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炒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8506发布日期:2019-05-24 20:48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茶叶炒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炒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炒茶装置。



背景技术: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和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

传统的炒茶都是工作人员手动进行炒茶,这种方式太过与浪费工作人员的体力,随着科技的发展,炒茶装置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炒茶,但是大部分的炒茶装置的铲子都是固定的,不能够调节炒茶的角度,因此,急需一种便于调节炒茶角度的炒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炒茶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炒茶都是工作人员手动进行炒茶,这种方式太过与浪费工作人员的体力,随着科技的发展,炒茶装置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炒茶,但是大部分的炒茶装置的铲子都是固定的,不能够调节炒茶的角度,因此,急需一种便于调节炒茶角度的炒茶装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炒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两个连接板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与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套内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下表面与齿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杆的左端通过伸缩装置与连接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杆的右端与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的表面缠绕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右侧面通过第一固定杆与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杆与半齿轮啮合,所述半齿轮的正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背面与支撑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半齿轮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杆与铲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铲子位于炒锅内,所述炒锅的下表面通过两个支撑腿与载物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驱动装置啮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杆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固定杆的底端均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轮,且两个滑轮的底端均与底板的上表面搭接,且两个滑轮分别位于第二转轴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机身的右侧面与第一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收线盘,所述收线盘的表面与牵引绳的一端缠绕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机身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杆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和套接在伸缩杆表面的弹簧,所述齿杆的左端通过伸缩杆和弹簧与连接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分别设置有蓄电池和开关,所述蓄电池的左侧面与开关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炒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茶叶炒茶装置,通过第一电机、收线盘、牵引绳、齿杆、半齿轮、伸缩杆、弹簧、滑杆、滑套、第一转轴、第一轴承、连接杆、铲子、炒锅、支撑腿、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二电机之间的相互配合,将茶叶倒入炒锅中,使得第一电机正转工作带动收线盘转动,收线盘收取牵引绳,牵引绳拉动齿杆向右移动,齿杆带动半齿轮转动,半齿轮通过连接杆带动铲子向左移动,同时伸缩杆和弹簧受到齿杆的拉力均伸长,使得第一电机反转工作带动收线盘转动,收线盘放出牵引绳,弹簧利用自身的拉力齿杆向左移动,齿杆带动半齿轮转动,使得半齿轮通过连接杆带动铲子向右移动,从而达到调节铲子角度的目的。

(2)、该茶叶炒茶装置,通过滑块、滑槽和滑套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滑块在滑槽内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从而使得滑套通过滑块沿着滑槽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

(3)、该茶叶炒茶装置,通过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和半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轴承在第一转轴的表面转动的更加平稳,从而使得半齿轮通过第一轴承在第一转轴的表面转动的更加平稳,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连接板、3固定板、4滑槽、5滑块、6滑套、7滑杆、8齿杆、9伸缩装置、91伸缩杆、92弹簧、10开关、11牵引绳、12第一驱动装置、121第一电机、122收线盘、13第一固定杆、14半齿轮、15第一轴承、16第一转轴、17支撑板、18连接杆、19铲子、20炒锅、21支撑腿、22载物板、23第二转轴、24第二轴承、25第一齿轮、26第二驱动装置、261第二电机、262第二齿轮、27第二固定杆、28滑轮、29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炒茶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通过两个连接板2与固定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4,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滑块5,通过滑块5、滑槽4和滑套6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滑块5在滑槽4内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从而使得滑套6通过滑块5沿着滑槽4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滑块5的下表面与滑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滑套6内套接有滑杆7,滑杆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2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滑套6的下表面与齿杆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滑杆7和滑套6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滑套6在滑杆7的表面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齿杆8的左端通过伸缩装置9与连接板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伸缩装置9包括伸缩杆91和套接在伸缩杆91表面的弹簧92,齿杆8的左端通过伸缩杆91和弹簧92与连接板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伸缩装置9,当收线盘122放出牵引绳11时,使得弹簧92能够利用自身的拉力带动齿杆8向左移动,齿杆8的右端与牵引绳11的一端固定连接,牵引绳11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12的表面缠绕连接,第一驱动装置12的右侧面通过第一固定杆13与连接板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12包括第一电机121,第一电机121机身的右侧面与第一固定杆13的左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杆13,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固定更加稳定,从而避免了第一电机121工作时机身的转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第一电机1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收线盘122,收线盘122的表面与牵引绳11的一端缠绕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驱动装置12,使得第一电机121正转工作带动收线盘122转动,收线盘122收取牵引绳11,牵引绳11拉动齿杆8向右移动,齿杆8带动半齿轮14转动,半齿轮14通过连接杆18带动铲子19向左移动,同时伸缩杆91和弹簧92受到齿杆8的拉力均伸长,使得第一电机121反转工作带动收线盘122转动,收线盘122放出牵引绳11,弹簧92利用自身的拉力齿杆8向左移动,齿杆8带动半齿轮14转动,使得半齿轮14通过连接杆18带动铲子19向右移动,齿杆8与半齿轮14啮合,半齿轮14的正面卡接有第一轴承15,第一轴承15内套接有第一转轴16,第一转轴16的背面与支撑板17的正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转轴16、第一轴承15和半齿轮14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轴承15在第一转轴16的表面转动的更加平稳,从而使得半齿轮14通过第一轴承15在第一转轴16的表面转动的更加平稳,支撑板17的上表面与固定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半齿轮14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杆18与铲子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铲子19位于炒锅20内,炒锅20的下表面通过两个支撑腿21与载物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腿21,使得炒锅20的固定更加稳定,载物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3,第二转轴23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24,第二轴承24卡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第二转轴23的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25,第一齿轮25与第二驱动装置26啮合,第二驱动装置26包括第二电机261,第二电机261机身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杆27的相对面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6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62,第二齿轮262与第一齿轮25啮合,通过设置第二驱动装置26,使得第二电机261工作带动第二齿轮262转动,第二齿轮262带动第一齿轮25转动,第一齿轮25通过第二转轴23带动载物板22转动,载物板22通过支撑腿21带动炒锅20转动,第二驱动装置26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杆27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固定杆27的底端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固定杆27,使得第二电机261的固定更加稳定,从而避免了第二电机261工作时机身的转动,从而使得第二电机261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载物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轮28,且两个滑轮28的底端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搭接,且两个滑轮28分别位于第二转轴23的左右两侧,连接板2的左侧面分别设置有蓄电池29和开关10,通过设置开关10,使得工作人员对第一电机121和第二电机261工作状态的控制更加方便,蓄电池29的左侧面与开关1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蓄电池29的输出端与开关10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10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121和第二电机261的输入端电连接。

使用时,将茶叶倒入炒锅20中,当需要铲子19向左移动时,通过操作开关10,使得第一电机121正转工作带动收线盘122转动,收线盘122收取牵引绳11,牵引绳11拉动齿杆8向右移动,齿杆8带动半齿轮14转动,半齿轮14通过连接杆18带动铲子19向左移动,同时伸缩杆91和弹簧92受到齿杆8的拉力均伸长,当铲子19向左移动到合适位置时,通过操作开关10,通过操作开关10,使得第一电机121停止工作,当需要铲子19向右移动时,通过操作开关10,使得第一电机121反转工作带动收线盘122转动,收线盘122放出牵引绳11,弹簧92利用自身的拉力齿杆8向左移动,齿杆8带动半齿轮14转动,使得半齿轮14通过连接杆18带动铲子19向右移动,当铲子19向右移动到合适位置时,通过操作开关10,使得第一电机121停止工作,再通过操作开关10,使得第二电机261工作带动第二齿轮262转动,第二齿轮262带动第一齿轮25转动,第一齿轮25通过第二转轴23带动载物板22转动,载物板22通过支撑腿21带动炒锅20转动,从而进行炒茶,当炒茶完成后,通过操作开关10,使得第二电机261停止工作。

综上可得,1、该茶叶炒茶装置,通过第一电机121、收线盘122、牵引绳11、齿杆8、半齿轮14、伸缩杆91、弹簧92、滑杆7、滑套6、第一转轴16、第一轴承15、连接杆18、铲子19、炒锅20、支撑腿21、第二转轴23、第一齿轮25、第二齿轮262和第二电机261之间的相互配合,将茶叶倒入炒锅20中,使得第一电机121正转工作带动收线盘122转动,收线盘122收取牵引绳11,牵引绳11拉动齿杆8向右移动,齿杆8带动半齿轮14转动,半齿轮14通过连接杆18带动铲子19向左移动,同时伸缩杆91和弹簧92受到齿杆8的拉力均伸长,使得第一电机121反转工作带动收线盘122转动,收线盘122放出牵引绳11,弹簧92利用自身的拉力齿杆8向左移动,齿杆8带动半齿轮14转动,使得半齿轮14通过连接杆18带动铲子19向右移动,从而达到调节铲子19角度的目的。

2、该茶叶炒茶装置,通过滑块5、滑槽4和滑套6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滑块5在滑槽4内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从而使得滑套6通过滑块5沿着滑槽4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

3、该茶叶炒茶装置,通过第一转轴16、第一轴承15和半齿轮14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轴承15在第一转轴16的表面转动的更加平稳,从而使得半齿轮14通过第一轴承15在第一转轴16的表面转动的更加平稳,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