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烹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6369发布日期:2020-10-13 09:2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自动烹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烹煮装置,尤指将烹煮自动化的自动烹煮装置。



背景技术:

以油炸鸡排的烹煮作业为例,操作人员将前置作业已处理完成的鸡排放入油锅中进行油炸,且鸡排平躺于油锅中,操作人员除了要控制火候,还需要翻动鸡排,以免鸡排油炸受热不均匀,且操作人员将鸡排放入油锅的同时会按下油炸时间设定装置,待油炸时间设定装置发出声响以提醒操作人员鸡排已油炸完成的信息,操作人员可接着利用夹子等工具将油锅中已炸好的鸡排取出。

若油炸的鸡排数量较多时,不熟练操作流程的操作人员容易手忙脚乱,造成鸡排的烹煮作业进行不顺畅且容易产生作业失误,进而影响油炸后的鸡排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烹煮装置,由此改善目前以人工执行烹煮作业,不熟练的操作人员容易执行失误而影响烹煮后的食物品质的问题。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烹煮装置能够输送待烹煮的食材进行烹煮并于烹煮完成后输出,该自动烹煮装置包含:

具有控制单元的一机台,其内部形成一作业空间及一烹煮槽,该烹煮槽位于该作业空间下方,且该机台的外侧面形成连通该作业空间的一入口及一出口;

一烹煮热能供应件,其设于该机台并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且该烹煮热能供应件邻近该烹煮槽以提供热能至该烹煮槽;

一烹煮运送产线,其设于该机台并通过该作业空间且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该烹煮运送产线包含一转动组件及一拨杆,该转动组件包含一转动驱动件及一旋转轮,该转动驱动件设于该机台并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该旋转轮设于该机台并位于该烹煮槽上方,该旋转轮具有连接该转动驱动件的一转轴及两轮盘,该两轮盘间隔且对称地设于该转轴上,每一转盘的外缘处上形成间隔排列的多个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皆包含一开口、一第一槽部、弯弧状的一第二槽部及一缓冲槽部,该开口位于对应的转盘的外缘处,该第一槽部形成于对应的转盘并连通该开口,该第二槽部形成于对应的转盘并连通该第一槽部,且该缓冲槽部形成于对应的转盘并连通该第二槽部,该第一槽部与该缓冲槽部分别邻近该第二槽部的两端,该第一槽部位于该开口与该第二槽部之间,该拨杆设于该机台并邻近该入口。

前述的自动烹煮装置,其中,该烹煮运送产线包含一投放输送件及一输出件,该投放输送件通过该机台的入口并伸入该作业空间,该输出件通过该机台的出口并伸入该作业空间。

前述的自动烹煮装置,其中,该自动烹煮装置包含多个吊挂组件及一过滤件,所述吊挂组件放置于该烹煮运送产线,并用以吊挂待烹煮的食材,该过滤件设于该机台、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并连通该作业空间,其中,该烹煮运送产线于该转动组件的设置处的作业空间中划分出依序间隔排列的一第一方位、一第二方位、一第三方位、一第四方位及一第五方位,该第一方位邻近该投放输送件,该第三方位邻近该烹煮槽,该第五方位邻近该输出件,每一吊挂组件可吊挂待烹煮的食材,经由该投放输送件而跨设于该两轮盘中转至该第一方位的承载单元的第一槽部,该转动驱动件带动该两轮盘往下转动至第二方位,该吊挂组件通过该拨杆并被推送至该第二槽部,该吊挂组件接着被该转动组件带动至该第三方位,让该吊挂组件上待烹煮的食材进入该烹煮槽进行烹煮,待烹煮完成,该吊挂组件接着被该转动组件带动而经过该第四方位,且该吊挂组件移动至该第五方位时,该吊挂组件往下移动出该第二槽部,并通过该开口而移动至该输出件。

前述的自动烹煮装置,其中,每一吊挂组件包含一吊挂杆及至少一吊架,所述吊架挂设于该吊挂杆,该吊挂杆可经由该投放输送件输送至该转动组件,且该吊挂杆的两端分别进入该两轮盘中相对称的承载单元。

前述的自动烹煮装置,其中,该吊挂杆具有至少一挂钩,所述吊架包含一竖杆部,该竖杆部的顶端形成提供对应的挂钩伸入的一挂环,该竖杆部的底端形成斜向张开的两钩子。

前述的自动烹煮装置,其中,该投放输送件与该输出件上设置多个间隔排列的定位单元,用以定位所述吊挂组件的吊挂杆。

前述的自动烹煮装置,其中,该旋转轮于每一承载单元的开口处设置一导引片。

前述的自动烹煮装置,其中,该转动驱动件为一调速马达。

前述的自动烹煮装置,其中,每一承载单元中,该第二槽部具有依序连接的一第一弯弧段、一第二弯弧段与第三弯弧段,该第一弯弧段连接该第一槽部,该第二弯弧段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弯弧段与该第三弯弧段,该缓冲槽部位于第二弯弧段与第三弯弧段的连接处。

前述的自动烹煮装置,其中,该过滤件具有一滤网、一抽风扇、一排烟管及一分离单元,该滤网设置于该机台内,该抽风扇设置于该机台并位于该滤网的上方,该排烟管的一端连接该抽风扇,该排烟管的另一端连接该分离单元。

上述中,操作人员可将前置作业已处理完成的待烹煮食材直立吊挂并投送至该旋转轮中位于第一方位的承载单元的第一槽部,该转动驱动件可带动该旋转轮转动,依序通过拨杆的拨动让吊挂食材的杆子移动至第二槽部以进行烹煮,且烹煮完成后再将杆子带动至第五方位,使位于第五方位的杆子往下滑出承载单元的开口而自动输出,该自动烹煮装置利用该转动组件而可自动化烹煮,节省人工,提高烹煮品质的管控与烹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烹煮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承载单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转动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自动烹煮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前视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自动烹煮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自动烹煮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前视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自动烹煮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前视示意图(三)。

图9为本发明自动烹煮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前视示意图(四)。

图10为本发明自动烹煮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前视示意图(五)。

图11为本发明自动烹煮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前视示意图(六)。

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本发明自动烹煮装置可输送待烹煮的食材60进行烹煮并于烹煮完成后输出,该自动烹煮装置包含具有控制单元11的一机台10、一烹煮热能供应件20、一烹煮运送产线30,且进一步包含多个吊挂组件40及一过滤件50。

该机台10内部形成一作业空间12及一烹煮槽13,该烹煮槽13位于该作业空间12下方,且该机台10的外侧面形成连通该作业空间12的一入口14及一出口15,其中,该机台10上设置透明的一观看窗16,可通过该观看窗16而观看该作业空间12内的状况。

该烹煮热能供应件20设于该机台10并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1,且该烹煮热能供应件20邻近该烹煮槽13以提供热能至该烹煮槽13。

该烹煮运送产线30设于该机台10并通过该作业空间12且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1,该烹煮运送产线30包含一转动组件33及一拨杆34,该转动组件33包含一转动驱动件36及一旋转轮37,该转动驱动件36设于该机台10并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1,该旋转轮37设于该机台10并位于该烹煮槽13上方,该旋转轮37具有连接该转动驱动件36的一转轴371及两轮盘372,该两轮盘372间隔且对称地设于该转轴371上,每一转盘的外缘处上形成间隔排列的多个承载单元38,如图3所示,所述承载单元38皆包含一开口381、一第一槽部382、弯弧状的一第二槽部383及一缓冲槽部384,该开口381位于对应的转盘的外缘处,该第一槽部382形成于对应的转盘并连通该开口381,该第二槽部383形成于对应的转盘并连通该第一槽部382,且该缓冲槽部384形成于对应的转盘并连通该第二槽部383,该第一槽部382与该缓冲槽部384分别邻近该第二槽部383的两端,该第一槽部382位于该开口381与该第二槽部383之间,如图2所示,该拨杆34设于该机台10并邻近该入口14。

该烹煮运送产线30进一步包含一投放输送件31及一输出件32,该投放输送件31通过该机台10的入口14并伸入该作业空间12,该输出件32通过该机台10的出口15并伸入该作业空间12。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吊挂组件40放置于该烹煮运送产线30,并可吊挂待烹煮的食材60,每一吊挂组件40包含一吊挂杆41及至少一吊架42,所述吊架42挂设于该吊挂杆41,该吊挂杆41可经由该投放输送件31输送至该转动组件33,且该吊挂杆41的两端分别进入该两轮盘372中相对称的承载单元38,该吊挂杆41具有至少一挂钩43,所述吊架42包含一竖杆部44,该竖杆部44的顶端形成提供对应的挂钩43伸入的一挂环45,该竖杆部44的底端形成斜向张开的两钩子46。

如图1、图2所示,该过滤件50设于该机台10、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1并连通该作业空间12,其中,该过滤件50具有一滤网51、一抽风扇52、一排烟管53及一分离单元54,该滤网51设置于该机台10内,该抽风扇52设置于该机台10并位于该滤网51的上方,该排烟管53的一端连接该抽风扇52,该排烟管53的另一端连接该分离单元54,其中,该过滤件50可为油烟过滤件,该分离单元54可为油气分离单元,于食材烹煮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可经由该抽风扇52的抽取而先通过该滤网51,接着通过该抽风扇52、该排烟管53并进入该分离单元54进行分离作业。

如图2所示,该烹煮运送产线30于该转动组件33的设置处的作业空间12中划分出依序间隔排列的一第一方位121、一第二方位122、一第三方位123、一第四方位124及一第五方位125,该第一方位121邻近该投放输送件31,该第三方位123邻近该烹煮槽13,该第五方位125邻近该输出件32。

如图5、图7、图8、图9、图10及图11每一吊挂组件40可吊挂待烹煮的食材60,经由该投放输送件31而跨设于该两轮盘372中转至该第一方位121的承载单元38的第一槽部382,该转动驱动件36带动该两轮盘372往下转动至第二方位122,该吊挂组件40通过该拨杆34并被推送至该第二槽部383,该吊挂组件40接着被该转动组件33带动至该第三方位123,让该吊挂组件40上待烹煮的食材60进入该烹煮槽13进行烹煮,待烹煮完成,该吊挂组件40接着被该转动组件33带动而经过该第四方位124,且该吊挂组件40移动至该第五方位125时,该吊挂组件40往下移动出该第二槽部383,并通过该开口381而移动至该输出件32,其中,该转动驱动件36为一可调速马达。

如图5所示,该投放输送件31与该输出件32上设置多个间隔排列的定位单元35,用以定位所述吊挂组件40的吊挂杆41,如图2、图11、图12所示,该旋转轮37于每一承载单元38的开口381处设置一导引片388,于该吊挂组件40移动至该第五方位125时,移动出该旋转轮37的吊挂组件40可经由该导引片388而导引至该输出件32上。

如图3所示,于每一承载单元38中,该第二槽部383具有依序连接的一第一弯弧段385、一第二弯弧段386与第三弯弧段387,该第一弯弧段385连接该第一槽部382,该第二弯弧段386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弯弧段385与该第三弯弧段387,该缓冲槽部384位于第二弯弧段386与第三弯弧段387的连接处。

此外,该自动烹煮装置可于该烹煮槽13设置一温度侦测器,用以量测烹煮流体70的温度,且该温度侦测器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

如图2、图5、图6所示,依据烹煮需求,可将水或油等烹煮流体70放入该机台10的烹煮槽13中,并通过该烹煮热能供应件20提供热能给烹煮槽13中的烹煮流体70,使烹煮流体70的温度升高至适当温度,操作人员可将前置作业已处理完成的待烹煮食材60挂在吊挂组件40,吊挂组件40经由该烹煮运送产线30的投放输送件31投送至该旋转轮37中位于第一方位121的承载单元38的第一槽部382,该转动驱动件36带动该旋转轮37顺时针转动,让位于第一方位121的承载单元38朝第二方位122前进。

如图2、图7所示,吊挂组件40随着承载单元38而进入第二方位122并经过拨杆34时,吊挂组件40的吊挂杆41与拨杆34之间的相对运动,让位于第一槽部382的吊挂杆41通过拨杆34的辅助而进入第二槽部383,依序通过第二槽部383的第一弯弧段385、第二弯弧段386、第三弯弧段387而定位于第三弯弧段387末端的第二槽部383的部分,此时吊挂组件40所挂设的待烹煮的食材60尚未浸入烹煮槽13的烹煮流体70中,该转动驱动件36带动该旋转轮37顺时针转动,让位于第二方位122的承载单元38朝第三方位123前进。

如图2、图8、图9所示,吊挂组件40随着承载单元38而进入第三方位123,吊挂组件40所挂设的待烹煮的食材60完全浸入烹煮槽13的烹煮流体70中,等待烹煮完成后,该转动驱动件36带动该旋转轮37顺时针转动,让位于第三方位123的承载单元38朝第四方位124前进。

如图2、图9至图12,该转动驱动件36带动该旋转轮37顺时针转动,让位于第四方位124的承载单元38朝第五方位125前进,吊挂组件40在第五方位125并上升至一定高度后,随着承载单元38的倾斜角度的不同,位于第三弯弧段387末端的第二槽部383的部分的吊挂杆41会往下滑落,依序经过第三弯弧段387、第二弯弧段386、第一弯弧段385,进而滑出该开口381,再通过该导引片388而导引至该输出件32上,且通过该输出件32的定位单元35定位吊挂组件40的吊挂杆41,达到通过该输出件32将吊挂组件40稳定输出的目的。

上述中,可依据烹煮的需求,于吊挂杆41上挂设一个或数个吊架42,增加一次烹煮的食材60数量,另外,于承载单元38中,该缓冲槽部384的配置可减缓吊挂杆41进入并定位于第二槽部383所产生的振动。

其中,该投放输送件31、该输出件的输送速度可通过该控制单元11控制,该转动驱动件36可受该控制单元11的控制而控制该旋转轮37的转速,让投放输送件31、转动组件33与输出件32之间的作业速度可以相配合而保持自动作业的流畅性。

综上所述,该自动烹煮装置提供烹煮运送产线30,利用烹煮运送产线30的转动组件33进行转动运动,且轮盘372上的承载单元38随着转动至不同方位而呈现不同的角度,进而可对进入承载单元38的吊挂组件40进行定位或排出,让吊挂组件40上的食材60于烹煮过程中呈现定位状态,而烹煮完成后的食材60于邻近该输出件32时,吊挂组件40的吊挂杆41可被顺利导引排出至该输出件32上,因此该自动烹煮装置将烹煮作业自动化,可以节省人工,减少人工操作不熟练而导致失误的情形发生,并可节省人员的培训作业,所以该自动烹煮装置可有效管控烹煮作业,并可提高烹煮品质与烹煮效率。

另外,缓冲槽部384的配置可以减缓吊挂杆41滑入第二槽部383时产生的振动,提高吊挂杆41滑入第二槽部383的稳定度,并且避免吊挂杆41上的吊架42所吊挂的食材60被震落下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