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杀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0159发布日期:2019-02-10 22:4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筒杀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筒杀青机。



背景技术:

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杀青方式: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辐射杀青。蒸青唐代普遍使用,日本、俄罗斯、印度应用较多。我国明朝后普及使用炒青法,世界各产茶国普遍使用。杀青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蒸青则要“高温、快速”。

茶叶杀青使茶叶变软,水分减少,便于揉捻成条,使一些具有青草气的物质挥发,便于茶叶香气的形成,最重要的是高温使酶的活性降低,让茶多酚酶促反应制止,使茶多酚能保留很多,不会氧化形成一些茶黄素等物质,从而使绿茶保持清汤绿叶的品质。

传统的茶叶杀青方式做出来的茶叶量少,耗费大量人力。需要一种用于茶叶杀青的设备代替传统手动杀青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杀青效果好、能收集茶末的滚筒杀青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滚筒杀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设有外筒(2),所述外筒(2)内设有若干个内筒(3),若干个所述内筒(3)在与所述外筒(2)同轴心的位置上依次转动连接;所述内筒(3)与所述外筒(2)的间隙处设有钢珠(4),所述外筒(2)的一端上设有入料口(12),另一端设有送料带(6),所述送料带(6)用于将茶叶运送出去;所述内筒(3)内设有导叶板(31),所述导叶板(31)为在内筒壁上向中心轴延伸的螺旋状扭曲板,用于对茶叶进行翻炒并将茶叶向所述送料带(6)输送;所述送料带(6)的上方设有与所述机体(1)固定连接的吸尘装置(5);所述吸尘装置(5)的吸气端设有仅供茶末通过的网孔板(51),在所述机体(1)外设有用于收集茶末的收集袋(52),所述收集袋(52)与所述吸尘装置(5)连接,所述外筒(2)的两端分别设有伸入内筒(3)的出风管(71),所述机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热风泵(7)给所述出风管(71)提供热风。

优选地,所述机体(1)设有供燃料燃烧并加热所述外筒(2)的燃烧坑(11)。

优选地,所述燃烧坑(11)与所述内筒(3)数量相同,若干个所述燃烧坑(11)分别设在所述机体(1)上与所述内筒(3)对应的位置。

优选地,两个所述出风管(71)上均设有若干个出风孔,若干个所述出风孔在所述出风管(71)上的周向位置均匀布置,所述出风孔用于将热风引导向所述送料带(6)处。

优选地,所述送料带(6)的两侧设有护板,用于防止茶叶脱出。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个内筒,若干个内筒彼此转动连接,能够对茶叶进行不同速率的翻炒。同时机体上设有对应每个内筒位置的燃烧坑,能调整不同内筒中的杀青温度。能一批次的茶叶提供多种杀青的环境条件。

2.本实用新型设有伸入内筒的出风管,出风管输出热风,起到升温并且干燥的作用。出风管的出风孔将茶叶向送料带方向吹去,能防止茶叶卡在导叶板内。

3.本实用新型设有吸尘装置,吸尘装置的网孔板仅供茶末通过。能将内筒与外筒中茶叶杀青后留下的茶末吸引到收集袋内,起到筛选作用的同时,又能将茶末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滚筒杀青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机体;2-外筒;3-内筒;4-钢珠;5-吸尘装置;6-送料带;7-热风泵;11-燃烧坑;12-入料口;31-导叶板;51-网孔板;52-收集袋;71-出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滚筒杀青机,包括机体1,机体1设有外筒2,外筒2内设有若干个内筒3,若干个内筒3在与外筒2同轴心的位置上依次转动连接;内筒3与外筒2的间隙处设有钢珠4,内筒3通过钢珠4在外筒2内旋转。外筒2的一端上设有入料口12,另一端设有送料带6,入料口用头投入待杀青的茶叶,送料带6用于将茶叶运送出去;内筒3内设有导叶板31,导叶板31为在内筒壁上向中心处延伸的螺旋状扭曲板,用于对茶叶进行翻炒并将茶叶向送料带6输送;送料带6的上方设有与机体1固定连接的吸尘装置5;吸尘装置5的吸气端设有仅供茶末通过的网孔板51,在机体1外设有用于收集茶末的收集袋52,收集袋52与吸尘装置5连接。吸尘装置5内设有抽气泵,能抽气使外筒2内的茶末穿过网孔板51进入收集袋52。外筒2的两端分别设有伸入内筒3的出风管71,机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热风泵7给出风管71提供热风。两个出风管71上均设有若干个出风孔,若干个出风孔在出风管71上的周向位置均匀布置,出风孔用于输出由入料口12到送料带6方向的热风,茶叶引导向送料带6处。

机体1设有供燃料燃烧并加热外筒2的燃烧坑11。燃烧坑11与内筒3数量相同,若干个燃烧坑11分别设在机体1上与内筒3对应的位置。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