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脱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4684发布日期:2019-03-05 17:44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杏仁脱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杏仁脱皮装置。



背景技术:

杏仁片的加工一般包括浸泡、脱皮、软化、切割、干燥、冷却、包装等工序。现有的加工都是各个工序分别进行,人工浸泡,然后倒入脱皮机进行脱皮,接着再利用微波烘烤装置对脱皮后的杏仁进行软化,软化后的杏仁倒入切片机中进行切割,最后利用流化床对杏仁片进行干燥脱水;至此杏仁片算是加工完成了,等待这些干燥后的杏仁皮冷却至常温后就可以进行包装。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265242Y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自动脱皮分离机,包括控料器、送料机构、至少三个驱动机构、脱皮分离机构、喷水机构、出料机构以及传动机构。当物料被送料机构送到脱皮分离机构前时,在喂入轮和脱皮轮的共同作用下,物料逐个依次进入两脱皮轮之间的间隙内,并随脱皮轮一起运动,在运动中,杏仁表皮被刀子划开口,杏仁被压出轮从皮中挤到出料斗中送出,杏仁皮被甩皮轮甩出落入盛皮箱中,从而一步连续完成了杏仁的脱皮及仁、皮分离的加工工序。

但是在甩皮轮将脱离的杏仁皮甩出的时候,杏仁皮随着脱皮轮的转动被甩的到处都是,在生产完毕后对杏仁皮的清理非常的困难,且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以及时间,不仅不利于生产成本的控制并且影响工作环境的卫生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杏仁脱皮装置,其具有对甩出的杏仁皮进行收集、处理,方便操作人员对杏仁脱皮装置进行清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杏仁脱皮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内设置有脱皮机构以及甩皮轮,在机架的侧壁相对甩皮轮的位置开设有供杏仁皮甩出的出皮口,出皮口的上方设置有挡罩,出皮口的下方设置有倾斜的导料板,导料板朝向出皮口的表面其靠近机架的一端设置有流水管,流水管与水源相连,流水管的管身上设置有流水孔,导料板远离机架的一端下方设置有不能使杏仁皮通过的不锈钢材质的网带输送机,网带输送机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的槽底设置有出水管,网带输送机的输送末端设置有废料斗,网带输送机的输送末端位于废料斗的斗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罩以及导料板,使甩出的杏仁皮落在导料板上,通过出水管出水对导料板的表面进行冲洗,从而将杏仁皮冲到网带输送机上,水自网带输送机的网眼流到位于网带输送机下方的集水槽中从而使水与杏仁皮之间脱离,杏仁皮随着网带输送机送入到废料斗中进行收集,从而方便对杏仁皮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挡罩呈圆弧状,挡罩朝向出皮口的表面两侧设置有相对的挡条,挡条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与挡罩之间形成一个插口,插口内插接有弹性的防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挡罩的内侧表面插接防护板,使被甩出的杏仁皮附着在防护板上,通过将防护板从挡罩上抽出,从而方便对防护板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防护板位于插口插入端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护板上设置把手,方便操作人员将防护板从挡罩的内部抽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防护板的两侧侧壁开设有供凸起伸入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护板的两侧开设凹槽,使防护板的表面完全将挡罩的内侧表面覆盖,防止杏仁皮被甩到挡罩的内侧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挡罩上设置有将防护板固定在插口中的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穿过挡罩的表面与防护板相抵触,锁紧螺栓与挡罩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紧螺栓将防护罩固定在挡罩的内侧表面,从而防止防护板因杏仁脱皮装置的震动造成滑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出水管与集水槽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出水管与集水槽连接处设置过滤网,防止从网带输送机上掉落的杏仁皮进入到出水管内造成出水管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集水槽位于网带输送机输送末端的侧壁向集水槽的内部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集水槽的侧壁倾斜设置,使废料斗的斗口能够位于网带输送机的下方,同时,通过集水槽侧壁倾斜设置,使集水槽能够通长的位于网带输送机的下方,从而确保网带输送机上的水落入到集水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网带输送机的两侧设置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网带输送机两侧的挡板,防止杏仁皮从网带输送机的两侧与网带输送机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出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水管上设置排水阀门,从而控制集水槽的排水,在对集水槽进行清洗的时候,可通过排水阀门将出水管封闭,方便对集水槽进行清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挡罩以及导料板,使甩出的杏仁皮落在导料板上,通过出水管出水对导料板的表面进行冲洗,从而将杏仁皮冲到网带输送机上,水自网带输送机的网眼流到位于网带输送机下方的集水槽中从而使水与杏仁皮之间脱离,杏仁皮随着网带输送机送入到废料斗中进行收集,从而方便对杏仁皮进行处理;

2、通过在挡罩的内侧表面插接防护板,使被甩出的杏仁皮附着在防护板上,通过将防护板从挡罩上抽出,从而方便对防护板进行清理,通过在防护板的两侧开设凹槽,使防护板的表面完全将挡罩的内侧表面覆盖,防止杏仁皮被甩到挡罩的内侧表面;

3、在出水管与集水槽连接处设置过滤网,防止从网带输送机上掉落的杏仁皮进入到出水管内造成出水管的堵塞;

4、通过出水管上设置排水阀门,从而控制集水槽的排水,在对集水槽进行清洗的时候,可通过排水阀门将出水管封闭,方便对集水槽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杏仁脱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杏仁脱皮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喷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扁平喷头与喷水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杏仁脱皮装置的仰视图;

图7是图5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集水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出皮口;2、进料斗;3、驱动轮;4、脱皮轮;5、喷水机构;51、存水罐;511、观察口;512、排水管;513、控制阀门;52、喷水管;521、螺纹孔;53、扁平喷嘴;531、螺纹端;54、连接管;541、泄水管;542、盖体;55、管道泵;56、调压阀;6、甩皮轮;7、挡罩;71、防护板;711、把手;712、凹槽;72、凸起;73、锁紧螺栓;74、挡条;8、导料板;9、流水管;91、流水孔;10、网带输送机;101、挡板;12、集水槽;121、出水管;122、排水阀门;123、过滤网;13、废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杏仁脱皮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在机架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进料斗2,进料斗2固定在机架1上,在机架1的内部,设置有去皮机构,去皮机构包括位于机架1内部的脱皮轮4。在脱皮轮4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三个驱动轮3,其中驱动轮3通过轴承回转支撑在机架1上且均匀分布在脱皮轮4的圆周方向上,通过驱动轮3的转动,带动脱皮轮4进行转动。

在机架1的顶端,设置有向脱皮轮4上进行喷水的喷水机构5,喷水机构5固定在机架1上。在脱皮轮4圆周方向上,其远离进料斗2的一侧设置有甩皮轮6,甩皮轮6通过轴承回转支撑在机架1上,且甩皮轮6与脱皮轮4平行设置。其中驱动轮3与甩皮轮6均通过链条链轮传动与设置在机架1内部的驱动组件相连,从而使驱动轮3以及甩皮轮6进行转动。

如图1、图2所示,在机架1相对甩皮轮6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甩皮轮6将杏仁皮甩出机架1外部的出皮口11,出皮口位于甩皮轮6的旋转方向上。在出皮口11的上方,设置有元互转给的挡罩7,挡罩7固定在机架1上且挡罩7的圆弧面朝向出皮口11方向。在出皮口11的下方,设置有导料板8,导料板8与机架1固定相连,且导料板8向下倾斜设置。

在导料板8靠近机架1的一端端头设置有流水管9,流水管9固定在导料板8朝向出皮口11的一侧表面上。流水管9与水源相连通,且流水管9的长度方向与导料板8的宽度方向相同。在流水管9的管身上,开设有若干流水孔91,通过流水孔91使水从流水管9内流入到导料板8上,从而将甩落在导料板8上的杏仁皮进行冲洗。

如图1所示,在导料板8远离机架1的一端下方,设置有放置在地面上的不锈钢材质的网带输送机10,其中网带输送机10的网带上的网眼要小于杏仁皮的体积,从而防止被冲落到网带输送机10上的杏仁皮经过网带输送机10上的网眼落到地面上。在网带输送机10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挡板101,挡板101固定在网带输送机10上,从而防止冲落的杏仁皮与网带输送机10之间脱离。

如图3所示,在网带输送机10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12,集水槽12的长度满足网带输送机10的输送长度。在网带输送机10的输送末端,设置有用于收集杏仁皮的废料斗13,其中废料斗13的窦唯网带输送机10的输送末端的下方。

如图4所示,喷水机构5包括固定在机架侧壁上的存水罐51以及设置在机架1顶端的喷水管52.其中喷水管52与存水罐51之间通过连接管54相连通。在喷水管52上设置有若干向机架1内部进行喷水的扁平喷嘴53,其中扁平喷嘴53可拆卸固定在喷水管52上。在连接管54上设置有管道泵55,管道泵55与连接管54固定相连且固定在机架1的侧壁上。在喷水管52与连接管54相连通的一端,设置有调压阀56,调压阀固定在喷水管52上。

连接管54呈“S”形,其中连接管54的弯曲处分别为连接管54的顶端以及底端。其中连接管的顶端位于存水罐51的上方,在存水罐51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口511,在观察口511上密封固定有透明玻璃。通过观察口511来观察存水罐51内存水状态,当存水罐51内缺水时方便操作人员对其内部进行补水。也可以通过流水管道将存水罐51与水源相连通,从而方便对存水罐51进行充水。

在存水罐51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512,排水管512与存水罐51固定相连且内部相通。在排水管512上设置有控制阀门513,控制阀门513固定在排水管512上。通过控制阀门513来控制排水管512的打开以及闭合。

在连接管54的底端设置有泄水管541,泄水管541与连接管54固定相连且内部相通。在泄水管541远离连接管54的一端,设置有将泄水管541出水端封闭的盖体542,盖体542与泄水管541之间螺纹连接。通过将盖体542旋到泄水管541上,从而将泄水管541的出水端封闭。

如图5所示,在喷水管52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521,扁平喷嘴53与喷水管52相连的一端为螺纹端531,通过将扁平喷嘴53的螺纹端531与喷水管52上的螺纹孔521相配合,从而将扁平喷嘴53与喷水管52固定相连。

如图6、图7所示,在挡罩7的内侧表面的两侧设置有相对的挡条74,挡条74固定连接在挡罩7上。在挡条74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向相对挡条74方向伸出的凸起72,凸起72与挡条74的形状相匹配。通过凸起72与挡罩7,使凸起72与挡罩7之间形成一个插口,在插口内插接有弹性材质的防护板71,防护板71通过插口插接到挡罩7的内侧表面,从而将挡罩7的内侧表面进行覆盖。

在防护板71相对凸起72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凸起72的凹槽712,通过将凸起72伸入到凹槽712内,从而确保防护板71的表面全面的将挡罩7的内侧表面进行覆盖。在防护板71位于插口进入段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把手711,把手711固定连接在防护板71上。

如图4所示,在挡罩7的表面设置有将防护板71固定在插口内的锁紧螺栓73,锁紧螺栓73穿过挡罩7的表面与插口内的防护板71相抵触,其中锁紧螺栓73与挡罩7之间螺纹连接。

如图1所示,在网带输送机10的输送表面的两侧,设置有挡板101,挡板101固定在网带输送机10的输送表面的两侧。

如图3所示,在集水槽12的侧壁靠近集水槽12的位置上设置有与集水槽12内部相通的出水管121,出水管121固定在集水槽12的侧壁上。在出水管121上设置有排水阀门122,排水阀门122固定在出水管121上。结合图8,在出水管121与集水槽12相连通的位置设置有过滤网123,过滤网123固定在集水槽12的侧壁上。

如图3所示,在集水槽12位于网带输送机10输送末端的侧壁相集水槽12的内部倾斜设置。通过倾斜设置的侧壁,使集水槽12倾斜侧壁的下方为废料斗13预留出放置的空间,从而保证在集水槽12全面覆盖网带输送机10输送方向下方的情况下,废料斗13的斗口能够位于网带输送机10的输送末端下方。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