能等,且能够提高配合饲料的保质期;3)免疫增强剂制备:按配方量取β-葡聚糖、果寡糖、维生素d3、桉树叶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免疫增强剂;4)饲料制备:按配方量取发酵豆粕、鱼粉、骨粉、蚯蚓粉、贻贝粉、木薯粉、薄荷叶粉、植物油、柠檬酸、植酸酶、免疫增强剂,放入调质器中,通入温度为90℃、质量为各组份总质量的15%的水蒸气调质6min,然后使物料在100℃的温度下进入挤压膨化制粒机制粒,在95℃条件下将膨化后的饲料颗粒烘干,即得甲鱼幼鱼饲料,该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制得的膨化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好,消化率高,饲料转化率高,既减少了饲料的浪费,降低饲料投资成本,又保证养殖水质不被污染,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发酵豆粕制备步骤中蛋氨酸中l-蛋氨酸和d-蛋氨酸的比例为65:1。上述蛋氨酸的加入能够刺激过敏原蛋白,使包埋在过敏原蛋白内部的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和大豆球蛋白碱性亚基暴露,进而被微生物代谢出的蛋白酶快速识别并降解形成了小分子多肽,降低发酵豆粕中具有耐胃消化性的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和大豆球蛋白碱性亚基的含量,改变过敏原表位结构,降低发酵豆粕的致敏性,促进甲鱼幼鱼的生长;同时还能够在高压灭菌的条件下,促进豆粕蛋白发生变性并聚集,提高发酵效果,最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实施例2:一种甲鱼幼鱼饲料,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发酵豆粕30份、鱼粉8份、骨粉12份、蚯蚓粉6份、贻贝粉6份、木薯粉10份、薄荷叶粉1.4份、植物油5份、柠檬酸0.33份、植酸酶0.21份、免疫增强剂0.11份。免疫增强剂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β-葡聚糖14份、果寡糖5份、维生素d32.6份、桉树叶提取物15份。一种甲鱼幼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发酵豆粕制备、桉树叶提取物制备、免疫增强剂制备、饲料制备,其具体步骤为:1)发酵豆粕制备:将豆粕加水至含水量为50%,再加入蛋氨酸,搅拌均匀后高压灭菌25min,冷却室室温后按接种量为10%接种复合菌种,复合菌种中干酪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重量比为1:1.4:0.4,在30℃下发酵44d,冷冻干燥,粉碎过250目筛,即得发酵豆粕,上述蛋氨酸和复合菌种的重量比为1:400;2)桉树叶提取物制备:将桉树叶干燥后粉碎至50目,按料液比为1:8(g/ml)加入70%的乙醇溶液,其中乙醇溶液含有0.03mm的β-内酰胺和0.015mm的氧化三甲胺,在25℃的条件下浸提1.5h,再重复浸提一次,抽滤,然后在转速为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0min,上清液干燥得桉树叶提取物;3)免疫增强剂制备:按配方量取β-葡聚糖、果寡糖、维生素d3、桉树叶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免疫增强剂;4)饲料制备:按配方量取发酵豆粕、鱼粉、骨粉、蚯蚓粉、贻贝粉、木薯粉、薄荷叶粉、植物油、柠檬酸、植酸酶、免疫增强剂,放入调质器中,通入温度为92℃、质量为各组份总质量的12%的水蒸气调质8min,然后使物料在95℃的温度下进入挤压膨化制粒机制粒,在100℃条件下将膨化后的饲料颗粒烘干,即得甲鱼幼鱼饲料。发酵豆粕制备步骤中蛋氨酸中l-蛋氨酸和d-蛋氨酸的比例为60:1。实施例3:一种甲鱼幼鱼饲料,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发酵豆粕30份、鱼粉8份、骨粉12份、蚯蚓粉6份、贻贝粉6份、木薯粉10份、薄荷叶粉1.4份、植物油5份、柠檬酸0.33份、植酸酶0.21份、免疫增强剂0.11份。免疫增强剂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β-葡聚糖14份、果寡糖5份、维生素d32.6份、桉树叶提取物15份。一种甲鱼幼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发酵豆粕制备、桉树叶提取物制备、免疫增强剂制备、饲料制备,其具体步骤为:1)发酵豆粕制备:将豆粕加水至含水量为50%,再加入蛋氨酸,搅拌均匀后高压灭菌25min,冷却室室温后按接种量为10%接种复合菌种,复合菌种中干酪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重量比为1:1.4:0.4,在30℃下发酵44d,冷冻干燥,粉碎过250目筛,即得发酵豆粕,上述蛋氨酸和复合菌种的重量比为1:400;2)桉树叶提取物制备:将桉树叶干燥后粉碎至50目,按料液比为1:8(g/ml)加入70%的乙醇溶液,其中乙醇溶液含有0.03mm的β-内酰胺和0.015mm的氧化三甲胺,在25℃的条件下浸提1.5h,再重复浸提一次,抽滤,然后在转速为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0min,上清液干燥得桉树叶提取物;3)免疫增强剂制备:按配方量取β-葡聚糖、果寡糖、维生素d3、桉树叶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免疫增强剂;4)饲料制备:按配方量取发酵豆粕、鱼粉、骨粉、蚯蚓粉、贻贝粉、木薯粉、薄荷叶粉、植物油、柠檬酸、植酸酶、免疫增强剂,放入调质器中,通入温度为92℃、质量为各组份总质量的12%的水蒸气调质8min,然后使物料在95℃的温度下进入挤压膨化制粒机制粒,在100℃条件下将膨化后的饲料颗粒烘干,即得甲鱼幼鱼饲料。实施例4:一种甲鱼幼鱼饲料,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发酵豆粕30份、鱼粉8份、骨粉12份、蚯蚓粉6份、贻贝粉6份、木薯粉10份、薄荷叶粉1.4份、植物油5份、柠檬酸0.33份、植酸酶0.21份、免疫增强剂0.11份。免疫增强剂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β-葡聚糖14份、果寡糖5份、维生素d32.6份、桉树叶提取物15份。一种甲鱼幼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发酵豆粕制备、桉树叶提取物制备、免疫增强剂制备、饲料制备,其具体步骤为:1)发酵豆粕制备:将豆粕加水至含水量为50%,再加入蛋氨酸,搅拌均匀后高压灭菌25min,冷却室室温后按接种量为10%接种复合菌种,复合菌种中干酪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重量比为1:1.4:0.4,在30℃下发酵44d,冷冻干燥,粉碎过250目筛,即得发酵豆粕,上述蛋氨酸和复合菌种的重量比为1:400;2)桉树叶提取物制备:将桉树叶干燥后粉碎至50目,按料液比为1:8(g/ml)加入70%的乙醇溶液,在25℃的条件下浸提1.5h,再重复浸提一次,抽滤,然后在转速为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0min,上清液干燥得桉树叶提取物;3)免疫增强剂制备:按配方量取β-葡聚糖、果寡糖、维生素d3、桉树叶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免疫增强剂;4)饲料制备:按配方量取发酵豆粕、鱼粉、骨粉、蚯蚓粉、贻贝粉、木薯粉、薄荷叶粉、植物油、柠檬酸、植酸酶、免疫增强剂,放入调质器中,通入温度为92℃、质量为各组份总质量的12%的水蒸气调质8min,然后使物料在95℃的温度下进入挤压膨化制粒机制粒,在100℃条件下将膨化后的饲料颗粒烘干,即得甲鱼幼鱼饲料。发酵豆粕制备步骤中蛋氨酸中l-蛋氨酸和d-蛋氨酸的比例为60:1。实施例5:甲鱼幼鱼养殖养殖品种:120克左右的甲鱼幼鱼200只,随机分配为五组:网箱1、网箱2、网箱3、网箱4,各组总重相当,每组网箱总放养甲鱼幼鱼50只;养殖条件:环境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基本相同的同一水域的网箱;养殖管理:其它条件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网箱1每天投喂实施例1产品;网箱2每天投喂实施例2产品;网箱3每天投喂实施例3产品;网箱4每天投喂实施例4产品;结果比较:养殖实验持续3个月,然后计算甲鱼的成活只数、成活率和末重,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甲鱼幼鱼养殖效果类别成活只数(只)成活率(%)末重(g/尾)网箱14998338.22网箱250100345.47网箱34590260.35网箱44692267.18从表1中可以看出,网箱1、2中甲鱼幼鱼的成活率和末重均高于网箱3、4,说明蛋氨酸的加入能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甲鱼幼鱼的生长;β-内酰胺和氧化三甲胺的加入能够提高配合饲料的使用安全性,促进促进甲鱼幼鱼的生长。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