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条冷却和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7049发布日期:2019-04-05 21:51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条冷却和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条冷却和分离装置。

技术背景

粉条,是以红薯、马铃薯等为原料,然后红薯等经磨浆沉淀等加工后制成的丝条状干燥的特色传统食品。在粉条的加工生产的众多步骤中,冷却步骤属于最核心的一步,如若粉条冷却达不到效果,则会使得粉条相互粘连无法分离,对于后期的成品封装造成极大影响。所以,粉条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冷却过程完成的质量高低决定了粉条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粉条冷却和分离装置,均衡地对粉条进行冷却,避免个别粉条无法得到冷却,同时避免粉条在冷却前后发生相互粘连,并对冷却后的粉条进行沥水操作,无需后续除水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粉条冷却和分离装置,其中,包括盛入部、下滑管和冷却部,所述盛入部包括弧凸顶、辐射盘和分流转下面,所述弧凸顶为向上凸起的上半圆球面,所述辐射盘为自所述弧凸顶的边缘自上而下、向外延展的倾斜平面,所述分流转下面为自上而下、向内延展的倾斜圆台面,所述辐射盘通过侧边杆连接于所述分流转下面上方,所述侧边杆为自所述辐射盘的下边缘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分流转下面的内表面的直杆,所述下滑管为连接所述分流转下面的空心直管,所述冷却部用于冷却所述下滑管的壁面,所述冷却部包括套壁部、喷水口和进水管,所述套壁部为自所述下滑管的外壁面向外延展后竖直向上延伸后再与所述下滑管相接的套接面,所述喷水口为自所述下滑管与所述套壁部的上边缘相接处向内贯通的开口,所述进水管连接于所述套壁部的下边缘,还包括用于分离冷却水的沥水部,所述沥水部包括滑出口、滑出板、透水槽和拨条板,所述滑出口为贯穿所述下滑管的开口,所述滑出板为自远离所述滑出口一侧的所述下滑管的内壁面自上而下延伸并贯穿所述滑出口的条板,所述透水槽为自所述滑出板靠近所述滑出口一侧的上表面向下贯穿的间隔排列的条槽,所述透水槽靠近所述滑出口一侧的上边缘有弧形凸面,所述拨条板为自所述滑出口的上方内壁自上而下、向所述滑出板的起始端一侧靠近延展的弧形条板。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转下面上还有螺旋滑槽,所述螺旋滑槽为自所述分流转下面的内侧表面上部自上而下螺旋形向下延伸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套壁部上还有下冲腔,所述下冲腔为自所述套壁部的上端内侧表面向靠近所述喷水口一侧延展的上凸弧面,所述下冲腔在靠近所述喷水口处的朝向为向所述下滑管内侧倾斜向下。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冷却所述下滑管的风冷部。

作为优选,所述风冷部包括环套于所述下滑管外侧的紧贴块和位于所述紧贴块内的吹风管道,所述吹风管道包括进风管、上行管和贴壁通道,所述进风管为位于所述紧贴块内的水平空管,所述上行管为自所述进风管的末端自下而上、向靠近所述下滑管一侧方向靠近至相接的弧形管道,所述贴壁通道为自所述上行管的末端向竖直方向两侧延伸的竖直管道。

作为优选,所述上行管上有导风壁面,所述导风壁面为自所述上行管的末端上边缘自上而下、向靠近所述下滑管一侧延展的弧形面。

作为优选,还包括回风冷却腔,所述回风冷却腔为自位于所述导风壁面下方的所述贴壁通道的外壁面向所述进风管一侧凹陷的空腔。

作为优选,所述还包括蓄气腔,所述蓄气腔为自位于所述导风壁面上方的所述贴壁通道的外壁面向所述进风管一侧凹陷的、截面为半圆状的环形空腔。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辐射盘均衡地对粉条进行梳理,再以冷却部对粉条进行水冷,避免个别粉条无法得到冷却,同时,以风冷部对粉条进行二次冷却,避免粉条在冷却前后发生相互粘连。

附图说明

图1为粉条冷却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粉条冷却装置结构正视图。

图3为螺旋滑槽示意图。

图4为冷却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风冷部结构剖视图。

图6为沥水部正视图。

图7为沥水部剖视图。

图中:11、弧凸顶,12、辐射盘,13、分流转下面,14、螺旋滑槽,21、套壁部,22、喷水口,23、下冲腔,31、进风管,32、上行管,33、贴壁通道,4、导风壁面,5、回风冷却腔,6、蓄气腔,71、滑出板,72、透水槽,73、拨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首先将需要冷却的粉条倒入盛入部中,即粉条先接触弧凸顶11,向上凸起的弧面设计可以减缓粉条滑入辐射盘12内的速度,通过辐射盘12,粉条可以向多个方向分散掉落至分流转下面13,这样就可以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从分流转下面13上渐渐滑入下滑管内的粉条,由于冷却部会对下滑管进行降温冷却,所以,在下滑管内运动的粉条再次被冷却,最后,经过下滑管的出口进行冷却后的粉条收集。

当进水管通水以后,水会先在套壁部21自下而上囤积,从而冷却下滑管的壁面,当套壁部21充满水后,水会从喷水口22冲入下滑管中,这时,冷却水会与粉条接触,继续冷却粉条。

向下运动的粉条和冷却水会经过沥水部,首先大部分粉条夹杂着冷却水会撞击到滑出板71的上侧部分,之后沿着滑出板71下滑,经过透水槽72时,冷却水会从透水槽72流下,粉条会继续沿着滑出板71运动,直至从滑出口向外滑出,其中,拨条板73是防止从透水槽72正上方掉落的粉条直接撞击透水槽72而可能损坏、断裂或者堵塞透水槽72的情况出现,从而使得接触拨条板73后的粉条被引导至滑出板71的上半部,特别地,透水槽72上口靠近滑出口一侧的边缘可以是外凸的弧面,类似圆角形状,可以使得粉条更方便地滑出。

特别地,在所述分流转下面13上有螺旋滑槽14,当粉条从辐射盘12掉入分流转下面13时,粉条可以沿着螺旋滑槽14滑入下滑管,螺旋滑槽14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在分流转下面13上圆周对称设置。

下冲腔23的作用有利于冷却水顺着粉条下落的方向冲刷,避免与粉条对冲而损坏粉条的表面甚至使得粉条断裂。

在冷却部和沥水部之间还有风冷部,风冷部通过吹风管道往紧贴块内送风,并由于紧贴块环套于下滑管的壁面,故,冷风经过进风管31和上行管32吹入贴壁通道33,由贴壁通道33接触下滑管的壁面,对下滑管进行冷却,其中,贴壁通道33的上端是开口,连通大气,故由上行管32流入贴壁通道33的冷风经过导风壁面4先向下运动,再向上排出,能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特别地,还有回风冷却腔5用于对冷却下滑管壁面后的高温气体进行回旋流动,流动方向为自下滑管的壁面沿着回风冷却腔5的边缘回流到靠近上行管32一侧边缘,由于与上行管32接近,该处边缘比靠近下滑管一侧的边缘温度低,最后沿着回风冷却腔5的边缘继续运动,再次靠近下滑管的壁面,再向上吹动。最后进入蓄气腔6内,进入蓄气腔6内的气体,由于蓄气腔6的下部分容腔大,气体可以扩散冷却后再上冲降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