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免疫力的猪饲料添加剂及包括其的猪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6361发布日期:2019-05-31 19:2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猪饲料添加剂及包括其的猪饲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家畜养殖饲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免疫力的猪饲料添加剂及包括其的猪饲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生猪病害频发,目前,猪场,普遍采用免疫预防接种的手段提高生猪免疫力。然而在旧病未去新病又临之时,一头猪短短一生要接种几次甚至更多次的疫苗。不但给生产环节增加额外的负担,也增加了更多的生产费用。此外,许多条件性病原体所致的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乳腺感染和非条件性病原体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没有规律,因此仅通过免疫预防接种提高生猪的特异性免疫力已无法满足生猪养殖业发展的需求。随着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猪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猪病种类增多,病原变异快,流行范围广,病情复杂。据此,提高生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对猪病防控的迫切性越来越突出。然而,合理的营养水平是促进猪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提高抗病能力的重要保证。生猪病害频发主要与自身摄取营养不均衡、免疫力低下有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及一种提高免疫力的猪饲料添加剂及包括其的猪饲料,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提高免疫力的猪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白茅根提取液2-20份、叶酸0.3-1份、维生素b120.05-0.3份、益生菌复合制剂1-3份;益生菌复合剂包括2×109-5×109cfu/g的乳酸菌、0.8×108-1.5×108cfu/g的酵母菌和2×109-5×109cfu/g的芽孢杆菌。优选地,乳酸菌为嗜酸乳杆菌,酵母菌为布拉酵母菌,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优选地,还包括大豆酶解蛋白2-5份。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提高免疫力的猪饲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如上所述的猪饲料添加剂10-20份、木薯渣8-15份、发酵豆粕15-25份、酒糟5-10份,麸皮5-10份,玉米芯粉50-70份。优选地,酒糟为黄酒糟。优选地,黄酒糟经过碱性蛋白酶酶解预处理。优选地,预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6,温度为55℃,加酶量为500u/g,ph值为9,反应时间为3小时。优选地,木薯渣经过白腐菌发酵预处理。优选地,白腐菌包括杂色云芝和糙皮侧耳。优选地,麸皮为藜麦麸皮。本发明有如下优点:1.白茅根提取液通过提高猪只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促进猪只体内淋巴细胞增殖,从而充分发挥猪只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同时,藜麦麸皮能够有效抑制多种致病菌。由此,将白茅根提取液于藜麦麸皮相结合,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能够得到显著提高。2.组成益生菌复合制剂的多种特定益生菌随着猪只采食猪饲料进入猪只体内并在猪只肠道内定植,乳酸菌分泌乳酸,调节肠道ph值,各益生菌在肠道内增殖耗氧创造无氧环境,促进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多种益生菌相互协同,促进能够分解抗营养因子的消化酶的产生,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的增殖,大幅度地增加肠道内的有益菌,优化肠道菌群设置,缓解乳猪断奶的应激反应,提高乳猪免疫力。3.大豆酶解蛋白提高猪只的消化吸收能力、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促进猪只肠道绒毛发育、维持肠道结构完整、提高钙磷的吸收和沉积4.利用杂色云芝和糙皮侧耳对木薯渣进行发酵预处理,木薯渣中难以被动物消化的木质素和毒性较强的氰化物被有效降解,可溶性糖和粗蛋白的含量都被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可消化性和营养品质。5.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黄酒糟,黄酒糟的蛋白溶解性升高,得到无过敏、易被吸收的可溶性蛋白,由此,提高猪饲料的转化吸收率。附图说明图1为对照实施例1中各组试验猪粪样的大肠杆菌计数折线图;图2为对照实施例1中各组试验猪粪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折线图;图3为对照实施例1中各组试验猪粪样的沙门氏菌计数折线图。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技术领域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藜麦麸皮的抗菌效果1.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材料:藜麦麸皮、无水乙醇、甲醇、正丁醇、生理盐水、硅藻土、普通肉汤培养基、琼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直径5mm的纸片、96孔板。实验仪器:yxq-ls-70a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bpmj-150f型霉菌培养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2.溶液的配制正丁醇层:取正丁醇层物质8.3mg,溶解于2ml的甲醇中,浓度为4.15mg/ml。培养基:取普通肉汤液体培养基,超纯水溶解,并不停搅拌,装入带棉花塞的三角烧瓶中,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菌液: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进行活化,分别取200μl的菌液于25ml的普通肉汤液体培养基中,37℃下进行培养,观察并校正菌液浓度,使其相当于0.5麦氏比浊标准,此时含菌量约为1.5×108cfu/ml,即为受试菌种的菌悬液,稀释后的菌悬液在15分钟内接种。3.获取藜麦麸皮提取物称取藜麦麸皮粉末100g,加入8倍量体积的75%乙醇提取,超声震荡40分钟,静置2小时,纱布过滤,得上清液1;向剩余的滤渣内加入6倍量体积的75%乙醇继续提取,超声震荡30分钟,静置2小时,抽滤得上清液2。两次上清液混合,旋转蒸发回收乙醇;用正丁醇萃取乙醇提取液2-3遍,得到相应的萃取层。4.抗菌实验本实验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置4个重复,编号为①-④,取直径为5mm的纸片进行高压灭菌。实验组:用移液枪准确移取10μl的正丁醇层溶液打到纸片上,待其挥干,再次打入10μl,每片纸片总共打五次。对照组:用移液枪准确移取10μl的生理盐水打到纸片上,待其挥干,再次打入10μl,总共打五次。分别吸取制备好的3种菌悬液20μl打入600ml的生理盐水中,涡旋振荡器中充分振荡摇匀,倒入固体培养基中,使其刚好铺满培养基的表面,将纸片有间隔的放入固体培养基中;做好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37℃进行培养,6小时后观察是否有抑菌圈,记录实验数据。5.实验结果抗菌实验结果已在表1列出:培养皿中,吸收了藜麦麸皮提取液的纸片周边明显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大肠杆菌抑菌圈和沙门氏菌抑菌圈,而吸收了生理盐水的纸片周边皆没有抑菌圈出现。说明藜麦麸皮的正丁醇提取物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表1藜麦麸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实验(“+”表示有抑菌圈出现,“-”表示无抑菌圈出现)表2藜麦麸皮抗大肠杆菌抗菌实验(“+”表示有抑菌圈出现,“-”表示无抑菌圈出现)表3藜麦麸皮抗沙门氏菌抗菌实验(“+”表示有抑菌圈出现,“-”表示无抑菌圈出现)实施例2木薯渣的发酵1.准备实验材料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tus)、杂色云芝(coriolusversicolor)于4℃冰箱斜面保存。活化培养基:土豆液体培养基(pdy)(m/v):20%土豆浸出液,2%~3%蔗糖,121℃灭菌30分钟。固体发酵培养基:称取50g新鲜木薯渣(干重为15g)至250ml三角瓶中,塑料膜封口,121℃灭菌30分钟。2.木薯渣的发酵处理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斜面上划分小块接种块至pdy培养基,摇床(28℃、120r/min)培养7天,往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分加入糙皮侧耳菌液和杂色云芝菌液各5ml,28℃静置培养15天。3.测试方法木薯渣中木质素含量依据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制定标准进行;粗蛋白含量参照《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发酵固体中可溶性还原糖、总糖含量依据《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采用吡啶-巴比妥酸法测定木薯渣中氰化物含量。4.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4)表明,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后,木薯渣中的木质素降解了42.14%,可溶性糖含量提升了9.98倍,粗蛋白含量提升了111.7%,氰化物含量降低了78.03%。另外,经微生物发酵处理后的木薯渣疏松度增加,增强了木薯渣的可消化性。表4木薯渣成分分析木薯渣状态木质素/%可溶性糖/mg/g粗蛋白/%氰化物/mg/kg未处理5.611.524.0120.57经过发酵处理3.2416.558.704.52实施例3复合益生菌剂菌种的拮抗实验采用平板对峙法,取在平板上活化好的各菌株,将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布拉酵母菌两两交叉划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在40℃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3天,观察十字交叉处是否有被抑制而发生菌落萎缩和消失的现象,从而判断各菌株之间是否有拮抗性。结果如表5所示,各菌株之间均无拮抗作用,彼此都能在同一环境下良好生长,可以用于制备混合菌剂。表540℃下的3种益生菌的拮抗实验结果(“+”表示有拮抗性,“-”表示无拮抗性)菌种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布拉酵母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布拉酵母菌--实施例4猪饲料的制备1.原料的预处理木薯渣的预处理:将70%鲜湿木薯渣直接放入发酵罐密封,按照100ml/kg的接种量接种糙皮侧耳和杂色云芝,菌种接入后,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密封发酵罐,28℃静置培养15天。黄酒糟的预处理:称取2.5g黄酒糟原料,按料水比为1:6的比例加水,将温度控制为55℃,水浴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1mol/lnaoh或hcl调整体系ph值至ph=9,按照500u/g的加酶量加入碱性蛋白酶,水浴振荡反应3小时,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加入酸或碱,以维持反应体系ph值在设定值±0.1之内,反应结束后沸水浴加热15分钟进行灭酶处理,4800r/min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蛋白质水解度。益生菌的激活将嗜酸乳杆菌、布拉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加入到一定量的40℃温水中,搅拌均匀,输氧激活4小时,制备益生菌复合剂,所制得的益生菌复合剂中的有效菌含量为:嗜酸乳杆菌3×109cfu/g、布拉酵母菌1×108cfu/g、枯草芽孢杆菌3×109cfu/g。2.配制产品添加剂的配制:根据表6,称取一定质量的白茅根提取液、叶酸、维生素b12、益生菌复合剂和大豆酶解蛋白,将上述原料充分混合,制得本实施例的猪饲料添加剂。辅料处理:根据表6,称取一定质量的木薯渣、发酵豆粕、黄酒糟、藜麦麸皮、玉米芯粉,将其混合后研磨均匀,过筛,使得混合粉末的半径范围为0.8-1.2mm。将添加剂加入经过研磨的辅料中,搅拌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合物,制备得到净重为1000kg的猪饲料。表6猪饲料原料组分及其对应重量对照实施例11.实验组设置实验组:实施例4制备的猪饲料。设置对照组,通过对实施例4提供的猪饲料配方设置变量以体现各实施例4提供的猪饲料配方中的组分对试验猪免疫力的影响。对照组的组别及其对应的变量设置如下:对照1组:不含实施例4提供的添加剂;对照2组:其添加剂中不含白茅根提取液;对照3组:其添加剂中不含大豆酶解蛋白;对照4组:其采用的黄酒糟没有经过预处理。2.饲养管理选择健康状态良好、体重接近的生长猪,随机分组,每组设置20头生长猪,分别以实验组和对照1-4组的猪饲料喂饲。设置预试期和试验期,试验预试期5天,试验期28天。所有试验生长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加料方式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天参照6:00、11:00、16:00、21:00时间表进行加料。免疫程序按照主场正常免疫程序进行,注意通风换气和温度,保证平均舍温(25±3)℃。在预试期间内,每日统计饲料消耗和健康状况,掌握采食量,同时观察猪的行为和健康状况。预试期结束后,给试验猪称重,并个别调整,经统计各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时进入正式试验。3.数据采集(1)菌种计数进入试验期后,分别在0、7、14、21、28天从每个栏随机抽取3头仔猪进行无菌直肠采粪于5ml的离心管中,冰冻保存,迅速带回实验室。在超净工作台内取1g粪样于无菌试管中,加入pbs缓冲液9ml,磁力振荡器振荡5分钟,此液为10-1稀释液,吸取1ml此溶液装于盛有9ml无菌pbs缓冲液试管中进行10-2稀释,振荡5分钟,并依次进行10-3-10-6倍稀释。采用平板计数法计数测定经过稀释的粪样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2)生长指标每天详细记录试验猪的采食量,随时注意观察猪的排粪、排尿、采食规律及健康状况。并按照下述方式评价猪的生产性能和腹泻率:试验第1天和第29天清晨,以重复为单位,对空腹状态的试验猪进行称重,用于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增重=(末重-初始重)/(天数(28)×头数(10));正试期间,以重复为单位,记录每日饲料供给量及剩余量,试验结束时用于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采食量=(天数(28)×头数(10));以重复为单位计算料重比,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试验期间每日观察试验猪排粪情况,记录腹泻个体及腹泻天数,最后以重复为单位计算腹泻频率,腹泻率=(腹泻头数/试验猪头数(10))×100%;死淘率,死淘率=(死亡及淘汰头数/试验猪头数(10))×100%。(3)淋巴细胞转化率实验所需试剂:wright-giemsa染液、rpmi1640细胞培养液、肝素(400单位/ml)、2.5%碘酒、75%酒精。实验所需器材:载玻片、无菌棉签、无菌注射器5ml及7号针头、试管毛细滴管、培养瓶、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水平离心机、无菌过滤器、吸管、超净台。具体操作:①在正试期结束后,采集各组存活的试验猪的前腔颈动脉血,取样备用;②灭菌器材:将注射器及针头、吸管、培养瓶等高压灭菌,0.103mpa,20分钟;③分装培养液于各培养瓶中,每瓶2ml;④取0.2ml血样,无菌操作注入培养瓶内,立即摇匀,在37℃、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期间每天旋转摇匀1次,是细胞充分混匀;⑤培养后,摇匀细胞,倒入离心管内,1000r/min离心10分钟;⑥倒净上清液,待残留与管壁的少量液体回流至离心管管底后,用毛细滴管吹打将管内细胞打散,置1滴与玻片上,用毛细滴管前端刮片,均匀分布于全片,染色,按头、体、尾三段各1-2纵列进行计数,每片计数100-200个淋巴细胞,记录转化和未转化的淋巴细胞数求出转化率。3.测试结果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计数结果分别如图1、2、3所示,随着进入试验期的时间增长,各组试验猪粪便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因为各组猪粪的配方中都含有藜麦麸皮,结合实施例1中的藜麦麸皮抗菌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藜麦麸皮可以抑制猪只体内致病菌。其中,对应实验组的试验猪粪便中的致病菌计数下降趋势最明显,与其相比,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皆不含白茅根提取液)的试验猪粪便中的致病菌计数下降趋势显著减缓,说明白茅根提取液对饲料的抑菌能力起到了增效作用。表7列出了各组试验猪的生理指标,对照4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明显低于其他组别,说明将经过预处理后的黄酒糟作为猪饲料的组分,能够提高猪只食欲。实验组的料重比最低,说明饲料被猪只有效地转化吸收。与实验组相比,对照1、3、4组的料重比显著增高,说明大豆酶解蛋白和经过碱性蛋白酶酶解的黄酒糟能够有效地提高试验猪对饲料的吸收转化率。通过腹泻率、死淘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评价试验猪只的免疫力。在试验期结束后,只有实验组的试验猪能够同时保持数值为0的腹泻率和死淘率,其余各组在试验期期间均有发现猪只腹泻或死亡的情况。实验组猪只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对照组,说明实验组猪只的免疫力最强。表7饲料组分对试验猪生理指标的影响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发明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