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香果皮加工膳食纤维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49830发布日期:2019-03-30 09:00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百香果皮加工膳食纤维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百香果皮加工膳食纤维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百香果是一种水分含量非常丰富的水果,新鲜的百香果果汁占重35-38%,而且其营养价值非常高,是理想的果汁饮料加工原料。另外,百香果常被加工为沙拉、果酱等。百香果皮可占全重的36-53%,富含膳食纤维、多糖、酚类物质,目前国内外针对其利用集中在对其膳食纤维和色素的提取、果脯制作等方面。因为百香果皮的膳食纤维丰富、是优质的膳食纤维来源,所以要提高百香果皮膳食纤维的提取率,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

常见的膳食纤维提取方法有化学提取法,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控制,主要有直接水提法、酸法、碱法和絮凝剂法等。此方法的缺点是会有化学残留,杂质较多,纯度低;酶法,是指用蛋白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阿拉伯聚糖酶等酶解原料中除膳食纤维外的其他成分。该方法提取的产品纯度高,提取率高,但是成本也比较高昂,不适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酶-化学法,是指在用化学试剂处理样品的同时用适当的酶试剂去除杂质,其可较大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提取率,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势,而且相对来说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单用酶法的成本;发酵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菌种,利用其自身发酵产生的酶来酶解原料中淀粉、蛋白质等杂质,达到提取膳食纤维的效果,另外,菌种产生的酶系也有破坏原料纤维素主链的功能,使得不可溶性纤维向可溶性纤维转化,从而提高可溶性纤维的提取率,但其缺点是实验耗时长。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化学残留较多、方法成本高昂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百香果皮加工膳食纤维片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化学残留较多、方法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百香果皮加工膳食纤维片及其制备方法是指在用化学试剂处理样品的同时用适当的酶试剂去除杂质,可最大效率地提高产品纯度和提取率,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势,并能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宋荣珍[16]等用酶-化学法提取生姜渣中膳食纤维,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28.58%、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66.21%。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的影响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氢氧化钠的影响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解时间的影响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解温度的影响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和氢氧化钠用量对sdf提取率的影响响应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和水解时间对sdf提取率的影响响应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氢氧化钠用量和水解时间对sdf提取率的影响响应面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和水解时间对sdf提取率的影响的等值线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氢氧化钠用量和水解时间对sdf提取率的影响的等值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百香果皮加工膳食纤维片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化学残留较多、方法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步骤1:将百香果皮干燥粉碎成粉,称量3g百香果皮粉,加入45mlph6.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磷酸缓冲溶液);

步骤2:加入体积含量0.4%的耐高温α-淀粉酶,在50℃的条件下水解20min,冷却后调节ph值至中性;

步骤3:加入体积分数5%的naoh配制成悬浊液,在50℃的条件下水解20min,冷却后调节ph至中性;

步骤4:低速离心20min,取上清液,调节ph至蛋白等电点4.7左右,进一步离心除去蛋白质沉淀,上清液经蒸发浓缩后用4倍无水乙醇醇沉8h,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水溶性膳食纤维片(sdf),离心后的沉淀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3次,干燥后即得到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

实施例2

步骤1:将百香果皮干燥粉碎成粉,称量3g百香果皮粉,加入45mlph6.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磷酸缓冲溶液);

步骤2:加入体积含量0.4%的耐高温α-淀粉酶,在60℃的条件下水解30min,冷却后调节ph值至中性;

步骤3:加入体积分数4%的naoh配制成悬浊液,在60℃的条件下水解30min,冷却后调节ph至中性;

步骤4:低速离心20min,取上清液,调节ph至蛋白等电点4.7左右,进一步离心除去蛋白质沉淀,上清液经蒸发浓缩后用4倍无水乙醇醇沉8h,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水溶性膳食纤维片(sdf),离心后的沉淀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3次,干燥后即得到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

对比例1

步骤1:将百香果皮干燥粉碎成粉,称量3g百香果皮粉,加入45mlph6.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磷酸缓冲溶液);

(2)加入体积含量0.1%的耐高温α-淀粉酶,在40℃的条件下水解30min,冷却后调节ph值至中性;

(3)加入体积分数1%的naoh配制成悬浊液,在40℃的条件下水解30min,冷却后调节ph至中性;

(4)低速离心20min,取上清液,调节ph至蛋白等电点4.7左右,进一步离心除去蛋白质沉淀,上清液经蒸发浓缩后用4倍无水乙醇醇沉8h,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水溶性膳食纤维片(sdf),离心后的沉淀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3次,干燥后即得到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

对比例2

步骤1:将百香果皮干燥粉碎成粉,称量3g百香果皮粉,加入45mlph6.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磷酸缓冲溶液);

步骤2:加入体积含量0.2%的耐高温α-淀粉酶,在80℃的条件下水解30min,冷却后调节ph值至中性;

步骤3:加入体积分数2%的naoh配制成悬浊液,在80℃的条件下水解30min,冷却后调节ph至中性;

步骤4:低速离心20min,取上清液,调节ph至蛋白等电点4.7左右,进一步离心除去蛋白质沉淀,上清液经蒸发浓缩后用4倍无水乙醇醇沉8h,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水溶性膳食纤维片(sdf),离心后的沉淀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3次,干燥后即得到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

从图1至图4中的响应面图和图5至图9中的等值线可以看出,酶用量和水解时间的交互作用最强,其次是氢氧化钠用量和水解时间。按照酶用量为0.4%,氢氧化钠用量为5%,水解时间为20min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优化验证结果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5次验证试验得到的实际平均sdf提取率为23.9846%,实际值与理论最佳提取率相差5.58,因此,响应面法优化制备百香果果皮sdf参数较准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