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参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2466发布日期:2019-11-08 23:0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参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品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参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海参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内产值、利润最高的产业之一,目前年产值已超200亿元。由于自然环境下海参通常生活在海底礁岩与岩石上,故刚捕捞的鲜活海参往往表皮褶皱内裹携有大量的泥沙与海洋附着杂质,且离水后体表分泌黏液,如果不能及时洗净,往往会在后续的去脏和蒸煮加工中造成品质下降,甚至出现二次污染成品的现象。因此在将其进行深加工之前,首先要进行清洗,传统的海参清洗都是依靠手工完成的,没有专用的工具和设备,普遍的方式是采用直接用水进行简单冲洗或者侵入水槽中漂洗完成,但是人工清洗的方式存在劳动强度高、效率低下、清洗效果差的缺陷,虽然目前也有利用搅拌装置清洗海参的设备,但是搅拌容易对海参造成损伤,且还会存在一定的清洗死角,而且清洗海参通常需要更换几次水,而最后清洗海参的水通常可以回收利用,但目前对清洗完的用水不能分类回收,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清洗完的海参表面带有很多的水分,不便于后续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海参清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参清洗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箱体内设置有清洗筒,箱体的侧壁外侧设置有电机,箱体上与电机所在侧壁相对的侧壁内侧设置有转轴座,清洗筒内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横向设置于清洗筒内,且搅拌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转轴座轴接,搅拌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片,搅拌片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

清洗筒的顶部开设有取物口,取物口的顶部设置有筒盖,清洗筒的筒壁和筒盖上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清洗筒底部内侧和筒盖的内侧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清洗刷头,且清洗刷头与透水孔相邻设置,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箱盖,箱盖通过铰链与箱体转动连接,箱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废水箱和可回收水箱,第一漏水孔通过第一排水管与废水箱可拆卸连接,第二漏水孔通过第二排水管与可回收水箱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防护层为棉布、海绵或橡胶。

优选的,清洗筒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第一支架与箱体的底部固连。

优选的,清洗筒的最高处的高度低于箱体的高度。

优选的,第一排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废水排放的第一控制阀门。

优选的,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可回收水排放的第二控制阀门。

优选的,箱体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架。

优选的,箱盖上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清洗筒底部内侧设置的清洗刷头的尺寸小于筒盖内侧设置的清洗刷头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参清洗装置,结构设计新颖,而且简单实用,通过在在搅拌片上设置防护层,可对海参进行适度的搅动清洗,且不会对海参表面造成损伤,通过在清洗筒内壁和筒盖内侧上设置清洗刷头可配合搅拌清洗对海参表面进行全方位刷洗,使海参清洗不存在死角,极大的提高了清洗的效果;通过在清洗筒上设置透水孔能够使水在清洗筒与箱体内相互流动,通过观察箱体内水颜色的变化,即可判断是否还需更换清水进行再次清洗,并通过分设废水箱和可回收水箱可根据清洗完的水质将其分类排放在相应的容器内,排放在可回收水箱的水可再次对待清洗的海参进行初清洗,节省了水资源,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清洗筒与箱体之间有间隔,在清洗筒内的水排放完后,将海参继续放置在清洗筒内一段时间,海参表面残留的水可通过透水孔流入箱体底部,使海参表面水分较少,利于后续后续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参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清洗筒;3、电机;4、转轴座;5、搅拌轴;6、搅拌片;7、防护层;8、取物口;9、筒盖;10、透水孔;11、清洗刷头;12、箱盖;13、第一漏水孔;14、第二漏水孔;15、废水箱;16、可回收水箱;17、第一排水管;18、第二排水管;19、第一支架;20、第一控制阀门;21、第二控制阀门;22、第二支架;2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参清洗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清洗筒2,箱体1的侧壁外侧设置有电机3,电机3采用市售的任何一款可驱动搅拌轴5转动的电机即可,箱体1上与电机3所在侧壁相对的侧壁内侧设置有转轴座4,清洗筒2内设置有搅拌轴5,搅拌轴5横向设置于清洗筒2内,且搅拌轴5的一端与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转轴座4轴接,搅拌轴5上设置有多个搅拌片6,搅拌片6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7,防护层7为棉布、海绵或橡胶;

清洗筒2的顶部开设有取物口8,取物口8的顶部设置有筒盖9,清洗筒2筒壁和筒盖9上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水孔10,清洗筒2底部内侧和筒盖9的内侧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清洗刷头11,且清洗刷头11与透水孔10相邻设置,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箱盖12,箱盖12通过铰链与箱体1转动连接,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漏水孔13和第二漏水孔14,第一漏水孔13和第二漏水孔14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废水箱15和可回收水箱16,第一漏水孔13通过第一排水管17与废水箱15可拆卸连接,第二漏水孔14通过第二排水管18与可回收水箱16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参清洗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打开箱盖12,然后打开筒盖9,将需清洗的海参倒入清洗筒2内,加入清水,使清洗筒2和箱体1内充满水,关上筒盖9,合上箱盖12,启动电机3,电机3驱动搅拌轴5转动,使搅拌片7对海参进行搅动,使清洗筒2内的水对海参进行搅拌清洗,同时海参在搅拌清洗过程中与清洗筒2内壁上和筒盖9内侧的清洗刷头11相接触,通过清洗刷头11对海参表面进行彻底清洗,提高清洗的效果,第一次清洗完成后,打开箱盖12,观看箱体1内水质是否还干净,如果比较脏,打开第一控制阀门20,将清洗筒2和箱体1内的脏水通过第一排水管17排入废水箱15内,排水完毕,关闭第一控制阀门20,向箱体1内注满水,然后关上箱盖12,启动电机3,重复清洗步骤,直到箱体1内的水干净后,打开第二控制阀门21,将清洗筒2和箱体1内的干净水通过第二排水管18排入可回收水箱16内进行回收利用,然后继续放置海参在清洗筒内一段时间,使海参表面的水经由透水孔10流入箱体1内,使海参表面较干时,打开筒盖9,取出海参即可。

清洗筒2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第一支架19与箱体1的底部固连。这样的设计能够使清洗筒2的底部与箱体1的底部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于对清洗干净海参表面的水进行晾干。

清洗筒2的最高处的高度低于箱体1的高度。这样的设计能够确保箱盖12与箱体1顺利的闭合。

第一排水管17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废水排放的第一控制阀门20。第二排水管18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可回收水排放的第二控制阀门21。当需要对海参进行清洗时,关闭第一控制阀门20和第二控制阀门21,使第一排水管17和第二排水管18与箱体1的底部隔断,当箱体1内清洗的水较脏时,打开第一控制阀门20,使清洗水排入废水箱15进行统一处理,当箱体1内清洗的水干净时,打开第二控制阀门21,使清洗水排入可回收水箱16可用以对后续需要清洗的海参进行初步清洗。

箱体1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架22。第二支架22对箱体1进行支撑,使得第一漏水孔13和第二漏水孔14与废水箱15和可回收水箱16具有高度差,便于对海参清洗的水进行排放。

箱盖12上设置有把手23。把手的设计便于打开箱盖21。

清洗筒2底部内侧设置的清洗刷头11的尺寸小于筒盖9内侧设置的清洗刷头11的尺寸。由于筒盖9设置在取物口8的顶部,所以筒盖9到搅拌片6的距离大于箱体1底部到搅拌片6的距离,所以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清洗刷头11的尖部的距离一致,从而对海参表面进行很好的清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参清洗装置,结构设计新颖,而且简单实用,通过在在搅拌片上设置防护层,可对海参进行适度的搅动清洗,且不会对海参表面造成损伤,通过在清洗筒内壁上设置清洗刷头可配合搅拌清洗对海参表面进行全方位刷洗,使海参清洗不存在死角,极大的提高了清洗的效果;通过在清洗筒上设置透水孔能够使水在清洗筒与箱体内相互流动,通过观察箱体内水颜色的变化,即可判断是否还需更换清水进行再次清洗,并通过分设废水箱和可回收水箱可根据清洗完的水质将其分类排放在相应的容器内,排放在可回收水箱的水可再次对待清洗的海参进行初清洗,节省了水资源,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清洗筒与箱体之间有间隔,在清洗筒内的水排放完后,将海参继续放置在清洗筒内一段时间,海参表面残留的水可通过透水孔流入箱体底部,使海参表面水分较少,利于后续后续的处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