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萃高浓茶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7999发布日期:2019-03-13 23:0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萃高浓茶饮。
背景技术
:红糖姜茶是生姜和红糖按一定配比制成的产品。从古到今,医书上以及保健书上都极力推荐生姜的保健功效,很多人都用生姜红糖来养生,认为具有驱寒除湿的功效。菊花茶,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菊花茶经过鲜花采摘、阴干、生晒蒸晒、烘培等工序制作而成。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藤茶不仅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饮品,更是一种药效保健性能很强的茶中奇葩,它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铁、锌、钙、镁、钾、钠等微量元素,对预防肝火过盛、咽喉炎、高血压等有独特效果。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现代人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追求时尚、健康、便捷,并且口感丰富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生活的简便和整体系统的保健。现有的藤茶、红糖姜茶、菊花茶口感相对单一,活血养气整体效果并不明显,而兼顾口感丰富、驱风暖胃、活血暖宫并具有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等综合作用、质量稳定性有保障的茶饮,鲜见相关研究和技术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茶饮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精萃高浓茶饮,口感相对丰富,活血养气整体效果明显,兼顾驱风暖胃、活血暖宫、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等综合作用、有效成分多且含量较高的茶饮。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提供一种精萃高浓茶饮,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s1.原料处理:称取红糖、姜粉、菊花粉、低聚木糖粉、显齿蛇葡萄叶粉,分别粉碎,分别过筛;s2.萃取:将步骤s1所得姜粉、菊花粉、显齿蛇葡萄叶粉混合后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器中,加入夹带剂,设置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萃取,即得萃取液;s3.混料:将步骤s1过筛后的红糖加热融化,加入步骤s2所得萃取液中,加入低聚木糖粉高速搅拌,得到混合液;s4.将步骤s3所得混合液喷雾干燥,灭菌,至水分含量合格,过筛,即得精萃高浓茶饮;步骤s1所述红糖、姜粉、菊花粉、低聚木糖粉、显齿蛇葡萄叶粉的用量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红糖60~72份、姜粉2~10份、菊花粉2~10份、低聚木糖粉1~5份、显齿蛇葡萄叶粉0.4~8份。进一步地,步骤s1所述红糖、姜粉、菊花粉、低聚木糖粉、显齿蛇葡萄叶粉的用量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红糖63~70份、姜粉3.5~9.1份、菊花粉5~8份、低聚木糖粉2~3.5份、显齿蛇葡萄叶粉2~6份。进一步地,所述萃取液中包括姜油、姜辣素、菊花黄酮、菊花挥发油、二氢杨梅素等有效成分。步骤s1中所述过筛的筛网为70~90目。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过筛筛网为80目。物料粒径小可以增加与co2的接触面积,提高萃取率,但是粒径过小,易于堵塞管道和滤孔,使通过萃取柱的co2减少从而降低了萃取率,而且粒径过细易被带入分离罐,给分离工作带来困难。在本发明姜粉、菊花粉、显齿蛇葡萄叶粉的重量份数比例条件下,结合萃取率要求,因此选择80目左右的粒径最为合适。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夹带剂为水、乙醇、乙醇与水的混合物中的一种。步骤s2中所述夹带剂的用量按照姜粉的重量计,约为7:1左右。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萃取液包括生姜提取物、菊花提取物、显齿蛇葡萄叶提取物;其中红糖与萃取液重量比为4~10:1;优选地,步骤s3中红糖与萃取液重量比为6:1;所述夹带剂为水、乙醇、乙醇与水的混合物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步骤s2所述萃取重复3次萃取,第一次萃取压力为20~30mpa,萃取温度为40~50℃,第二次萃取压力为12~20mpa,萃取温度为35~45℃,第三次萃取压力为4~12mpa,萃取温度为25~35℃。优选地,步骤s2所述萃取重复3次萃取,第一次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为46℃,第二次萃取压力为16mpa,萃取温度为40℃,第三次萃取压力为8mpa,萃取温度为30℃。进一步地,所述夹带剂为水、乙醇、乙醇与水的混合物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生姜提取物为姜油及姜辣素。进一步地,每次萃取时间30~60min,二氧化碳流量为40~160kg/h。优选地,每次萃取时间40min,二氧化碳流量为120kg/h。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加热温度90~120℃,高速搅拌速度为1500~1800r/min,搅拌时间为15~30min。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加热温度110℃,高速搅拌速度为1600r/min,搅拌时间为20min。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喷雾干燥喷头转速为350~380r/min,进风温度为100~120℃,出风温度为60~75℃,进料流速30~40r/min,风机频率为20~50hz。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喷雾干燥喷头转速为360r/min,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68℃,进料流速34r/min,风机频率为40hz。进一步地,步骤s4所述灭菌温度为90~100℃,灭菌时间10~30min,水分含量≤5%为合格,过筛筛网为30~50目。优选地,步骤s4所述灭菌温度为96℃,灭菌时间20min,水分含量≤5%为合格,过筛筛网为40目。水分过高易在物料表面形成水膜,同时易使物料结块,影响溶解度,导致沉淀产生,影响口感。红糖经高温熔化再加入萃取液中可减少红糖的结块与沉淀,促进混料均匀,提高精萃高浓茶饮的稳定性。本发明优选通过设置多级萃取压力范围,匹配最佳的萃取温度,同时将原料中的各有效成分萃取出来,并且最大限度的提取原料中的有效物质,如姜油、姜辣素、二氢杨梅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姜辣素具有健脾暖胃、发汗散寒、化痰解毒、防暑解热、预防感冒之功能,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功能是维生素e的三倍,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等功效。另外,姜辣素中的姜烯酚、姜酮等成分,有止吐、缓和恶心、消炎抗菌的作用。显齿蛇葡萄叶粉(藤茶粉)具有清热利湿,平肝降压,活血通络之功效,具有丰富的营养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所含的黄酮能排除人体有害酸汰和酮体、清除血液里的血垢、调节血脂、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效果显著,其次还能改善睡眠、抗衰老、清除自由基、保护肝脏、保护眼睛视力等。本发明以低聚木糖代替白糖,可平衡肠道菌落,分别臻选湘西藤茶、杭白菊、北纬27度小黄姜制备的显齿蛇葡萄叶粉、菊花粉和姜粉作为姜茶原料。北纬27度小黄姜,药用性好,切面纯黄色,味辛辣浓,肉细嫩,味香,纤维较细、姜油丰富。藤茶其所含黄酮、二氢杨梅素及17种氨基酸和14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镇痛消肿、降脂降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杭白菊是菊花中最好的一个品种其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降压、降脂的作用。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精萃高浓茶饮,通过确定各种组份原料的合理配伍并结合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高纯度生姜提取物、菊花提取物和显齿蛇葡萄叶提取物后,再添加辅料、喷雾干燥制备精萃高浓茶饮,在高效提取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喷雾干燥过程中的粘壁现象,减少辅料用量,有效减少活性成分散失,节约了大量原材料,极大的提高了姜粉与显齿蛇葡萄叶粉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将姜粉、显齿蛇葡萄叶粉等多种原材料中的有效成分同时萃取出来,浓缩了精萃高浓茶饮中的有效成分,得到的精萃高浓茶饮中有效成分含量高,口感好,保留了原料带来的原始口感与气味。本发明配方通过传统中医理论辅助现代生物制剂,相互有机组合,首取藤茶起到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针对女性经期特殊情况,添加姜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驱寒暖宫的功能,确保女性经期气血通畅,缓解痛经。再加红糖以补血活血、补中益气,确保血足气旺,强健身体。因姜的温热属性,过多食用会引起上火,添加菊花柔化、中和这股热性,同时藤茶协助配合,达到阴阳协调,保证机体健康。另添加现代生物制剂低聚木糖,调整肠道菌群平衡,使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处于正常状态,从而保证营养物质的吸收,为机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另外,由于显齿蛇葡萄叶粉中二氢杨梅素提取率低,本发明通过科学设计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参数,进一步提取二氢杨梅素。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过程通过最佳萃取压力与萃取温度的搭配,实现了多种有效物质同时萃取。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为气体,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化学变化,产品无杂异味,对产品无残留,易于分离,有效保障了热敏性成分提取过程的稳定性,完全保留了植物原料的纯天然特征;而且二氧化碳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溶解能力,萃取速度快,萃取程度高,因此,萃取产品中活性成分含量高。高压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具有杀菌作用和抗氧化作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在全封闭的暗场中进行,防止光敏成分光致分解。本发明提供的精萃高浓茶饮遇水速溶,无沉淀物,稳定性好,有效成分含量高,保留了生姜等原料的原始口感与气味,清新香甜,并且口感细腻、味道浓郁、无沉淀或杂质,营养成分高,具有天然生姜辛香。本发明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制备工序简单可控,并且连贯,一次性萃取多种有效成分,节约了萃取时间,整个生产过程未用到化学试剂,工序简单环保,绿色安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解释和阐明,但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有任何形式的限定。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方法和设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和设备,所用原料均为常规市售原料。本实施例和对比例所用水为纯化水。以下所述生姜提取物为姜油及姜辣素。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超临界萃取制备精萃高浓茶饮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原料处理:称取60份红糖、2.1份姜粉、2份菊花粉、1份低聚木糖粉、显齿蛇葡萄叶粉0.4份,分别粉碎,过70目筛;s2.萃取:将步骤s1所得姜粉、菊花粉、显齿蛇葡萄叶粉混合后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器中,加入乙醇0.7份,设置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重复萃取3次,每次萃取30min,二氧化碳流量为160kg/h,即得萃取液;其中,第一次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40℃,第二次萃取压力为12mpa,萃取温度为35℃,第三次萃取压力为4mpa,萃取温度为25℃;s3.混料:将步骤s1所得红糖粉末于90℃加热融化,加入步骤s2所得15份萃取液中,加入低聚木糖粉1500r/min高速搅拌15min,得到混合液;s4.制备精萃高浓茶饮:将步骤s3所得混合液喷雾干燥,90℃灭菌30min,至水分含量合格,过30目筛,即得精萃高浓茶饮。其中,喷雾干燥喷头转速为350r/min,进风温度为100℃,出风温度为60℃,进料流速30r/min,风机频率为20hz。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超临界萃取制备精萃高浓茶饮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原料处理:称取63份红糖、3.5份姜粉、5份菊花粉、2份低聚木糖粉、2份显齿蛇葡萄叶粉,分别粉碎,过74目筛;s2.萃取:将步骤s1所得姜粉、菊花粉、显齿蛇葡萄叶粉混合后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器中,加入乙醇0.5份,设置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重复萃取3次,每次萃取35min,二氧化碳流量为80kg/h,即得萃取液;其中,第一次萃取压力为22mpa,萃取温度为42℃,第二次萃取压力为14mpa,萃取温度为38℃,第三次萃取压力为6mpa,萃取温度为28℃;s3.混料:将步骤s1所得红糖粉末于110℃加热融化,加入步骤s2所得13份萃取液中,加入低聚木糖粉1580r/min高速搅拌18min,得到混合液;s4.制备精萃高浓茶饮:将步骤s3所得混合液喷雾干燥,94℃灭菌25min,至水分含量合格,过35目筛,即得精萃高浓茶饮。其中,喷雾干燥喷头转速为350r/min,进风温度为100℃,出风温度为64℃,进料流速32r/min,风机频率为30hz。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的超临界萃取制备精萃高浓茶饮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原料处理:称取66份红糖、7份姜粉、6份菊花粉、2.8份低聚木糖粉、4份显齿蛇葡萄叶粉,分别粉碎,过80目筛;s2.萃取:将步骤s1所得姜粉、菊花粉、显齿蛇葡萄叶粉混合后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器中,加入1份水,设置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重复萃取3次,每次萃取40min,二氧化碳流量为120kg/h,即得萃取液;其中,第一次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为46℃,第二次萃取压力为16mpa,萃取温度为40℃,第三次萃取压力为8mpa,萃取温度为30℃;s3.混料:将步骤s1所得红糖粉末于110℃加热融化,加入步骤s2所得11份萃取液中,加入低聚木糖粉1600r/min高速搅拌20min,得到混合液;s4.制备精萃高浓茶饮:将步骤s3所得混合液喷雾干燥,96℃灭菌20min,至水分含量合格,过40目筛,即得精萃高浓茶饮。其中,喷雾干燥喷头转速为360r/min,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68℃,进料流速34r/min,风机频率为40hz。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的超临界萃取制备精萃高浓茶饮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原料处理:称取70份红糖、9.1份姜粉、8份菊花粉、3.5份低聚木糖粉、6份显齿蛇葡萄叶粉,分别粉碎,过86目筛;s2.萃取:将步骤s1所得姜粉、菊花粉、显齿蛇葡萄叶粉混合后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器中,加入1.3份水,设置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重复萃取3次,每次萃取50min,二氧化碳流量为140kg/h,即得萃取液;其中,第一次萃取压力为28mpa,萃取温度为48℃,第二次萃取压力为15mpa,萃取温度为38℃,第三次萃取压力为8mpa,萃取温度为28℃;s3.混料:将步骤s1所得红糖粉末于115℃加热融化,加入步骤s2所得8份萃取液中,加入低聚木糖粉1700r/min高速搅拌24min,得到混合液;s4.制备精萃高浓茶饮:将步骤s3所得混合液喷雾干燥,100℃灭菌15min,至水分含量合格,过45目筛,即得精萃高浓茶饮。其中,喷雾干燥喷头转速为370r/min,进风温度为115℃,出风温度为70℃,进料流速36r/min,风机频率为45hz。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的超临界萃取制备精萃高浓茶饮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原料处理:称取72份红糖、9.8份姜粉、10份菊花粉、5份低聚木糖粉、8份显齿蛇葡萄叶粉,分别粉碎,过90目筛;s2.萃取:将步骤s1所得姜粉、菊花粉、显齿蛇葡萄叶粉混合后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器中,加入1.4份90%的乙醇,设置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重复萃取3次,每次萃取60min,二氧化碳流量为40kg/h,即得萃取液;其中,第一次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50℃,第二次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45℃,第三次萃取压力为12mpa,萃取温度为35℃;s3.混料:将步骤s1所得红糖粉末于120℃加热融化,加入步骤s2所得7.2份萃取液中,加入低聚木糖粉1800r/min高速搅拌30min,得到混合液;s4.制备精萃高浓茶饮:将步骤s3所得混合液喷雾干燥,100℃灭菌10min,至水分含量合格,过50目筛,即得精萃高浓茶饮。其中,喷雾干燥喷头转速为380r/min,进风温度为120℃,出风温度为75℃,进料流速40r/min,风机频率为50hz。对比例1本对比例产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原料处理粉碎后未进行过筛。对比例2本对比例产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萃取重复3次萃取,萃取压力均为30mpa,萃取温度均为44℃。对比例3本对比例产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中仅萃取一次,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40℃。对比例4本对比例产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3中红糖未经加热融化直接加入萃取液中。对比例5本对比例产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喷雾干燥喷头转速为390r/min,进风温度为130℃,出风温度为80℃,进料流速50r/min。对比例6本对比例产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喷雾干燥喷头转速为340r/min,进风温度为95℃,出风温度为58℃,进料流速25r/min。对比例7本对比例产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姜粉20份。对比例8本对比例产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未添加低聚木糖粉。对比例9本对比例产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菊花粉20份。对比例10本对比例产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原料处理后直接混料,步骤s2混料是将步骤s1所得物料,加入同等质量的纯净水中,1600r/min高速搅拌20min,得到混合液;所得产品中生姜提取物含量1.2%,二氢杨梅素含量为0.1%。实验例1:稳定性检测通过观察以及加速老化实验检测实施例和对比例产品的稳定性。具体方法为:按操作规程观察各实施例、对比例提供产品感官要求如表1所示,再密封包装,放入细胞培养箱中,设置温度为55℃,相对湿度为55%,存放60天;分别于0天、30天、60天取样,分别检测产品的外观并使用热水冲调(以0.1g/ml加入热水,搅拌10s);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表1本发明所制备的精萃高浓茶饮颜色稳定,气味清香无异味,无沉淀,口感佳。表2由表2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产品性能相比对比例稳定性更好,而且得到的产品均匀无颗粒、无结块,溶解快,并且无杂质和沉淀,明显优于对比例。实验例2:口味测评随机选择经常饮用速溶茶的100名志愿者,分别从色泽、形态、滋味和气味、冲调性4个方面对各实施例所得产品进行评分,100名志愿者取平均分,并对各项总分进行加和(总分满分100分);评分标准如表3所示。实施例1~5和对比例1~10提供的产品的口感评测结果如表4所示。表3表4由表4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精萃高浓茶饮口感纯正,细腻,不含杂质,气味香浓醇厚,无异味,色泽、外观、滋味、冲调性明显优于对比例。实验例3:成分检测分别按照实施例1~5和对比例1~10的方法制备样品,并对其样品进行成分检测,其中标准规定水分含量≤8.0g/100g,其结果如表5所示:表5注:所述矿质元素包括fe、ca、zn、cu、mn、mg。由表5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精萃高浓茶饮中有效成分含量高,制备过程中有效成分保留完整,含杂质量少,纯度高,营养丰富。实验例4:样品细菌指标检测随机抽取多批本发明制备的精萃高浓茶饮样品,对样品进行细菌指标检测,均符合要求。其中以实施例3结果为例,如表6所示:表6项目标准规定含量菌落总数,cfu/gn=5,c=2,m=1000,m=50000<10大肠菌群,cfu/gn=5,c=2,m=10,m=100未检出霉菌,cfu/g≤50<5金黄色葡萄球菌,cfu/gn=5,c=1,m=100,m=1000未检出沙门氏菌,cfu/gn=5,c=0,m=0未检出由表6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制备的产品符合微生物检测指标。本发明接收300例有痛经(伴有下腹部疼痛并伴有腹部坠胀、月经量少、手脚冰凉、乏力困倦易上火)的女性作为自愿试饮本发明产品的志愿者,年龄在18~35岁,随机分成6组,每组50人。每组成员分别服用样品1~6,每日用水冲泡本发明茶饮2次,每次1袋(12g),于上次月经退潮后第2天开始服用至下次月经来潮,观察期间停止服用其他与本产品功能相关的产品。观察主要症状:下腹部疼痛并伴有腹部坠胀、月经量少、手脚冰凉、乏力困倦在服用制备的样品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按本发明工艺参数和物料配比制备的茶饮针对女性生理期痛经,发生下腹部疼痛并伴有腹部坠胀、月经量少、手脚冰凉、乏力困倦易上火等症状改善效果显著。本发明针对女性经期特殊情况,能起到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达到阴阳协调,保证机体健康的作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