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鳜鱼饵料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59986发布日期:2019-07-13 09:17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鳜鱼饵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鳜鱼饵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鳜鱼又称鳜花鱼、季花鱼、桂鱼,属鲈形目、脂科、鳜属,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名特优养殖品种。其肉质细嫩而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食用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血,疗虚损等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了人们喜爱的珍贵水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鳜鱼的市场需求量增大,推动着鳜鱼养殖技术的发展。目前,鳜鱼养殖技术已经基本成熟,鳜鱼养殖仍以活鱼为主要饵料,而这也是引发鳜鱼爆发性流行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投喂人工饲料,不仅能从源头降低鳜鱼发病几率,也可大幅度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鳜鱼饵料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够改善饵料的营养结构,增强免疫力,防治多种鱼类疾病,可达到不使用任何抗生素类药品的情况下降低鳜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饵料消化利用率、促进鳜鱼生长。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包括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鳜鱼饵料,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豆粉55-70份、鱼虾粉56-86份、泥鳅干粉35-53份、蝇蛆粉22-42份、小麦粉25-35份、苜宿草粉10-15份、花生仁粉5-10份、鱼腥草4-10份、牛蒡子3-10份、腐殖酸钠10-30份、南瓜藤干粉25-35份、茶叶10-17份、螺旋藻3-10份、复合维生素2-7份、食盐3-10份、防腐剂5-10份。

优选地,所述鳜鱼饵料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豆粉60-65份、鱼虾粉65-75份、泥鳅干粉44-49份、蝇蛆粉27-34份、小麦粉27-30份、苜宿草粉12-14份、花生仁粉6-8份、鱼腥草8-9份、牛蒡子5-6份、腐殖酸钠18-24份、南瓜藤干粉28-31份、茶叶12-14份、螺旋藻5-7份、复合维生素3-5份、食盐5-7份、防腐剂6-8份。

优选地,所述复合维生素由以下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维生素b110-24份;维生素b220-27份;维生素b610-17份;维生素b120.5-1.2份;维生素k315-22份;叶酸15-20份;肌醇50-60份;维生素e15-20份;氯化胆碱20-45份。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作如上述所述的鳜鱼饵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鱼腥草、所述螺旋藻、所述牛蒡子、所述茶叶加入开水研磨成浆汁,得到混合浆汁;

(2)将所述豆粉、所述鱼虾粉、所述泥鳅干粉、所述蝇蛆粉、所述小麦粉、所述苜宿草粉、所述花生仁粉、所述南瓜藤干粉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水调制成糊状,上笼蒸熟,得到混合料;

(3)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浆汁加入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中,加入所述腐殖酸钠,控制水分,加入食盐,发酵1-2天,然后加入所述防腐剂和所述复合维生素,搅拌均匀后烘干制粒,获得鳜鱼饵料成品。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0-40℃,所述发酵的相对湿度为70-80%。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鳜鱼饵料成品的粒径0.2-0.5厘米。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鳜鱼饵料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饵料营养全面均衡,从鳜鱼的食性出发,添加了鱼虾粉、泥鳅干粉、蝇蛆粉、南瓜藤干粉等原料,为鳜鱼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加入的鱼腥草、苜宿草粉、螺旋藻、茶叶等成分,增强免疫力,防治多种鱼类疾病,可达到不使用任何抗生素类药品的情况下降低鳜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加入腐殖酸钠使饵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充分分解并进行良好的有机组合,促进蛋白质的同化作用,提高饵料消化利用率、促进鳜鱼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鳜鱼饵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4份鱼腥草、5份螺旋藻、3份牛蒡子、17份茶叶加入开水研磨成浆汁,得混合浆汁;

(2)将69份豆粉、65份鱼虾粉、53份泥鳅干粉、29份蝇蛆粉、34份小麦粉、14份苜宿草粉、10份花生仁粉、28份南瓜藤干粉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水调制成糊状,上笼蒸熟;

(3)将步骤(1)的混合浆汁加入步骤(2)的蒸熟后的混合料中,加入15份腐殖酸钠,控制水分,加入5份食盐,发酵2-3天,发酵的温度为30-40℃,所述发酵的相对湿度为70-80%,然后加入9份防腐剂和7份复合维生素,搅拌均匀后烘干制粒,获得鳜鱼饵料成品,粒径0.2-0.5厘米;其中,复合维生素由以下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维生素b115份;维生素b224份;维生素b615份;维生素b120.8份;维生素k320份;叶酸17份;肌醇15份;维生素e17份;氯化胆碱30份。

实施例2

一种鳜鱼饵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6份鱼腥草、9份螺旋藻、5份牛蒡子、14份茶叶加入开水研磨成浆汁,得混合浆汁;

(2)将64份豆粉、70份鱼虾粉、49份泥鳅干粉、27份蝇蛆粉、32份小麦粉、12份苜宿草粉、6份花生仁粉、35份南瓜藤干粉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水调制成糊状,上笼蒸熟;

(3)将步骤(1)的混合浆汁加入步骤(2)的蒸熟后的混合料中,加入30份腐殖酸钠,控制水分,加入4份食盐,发酵2-3天,发酵的温度为30-40℃,所述发酵的相对湿度为70-80%,然后加入9份防腐剂和6份复合维生素,搅拌均匀后烘干制粒,获得鳜鱼饵料成品,粒径0.2-0.5厘米;其中,复合维生素由以下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维生素b115份;维生素b224份;维生素b615份;维生素b120.8份;维生素k320份;叶酸17份;肌醇15份;维生素e17份;氯化胆碱30份。

实施例3

一种鳜鱼饵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份鱼腥草、4份螺旋藻、7份牛蒡子、12份茶叶加入开水研磨成浆汁,得混合浆汁;

(2)将58份豆粉、75份鱼虾粉、42份泥鳅干粉、34份蝇蛆粉、29份小麦粉、11份苜宿草粉、7份花生仁粉、32份南瓜藤干粉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水调制成糊状,上笼蒸熟;

(3)将步骤(1)的混合浆汁加入步骤(2)的蒸熟后的混合料中,加入23份腐殖酸钠,控制水分,加入10份食盐,发酵2-3天,发酵的温度为30-40℃,所述发酵的相对湿度为70-80%,然后加入8份防腐剂和5份复合维生素,搅拌均匀后烘干制粒,获得鳜鱼饵料成品,粒径0.2-0.5厘米;其中,复合维生素由以下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维生素b112份;维生素b220份;维生素b612份;维生素b120.6份;维生素k316份;叶酸16份;肌醇58份;维生素e16份;氯化胆碱40份。

实施例4

一种鳜鱼饵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9份鱼腥草、7份螺旋藻、8份牛蒡子、10份茶叶加入开水研磨成浆汁,得混合浆汁;

(2)将56份豆粉、81份鱼虾粉、37份泥鳅干粉、25份蝇蛆粉、26份小麦粉、15份苜宿草粉、9份花生仁粉、27份南瓜藤干粉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水调制成糊状,上笼蒸熟;

(3)将步骤(1)的混合浆汁加入步骤(2)的蒸熟后的混合料中,加入27份腐殖酸钠,控制水分,加入7份食盐,发酵2-3天,发酵的温度为30-40℃,所述发酵的相对湿度为70-80%,然后加入5份防腐剂和3份复合维生素,搅拌均匀后烘干制粒,获得鳜鱼饵料成品,粒径0.2-0.5厘米;其中,复合维生素由以下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维生素b112份;维生素b220份;维生素b612份;维生素b120.6份;维生素k316份;叶酸16份;肌醇58份;维生素e16份;氯化胆碱40份。

实施例5

一种鳜鱼饵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8份鱼腥草、6份螺旋藻、6份牛蒡子、13份茶叶加入开水研磨成浆汁,得混合浆汁;

(2)将63份豆粉、71份鱼虾粉、46份泥鳅干粉、31份蝇蛆粉、28份小麦粉、13份苜宿草粉、7份花生仁粉、30份南瓜藤干粉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加入水调制成糊状,上笼蒸熟;

(3)将步骤(1)的混合浆汁加入步骤(2)的蒸熟后的混合料中,加入20份腐殖酸钠,控制水分,加入6份食盐,发酵2-3天,发酵的温度为30-40℃,所述发酵的相对湿度为70-80%,然后加入7份防腐剂和4份复合维生素,搅拌均匀后烘干制粒,获得鳜鱼饵料成品,粒径0.2-0.5厘米;其中,复合维生素由以下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维生素b124份;维生素b227份;维生素b617份;维生素b121.2份;维生素k322份;叶酸20份;肌醇51份;维生素e20份;氯化胆碱25份。

测试结果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价值,选择600条体型相同、生长状况健康良好、日龄相同的幼鱼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条,分别放入水质相同的鱼池中饲养,实验组饲喂实施例1至5获得的鳜鱼饵料,对照组饲喂普通的鳜鱼饵料,两组投料次数、投料数量、投料时间均相同,试验期为2个月。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鳜鱼的发病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鳜鱼在连续喂食本发明提供的饵料后,发病率得到明显降低,实验组鳜鱼进食活跃,体征良好。尤其是实施例5获得饵料喂食的鳜鱼发病率降低至0.94%,大大低于对照组喂食的鳜鱼发病率。

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实施例5获得鳜鱼的肌肉蛋白质含量增加9%,鳜鱼的日增重增加11%,大大提高了饵料的消化利用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