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肉馅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2948发布日期:2019-04-05 21:3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肉馅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加工肉馅的装置。



背景技术:

牛肉丸又称手捶牛肉丸,是广东省汕头市有名的传统小吃之一,起源于潮菜。牛肉丸作为汕头市乃至整个广东潮汕地区最知名、最大众化的特色传统小吃,其既可作点心,又可作为一道筵席汤菜。但制作牛肉丸的过程往往比较的繁琐,需要用手握住铁棍将整块的牛肉逐渐的敲打成肉泥。但是为了制作出来的口感达到要求,需要将肉敲打成肉泥的时间往往较长,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就比较的考验人耐心。另外铁棍本身的重量就较重,人工用铁棍敲打的时间一长,手部就会非常的酸,就不是非常的方便。虽然现有市面上也有一些机器能够制作肉泥,但是这类机器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肉绞成肉泥,并不是敲出来的,这样的话制作出来的牛肉丸食用起来往往口感较差,使用效果不是非常的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肉馅的装置,已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包括底板、电机、圆盘、连杆、横杆和支撑柱;所述的电机设于底板上,所述的圆盘设于电机一侧,所述的电机输出端与圆盘一侧的中心处连接,所述的支撑柱设于底板上且设于所述电机左侧,所述的连杆下端与圆盘另一侧连接,所述的横杆右端与连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的横杆中部与支撑柱上部连接,所述的横杆左端下方设有锤头,所述底板上位于锤头下方的设有案板。

所述圆盘的边缘处设有第一转轴,所述连杆的下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内径大于第一转轴的外径,所述的第一转轴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的连杆下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圆盘活动连接。

所述连杆下端的前侧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的第一转轴从所述连杆的后侧穿入第一通孔,第一转轴的前端穿过第一通孔后与所述的第一挡块固定连接。

所述的连杆上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横杆的右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通孔内径大于连杆上方第二转轴的外径,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的连杆上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横杆右端活动连接。

所述横杆右端的前侧设有第二挡块,所述的第二转轴从所述横杆的后侧穿入第二通孔,第二转轴的前端穿过第二通孔后与所述的第二挡块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撑柱上部设有第三转轴,所述横杆的中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三通孔内径大于第三转轴外径,所述的第三转轴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的横杆中部通过第三转轴与支撑柱活动连接。

所述横杆中部的前侧设有第三挡块,所述的第三转轴从所述横杆的后侧穿入第三通孔,第三转轴的前端穿过第三通孔后与所述的第三通孔固定连接。

所述的横杆左端成角度的向上弯折,所述的锤头设于弯折部的下方,且位于所处弯折处的左侧。

所述的锤头下端面处设有凸起,所述的凸起呈矩形陈列的设于锤头下端面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人工需要用手通过铁棍将肉敲打成泥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本装置使用时只需要将肉放在案板上,通过机器的上下捶打,就能够将肉捶打成泥,在这过程中就非常的省力。而且相对于现有市面上的机器通过将肉绞成肉泥的方式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本装置通过捶打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食用的口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锤头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底板1、电机5、圆盘4、连杆6、横杆12和支撑柱9;所述的电机5设于底板1上,所述的圆盘4设于电机5一侧,所述的电机5输出端与圆盘4一侧的中心处连接,所述的支撑柱9设于底板1上且设于所述电机5左侧,所述的连杆6下端与圆盘4另一侧连接,所述的横杆12右端与连杆6的上端连接,所述的横杆12中部与支撑柱9上部连接,所述的横杆12左端下方设有锤头13,所述底板1上位于锤头13下方的设有案板14。

所述圆盘4的边缘处设有第一转轴3,所述连杆6的下端设有第一通孔601,所述的第一通孔601内径大于第一转轴3的外径,所述的第一转轴3设于所述第一通孔601内,所述的连杆6下端通过第一转轴3与圆盘4活动连接。

所述连杆6下端的前侧设有第一挡块2,所述的第一转轴3从所述连杆6的后侧穿入第一通孔601,第一转轴3的前端穿过第一通孔601后与所述的第一挡块2固定连接;设置的第一挡块2,能够使本装置在运转的时候,连杆6不会与第一转轴3分离。

所述的连杆6上端设有第二转轴8,所述横杆12的右端设有第二通孔1201,所述的第二通孔1201内径大于连杆6上方第二转轴8的外径,所述第二转轴8设于所述第二通孔1201内,所述的连杆6上端通过第二转轴8与横杆12右端活动连接。

所述横杆12右端的前侧设有第二挡块7,所述的第二转轴8从所述横杆12的后侧穿入第二通孔1201,第二转轴8的前端穿过第二通孔1201后与所述的第二挡块7固定连接;设置的第二挡块7,能够使本装置运转的时候,横杆12右端不会与连杆6上方分离。

所述的支撑柱9上部设有第三转轴11,所述横杆12的中部设有第三通孔1202,所述的第三通孔1202内径大于第三转轴11外径,所述的第三转轴11设于所述第三通孔1202内,所述的横杆12中部通过第三转轴11与支撑柱9活动连接。

所述横杆12中部的前侧设有第三挡块10,所述的第三转轴11从所述横杆12的后侧穿入第三通孔1202,第三转轴11的前端穿过第三通孔1202后与所述的第三通孔1202固定连接;设置的第三挡块10,能够使本装置运转的时候,横杆12中部不会与支撑柱9分离。

所述的横杆12左端成角度的向上弯折,所述的锤头13设于弯折部的下方,且位于所处弯折处的左侧;通过弯折的方式,可以使锤头13在往下移动,接触到案板14上时,锤头13下端面刚好与案板14接触。

所述的锤头13下端面处设有凸起1301,所述的凸起1301呈矩形陈列的设于锤头13下端面处;设置的凸起1301能够使锤头13在敲打肉块的时候加快加工的速度,节省时间。

作用原理:使用时将肉块放在案板14上,然后将电机5打开,电机5的输出端带动圆盘4旋转。由于圆盘4的圆心处外侧上设有第一转轴3,连杆6下方通过第一转轴3与圆盘4活动连接,这样圆盘4旋转时,由于转轴是在圆心处外侧的,连杆6就能够上下运动。由于连杆6上方通过第二转轴8与横杆12右端活动连接,连杆6就能带动横杆12右端上下移动。由于横杆12中部通过第三转轴11与支撑柱9活动连接,这样支撑柱9处相当于一个支点,横杆12右端往下移动时,横杆12的左端就能够往上移动,横杆12右端往上移动时,横杆12的左端就能够往下移动,以此来达到不断的敲打肉块。由于横杆12左端下方设有锤头13,横杆12的左端带动锤头13上下移动。由于案板14设于锤头13下方的底座上,锤头13上下移动,就能够对肉进行敲打。由于横杆12左侧成角度的向上弯折,在锤头13刚好碰到案板14上端面的时候,锤头13的接触面与案板14的接触面最大,不断的敲打后,就能够把肉捶打成泥。因为锤头13是以支撑柱9为圆心运动的,并不是竖直的上下移动,将横杆12的左端向上弯折将有利于捶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