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济型大口黑鲈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9993发布日期:2019-07-13 09:17阅读:9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配料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济型大口黑鲈配合饲料。



背景技术:

由于全球水产养殖业的快速扩张,饲料工业对鱼粉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鱼粉价格昂贵且资源有限,而海水肉食性鱼类饲料配方中的鱼粉含量一般高达30%-50%。因此,水产饲料配方中以廉价蛋白源替代鱼粉已被认为是维持水产养殖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制作适合具体养殖品种的饲料配方不仅有助于节约成本,也有助于节省有限的鱼粉资源。豆粕来源广泛、可消化蛋白质含量高且氨基酸组成相对平衡,是一种高质量的植物蛋白原料,可作为鱼类饲料配方中鱼粉的替代蛋白源。肉食性鱼类因品种不同,在饲料配方中其利用豆粕作为鱼粉替代物的能力也不尽相同。然而,当以豆粕高比例替代饲料配方中的鱼粉时,肉食性鱼类的生长速度则会显著降低。

豆粕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anf)被认为是限制豆粕在鱼类饲料配方中高比例利用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提高肉食性鱼类饲料配方中豆粕的营养价值,有必要去除或灭活豆粕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zhangetal.(2014)比较了正常豆粕、发酵豆粕和γ-射线辐照豆粕作为七星鲈鱼饲料中鱼粉替代物的添加水平,发现γ-射线辐照能够显著提高豆粕作为饲料中鱼粉替代物的添加水平。随后,wuetal.(2016a)报道了γ-射线处理豆粕作为卵形鲳鲹饲料中鱼粉替代物的最适辐照剂量。近期,wuetal.(2016b)进一步比较了γ-射线辐照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作为卵形鲳鲹饲料中鱼粉替代物的潜力。以上这些研究表明,γ-射线辐照是一种能有效灭活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中抗营养因子的方法。

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俗称加州鲈,为淡水肉食性鱼类。大口黑鲈原产地为北美洲,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进行人工养殖,目前在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广泛养殖。迄今为止,大口黑鲈投喂冰鲜鱼的生在速度远高于投喂商业配合饲料的生长速度,导致大口黑鲈配合饲料并未推广普及。近期,huangetal.(2016)重新评估了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最适蛋白质水平(480gkg-1-520gkg-1),其结果远远高于andersonetal.(1981),tidwelletal.(1996)和portzetal.(2001)报道的大口黑鲈最适蛋白质水平。合理使用廉价蛋白源替代食肉鱼类饲料中鱼粉含量,不仅可以有效节约鱼粉资源,也可以显著降低养殖鱼类的饲料成本。即本发明研制一种经济型大口黑鲈配合饲料来满足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经济型大口黑鲈配合饲料,解决现有大口黑鲈生长慢、且饲料成本高等缺陷。

(二)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经济型大口黑鲈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鱼粉16-40%、鸡肉粉12%、谷朊粉7.3-8.9%、豆粕12%、辐照豆粕0-37%、面粉3.6-12.7%、氯化胆碱0.2%、淀粉2%、膨润土0-6.4%、磷酸氢钙1-1.5%、罗维素1%、牛磺酸0-0.3%、dl-蛋氨酸0-0.2%、硒酵母0-0.1%和鱼油4.3-5.7%。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配比的原料混匀均匀,粉碎后经过80目筛,再在搅拌机中加水混合10分钟,最后以单螺杆饲料膨化机制成(3mm×5mm)的慢沉性颗粒。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经济型大口黑鲈配合饲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配方科学合理,通过合理使用廉价蛋白源替代食肉鱼类饲料中部分鱼粉含量,不仅可以有效节约鱼粉资源,也可以显著降低养殖鱼类的饲料成本,还可以提高大口黑鲈生长速度,有较好的市场需求,适宜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

一种经济型大口黑鲈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鱼粉16-40%、鸡肉粉12%、谷朊粉7.3-8.9%、豆粕12%、辐照豆粕0-37%、面粉3.6-12.7%、氯化胆碱0.2%、淀粉2%、膨润土0-6.4%、磷酸氢钙1-1.5%、罗维素1%、牛磺酸0-0.3%、dl-蛋氨酸0-0.2%、硒酵母0-0.1%和鱼油4.3-5.7%。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配比的原料混匀均匀,粉碎后经过80目筛,再在搅拌机中加水混合10分钟,最后以单螺杆饲料膨化机制成(3mm×5mm)的慢沉性颗粒。

实验测试

实验前挑选出600尾大小规格相近的鱼,在20个室内玻璃钢循环水水槽内驯养4周。驯养密度为30尾/桶。驯养期间,每天分两次(8:00和16:00)投喂暂养配合饲料。

实验开始前将驯养的大口黑鲈幼鱼停喂24h。每次随机选取23尾鱼,成群称重后随机放入20个室内玻璃钢循环水水槽中。实验鱼初始体重为14.4±0.3g。放养后从剩余的暂养鱼中随机取3组鱼(每组5尾),分别测量其体重、体长和肝脏重量,然后保存在冰箱(-20℃)中作为分析鱼体组成的样品。20个室内玻璃钢循环水水槽随机投喂4组实验饲料(c、r20、r40、r60),每组饲料5个重复。

实验期间,每天8:00和16:00按饱食量投喂,养殖周期为八周。每天下午换水一次,换水量约为玻璃钢水槽水容量的1/3。水槽内水源为经过充分曝气的自来水,水循环速率为3l/min。实验期间水温为26.7±1.8℃,ph为6.8±0.1,溶氧为8.6±0.2mg/l,光照周期为光照:黑暗=14h:10h。驯养期间室内保持安静以免对鱼产生惊扰。

实验结束时,将大口黑鲈停喂24小时。加入丁香酚(浓度为60mg/l)麻醉后,将每个水槽内的大口黑鲈捕出,成群称重。从每个水槽内随机取3尾鱼,分别测量体重、体长和肝脏重量后保存在冰箱(-20℃)中。

对照组饲料c中含有40%的鱼粉含量,以辐照豆粕分别替代对照组c中20、40和60%的鱼粉。豆粕中的dl-met、牛磺酸和硒含量远远低于鱼粉中含量,因此在实验饲料中添加dl-met、牛磺酸和硒酵母以支持大口黑鲈最佳的生长和健康状况。所有的实验饲料均配制成49%的粗蛋白和9%的粗脂肪含量。

表1为四组实验饲料配比

实验结果:

下表2为实验饲料饲喂八周后对大口黑鲈终末体重、体增重、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表2为实验饲料饲喂八周后对大口黑鲈终末体重、体增重、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由上表2可以得知:饲料r20组和r40组其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c组(未用辐照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

表3实验饲料饲喂八周后对大口黑鲈摄食率、饵料系数、氮保留效率和磷保留效率的影响;

由上表3可以得知:c组与r40组的摄食率、饵料系数和氮保留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c组相比,r20组和r60组具有较高的摄食率和饵料系数,较低的氮保留效率(p<0.05)。

即综上所述r40组配合饲料最佳。

鱼粉是饲料配方的主要蛋白源,大约13000元/吨,而豆粕3500元/吨,加上辐照处理,也就是4500元/吨。以辐照豆粕替代鱼粉,能够使饲料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鱼类养殖产量并没减少,甚至增加,且生长率也明显提高。从饲料成本的投入和鱼类产量的增加共同提高了经济效应。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