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蒸汽灭菌器内的臭氧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6476发布日期:2018-10-26 18:45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灭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蒸汽灭菌器内的臭氧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蒸汽灭菌器多数为高压蒸汽灭菌器,在密闭的空间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温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的压力下,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杀死绝大多数细菌。但如果是产孢子的微生物则应灭菌后适宜温度下培养几小时,再灭菌一次,以杀死刚刚萌发的孢子。所以高压蒸汽灭菌器存在一定的灭菌不彻底的问题。需要二次灭菌。尤其是食品类,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强,需要一类更高效的灭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蒸汽灭菌器内的臭氧灭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蒸汽灭菌器灭菌类型有限、不彻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蒸汽灭菌器内的臭氧灭菌装置,包括灭菌器盖、通气孔、第一阀门、臭氧发生器、臭氧气孔、风机、臭氧处理器、排气孔、第二阀门,所述通气孔和所述排气孔均设置在所述灭菌器盖上,所述第一阀门安装于所述通气孔处,所述第二阀门安装于所述排气孔处,所述臭氧发生器一侧固定在所述灭菌器盖内侧,并且所述臭氧发生器另一侧配有所述臭氧气孔,所述风机与所述臭氧处理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臭氧处理器与所述排气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臭氧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为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是本实用新型灭菌彻底,增强了灭菌效果,有效防止食品因芽孢或细菌滋生发生变质;二是本实用新型缩短了灭菌时间,操作简便,省去了食品从蒸汽灭菌器搬运到臭氧消毒器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臭氧气孔分布的示意图。

图中:1-灭菌器盖;2-臭氧发生器;3-臭氧气孔;4-风机;5-臭氧处理器;6-排气孔;7-通气孔;8-第一阀门;9-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蒸汽灭菌器内的臭氧灭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灭菌器盖1、通气孔7、第一阀门8、臭氧发生器2、臭氧气孔3、风机4、臭氧处理器5、排气孔6、第二阀门9,如图2所示,所述通气孔7和所述排气孔6均设置在所述灭菌器盖1上,所述第一阀门8安装于所述通气孔7处,所述第二阀门9安装于所述排气孔6,所述臭氧发生器2一侧固定在所述灭菌器盖1内侧,并且所述臭氧发生器2另一侧配有所述臭氧气孔3,所述风机4与所述臭氧处理器5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臭氧处理器5与所述排气孔6连通。

如图3所示,所述臭氧气孔3均匀分布在所述臭氧发生器2一侧的矩形表面上。

所述第一阀门8和所述第二阀门9均为电磁阀。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选择蒸汽灭菌、臭氧灭菌两种灭菌方式或二者任意一种方式单独使用,但蒸汽灭菌和臭氧灭菌不能同时进行,需要完成一次灭菌后再进行下一次灭菌,无先后顺序。

当食品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关闭相应调节设备,进行臭氧灭菌。将灭菌器盖1盖紧,臭氧发生器2利用灭菌器的灭菌室内的空气转化成臭氧气体,臭氧气体通过臭氧气孔3排出到灭菌室,食品即在灭菌室内进行臭氧灭菌,一定时间后,灭菌完成。此时启动风机4,打开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9,风机4将灭菌室的气体抽送至臭氧处理器5,臭氧处理器5会催化分解剩余过量的臭氧,再经排气孔6排出,不会对环境释放有害气体。空气从第一阀门8经过通气孔7进入到灭菌室。灭菌后关闭各设备和阀门,灭菌室内气体为空气。

本实用新型省去了食品从蒸汽灭菌器搬运到臭氧消毒器的步骤,避免了搬运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