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甲烷和氨气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饲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76999发布日期:2019-06-21 23:51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饲喂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和nh3是全球空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源头。在中国,畜禽养殖业生产活动排放的ch4、n2o和co2占总全国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7%、65%和9%,而废弃物储存及管理过程是这些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仅畜禽粪便产生的ch4即占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5%。畜牧生产过程中的nh3排放则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另外nh3还是细颗粒物(pm2.5)的前体物质,对中国东部地区pm2.5的贡献已达8%~11%。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大气中约有80%~90%的nh3排放来自于农业,而奶牛粪尿是其中的重点之一。此外,ch4和nh3的排放也造成动物日粮能量的严重损失,其中在奶牛生产中,通常有6%~10%的总能转变为ch4,以嗳气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因此,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对减缓气候变暖和高效利用日粮具有重要意义。

反刍动物瘤胃在长期的选择进化中形成了其特有的消化方式,与单胃动物相比,它能够高效地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来生成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饲料到达瘤胃后,在各种酶的作用下先被降解为简单的糖类,而后迅速被微生物利用转化为丙酮酸,之后经过各种代谢途径进行发酵,产生乙酸、丙酸、丁酸等发酵产物。nad捕获在丙酮酸转化为乙酸的过程中释放的h+、e-生成nadh,参与甲烷菌内的还原反应,合成ch4。因此,ch4产量与乙酸、乙酸/丙酸成正相关,与丙酸含量呈负相关。对于反刍动物瘤胃生态系统而言,纤维分解菌处于中枢地位,ch4的生成,有效地利用了纤维分解菌的代谢终产物——氢气,使瘤胃内环境维持在一个低水平氢分压状态,对保证纤维分解菌的活性及其他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以及粗饲料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反刍动物甲烷减排的调控措施主要有遗传育种、营养调控、瘤胃微生物调控和合成途径抑制调控等。许多研究人员对可调控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添加剂进行了研究,主要有离子载体类抗生素、电子受体、植物提取物。离子载体类抗生素是由不同的链霉素菌株产生的一大类特殊的抗菌素,化学上属于聚醚类,如莫能菌素、盐霉素等。它们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产生氢气、甲酸,改变瘤胃发酵类型,从而降低甲烷产量,但是他们对产甲烷菌没有作用。瘤胃中存在数种可以利用氢气和甲酸生成甲烷的细菌,通过添加这些细菌可利用的其他电子受体,可以改变电子流向以降低甲烷生成。常用的电子受体包括富马酸和硫酸盐、硝酸盐等,其弊端是大量添加造成采食量降低或毒害。天然植物提取物兼有营养和专用特定功能,可以改善动物机体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功能及改善畜产品品质。植物提取物毒副作用小,无残留或残留少,不易产生抗药性,因此作为新型甲烷抑制剂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但对于养殖业来说,这必须将减排作为一项独立预算开支,付出的成本无法直接从产品中收回,因而应用受阻。

专利一种降低牛肠道甲烷排放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810394497.8)的主要做法是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适当剂量的芦荟粉(重量份0.12~0.32份)。其机理是由于芦荟粉中富含单糖、粘多醣、蒽醌等营养成分,利用其生物学功能的多样性刺激大肠蠕动,增强食欲,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进而降低甲烷排放。一种降低牛甲烷排放的含酶中草药发酵饲料添加剂(申请号:201711494855.4)则是利用陈皮、牛膝、柴胡等中草药经耗氧菌群和厌氧菌群二步发酵复配纤维素酶制得。其机理是中草药、益生菌及发酵工艺之间的协同作用。用于减少由反刍动物产生的甲烷气体的饲料添加剂组合物(申请号:201580041806.8)则主要利用蒜氨酸和小檗碱等作用抑制甲烷产生。用于减少反刍动物甲烷生成的饲料组合物(申请号:201380020455.3)则使用了黄烷酮糖苷的饲料组合物。

目前涉及养殖反刍动物的麻类饲料的专利有201510680963.5、201510246187.8、201711320708.5、201610120836.4、201610471920.0、201610349800.3、201410144366.6等,采用科技论文等形式公开的麻类饲料产品或技术也有少量报道,然而并没有针对减少ch4排放的报道,更没有减少ch4和nh3协同排放的方法。而且现有的麻类饲料由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偏少,单宁、adl、adf、ndf等物质含量较高,严重影响到饲料的适口性。如果采用现有的减排技术,则进一步降低了麻类饲料的消化率和的采食量,导致大幅度降低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

近年来,以苎麻为代表的麻类作物饲料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目前,麻类作物用作饲料的最大的优势是其高蛋白、高产量的特点。例如,苎麻叶片或嫩茎叶的粗蛋白含量普遍达到20%以上。然而麻类作物是传统纤维作物,其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偏高。有研究表明,ch4产量与adf和ndf含量呈正相关,且adf、ndf与粗蛋白(cp)之间有一定的互作效应。麻类作物制备的饲料由于其高蛋白和高adf、ndf同时存在的特点,导致氮素利用效率偏低,尤其在喂养反刍动物时,ch4和nh3的排放量高且难以降低。因此,研发适于相应的减少温室气体和氨排放的技术或产品,对提高麻类饲料在反刍动物养殖中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饲料组合物能够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同时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优选的,所述全株苎麻青贮为饲料用苎麻品种在株高≤80cm收获的地上部调制的青贮饲料;

所述全株苎麻青贮为饲料用苎麻品种在株高≤80cm收获的地上部调制的青贮饲料。

优选的,所述鲜苎麻嫩茎叶在株高≤50cm时收获的地上部,或在株高≥50cm时收获的梢部30~50cm的苎麻植株。

优选的,所述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是采集长果种黄麻梢部30~50cm植株,经干燥后粉碎、过≥10目筛得到的粉末。

优选的,所述红麻种子经干燥后粉碎、过≥10目筛得到的粉末。

优选的,所述亚麻籽粕是采用亚麻籽榨取油脂后残留的渣滓。

优选的,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木薯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预混料包括食盐0.3重量份、碳酸钠0.5重量份和碳酸氢钠0.2重量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全株苎麻青贮和亚麻籽粕置于粉碎机粉碎后,再将鲜苎麻嫩茎叶、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红麻种子粉、淀粉和预混料混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的饲喂方法,包括:

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与精饲料混合,投喂反刍动物。

优选的,所述饲料组合物与精饲料的配比为2~2.5: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全株苎麻青贮68~81重量份;鲜苎麻嫩茎叶10~15重量份;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2~5重量份;红麻种子粉1~2重量份;亚麻籽粕3~5重量份;淀粉2~3重量份;预混料1~2重量份。本发明采用了苎麻青贮提高饲料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等营养成分;通过苎麻鲜叶提供生命活性物质,如绿原酸、黄酮、氨基酸、单宁等;其中一方面绿原酸、黄酮等物质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提高其消化水平,另一方面,鲜苎麻富含氨基酸、单宁,可以促进氮素吸收、抑制甲烷产生。本发明还采用了富含共轭亚油酸和木质素的红麻籽,富含蛋白、各种单糖、膳食纤维、木酚素、亚麻酸等物质的亚麻籽粕为辅料,并添加淀粉等干料调制成饲料。大幅度改善苎麻饲料的适口性,增加营养成分,在提高采食量的同时,能够有效改善动物胃肠机能,而且具有消炎作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采用这种饲料,由于其蛋白质含量高,可以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量,提高了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从而也减少了氨气的排放,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饲喂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本发明提供的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包括68~81重量份的全株苎麻青贮;优选包括70~78重量份的全株苎麻青贮;更优选包括72~76重量份的全株苎麻青贮。

本发明对于所述全株苎麻青贮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本发明所述全株苎麻青贮优选为饲料用苎麻品种在株高≤80cm收获的地上部调制的青贮饲料。本发明所述调制方法优选具体为将苎麻植株含水量干燥至60%~75%,粉碎至≤4cm的碎块,采用塑料拉伸膜裹包青贮。

本发明苎麻对提高饲料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发现苎麻在青贮后在降低ndf和adf方面的效果非常突出。

本发明提供的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包括10~15重量份的鲜苎麻嫩茎叶;优选包括11~14重量份的鲜苎麻嫩茎叶;更优选包括12~14重量份的鲜苎麻嫩茎叶。

本发明所述鲜苎麻嫩茎叶优选在株高≤50cm时收获的地上部;

或为:

在株高≥50cm时收获的梢部30~50cm的苎麻植株。

本发明提供的鲜苎麻嫩茎叶不经过干燥等其他处理。本发明对其不进行过多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

本发明鲜苎麻嫩茎叶富含众多生命活性物质,一方面绿原酸、黄酮等物质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提高其消化水平,另一方面,鲜苎麻富含氨基酸、单宁,可以促进氮素吸收、抑制甲烷产生。

本发明提供的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包括2~5重量份的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优选包括3~4重量份的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

按照本发明,所述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是采集长果种黄麻梢部30~50cm植株,经干燥后粉碎、过≥10目筛得到的粉末。

本发明对于所述干燥和粉碎方式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所述干燥优选为在105℃干燥2h后75℃干燥3h。所述粉碎优选为采用超细粉碎机粉碎。

本发明所述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可以提供众多营养成分和生命活性物质。而且该粉状物比表面积大,可吸附大量小分子营养物质。

本发明提供的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包括1~2重量份的红麻种子粉。

本发明所述红麻种子优选为:经干燥后粉碎、过≥10目筛得到的粉末。

本发明提供的红麻种子富含共轭亚油酸和木质素,有利于动物的营养以及胃肠机能的改善。

本发明提供的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包括3~5重量份的亚麻籽粕;更优选包括4~5重量份的亚麻籽粕。

按照本发明,所述亚麻籽粕优选采用亚麻籽榨取油脂后残留的渣滓。

本发明所述亚麻籽粕富含蛋白、各种单糖、膳食纤维、木酚素、亚麻酸等物质。

本发明提供的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包括2~3重量份的淀粉。

按照本发明,所述淀粉优选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木薯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提供的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包括1~2重量份的预混料。

本发明所述预混料包括食盐0.3重量份、碳酸钠0.5重量份和碳酸氢钠0.2重量份。

本发明通过上述红麻种子、亚麻籽粕、淀粉和预混料的协同,可以大幅度改善苎麻饲料的适口性,增加营养成分,在提高采食量的同时,能够有效改善动物胃肠机能,而且具有消炎作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采用这种饲料,由于其蛋白质含量高,可以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量,提高了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从而也减少了氨气的排放,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提升。

在本发明其中一部分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在本发明其中一部分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本发明采用了苎麻青贮提高饲料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等营养成分;通过苎麻鲜叶提供生命活性物质,如绿原酸、黄酮、氨基酸、单宁等;其中一方面绿原酸、黄酮等物质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提高其消化水平,另一方面,鲜苎麻富含氨基酸、单宁,可以促进氮素吸收、抑制甲烷产生。本发明还采用了富含共轭亚油酸和木质素的红麻籽,富含蛋白、各种单糖、膳食纤维、木酚素、亚麻酸等物质的亚麻籽粕为辅料,并添加淀粉等干料调制成饲料。大幅度改善苎麻饲料的适口性,增加营养成分,在提高采食量的同时,能够有效改善动物胃肠机能,而且具有消炎作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采用这种饲料,由于其蛋白质含量高,可以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量,提高了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从而也减少了氨气的排放,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提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全株苎麻青贮和亚麻籽粕置于粉碎机粉碎后,再将鲜苎麻嫩茎叶、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红麻种子粉、淀粉和预混料混匀。

本发明对于上述组分的来源和配比上述已经有清楚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所述混合方式优选为搅拌机混匀即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的饲喂方法,包括:

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与精饲料混合,投喂反刍动物。

本发明所述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投喂量优选和常规玉米青贮一致,相配套的精饲料减少10%~15%。

具体的,所述饲料组合物与精饲料的配比为2~2.5: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全株苎麻青贮68~81重量份;鲜苎麻嫩茎叶10~15重量份;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2~5重量份;红麻种子粉1~2重量份;亚麻籽粕3~5重量份;淀粉2~3重量份;预混料1~2重量份。本发明采用了苎麻青贮提高饲料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等营养成分;通过苎麻鲜叶提供生命活性物质,如绿原酸、黄酮、氨基酸、单宁等;其中一方面绿原酸、黄酮等物质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提高其消化水平,另一方面,鲜苎麻富含氨基酸、单宁,可以促进氮素吸收、抑制甲烷产生。本发明还采用了富含共轭亚油酸和木质素的红麻籽,富含蛋白、各种单糖、膳食纤维、木酚素、亚麻酸等物质的亚麻籽粕为辅料,并添加淀粉等干料调制成饲料。大幅度改善苎麻饲料的适口性,增加营养成分,在提高采食量的同时,能够有效改善动物胃肠机能,而且具有消炎作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采用这种饲料,由于其蛋白质含量高,可以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量,提高了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从而也减少了氨气的排放,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提升。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降低反刍动物肠道ch4和nh3排放的饲料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饲喂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原料的准备

全株苎麻青贮为饲料用苎麻品种在株高≤80cm收获的地上部调制的青贮饲料;

鲜苎麻嫩茎叶为在株高≤50cm时收获的地上部,或在株高≥50cm时收获的梢部30~50cm的苎麻植株,不经过干燥等其他处理;

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是采集长果种黄麻梢部30~50cm植株,经干燥后粉碎、过≥10目筛获得的植物粉末;

红麻种子粉是采集红麻种子经干燥后粉碎、过≥10目筛获得的植物粉末;

亚麻籽粕是采用亚麻籽榨取油脂后残留的渣滓;

淀粉为玉米、小麦、木薯等淀粉的任意一种;

预混料为食盐0.3份、碳酸钠0.5、碳酸氢钠0.2份的混合物。

实施例2

取实施例1制备的全株苎麻青贮68份、鲜苎麻嫩茎叶15份、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2份、红麻种子粉2份、亚麻籽粕5份、淀粉3份、预混料2份。

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份称取原料,首先将全株苎麻青贮和亚麻籽粕投入粉碎机粉碎后,再与其他原料一同投入搅拌机内,充分搅匀。

饲喂方法:作为粗饲料投喂反刍动物,投喂量和常规玉米青贮一致,即为反刍动物(本实施例以肉牛为喂养对象)体重的2%,相配套的精饲料减少12%。

实施例3

取实施例1制备的全株苎麻青贮70份、鲜苎麻嫩茎叶11~15份、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3份、红麻种子粉2份、亚麻籽粕4份、淀粉2份、预混料1~2份。

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份称取原料,首先将全株苎麻青贮和亚麻籽粕投入粉碎机粉碎后,再与其他原料一同投入搅拌机内,充分搅匀。

饲喂方法:作为粗饲料投喂反刍动物,投喂量和常规玉米青贮一致,即为反刍动物(本实施例以肉牛为喂养对象)体重的2%,相配套的精饲料减少12%。

实施例4

取实施例1制备的全株苎麻青贮75份、鲜苎麻嫩茎叶13份、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4份、红麻种子粉2份、亚麻籽粕4份、淀粉2份、预混料1份。

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份称取原料,首先将全株苎麻青贮和亚麻籽粕投入粉碎机粉碎后,再与其他原料一同投入搅拌机内,充分搅匀。

饲喂方法:作为粗饲料投喂反刍动物,投喂量和常规玉米青贮一致,即为反刍动物(本实施例以肉牛为喂养对象)体重的2%,相配套的精饲料减少12%。

实施例5

取实施例1制备的全株苎麻青贮78份、鲜苎麻嫩茎叶14份、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5份、红麻种子粉1份、亚麻籽粕5份、淀粉3份、预混料2份。

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份称取原料,首先将全株苎麻青贮和亚麻籽粕投入粉碎机粉碎后,再与其他原料一同投入搅拌机内,充分搅匀。

饲喂方法:作为粗饲料投喂反刍动物,投喂量和常规玉米青贮一致,即为反刍动物(本实施例以肉牛为喂养对象)体重的2%,相配套的精饲料减少12%。

实施例6

取实施例1制备的全株苎麻青贮81份、鲜苎麻嫩茎叶10份、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5份、红麻种子粉1份、亚麻籽粕3份、淀粉2份、预混料1份。

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份称取原料,首先将全株苎麻青贮和亚麻籽粕投入粉碎机粉碎后,再与其他原料一同投入搅拌机内,充分搅匀。

饲喂方法:作为粗饲料投喂反刍动物,投喂量和常规玉米青贮一致,即为反刍动物(本实施例以肉牛为喂养对象)体重的2%,相配套的精饲料减少12%。

比较例1

取实施例1制备的全株苎麻青贮75份、鲜苎麻嫩茎叶13份、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4份、红麻种子粉6份、淀粉2份、预混料1份。

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份称取原料,首先将全株苎麻青贮投入粉碎机粉碎后,再与其他原料一同投入搅拌机内,充分搅匀。

饲喂方法:作为粗饲料投喂反刍动物,投喂量为肉牛体重的2%,相配套的精饲料为常规投喂量,即肉牛体重的1.00%。

比较例2

取实施例1制备的全株苎麻青贮75份、长果种黄麻嫩茎叶粉17份、红麻种子粉2份、亚麻籽粕4份、淀粉2份、预混料1份。

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份称取原料,首先将全株苎麻青贮和亚麻籽粕投入粉碎机粉碎后,再与其他原料一同投入搅拌机内,充分搅匀。

饲喂方法:作为粗饲料投喂反刍动物,投喂量为肉牛体重的2%,相配套的精饲料为肉牛体重的1.00%。

比较例3~5

其余与实施例5同,将1/2苎麻+1/2水稻秸未青贮的原料替代全株苎麻青贮作为比较例3,将100%苎麻未青贮的原料替代全株苎麻青贮作为比较例4,将1/2苎麻+1/2水稻秸青贮替代全株苎麻青贮作为比较例5。

饲喂方法:作为粗饲料投喂反刍动物,投喂量为肉牛体重的2%,相配套的精饲料为肉牛体重的1.00%。

比较例6~10

其余与实施例5同,将1/2苎麻+1/2玉米秸替代全株苎麻青贮作为比较例6,将99%苎麻+1%白糖替代全株苎麻青贮作为比较例7,将1/2苎麻+1/2油菜秸替代全株苎麻青贮作为比较例8,将1/2苎麻+1/4玉米秸+1/4水稻秸替代全株苎麻青贮作为比较例9,将1/3苎麻+1/3玉米秸+1/3水稻秸替代全株苎麻青贮作为比较例10。

饲喂方法:作为粗饲料投喂反刍动物,投喂量为肉牛体重的2%,相配套的精饲料为肉牛体重的1.00%。

比较例11~13

其余与实施例5同,将风干苎麻茎叶替代鲜苎麻嫩茎叶作为比较例11,将℃烘干苎麻茎叶作为比较例12;干燥后再青贮的苎麻茎叶替代鲜苎麻嫩茎叶作为比较例13。

饲喂方法:作为粗饲料投喂反刍动物,投喂量为肉牛体重的2%,相配套的精饲料为肉牛体重的1.00%。

比较例14~15不同饲喂方式

将常规玉米青贮作为粗饲料投喂反刍动物,投喂量和实施例5所述一致,相配套的精饲料投喂量为肉牛体重的1.00%,作为比较例14。将常规苎麻青贮作为粗饲料投喂反刍动物,投喂量和实施例5所述一致,相配套的精饲料为肉牛体重的1.00%,作为比较例15。

饲喂比较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饲喂方式肉牛日增重及甲烷和氨气排放量比较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