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瓣用干辣椒软化控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9807发布日期:2019-08-20 23:3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豆瓣用干辣椒软化控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瓣用干辣椒软化控菌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郫县豆瓣用干辣椒软化控菌装置,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郫县豆瓣,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原郫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以优质红辣椒、蚕豆、小麦粉和食盐为主要原料,通过制曲、发酵、翻晒酿制等传统工艺加工而成。产品具有红褐油润、酱酯香味浓郁的特点,用之成菜,具有提色增香、辣而不燥、回味醇厚悠长之特点,是川味食谱中不可或缺的调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称。广受海内外烹饪爱好者的喜爱。

而在郫县豆瓣的生产工艺中,辣椒椒胚制品对郫县豆瓣风味起着极为重要作用。2006年09月06日公开了一种公开号为CN1826963,专利名称为“发酵辣椒产品及其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在辣椒中加入盐、蔗糖、葡萄糖和复合菌液后,放入发酵辣椒生产容器中,密封容器,并控制温度在25~33℃进行10~15小时的前期发酵,随后控制温度在24~30℃进行45~70小时后发酵;2014年12月03日公开了一种公开号为CN104172047A,专利名称为“一种咸红辣椒胚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在该专利中将辣椒置于池底,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发酵;2015年01月07日公开了一种公开号为CN104256449A,专利名称为“一种灌酵辣椒的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在该专利中采用泡坛倒置发酵,另采用辐射灭菌。以上多数采用传统的泡坛、池子等容器发酵,致使辣椒处理工艺可控性低,后序的产品风味不加,进而严重影响郫县豆瓣口感;同时,加工效率低,占用大量人力,劳动强度大。

2015年12月02日公开了一种公开号为CN204811863U,专利名称为“用于调味品的辣椒蒸煮系统”的专利,该专利公开:包括料斗、提升传送装置、第一链条传送装置、第二链条传送装置,所述的提升传送装置的顶端设置在第一链条传送装置起始端的正上方,第二链条传送装置设置在第一链条传送装置的上方,第一传动链条上设置有链板,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与第一传动链条相啮合,所述的第一传动链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隔板,第二传动链条上设置有链板,第三链轮、第四链轮与第二传动链条相啮合,所述的第二传动链条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交错设置,所述的第二传动链条的底端设置有蒸汽加热管。该系统用机器替代人工,实现无人化操作,辣椒蒸煮效率高,有利于系统化批量生产。在该专利中,采用传动链条进行物料的输送,尽管蒸汽加热管呈S型并排设置,但输送装置为一个方向输送,则会出现辣椒表层蒸煮,而内层的辣椒未得到有效的蒸煮,而影响辣椒蒸煮结果,致使辣椒蒸煮效率低;同时,提升传送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料斗,采用平面输送,若不合理设置输送带的倾斜度及传送速率,物料会溢出,影响车间环境卫生问题及原料浪费。

2017年07月18日公开了一种公开号为CN206333303U,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蒸辣椒的装置”的专利,该专利公开:包括输送装置和蒸煮槽,蒸煮槽相对的两侧均别开设有通孔,输送装置上侧的输送面通过通孔穿过蒸煮槽,蒸煮槽的底部或下方设置有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为电热板,电加热装置的供电导线上设置有控制单元,只需在蒸煮槽内加水,通过电加热装置为蒸煮槽内的水加热即可在输送过程中蒸煮辣椒。在该专利中,输送装置依次穿过上述并排设置的多个蒸煮槽;输送装置为类皮带输送装置,其输送皮带由致密的金属网所替代,金属网上设置有与之相垂直的挡板,输送装置为一个方向输送,则会出现辣椒表层蒸煮,而内层的辣椒未得到有效的蒸煮,而影响辣椒蒸煮结果,致使辣椒蒸煮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了一种豆瓣用干辣椒软化控菌装置。在本技术方案中,物料即干辣椒通过进料口被置于蒸煮装置中的转笼内,转笼随驱动的转动而转动,同时,在转笼内壁设置并呈螺旋分布的扇叶也随之转动,将干辣椒传送至出料口,同时,在传送的过程中,通过热水和蒸汽完成对干辣椒的软化,以及对干辣椒的控菌工艺,进而有效的提高辣椒蒸煮效率和质量。

一种豆瓣用干辣椒软化控菌装置,包括罩体及设置在罩体内的蒸煮装置,罩体上设有多个可打开的门,方便随时清理或检查蒸煮装置内环境,而当门闭合时,门与罩体之间密封设置,有效防止蒸汽及热水的热能外泄,节约能源;

蒸煮装置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连有输送装置;蒸煮装置包括转笼和喷淋循环系统,转笼内设有多个呈螺旋分布的扇叶,此外,转笼连有电机,电机通过链条与转笼连接,电机通过链条传动转笼,转笼内的螺旋扇叶将干辣椒传送;

喷淋循环系统包括水箱和蒸汽循环管,水箱上设有进水口、溢流口和液位控制装置,水箱底部设有排水口,且水箱设置在转笼下方,水箱连有热水循环管,热水循环管分布于转笼内部,蒸汽循环管分布于罩体与转笼之间;热水循环管上均匀分布有热水喷淋口,蒸汽循环管上均匀分布有蒸汽喷淋口,同时,热水循环管设置在转笼顶部,蒸汽循环管设置在转笼下方,热水与蒸汽产生对流,保证热量的利用。

优选的,所述水箱内设有滤渣箱,便于除去水箱内残留的辣椒等残渣;水箱上设有多个可打开的门,方便随时清理或检查水箱内环境,当门闭合时,门与水箱箱体之间密封设置,有效防止蒸汽及热水的热能外泄,节约能源。

优选的,蒸汽循环管连有蒸汽处理器。

优选的,罩体、转笼、扇叶及喷淋循环系统所用金属为食品级金属。

采用本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本技术方案中,物料即干辣椒通过进料口被置于蒸煮装置中的转笼内,转笼通过电机的传动,并结合呈螺旋分布扇叶的转动,将干辣椒传送至出料口,同时,在传送的过程中,通过热水和蒸汽完成对干辣椒的软化,以及对干辣椒的控菌工艺,进而有效的提高辣椒蒸煮效率和质量;

2)在本实用新型中,罩体的设置,一方面隔绝物料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保持工艺环境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防止热能过度散失,促使辣椒有效的蒸煮和除菌,节约能源;

3)在本实用新型中,转笼内设有多个呈螺旋分布的扇叶,转笼连有电机,电机通过链条与转笼连接,电机通过链条传动转笼,转笼内的螺旋扇叶将干辣椒传送。转笼的设置,不仅完成对辣椒的传送,而且对辣椒有翻转作用,再结合热水喷淋和蒸汽喷射,使辣椒软化更均匀,这是现有技术中的传送带或链条传送无法达到的效果;而螺旋扇叶的设置,增加了辣椒翻转均匀效果,进而有效提高辣椒软化及灭菌质量;

4)在本实用新型中,喷淋循环系统包括水箱和蒸汽循环管,水箱连有热水循环管;热水循环管分布于转笼内部,蒸汽循环分布于罩体与转笼之间,同时,热水循环管上均匀分布有热水喷淋口,蒸汽循环管上均匀分布有蒸汽喷淋口,该系统的设置,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促使热水和蒸汽有序的对干辣椒进行有效蒸煮;水箱内设有滤渣箱,水箱上设有进水口、溢流口和液位控制装置,水箱底部设有排水口,便于热水循环的有序、有效进行;

5)在本实用新型,若仅采用蒸汽处理干辣椒,蒸汽在物料表面冷凝,形成水分,一部分被物料吸收,一部分仍然停留于物料表面,致使软化效果不好,而达不到蒸煮目的;若仅用热水处理干辣椒,物料吸水效果迅速,软化效率大幅提升,可实现短时间内达到物料软化的目的,但不易控制,耗能极高。而本装置将蒸汽和热水混合使用,既经济又满足蒸煮要求,热能利用率提高20-30%,能耗降低40-45%;

6)在本实用新型中,罩体、转笼、扇叶及喷淋循环系统所用金属为食品级金属,保证干辣椒软化控菌工艺的有序进行,并提高食品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罩体,2、转笼,201、扇叶,3、水箱,301、滤渣箱,302、进水口,303、溢流口,304、液位控制装置,305、排水口,4、蒸汽循环管,401、蒸汽喷淋口,5、热水循环管,501、热水喷淋口,6、进料口,7、出料口,8、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豆瓣用干辣椒软化控菌装置,包括罩体1及设置在罩体1内的蒸煮装置,蒸煮装置包括转笼2和喷淋循环系统;所述转笼2内设有多个呈螺旋分布的扇叶201;所述喷淋循环系统包括水箱3和蒸汽循环管4,水箱3设置在转笼2下方,且水箱3连有热水循环管5;热水循环管5分布于转笼2内部,蒸汽循环管4分布于罩体1与转笼2之间,同时,热水循环管5上均匀分布有热水喷淋口501,蒸汽循环管4上均匀分布有蒸汽喷淋口401。

实施例2

一种豆瓣用干辣椒软化控菌装置,包括罩体1及设置在罩体1内的蒸煮装置,蒸煮装置一端设有进料口6,另一端设有出料口7,进料口6和出料口7分别连有输送装置,蒸煮装置包括转笼2和喷淋循环系统,转笼2内设有多个呈螺旋分布的扇叶201,转笼2连有电机8,且转笼2通过链条与电机8连接;所述喷淋循环系统包括水箱3和蒸汽循环管4,水箱3设置在转笼2下方,且水箱3连有热水循环管5;热水循环管5分布于转笼2内部,蒸汽循环管4分布于罩体1与转笼2之间,同时,热水循环管5上均匀分布有热水喷淋口501,蒸汽循环管4上均匀分布有蒸汽喷淋口401。

水箱3内设有滤渣箱301,水箱3上设有进水口302、溢流口303和液位控制装置304,水箱3底部设有排水口305。

蒸汽循环管4连有蒸汽处理器。

实施例3

一种豆瓣用干辣椒软化控菌装置,包括罩体1及设置在罩体1内的蒸煮装置,罩体1上设有多个可打开的门,蒸煮装置包括转笼2和喷淋循环系统;转笼2内设有多个呈螺旋分布的扇叶201;喷淋循环系统包括水箱3和蒸汽循环管4,水箱3设置在转笼2下方,且水箱3连有热水循环管5;热水循环管5分布于转笼2内部,蒸汽循环管4分布于罩体1与转笼2之间,且热水循环管5设置在转笼2顶部,蒸汽循环管4设置在转笼2下方,同时,热水循环管5上均匀分布有热水喷淋口501,蒸汽循环管4上均匀分布有蒸汽喷淋口401。

水箱3内设有滤渣箱301,水箱3上设有进水口302、溢流口303和液位控制装置304,水箱3底部设有排水口305,此外,水箱3上设有多个可打开的门。

罩体1、转笼2、扇叶201和喷淋循环系统所用金属为食品级金属。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一种豆瓣用干辣椒软化控菌装置,包括罩体1及设置在罩体1内的蒸煮装置,罩体1上设有多个可打开的门,方便随时清理或检查蒸煮装置内环境,而当门闭合时,门与罩体1之间密封设置,有效防止蒸汽及热水的热能外泄,节约能源;

蒸煮装置一端设有进料口6,另一端设有出料口7,进料口6和出料口7分别连有输送装置;蒸煮装置包括转笼2和喷淋循环系统,转笼2内设有多个呈螺旋分布的扇叶201,此外,转笼2连有电机8,电机8通过链条与转笼2连接,电机8通过链条传动转笼2,转笼2内的螺旋扇叶201将干辣椒传送;

喷淋循环系统包括水箱3和蒸汽循环管4,水箱3上设有进水口302、溢流口303和液位控制装置304,水箱3底部设有排水口305,且水箱3设置在转笼2下方,水箱3连有热水循环管5;热水循环管5分布于转笼2内部,蒸汽循环管4分布于罩体1与转笼2之间,且热水循环管5设置在转笼2顶部,蒸汽循环管4设置在转笼2下方,热水与蒸汽产生对流,保证热量的利用,同时,热水循环管5上均匀分布有热水喷淋口501,蒸汽循环管4上均匀分布有蒸汽喷淋口401。

所述水箱3内设有滤渣箱301,便于除去水箱3内残留的辣椒等残渣。水箱3上设有多个可打开的门,方便随时清理或检查水箱3内环境,当门闭合时,门与水箱3箱体之间密封设置,有效防止蒸汽及热水的热能外泄,节约能源。

蒸汽循环管4连有蒸汽处理器。

罩体1、转笼2、扇叶201和喷淋循环系统所用金属为食品级金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