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6819发布日期:2019-01-14 18:30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胶囊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以葡萄糖为芯材,以壳聚糖、聚丙烯酸树脂为壁材,采用氯化钠溶液和乙醇溶液为壁材溶剂制备的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还涉及该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以及作为围产后期奶牛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微胶囊技术是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成膜材料为壁材,将芯材进行包封和保护,进而形成微小固体颗粒技术。目前已有许多利用微胶囊技术制取动物营养添加剂的产品或研究,如过瘤胃胆碱、过瘤胃氨基酸、过瘤胃脂肪等。奶牛产后历经分娩、泌乳和日粮转换等应急时干物质摄入不足,降低奶牛的产奶性能。过瘤胃葡萄糖对于泌乳早期奶牛健康和泌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直接喂食葡萄糖会造成过瘤胃通过率低,而可进入小肠并被吸收的葡萄糖大大减少,因此采用葡萄糖微胶囊可大大提高葡萄糖在瘤胃的通过率,而传统葡萄糖微胶囊的包壁材料为对ph敏感的壳聚糖、聚丙烯酸树脂或乙基纤维素。壳聚糖在瘤胃环境中几乎不降解,在真胃酸环境中才能溶胀降解,其具有很好的生物适应性、黏稠性和成膜性。聚丙烯酸树脂在ph为1.2~5时降解,乙基纤维素同样是对ph较为敏感的壁材。单一壁材的葡糖糖微胶囊往往存在包被不完全,瘤胃通过率和小肠吸收率低等问题,但是复合壁材制备葡萄糖微胶囊工艺存在壁材之间黏性较大,导致制备的葡萄糖微胶囊产品成团,包被不完全,稳定性低,过瘤胃的效果不佳。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用于围产后期奶牛饲料添加剂进行喂养时,可实现葡萄糖在过瘤胃中的有效通过率高,并可在小肠内充分被吸收,从而有效减缓奶牛产后体重损失,提高血清中葡萄糖浓度,提高产奶量。本发明种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包括葡萄糖芯材,壁材为壳聚糖、聚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用壁材溶剂为质量浓度3~5%的氯化钠水溶液和质量浓度为70%~80%的乙醇溶液。优选的,所述内壁材为壳聚糖,外壁材为聚丙烯酸树脂。优选的,壳聚糖壁材所用壁材溶剂为质量浓度3%~5%的氯化钠水溶液,聚丙烯酸树脂壁材所用壁材溶剂为质量浓度为70%~80%的乙醇溶液。一种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葡萄糖制成微丸,并于温度为40~50℃下干燥10~30min,制成直径为5~10mm的微丸;(2)分别将壳聚糖和聚丙烯酸树脂分别溶解于质量浓度3%~5%的氯化钠水溶液和质量浓度为70%~80%的乙醇溶液中,分别制得浓度为10%~30%壳聚糖壁材溶液和溶液浓度为10%~30%的聚丙烯酸树脂壁材溶液;(3)将干燥好的葡萄糖微丸置于流化床中,流化床升温至40~50℃并预热10~30min,分别将步骤(2)制备的壳聚糖壁材溶液和聚丙烯酸树脂壁材溶液雾化后依次喷洒于流化床中的葡萄糖微丸表面,充分干燥后即制得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优选的,步骤(2)中壳聚糖和聚丙烯酸树脂分别溶解于壁材溶剂中制得壳聚糖壁材溶液浓度为10%~15%,聚丙烯酸树脂壁材溶液浓度为15%~20%。优选的,步骤(3)中流化床的包衣工艺参数为:气源压力为0.2mpa,壁材流量为5~7ml/min,进风温度为52℃,出风温度为50℃,每一种壁材的喷洒时间为90~110min。将本发明制备的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于围产后期奶牛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优选的,所述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在围产后期奶牛饲料中的添加量为300~400g/d·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本发明的葡糖糖微胶囊对围产后期奶牛进行喂养,可有效降低葡萄糖在瘤胃中的降解率,同时能够在小肠内释放,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制备工艺如下:(1)将葡萄糖制成微丸,在温度为40℃下干燥20min,制得直径为10mm的微丸;(2)将干燥好的葡萄糖微丸放入流化床中,流化床升温至40℃,并预热20min;(3)将壳聚糖壁材溶解于质量浓度5%的氯化钠水溶液中,制得浓度为15%的壳聚糖壁材溶液,将聚丙烯酸树脂壁材溶解于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中,制得浓度为20%的聚丙烯酸树脂壁材溶液;(4)将步骤(3)制备的壳聚糖和聚丙烯酸树脂壁材溶液雾化后依次喷洒在流化床中的葡萄糖微丸表面,流化床包衣工艺参数为气源压力为0.2mpa,壁材流量为7ml/min,进风温度为52℃,出风温度为50℃,每一种壁材的喷洒时间均为100min,充分干燥即制得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实施例2一种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制备工艺如下:(1)将葡萄糖制成微丸,在温度为60℃下干燥20min,制成直径为10mm的微丸;(2)将干燥好的葡萄糖微丸放入流化床中,流化床升温至45℃,并预热15min;;(3)将壳聚糖壁材溶解于质量浓度3%的氯化钠水溶液中,制得浓度为10%的壳聚糖壁材溶液,将聚丙烯酸树脂壁材溶解于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中,制得浓度为15%的聚丙烯酸树脂壁材溶液;(4)将步骤(3)制备的壳聚糖和聚丙烯酸树脂壁材溶液雾化后依次喷洒在流化床中的葡萄糖微丸表面,流化床包衣工艺参数为气源压力为0.2mpa,壁材流量为5ml/min,进风温度为52℃,出风温度为50℃,每一种壁材的喷洒时间均为100min,充分干燥即制得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实施例3一种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制备工艺如下:(1)将葡萄糖制成微丸,在温度为60℃下干燥20min,制成直径为5mm的微丸;(2)将干燥好的葡萄糖微丸放入流化床中,流化床升温至50℃,并预热10min;(3)将壳聚糖壁材溶解于质量浓度3%的氯化钠水溶液中,制得浓度为10%的壳聚糖壁材溶液,将聚丙烯酸树脂壁材溶解于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中,制得浓度为15%的聚丙烯酸树脂壁材溶液;(4)将步骤(3)制备的壳聚糖和聚丙烯酸树脂壁材溶液雾化后依次喷洒在流化床中的葡萄糖微丸表面,流化床包衣工艺参数为气源压力为0.2mpa,壁材流量为6ml/min,进风温度为52℃,出风温度为50℃,每一种壁材的喷洒时间均为100min,充分干燥即制得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实施例4将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作为围产后期奶牛饲料添加剂中进行试验,选用130头胎次相近和分娩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13组,每组10头,空白组为基础日粮,9个处理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0g,300g,400g的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3个对照组分别喂养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0g,300g,400g未处理的葡萄糖,试验期为4周,从分娩当天持续到产后28天,具体喂养情况如表1所示。表1项目周期喂养情况空白组28天基础日粮处理组128天基础日粮+200g实施例1制备的葡萄糖微胶囊处理组228天基础日粮+300g实施例1制备的葡萄糖微胶囊处理组328天基础日粮+400g实施例1制备的葡萄糖微胶囊处理组428天基础日粮+200g实施例2制备的葡萄糖微胶囊处理组528天基础日粮+300g实施例2制备的葡萄糖微胶囊处理组628天基础日粮+400g实施例2制备的葡萄糖微胶囊处理组728天基础日粮+200g实施例3制备的葡萄糖微胶囊处理组828天基础日粮+300g实施例3制备的葡萄糖微胶囊处理组928天基础日粮+400g实施例3制备的葡萄糖微胶囊对照组128天基础日粮+200g葡萄糖对照组228天基础日粮+300g葡萄糖对照组328天基础日粮+400g葡萄糖喂养试验第28天,记录当天奶牛的产奶量,以及产后奶牛体重恢复情况,测定每组的平均值如表2所示。表2从表2可知,采用本发明的过瘤胃葡萄糖微胶囊对围产后期的奶牛进行喂养,可实现葡萄糖的有效吸收,促进奶牛的产奶量以及产后奶牛体重恢复较快。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