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粉条均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2661发布日期:2019-04-02 23:5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粉条均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粉条均摊装置。



背景技术:

粉条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多个工序,面糊成条滴落进热水中后形成长条的固态状,成型的粉条使用输送带进行输送,输送带是由多节筛网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环形闭合结构,输送带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链条,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两侧安装有齿盘,齿盘通过链条驱动输送带运动,实现对粉条的输送。对长条的粉条切割成段后,使用晾晒杆挂起来进行冷藏,冷藏一段时间后冲洗并放入烘干设备中进行烘干,挂到晾晒杆上的成束粉条段聚集在晾晒杆的中部,进入冷藏室前需将成束的粉条段在晾晒杆上分摊均匀。目前,成束的粉条段在晾晒杆上的分摊采用人工进行,工人将手指插入成束的粉条段将其分拨开,人工分摊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分摊不均匀,及其不卫生,长时间进行操作会对手指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手持式粉条均摊装置,解决人工分摊成束的粉条段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分摊不均匀,及其不卫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式粉条均摊装置,包括机壳、两组滑块、驱动机构及把手,所述机壳是由金属制成的长条状方形结构,其内部具有空腔。两组滑块呈一左、一右的方式对称布置在机壳的空腔内,每组滑块均由三个滑块组成,且由空腔的中心向两侧依次间隔布置,每个滑块包括两个滑块单体,两个滑块单体通过连杆固定相连。各滑块单体均与机壳的内壁滑动相连,每个滑块单体紧邻其外侧配置有复位弹簧。每个滑块的前侧均固定设置有一个拨杆,各拨杆均相互平行且伸出机壳的外部,导杆的前端为锥形。驱动机构有两个,对称布置在两组滑块的外侧,每个驱动机构驱动其靠近的一组滑块横向滑动。

优选地,每个滑块的两个滑块单体,正向相对布置于空腔的前后两侧,各滑块单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机壳内壁的燕尾槽滑动相连。

优选地,空腔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横向设有一个导杆,导杆的两端与机壳固定相连。每个导杆依次穿过位于同侧的滑块单体,各滑块单体可沿其对应的导杆横向滑动,各复位弹簧套在位于同侧的导杆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驱动轴通过轴承设置机壳上。驱动轴沿其轴向依次布置有三个轮体,三个轮体的直径依次递减。每个驱动轴上的三个轮体按照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与其对应每组的三个滑块由外侧向中心一一对应。

优选地,每个轮体设有一根钢丝绳,钢丝绳一端固定并缠绕在该轮体上,另一端与对应滑块的连杆固定相连。每根钢丝绳均穿过与其相连的连杆和驱动轴之间的同组的其余连杆。

优选地,每个所述驱动轴的后端均配置有一个电机,两个电机同步驱动。所述机壳的后侧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两个电机通信连接,控制器与设置在把手上的开关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把手位于机壳后侧的中部,与机壳的外壁固定相连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省时省力,分摊均匀且分摊效率高,省时省力,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人体对粉条的接触,提高食品卫生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粉条均摊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一种手持式粉条均摊装置,包括机壳1、两组滑块、驱动机构3及把手4,所述机壳1是由金属制成的长条状方形壳体结构,机壳1的内部具有空腔11。所述把手4位于机壳4后侧的中部,把手4为U形结构,其两端与机壳1的外壁固定相连在一起。两组滑块2呈一左、一右的方式对称布置在机壳1的空腔11内,每组滑块均由三个滑块2组成,每组的三个滑块2由空腔11的中心向两侧依次间隔布置,每个滑块2包括两个滑块单体21和一个连杆22,每个滑块2的两个滑块单体21,正向相对布置于空腔11内的前侧和后侧,连杆22两个滑块单体21之间,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单体21固定相连。各滑块单体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伸入与机壳1内壁的燕尾槽内,与机壳1横向滑动相连。

机壳1的空腔11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横向设有一个导杆5,导杆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机壳1的内壁固定相连。各滑块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导杆安装孔,位于前侧的导杆5依次穿过各滑块2前端的导杆安装孔,位于后侧的导杆5依次穿过各滑块2后端的导杆安装孔,各滑块单体21可沿其对应的导杆5横向滑动。各滑块单体21均与机壳1的内壁滑动相连,每个滑块单体21紧邻其外侧均配置有一个复位弹簧6,各复位弹簧6套在位于同侧的导杆5的外部,每个复位弹簧6均可沿对应的导杆5横向滑动。每个滑块2的前侧均固定设置有一个拨杆7,具体地,各拨杆7均纵向水平布置,其后端与滑块2中位于前侧的滑块单体21固定相连,导杆5的前端为锥形。机壳1前侧壁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长条孔12,各拨杆7均相互平行且均由机壳1前侧的长条孔12伸出机壳1的外部。

驱动机构3有两个,对称布置在两组滑块的外侧,每个驱动机构3驱动其靠近的一组滑块横向滑动。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轴31,驱动轴31通过轴承设置机壳1内。驱动轴31沿其轴向依次布置有三个轮体32,三个轮体32的直径依次递减。每个驱动轴31上的三个轮体32按照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与其对应每组的三个滑块2由外侧向中心一一对应,具体地位于右侧的三个轮体32中最大的轮体32,对应其同侧的三个滑块2中最左侧的滑块2,位于右侧的三个轮体32中最小的轮体32,对应其同侧的三个滑块2中最右侧的滑块2,位于右侧的三个轮体32中直径中等的轮体32,对应其同侧的三个滑块2中位于中间的滑块2。

所述轮体3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环形槽,每个轮体32设有一根钢丝绳33,钢丝绳33上午一端固定在对应轮体32并缠绕在轮体32的环形槽内,另一端与对应滑块2的连杆22固定相连,每根钢丝绳33均通过设置在连杆22上的穿孔,依次穿过同组连杆22中位于与其固定相连的连杆22和同侧驱动轴31之间的其余连杆22。驱动轴31转动时,带动设置在该驱动轴31上的三个轮体32转动,各钢丝绳33拉动对应的滑块2向外侧以不同的速度向外侧运动,各拨杆7向外运动时,它们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将搭在晾晒杆上的成堆的粉条沿晾晒杆的轴线向两侧分摊开。

每个所述驱动轴31的后端均配置有一个电机8,电机8固定安装在机壳1上,工作状态下,两个电机8同步驱动。所述机壳1的后侧设置有控制器9,控制器9与两个电机8通信连接,控制器9与设置在把手4上的开关10电连接,通过把手4上的开关10控制两个电机8同步开启和关闭。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