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熟茶的渥堆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0746发布日期:2018-10-30 21:2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熟茶的渥堆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经过渥堆发酵的就称为“熟茶”,原理是通过湿热作用和酶促作用,使茶叶的内含物发生转化,降低茶叶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增加茶叶中的氨基酸、茶褐素和糖的含量;翻堆是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人为调节茶堆温度、含水量和空气含量的主要手段,通过茶堆翻动,调整发酵茶在茶堆中的位置,使茶堆上、中、下层及内外层茶叶进行位置交换,从而使茶堆中茶叶发酵程度均匀一致,同时达到平衡茶堆温度与含水量,补充氧气供给,解散茶块的作用;传统的人工翻堆方式不仅耗时费力,还会出现翻堆不均匀的情况,并且人工翻堆时采用硬质工具反复翻铲茶堆会增加碎茶的占比,影响了熟茶的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熟茶的渥堆发酵装置,通过发酵桶的转动实现了快速高效的翻堆,避免了反复翻铲导致碎茶增多的情况,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保证了熟茶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熟茶的渥堆发酵装置,保括中空两端开口的发酵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桶一端与机座连接一体成型,所述发酵桶远离机座一端螺纹连接一个封盖;

所述机座通过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的大齿轮、与所述大齿轮远离第一传动轴一侧连接的大齿轮轴、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与所述小齿轮连接的小齿轮轴、与所述小齿轮轴远离小齿轮一端连接的减速机、与所述减速机连接的联轴节、与所述联轴节远离减速机一端连接的电机;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结构相同并于所述机座远离第一传动轴一侧通过第二传动轴与机座连接;在渥堆发酵进行一段时间后启动电机驱动所述发酵桶转动,完成翻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茶叶放入发酵桶后控制发酵桶转至水平方向进行渥堆发酵,发酵桶降低了上层茶叶的热量流失,有效提高了发酵效率;待发酵桶内的茶叶发酵一段时间后启动电机,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同步驱动发酵桶转动完成翻堆,有效提高了翻堆的效率,避免了反复翻铲导致碎茶增多的情况,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保证了熟茶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贯穿所述机座在机座内形成一个腔体,所述机座开口的两端与所述发酵桶连通,所述机座靠近发酵桶一端插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螺丝与所述机座连接;

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靠近挡板一侧向内切割形成多个换气孔,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发酵桶一侧设置有换气扇,所述换气扇远离安装部一侧设置有花洒,贯穿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一驱动装置上的大齿轮轴设置有导流管,所述花洒与所述导流管连通;所述花洒与挡板之间设置有滤网,贯穿所述第二传动轴和第二驱动装置上的大齿轮轴设置有与所述换气孔连通的导气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发酵之前可通过花洒为茶叶洒水,快速方便,待翻堆完成后将发酵桶转至水平位置,拆下所述挡板,启动所述换气扇进行换气,从而调节发酵桶内部的温度,保证了发酵桶内部的含氧量,从而提高了发酵效率,并保证了熟茶的发酵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盖远离发酵桶一侧连接有一个呈十字形设置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封盖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贯穿所述发酵桶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直径为1-2mm的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茶叶置于所述发酵桶内进行发酵既减少了热量的流失,又保证了发酵桶内的含氧量,并且避免了下层茶叶积水导致茶叶酸馊,有效提高了熟茶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发酵桶的转动实现了快速高效的翻堆,避免了反复翻铲导致碎茶增多的情况,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该熟茶的渥堆发酵装置减少了热量流失,降低了上层茶叶与下层茶叶之间的温差,避免了下层茶叶积水导致茶叶酸馊,有效提高了发酵效率和熟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使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主要用于展示第一传动轴、第一驱动装置上的大齿轮轴、安装部、第二传动轴、第二驱动装置上的大齿轮轴的剖面结构。

图中:1、发酵桶;2、机座;3、第一传动轴;4、第二传动轴;5、第一驱动装置;6、支撑架;11、封盖;12、把手;13、透气孔;21、挡板;22、螺丝;23、安装部;24、换气扇;25、花洒;26、滤网;31、导流管;41、导气腔;42、换气孔;51、大齿轮;52大齿轮轴;53、小齿轮;54、小齿轮轴;55、减速机;56、联轴节;57、电机;61、横杆;62、支柱;63、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熟茶的渥堆发酵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中空两端开口的发酵桶1,两个发酵桶1通过一个正方体形状的机座2连接一体成型,发酵桶1远离机座2一端螺纹连接有封盖11,封盖11远离发酵桶1一端连接有一个呈十字形设置的把手12;贯穿发酵桶1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直径为1-2mm的透气孔13,避免了下层茶叶积水导致茶叶酸馊;贯穿机座2与发酵桶1连接的两端形成一个腔体,机座2靠近发酵桶1的两端插设有挡板21,挡板21通过螺丝22与机座2连接,避免挡板21从机座2内脱离,挡板21的设置避免了在进行转动翻堆时茶叶落入机座2内;

机座2外侧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传动轴3、第二传动轴4,第一传动轴3远离机座2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5,第一驱动装置5包括与第一传动轴3连接的大齿轮51、与大齿轮51远离第一传动轴3一侧轴心处连接的大齿轮轴52、于大齿轮51下端与大齿轮51啮合并与大齿轮51垂直设置的小齿轮53、与小齿轮53下端轴心处连接的小齿轮轴54、与小齿轮轴54远离小齿轮53一端连接的减速机55、与减速机55连接的联轴节56、与联轴节56远离减速机55一端连接的电机57;

第二传动轴4远离机座2一端连接有一个与第一驱动装置5对称设置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一传动轴3、第二传动轴4下端转动连接有一个支撑架6,支撑架6包括与第一传动轴3和第二传动轴4转动连接的横杆61、与横杆61两端垂直连接的支柱62、与支柱62远离横杆61一端连接的基座63。

如图2、3所示,贯穿第一传动轴3设置有导流管31,腔体内设置有安装部23,安装部23靠近挡板21一侧设置有换气扇24,换气扇24远离安装部23一侧中部设置有花洒25,花洒25与导流管31连通,在进行渥堆发酵时可通过花洒25为发酵桶1内的茶叶洒水;花洒25与挡板21之间与机座2内侧固定连接有孔径为1-2mm的滤网26,避免了采用换气扇24进行换气时茶叶随气流进入机座2导致换气扇24搅碎茶叶;安装部23靠近第二传动轴4一端且靠近换气扇24的一侧向下切割形成多个换气孔42,贯穿第二传动轴4和第二驱动装置上的大齿轮51轴设置有连通换气孔42的导气腔41,翻堆完成后可拆下挡板21启动换气扇24进行换气,保证了发酵桶1内的含氧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