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片储存输送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7572发布日期:2019-07-27 10:1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片储存输送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片储存输送斗。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在不但增加,尤其是鱼类产品。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有些鱼类产品已做成半成品,购买后只需简单加工,即可食用,非常方便。鱼糜就是用鲜鱼经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鱼类半成品。目前,将鲜鱼加工成鱼糜,先要将鲜鱼用除鳞机除鳞,然后通过人工将除鳞后的鲜鱼转送到鱼肉机进行鱼骨、鱼肉分离,再通过人工转送到清洗、除杂、精滤、脱水车间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物料的转运都是由人工完成,工人劳动强度大,转运速度慢,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此问题一直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将鲜鱼加工成鱼糜,先要将鲜鱼用除鳞机除鳞,然后通过人工将除鳞后的鲜鱼转送到鱼肉机进行鱼骨、鱼肉分离,再通过人工转送到清洗、除杂、精滤、脱水车间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物料的转运都是由人工完成,工人劳动强度大,转运速度慢,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鱼片储存输送斗。

一种鱼片储存输送斗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除鳞后的鲜鱼转送到鱼肉机进行鱼骨、鱼肉分离,由人工转运改为机械输送带转运;鱼骨、鱼肉分离后的鲜鱼转运到清洗、除杂、精滤、脱水车间处理,由人工转运改为机械输送带转运。在两个机械输送带之间通过鱼片储存、输送斗进行过渡,代替人工转运操作。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鱼片储存输送斗,其特征是由上输送带、储存输送斗、减压杆、绞动器、螺旋输送轴、出口、下输送带、支架组成。储存输送斗长2 m,宽2 m,高3 m,呈漏斗形;由0.05 cm的不锈钢制成;储存输送斗上方与上输送带连接,下方出口与下输送带连接;储存、输送斗内腔上方有减压杆,中部有绞动器,底部有螺旋输送轴;螺旋输送轴与出口连接;支架由70×70 cm的角钢制成,对储存输送斗、上输送带、下输送带实现固定支撑。

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片储存输送斗的工作原理是,需转运的鲜鱼由上输送带输送进入到储存输送斗内,可临时储存,也可由螺旋输送轴输出进入到下输送带输送到鱼糜加工车间进入后续加工。储存输送斗内的减压杆可减轻鱼片的堆压,绞动器可将粘连的鱼片分离,螺旋输送轴可将鱼片顺利的输送到下输送带。储存输送斗可代替人工转运操作。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储存输送斗转运效果好,省工省时;可代替人工转运操作,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片储存输送斗的剖视图。

图中,1、上输送带;2、储存输送斗;3、减压杆;4、绞动器;5、螺旋输送轴;6、出口;7、下输送带;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鱼片储存输送斗,其特征是由上输送带1、储存输送斗2、减压杆3、绞动器4、螺旋输送轴5、出口6、下输送带7、支架8组成。储存输送斗2,长2 m,宽2 m,高3 m,呈漏斗形;由0.05 cm的不锈钢制成;储存输送斗2上方与上输送带1连接,下方出口6与下输送带7连接;储存输送斗2内腔上方有减压杆3,中部有绞动器4,底部有螺旋输送轴5;螺旋输送轴5与出口6连接;支架8由70×70 cm的角钢制成,对储存输送斗2、上输送带1、下输送带7实现固定支撑。

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片储存输送斗的工作原理是,需转运的鲜鱼由上输送带1输送进入到储存输送斗2内,可临时储存,也可由螺旋输送轴5输出进入到下输送带7输送到鱼糜加工车间进入后续加工。储存输送斗2内的减压杆3可减轻鱼片的堆压,绞动器4可将粘连的鱼片分离,螺旋输送轴5可将鱼片顺利的输送到下输送带7。储存输送斗7可代替人工转运操作。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