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叶代茶饮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87996发布日期:2019-03-13 23:05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一种银杏叶代茶饮的制备方法,属于保健饮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杏叶代茶饮品是利用银杏树的叶子生产而成;银杏树又名白果树。银杏叶中含有天然活性黄酮及苦内酯等与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成份,具有溶解胆固醇,扩张血管的作用,对改善脑功能障碍、动脉硬化、高血压、眩晕、耳鸣、头痛、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等有明显效果。其防病、治病、健身的价值在明代《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对于高血脂的调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辅助性防治以及肥胖型人群的减肥等有良好的功效,是预防治疗老年痴呆的理想饮品。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治、防心脑血管疾病最理想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银杏叶代茶饮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叶代茶饮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挑选:采用优质银杏叶为原料,要求原料茶清洁卫生、无尘土等杂质,剔除霉变银杏叶,称量银杏叶重量。

(2)发酵处理:将银杏叶置于发酵罐中,加入银杏叶重量3-5倍的水,用醋酸调ph至5.0-5.5,加热至38-42℃并在该温度下加入富硒酵母和果胶酶进行发酵处理,并适时进行搅拌,发酵处理时间为28-35min,再调节ph值中性,继续发酵1-2小时。所述富硒酵母和果胶酶的用量以发酵处理步骤茶重和水重之和为100份计依次为0.2份,0.1份。

(3)浸提:发酵处理后再次加入18-22倍的水,于90℃常压下进行一次浸提40-50min,然后过滤和压榨,将汁液全部榨出,得到一次浸汁和一次液渣;将所述一次液渣加入5-15倍的水进行二次浸提,于90℃常压下浸提30-35min,再次过滤-压榨,将汁液全部榨出,得到二次浸汁和二次液渣。压榨可采用框板压榨机,压榨时将滤除汁液的茶渣用滤布包好,然后挤压。

浸提时为了提高浸提效率,稳定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加入占浸提溶液重量0.6%的β-环状糊精和0.005-0.008%的亚硫酸氢钠,β-环状糊精作为载体,包络并稳定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亚硫酸氢钠作为抗氧化剂防止茶叶有效成分在浸提过程中被氧化、焦化或遇光和热分解,同时还可保护色素,保护最终代茶饮的透亮的亮黄色的颜色。

(4)去杂:将两次浸提的浸汁合并后除去杂质,用硅藻土过滤器过滤汁液,滤除一些微细颗粒和可引起沉淀的物质。也可用静置法静置汁液3-4小时后用虹吸法取出清汁,去除底部沉淀物,或者用离心机离心去除杂质,得到清汁。

(5)浓缩:在40℃和400mm-560mm汞柱的真空度条件下,将所述清汁浓缩至固形物含量15-20%。此步骤可采用真空浓缩锅或旋转蒸发器。

(6)干燥:在热风进口温度为320℃,热风出口温度为115℃的条件下,利用喷雾干燥技术使其浓缩液在几秒内迅速干燥至含水量2-5%,得到代茶饮粉。含水量以2-3.5为佳。

(7)包装:将代茶饮粉包装成小袋,得到代茶饮成品。可采用聚酯或铝箔或聚乙稀复合薄膜进行小袋包装,每袋重量0.5g-1.0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银杏叶酶解过程采用富硒酵母和果胶酶进行联合发酵,首先利用果胶酶快速分解细胞壁上的果胶,为银杏叶中有效成分扩散、浸出提供便利,并为富硒酵母的发酵创造条件,提高提取效率,减轻代茶饮末在冲泡时形成泡沫,同时能够显著地降低茶汤的苦涩味。联合发酵能够有效的防止代茶饮的“冷后浑”现象,提高茶汤品质,同时提高了代茶饮中可溶性铁、钙的含量,并提高代茶饮中的硒含量。联合酶解还有利于降低浸出液的粘度,便于后续浓缩和喷雾干燥的操作。

2、本发明在浸提时加入β-环状糊精和亚硫酸氢钠,有利于稳定茶叶中的有效成分。β-环状糊精作为载体,能够包络并稳定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亚硫酸氢钠作为抗氧化剂能够防止茶叶有效成分在浸提过程中遇光和热被氧化分解,同时还可保护色素,保持茶叶本身的褐色在浸提过程中不发生变化,使最终得到的代茶饮粉的颜色仍保持原有的亮黄色,冲泡后茶汤为黄色透亮的鲜明色泽。

3、本发明制备的银杏叶代茶饮有效成分含量高,极大的保留了银杏叶本身的营养成份和保健功能,茶体颗粒大小适中,疏松度良好,便于水溶,茶汤色泽清爽鲜明,香气十足,口感清香略带回甜,是适宜日常饮用的保健佳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下实施例采用的原料均为银杏叶,要求茶叶清洁卫生,无尘土等杂质,剔除剔除霉变银杏叶,选用优质银杏叶,茶重计为。

实施例1

一种银杏叶代茶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发酵处理:将银杏叶置于发酵罐中,加入银杏叶重量8倍的水中,用醋酸调ph至5.5,加热至42℃并在该温度下加入富硒酵母和果胶酶进行发酵处理,并适时进行搅拌,发酵处理时间为35min,再调节ph值中性,继续发酵1小时。所述富硒酵母和果胶酶的用量依次为2%,1%。

(2)浸提:发酵处理后再次加入20倍的水,于90℃常压下浸提44min,然后过滤和压榨,将汁液全部榨出,得到一次浸汁和一次液渣;将所述一次液渣加入10倍的水进行二次浸提,于90℃常压下浸提34min,再次过滤-压榨,将汁液全部榨出,得到二次浸汁和二次液渣。过滤后得到的茶汁和茶渣,将茶渣用滤布包好采用框板压榨机进行压榨,榨汁和茶汁合并为浸汁。另外每次浸提时均需加入0.6%的β-环状糊精和0.006%的亚硫酸氢钠。

(3)去杂:将两次浸提的浸汁合并后,用硅藻土过滤器过滤汁液,滤除一些微细颗粒和可引起沉淀的物质得到清汁。

(4)浓缩:采用旋转蒸发器在40℃和400mm汞柱的真空度条件下,将所述清汁浓缩至固形物含量18%。

(5)干燥: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在热风进口温度为320℃,热风出口温度为115℃的条件下将浓缩液迅速干燥至含水量5%,得到代茶饮粉。

(6)包装:采用铝箔将代茶饮粉包装成小袋,每袋重量1.0g,得到代茶饮成品。

实施例2

一种银杏叶代茶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发酵处理:将银杏叶置于发酵罐中,加入银杏叶重量9倍的水中,用醋酸调ph至5.4,加热至44℃并在该温度下加入富硒酵母和果胶酶进行发酵处理,并适时进行搅拌,发酵处理时间为28min,再调节ph值中性,继续发酵2小时。所述富硒酵母和果胶酶的用量依次为2%,1%。

(2)浸提:发酵处理后再次加入19倍的水,于90℃常压下浸提42min,然后过滤和压榨,将汁液全部榨出,得到一次浸汁和一次液渣;将所述一次液渣加入10倍的水进行二次浸提,于90℃常压下浸提30min,再次过滤-压榨,将汁液全部榨出,得到二次浸汁和二次液渣。过滤后得到的茶汁和茶渣,将茶渣用滤布包好采用框板压榨机进行压榨,榨汁和茶汁合并为浸汁。另外每次浸提时均需加入0.6%的β-环状糊精和0.005%的亚硫酸氢钠。

(3)去杂:将两次浸提的浸汁合并后,用硅藻土过滤器过滤汁液,滤除一些微细颗粒和可引起沉淀的物质得到清汁。

(4)浓缩:采用旋转蒸发器在40℃和450mm汞柱的真空度条件下,将所述清汁浓缩至固形物含量15%。

(5)干燥: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在热风进口温度为320℃,热风出口温度为115℃的条件下将浓缩液迅速干燥至含水量4.5%,得到代茶饮粉。

(6)包装:采用铝箔将代茶饮粉包装成小袋,每袋重量1.0g,得到代茶饮成品。

实施例3

一种银杏叶代茶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发酵处理:将银杏叶置于发酵罐中,加入银杏叶重量9倍的水中,用醋酸调ph至5.3,加热至40℃并在该温度下加入富硒酵母和果胶酶进行发酵处理,并适时进行搅拌,发酵处理时间30min,再调节ph值中性,继续发酵1.2小时。所述富硒酵母和果胶酶的用量依次为2%,1%。

(2)浸提:发酵处理后再次加入18倍的水,于90℃常压下浸提45min,然后过滤和压榨,将汁液全部榨出,得到一次浸汁和一次液渣;将所述一次液渣加入8倍的水进行二次浸提,于90℃常压下浸提35min,再次过滤-压榨,将汁液全部榨出,得到二次浸汁和二次液渣。过滤后得到的茶汁和茶渣,将茶渣用滤布包好采用框板压榨机进行压榨,榨汁和茶汁合并为浸汁。另外每次浸提时均需加入0.6%的β-环状糊精和0.01%的亚硫酸氢钠。

(3)去杂:将两次浸提的浸汁合并后,静置汁液3-4小时后用虹吸法取出清汁,去除底部沉淀物。

(4)浓缩:采用旋转蒸发器在40℃和560mm汞柱的真空度条件下,将所述清汁浓缩至固形物含量18%。

(5)干燥: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在热风进口温度为320℃,热风出口温度为115℃的条件下将浓缩液迅速干燥至含水量2%,得到代茶饮粉。

(6)包装:采用聚乙稀复合薄膜将代茶饮粉包装成小袋,每袋重量0.8g,得到代茶饮成品。

实施例4

一种银杏叶代茶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发酵处理:将银杏叶置于发酵罐中,加入银杏叶重量10倍的水中,用醋酸调ph至5.2,加热至40℃并在该温度下加入富硒酵母和果胶酶进行发酵处理,并适时进行搅拌,发酵处理时间为35min,再调节ph值中性,继续发酵1.5小时。所述富硒酵母和果胶酶的用量依次为2%,1%。

(2)浸提:发酵处理后再次加入18倍的水,于90℃常压下浸提40min,然后过滤和压榨,将汁液全部榨出,得到一次浸汁和一次液渣;将所述一次液渣加入5倍的水进行二次浸提,于90℃常压下浸提33min,再次过滤-压榨,将汁液全部榨出,得到二次浸汁和二次液渣。过滤后得到的茶汁和茶渣,将茶渣用滤布包好采用框板压榨机进行压榨,榨汁和茶汁合并为浸汁。另外每次浸提时均需加入0.6%的β-环状糊精和0.008%的亚硫酸氢钠。

(3)去杂:将两次浸提的浸汁合并后,静置汁液3-4小时后用虹吸法取出清汁,去除底部沉淀物。

(4)浓缩:采用真空浓缩锅在40℃和480mm汞柱的真空度条件下,将所述清汁浓缩至固形物含量20%。

(5)干燥: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在热风进口温度为320℃,热风出口温度为115℃的条件下将浓缩液迅速干燥至含水量3%,得到代茶饮粉。

(6)包装:采用聚乙稀复合薄膜将代茶饮粉包装成小袋,每袋重量0.8g,得到代茶饮成品。

实施例5

一种银杏叶代茶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发酵处理:将银杏叶置于发酵罐中,加入银杏叶重量10倍的水中,用醋酸调ph至5.1,加热至38℃并在该温度下加入富硒酵母和果胶酶进行发酵处理,并适时进行搅拌,发酵处理时间为30min,再调节ph值中性,继续发酵1小时。所述富硒酵母和果胶酶的用量依次为2%,1%。

(2)浸提:发酵处理后再次加入22倍的水,于90℃常压下浸提50min,然后过滤和压榨,将汁液全部榨出,得到一次浸汁和一次液渣;将所述一次液渣加入12倍的水进行二次浸提,于90℃常压下浸提35min,再次过滤-压榨,将汁液全部榨出,得到二次浸汁和二次液渣。过滤后得到的茶汁和茶渣,将茶渣用滤布包好采用框板压榨机进行压榨,榨汁和茶汁合并为浸汁。另外每次浸提时均需加入0.6%的β-环状糊精和0.006%的亚硫酸氢钠。

(3)去杂:将两次浸提的浸汁合并后用离心机离心去除杂质,得到清汁。

(4)浓缩:采用真空浓缩锅在40℃和480mm汞柱的真空度条件下,将所述清汁浓缩至固形物含量16%。

(5)干燥: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在热风进口温度为320℃,热风出口温度为115℃的条件下将浓缩液迅速干燥至含水量3.5%,得到代茶饮粉。

(6)包装:采用聚酯薄膜将代茶饮粉包装成小袋,每袋重量0.5g,得到代茶饮成品。

实施例6

一种银杏叶代茶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发酵处理:将银杏叶置于发酵罐中,加入银杏叶重量8倍的水中,用醋酸调ph至5.0,加热至41℃并在该温度下加入富硒酵母和果胶酶进行发酵处理,并适时进行搅拌,发酵处理时间为35min,再调节ph值中性,继续发酵1-2小时。所述富硒酵母和果胶酶的用量依次为2%,1%。

(2)浸提:发酵处理后再次加入20倍的水,于90℃常压下浸提48min,然后过滤和压榨,将汁液全部榨出,得到一次浸汁和一次液渣;将所述一次液渣加入15倍的水进行二次浸提,于90℃常压下浸提32min,再次过滤-压榨,将汁液全部榨出,得到二次浸汁和二次液渣。过滤后得到的茶汁和茶渣,将茶渣用滤布包好采用框板压榨机进行压榨,榨汁和茶汁合并为浸汁。另外每次浸提时均需加入0.6%的β-环状糊精和0.005%的亚硫酸氢钠。

(3)去杂:将两次浸提的浸汁合并后用离心机离心去除杂质,得到清汁。

(4)浓缩:采用真空浓缩锅在40℃和450mm汞柱的真空度条件下,将所述清汁浓缩至固形物含量15%。

(5)干燥: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在热风进口温度为320℃,热风出口温度为115℃的条件下将浓缩液迅速干燥至含水量2.5%,得到代茶饮粉。

(6)包装:采用聚酯薄膜将代茶饮粉包装成小袋,每袋重量0.5g,得到代茶饮成品。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变化,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