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在提高苜蓿青贮粗脂肪含量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1817发布日期:2019-05-22 02:1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饲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在提高苜蓿青贮粗脂肪含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是奶牛养殖中应用广泛的优质蛋白类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我国气候属雨热同季,在夏季降水较多的区域苜蓿收获常与雨季重合,损失较大。青贮作为提升牧草饲用价值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解决苜蓿雨季收贮困难的优选方法。苜蓿青贮(alfalfasilage),柔软多汁、适口性好且消化率高,便于长期保存。粗脂肪在牛的消化道内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由小肠吸收,再转化为牛体脂肪和乳脂肪。牛饲料中脂溶性维生素也靠它溶解吸收,因此牛的饲料中必须含有适量的脂肪。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在提高苜蓿青贮粗脂肪含量中的应用,在制备苜蓿青贮时添加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能够有效地提高苜蓿青贮中粗脂肪的含量,提高苜蓿青贮的饲用品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在提高苜蓿青贮粗脂肪含量中的应用。优选的,将所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进行发酵后,将得到的发酵液添加到苜蓿中制备苜蓿青贮。优选的,所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菌液接种到液态发酵培养基中,在30~40℃,80~120rpm的条件下发酵20~28h,得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所述液态发酵培养基以水为溶剂,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蛋白胨12g/l,牛肉粉12g/l,酵母粉6g/l,葡萄糖24g/l,磷酸氢二钾2g/l,柠檬酸氢二铵2g/l,乙酸钠5g/l,硫酸镁0.58g/l,硫酸锰0.25g/l和吐温5ml/l,所述液态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5.8~6.0。优选的,所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菌液的活菌数为1.0×108~1.0×1010cfu/g。优选的,所述接种量为液态发酵培养基总重量的5%~15%。优选的,所述苜蓿青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进行发酵,得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2)将苜蓿与所述步骤1)的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混合,得到总混物;3)将所述步骤2)的总混物进行密封发酵40~50d,得到苜蓿青贮。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苜蓿与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kg∶1.4~1.6ml。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混合前还包括将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进行稀释;所述稀释的倍数为3~5倍。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混合前还包括将苜蓿切割成2~5cm的苜蓿段。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密封发酵的温度为20~30℃。本发明提供了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在提高苜蓿青贮粗脂肪含量中的应用。本发明中,在青贮饲料中添加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可以提高苜蓿青贮中粗脂肪的含量。实施例结果表明在制备苜蓿青贮过程中添加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可以显著提高苜蓿青贮中粗脂肪的含量,相对于对照组1~4提高0.64%~7.6%。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在提高苜蓿青贮粗脂肪含量中的应用。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购买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在本发明中,优选将所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进行发酵后,将得到的发酵液添加到苜蓿中制备苜蓿青贮。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将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菌液接种到液态发酵培养基中,在30~40℃,80~120rpm的条件下发酵20~28h,得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所述液态发酵培养基以水为溶剂,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蛋白胨12g/l,牛肉粉12g/l,酵母粉6g/l,葡萄糖24g/l,磷酸氢二钾2g/l,柠檬酸氢二铵2g/l,乙酸钠5g/l,硫酸镁0.58g/l,硫酸锰0.25g/l和吐温5ml/l。在本发明中,所述液态发酵培养基的ph值优选为5.8~6.0,更优选为5.9。本发明对所述液态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菌液的活菌数优选为1.0×108~×1.0×1010cfu/g,更优选为1.0×109cfu/g。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菌液的接种的量优选为液态发酵培养基总重量的5%~15%,更优选为10%。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菌液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将植物乳杆菌accc11016依次进行活化和扩大培养得到。在本发明中,所述活化的方式优选为将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在mrs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划线,将划线后的培养基在35℃培养至长出菌落。在本发明中,所述活化的次数优选为2次。在本发明中,所述扩大培养的方式优选为将活化后的单菌落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在35℃,120rpm培养过夜,得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菌液。在本发明中,所述发酵的温度优选为30~40℃,更优选为35℃;所述发酵的搅拌速度优选为80~120rpm,更优选为100rpm;所述发酵的时间优选为20~28h,更优选为24h。在本发明中,所述苜蓿青贮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步骤:1)将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进行发酵,得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2)将苜蓿与所述步骤1)的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混合,得到总混物;3)将所述步骤2)的总混物进行密封发酵40~50d,得到苜蓿青贮。本发明将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进行发酵,得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的方法优选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得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后,本发明优选将苜蓿与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混合,得到总混物。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前优选将苜蓿切割成2~5cm的苜蓿段,更优选为4cm。在本发明中,所述苜蓿与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的质量体积比优选为1kg∶1.4~1.6ml,更优选为1kg∶1.5ml。本发明对苜蓿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苜蓿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丹农种子公司提供的北极熊品种,在天津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海滨盐碱地绿化土壤改良科研试验基地”种植得到。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前优选将苜蓿青贮发酵剂进行稀释;所述稀释的倍数优选为3~5倍,更优选为4倍。所述稀释用稀释液优选为水。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的方式优选为将苜蓿青贮发酵剂喷洒在苜蓿上。得到总混物后,本发明优选将所述总混物进行密封发酵40~50d,得到苜蓿青贮。在本发明中,所述密封的方式优选为采用聚乙烯塑料进行密封。在密封前优选排出空气。在本发明中,所述密封发酵的温度优选为20~30℃,更优选为25℃。所述密封发酵的时间优选为45d。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用已灭菌的接种环从冻存管中取出植物乳杆菌accc11016,于mrs固体斜面上划线,将划线后的mrs固体培养基置于35℃培养箱中培养出菌落,活化2次后挑取单菌落接于mrs液体培养基中于35℃,120rpm过夜,得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菌液备用。将得到的植物乳杆菌accc11016菌液调整至菌浓度为1.0×109cfu/g后,接种(接种量为液体培养基重量的10%)到液体培养基中(蛋白胨12g/l,牛肉粉12g/l,酵母粉6g/l,葡萄糖24g/l,磷酸氢二钾2g/l,柠檬酸氢二铵2g/l,乙酸钠5g/l,硫酸镁0.58g/l,硫酸锰0.25g/l,吐温5ml,蒸馏水定容到1l;按上述配方配制好液态培养基后,调节ph值至5.9),在35℃,100rpm的条件下培养24h,得到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试验用苜蓿为丹农种子公司提供的北极熊品种,种植区域为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滨海盐碱地绿化土壤改良科研试验基地”,亩播种量1.2kg。苜蓿于第一茬初花期刈割苜蓿,晾晒24h后(干物质含量29.13±0.75%),用铡草机将其切割成2~5cm的苜蓿段,用于制作苜蓿青贮。实施例2取实施例1的苜蓿段,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喷洒在苜蓿段上(苜蓿段与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kg∶1.6ml,为保证苜蓿青贮添加的均一性,先将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稀释3倍后再喷洒到苜蓿段上),装入聚乙烯塑料袋(25cm×35cm)中,每袋300g,设置3个重复,用封口机同时进行抽气和封口,在20℃发酵50d后开袋,分析苜蓿青贮成分。实施例3取实施例1的苜蓿段,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喷洒在苜蓿段上(苜蓿段与苜蓿青贮发酵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kg∶1.4ml,为保证苜蓿青贮添加的均一性,先将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稀释5倍后再喷洒到苜蓿小段上),装入聚乙烯塑料袋(25cm×35cm)中,每袋300g,设置3个重复,用封口机同时进行抽气和封口,在30℃发酵40d后开袋,分析苜蓿青贮成分。实施例4取实施例1的苜蓿段,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喷洒在苜蓿段上(苜蓿段与苜蓿青贮发酵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kg∶1.5ml,为保证苜蓿青贮添加的均一性,先将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稀释4倍后再喷洒到苜蓿段上),装入聚乙烯塑料袋(25cm×35cm)中,每袋300g,设置3个重复,用封口机同时进行抽气和封口,在25℃发酵45d后开袋,分析苜蓿青贮成分。对比例1除不添加发酵液外,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4完全相同,制备苜蓿青贮,作为对照组1。采用实施例1的活化、扩大培养及发酵方法制备凝结芽孢杆菌accc10229(购买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发酵液,将制备得到的凝结芽孢杆菌accc10229发酵液和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后,添加到苜蓿中,除发酵液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4完全相同,制备苜蓿青贮,作为对照组2。采用实施例1的活化、扩大培养及发酵方法制备凝结芽孢杆菌accc10229(购买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发酵液、植物乳杆菌cicc20765(购买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发酵液和戊糖片球菌cicc22737(购买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发酵液,将制备得到的凝结芽孢杆菌accc10229、植物乳杆菌cicc20765发酵液和戊糖片球菌cicc22737发酵液按照1∶1∶1的质量比混合后添加到苜蓿中,除发酵液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4完全相同,制备苜蓿青贮,作为对照组3。采用实施例1的活化、扩大培养及发酵方法制备乳酸片球菌cgmcc1.4(购买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发酵液,将上述乳酸片球菌cgmcc1.4发酵液添加到苜蓿中,除发酵液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4完全相同,制备苜蓿青贮,作为对照组4。实施例5由cvas饲料分析中国服务中心通过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nir)对实施例4及对比例1中对照组1~4制备得到的苜蓿青贮的粗脂肪、干物质和灰分含量进行分析,具体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不同发酵剂对苜蓿青贮中粗脂肪、干物质和灰分含量的影响组别干物质(%)粗脂肪(%dm)灰分(%dm)实施例429.07±0.383.1533±0.025179.8133±0.05686对照组127.7±0.12.93±0.1410.86±0.09165对照组228.7±0.173.1333±0.020829.9667±0.31501对照组329.1±0.793.0033±0.015289.6967±0.64127对照组429.73±0.92.95±0.0110.8967±0.28113由表1可以看出,植物乳杆菌accc11016发酵液可以显著提高苜蓿青贮中粗脂肪的含量,相对于对照组1~4提高0.64%~7.6%。在提高粗脂肪含量的同时,干物质含量也相对较高,并能够降低灰分。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