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血压功效的复方牡丹籽油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44602发布日期:2019-04-09 20:05阅读:8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具有降血压功效的含有牡丹籽油和牡丹花粉的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花粉是生命的精华,具有较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矿物元素、脂类等有机营养成分和酶、激素、辅酶、多肽、黄酮等多种活性物质。牡丹(学名paeoniasuffruticosa)属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其花色艳丽,花朵雍容华贵,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观赏价值极高。同时,牡丹根和皮均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述,丹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燥热”。现代研究表明,丹皮具有抗菌、消炎、止血、镇痛、抗肿瘤等活性,还能促进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牡丹全身是宝,牡丹籽油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现今油用牡丹已于2011年3月被卫生部列为新资源食品(2011年第9号)。牡丹花也是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

热解毒之功效,而且可炖可炒,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清《养心录》记载:“牡丹花瓣,汤淖可,蜜浸可”。牡丹花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微量元素、微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还含有能降低血压、降血压及抗肿瘤的紫云英苷、芍药花苷、没食子酸、丹皮酚等活性成分。

牡丹在我国栽培种植面积累计高达近百万亩,目前市场上以牡丹花为原料,开发出的产品主要有牡丹花茶、牡丹花果酒、牡丹籽油,制作的牡丹花酱、牡丹花糕点、牡丹醋,但是上述产品主要集中对牡丹花瓣的利用,牡丹花粉往往被当做副产物的垃圾处理,市场现有的牡丹产品对牡丹花蕊的利用率并不高。

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属ω—3系列)含量超过40%,是橄榄油的140倍。由牡丹籽提取的植物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坚果油,因其营养丰富而独特,又有医疗保健作用,被有关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但是牡丹籽油直接食用对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口感不好,且不易携带。

现有技术已有报道牡丹具有一定的降血压功效,如中药中的牡丹经验方:山药118克,干地黄238克,山茱萸118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牡丹皮90克,桂枝28克,附子(炮)28克。【用法用量】以上8味研成末,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15丸,可加至25丸,每日服2次(现代用法:混合碾细,炼蜜和丸,每丸重16克,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下。或根据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但是上述经验方主要是由多种中药组成,制备工艺复杂,且降血压效果并不理想。

又如专利cn107523599a公开了了牡丹花粉蛋白制备具有降血压功效的多肽,但是上述方法需要采用酶解、发酵等复杂工艺制备,导致该方法工艺复杂实现较困难。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调研,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现有技术在制备牡丹花产品时对牡丹花蕊利用率不高的问题;2.牡丹花作为降血压制品降血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3.牡丹花降血压时需要复杂制备工艺的问题。4.牡丹籽油直接食用对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口感不好,且不易携带的问题。4.牡丹花保健品不便于服用和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

经申请人检索发现,现有技术还并未公开以牡丹籽油和牡丹花粉作为主要成分制备的降血压产品,更没有公开具有降血压功效的以牡丹籽油和牡丹花粉为主要成分具有降血压功效的软胶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降血压功效的以牡丹籽油为主要原料的牡丹籽油软胶囊;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含有牡丹籽油和花粉(尤其是牡丹花粉)的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软胶囊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牡丹籽油50-75、花粉10-30、抗氧化维生素1-3、辅料9-15。

优选的,花粉为牡丹花粉、茶花粉、松花粉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该胶囊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牡丹籽油70、牡丹花粉20、抗氧化维生素1、辅料9。

上述的抗氧化维生素是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至少一种。

上述辅料为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上牡丹籽油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1)从牡丹植株上选择成熟的牡丹籽果实,取出牡丹籽,清洗、除杂,除坏果,然后用弱酸性水冲洗一次,沥干备用;

(2)将步骤(1)得到的牡丹籽在120-150℃下杀青2-3分钟,冷却后在中药超细粉碎机中粉碎至20um以下,得牡丹籽粉;

(3)将牡丹籽粉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复合酶液,在60℃下超声波处理2-3分钟,获得酶解液;

(4)将(3)中的酶解液送入分离罐中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得到的分离液加入到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中回流,15-35℃下浸提,之后转入旋转蒸发仪中减压浓缩,得到牡丹籽油。

牡丹花粉由如下步骤制备:

(1)取盛开的牡丹花瓣,去除牡丹花瓣,仅保留牡丹花蕊,清洗除杂;

(2)将牡丹花蕊置于微波干燥箱中,于120-130℃下干燥30-40分钟;

(3)将干燥后的牡丹花蕊在球磨机中超微粉碎,设定转速520-680r/min,时间30分钟,得到粒径在15um以下的牡丹花粉。

软胶囊采用常规的压制法制备得到。

上述的蛋白酶优选为中性蛋白酶,淀粉酶为α淀粉酶。

上述的具有降血压功效的复方牡丹籽油软胶囊,其制备方法如下:

a制备牡丹籽油

(1)从牡丹植株上选择成熟的牡丹籽果实,取出牡丹籽,清洗、除杂,除坏果,然后用弱酸性水冲洗一次,沥干备用;

(2)将步骤(1)得到的牡丹籽在120-150℃下杀青2-3分钟,冷却后在中药超细粉碎机中粉碎至20um以下,得牡丹籽粉;

(3)将牡丹籽粉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中性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复合酶液,在60℃下超声波处理2-3分钟,获得酶解液;中性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体积比为2~4:1~2;

(4)将(3)中的酶解液送入分离罐中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得到的分离液加入到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中回流,15-35℃下浸提,之后转入旋转蒸发仪中减压浓缩,得到牡丹籽油;

b制备牡丹花粉

(1)取盛开的牡丹花瓣,去除牡丹花瓣,仅保留牡丹花蕊,清洗除杂;

(2)将牡丹花蕊置于微波干燥箱中,于120-130℃下干燥30-40分钟;

(3)将干燥后的牡丹花蕊在球磨机中超微粉碎,设定转速520-680r/min,时间30分钟,得到粒径在15um以下的牡丹花粉;

取牡丹籽油50-75份、花粉10-30份、抗氧化维生素1-3份、辅料9-15份,混合均匀,采用常规的压制法制备得到软胶囊;

其中,辅料为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所组成的混合物,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的比例为1~2:3~5: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解决了如下技术问题:充分利用牡丹花蕊,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制备牡丹花产品时对牡丹花蕊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以牡丹籽油和牡丹花粉复配,二者发挥协同作用,降血压功效提升,解决了牡丹籽油或牡丹花粉单独作为降血压制品降血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现有技术在制备牡丹花降血压产品时工艺复杂,本发明解决了牡丹花降血压产品需要复杂制备工艺的问题。牡丹籽油直接食用对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口感不好,且不易携带的问题,本发明将牡丹籽油制备成软胶囊,解决了牡丹籽油对消化道刺激的问题,且提高了产品的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创造性的将牡丹花粉和牡丹籽油复配,二者采用精细化提取工艺,并且牡丹花分和牡丹籽油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使牡丹花中的有效成分利用率大大提高,显著提高产品的降血糖功效。采用本发明的牡丹籽油软胶囊降血压效果明显。本发明无需复杂工艺,工业上较容易实现。本发明创造性地将牡丹籽油和牡丹花粉制备成软胶囊,避免了直接食用牡丹籽油口感不好和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使产品便于携带,提高了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具有降血压功效的复方牡丹籽油软胶囊,其制备方法如下:

牡丹籽油制备:

(1)从牡丹植株上选择成熟的牡丹籽果实,小心取出牡丹籽备用,清洗、除杂,除坏果,然后用弱酸性水冲洗一次,沥干备用;

(2)将步骤(1)得到的牡丹籽在140℃下杀青3分钟,再然冷却后在中药超细粉碎机中粉碎至20um以下;

(3)将牡丹籽粉放入玻璃容器中,加入蛋白酶和淀粉酶复合液,在60℃进行超声波处理3分钟,获得酶解液;中性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体积比为3:2;

(4)将上述酶解液送入分离罐中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得到的分离液加入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溶液中回流,30℃下浸提,之后转入旋转蒸发仪中减压浓缩,得到牡丹籽油。

牡丹花粉的制备

(1)取盛开的牡丹花瓣,小心去除牡丹花瓣,仅保留牡丹花蕊,清洗除杂;

(2)将牡丹花蕊置于微波干燥箱中,与125℃下干燥35分钟;

(3)将干燥后的牡丹花蕊在球磨机中超微粉碎,设定转速620r/min,时间30分钟,得到粒径在15um以下的牡丹花粉。

取牡丹籽油70份、牡丹花粉20份、维生素c1份、辅料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共9份,其中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的重量比例为1:4:2,混合均匀,然后再采用常规的压制法制备得到复方牡丹籽油软胶囊。

实施例2

具有降血压功效的复方牡丹籽油软胶囊,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该胶囊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牡丹籽油75、牡丹花粉15、维生素c2、辅料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共8,其中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的重量比例为1:3:1。

牡丹籽油与牡丹花粉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具有降血压功效的复方牡丹籽油软胶囊,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该胶囊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牡丹籽油60、牡丹花粉30、维生素c2、辅料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共8,其中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的重量比例为1:3:2。

牡丹籽油与牡丹花粉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具有降血压功效的复方牡丹籽油软胶囊,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该胶囊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牡丹籽油52、牡丹花粉30、维生素a、维生素e和维生素c各1份、辅料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共15,其中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的重量比例为1:3:2。

牡丹籽油与牡丹花粉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复方牡丹籽油软胶囊,该胶囊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牡丹籽油52、牡丹花全粉30、维生素c3、辅料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共9份,其中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的重量比例为1:4:2。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牡丹花全粉由完整的牡丹花经烘干、超微粉碎制备得到,该复方牡丹籽油软胶囊采用常规的压制法制备得到。

对比例2

复方牡丹籽油软胶囊,该胶囊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牡丹籽油82、维生素c3、辅料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共9份,其中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的重量比例为1:4:2。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牡丹花全粉由完整的牡丹花经烘干、超微粉碎制备得到,该复方牡丹籽油软胶囊采用常规的压制法制备得到。

对比例3

复方牡丹籽油软胶囊,其特征在于:该胶囊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牡丹花粉82、维生素c3、辅料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共9份,其中魔芋胶、甘油和改性玉米淀粉的重量比例为1:4:2。牡丹花粉由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所得,该复方牡丹籽油软胶囊采用常规的压制法制备得到。

为了验证本发明实验效果,采用大鼠为实验对象,取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采取灌胃实验,具体步骤为:取100只10周的原发性高血压雌性大鼠,同时取20只正常血压的10周的雌性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先在常温条件下适应喂养7天,而后将100只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每组大鼠血压水平在实验可允许误差范围内,然后分别用实施例1-4和对比例1-3的方法制备的牡丹籽油软胶囊进行灌胃实验,连续进行灌胃50天,将实施例1-4及对比例1-3中的大鼠放入动物血压测试仪的温箱内,35℃预热12分钟,待电脑监视仪器上出现大鼠的脉搏波形图后,缓慢加压,保持气12s后放气,记录波形图中收缩压(sbp)数值。如此反复数次,选取最接近的5个血压值,进行统计分析。期间所有的大鼠正常进食饮水,实验期间每天观察各组大鼠的毛色、饮食和精神状况,具体实验对比数据如下表1:

表1实施例1-4及对比例1-3中的产品灌胃后小鼠血压值

注:在大鼠灌胃前的各组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平均血压值为185±0.05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制备的复方牡丹籽油软胶囊具有较好的降血压效果,药代动力学稳定,毒理学稳定,动物实验未出现中毒及不适症状,安全有效;同时,由对比例可以看出,本发明采用牡丹花蕊和牡丹籽油复配取得的降血压效果优于牡丹花全粉与牡丹籽油组的效果,可能是由于牡丹花瓣中的某些物质可以和牡丹籽油中物质发生相克作用而降低牡丹籽油的降血压功效,也是本发明预料偶然发现的。由实施例4和对比例2和例3可知,本发明的牡丹籽油和牡丹花粉复配后降血压功效显著高于单独使用牡丹籽有或牡丹花粉,说明牡丹籽有和牡丹花粉在降低血压上发挥了协同增效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