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糖尿病康复的茶饮散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3592发布日期:2019-08-17 01:2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促进糖尿病康复的茶饮散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全国营养状况调查发现,我国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达2.6%,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达2000多万,糖尿病患者约20~90%伴有高脂血和高血糖症,也因此增加了心血管病症发生的危险性。目前西医对糖尿病高脂血和高血糖症的研究和治疗已取得较大的成果,但是长期用药所引起的肝肾功能、消化道症状,肌肉损害和停药后反跳作用还是治疗的难题。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类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其主要特点,典型的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若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目前,市场已出现了能够预防糖尿病的食品,但还没有可以防治糖尿病的茶饮品;因此,研发一种安全有效、饮用方便的防治糖尿病的茶饮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发展,提供一种促进糖尿病康复的茶饮散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促进糖尿病康复的茶饮散,由下列原料组成:仙山枣、玉米轴、莲子花、南瓜肉、苦瓜花、桃胶和构树叶茎。

对上述基础技术方案进行优选,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仙山枣15~19份、玉米轴5~17份、莲子花8~17份、南瓜肉9~15份、苦瓜花7~17份、桃胶4~9份和构树叶茎4~8份。

对上述基础技术方案进行优选,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仙山枣17份、玉米轴11份、莲子花12.5份、南瓜肉12份、苦瓜花12份、桃胶6.5份和构树叶茎6份。

上述降血糖防治糖尿病的茶饮散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仙山枣洗净,用水浸泡8~12天,50~70℃蒸2次,每次蒸20~40min,自然晒干,备用;

(2)将玉米轴洗净,用蜂胶炒黄,备用;

(3)将莲子花洗净,阴干,备用;

(4)将南瓜肉晒干,备用;

(5)将苦瓜花洗净,阴干,备用;

(6)将桃胶40~60℃蒸1~2次,每次蒸20~40min,阴干,备用;

(7)将构树叶茎捣烂取汁,备用;

(8)把上述步骤(1)~(6)备用的原料研磨成200~30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步骤(7)备用的构树叶茎汁,搅拌均匀,阴干,制成的茶包。

上述降血糖防治糖尿病的茶饮散的使用方法,将所述茶包放入茶杯,加入200~220ml纯净水,88~92℃文火煎煮8~12min,得到茶饮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仙山枣,原始森林野生植物,性温味甘,富含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b、维生素e、维生素c和磷、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补肾抗衰老作用,增加机体活力的作用,并且具有润肠排毒养胃助消化的功效,作为药食两用佳品,配合玉米轴具有清血管壁毒素,健胰祛湿降糖护肝之功效,再配莲子花降火养阴又强心;南瓜肉、苦瓜花、桃胶等活血通络,强筋养血,清肺和胃而降糖,构树《本草纲目》称:“滋阴补肾,清肝明目,久服不饥不老,轻身壮筋骨,助阳气,补虚痨,健腰膝,益颜色”等功效;构树叶茎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类两大次生代谢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功效,生物碱具有预防糖尿病、肥壮症和抗病毒感冒的功效。

本发明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效果持久,肝肾功能损害小,整体调节人体机能等优点,通过综合的降血糖、抗氧化、调机能,使防治糖尿病的功效显著突出、能防能治,具有饮用方便、口感适宜、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可以长期饮用,达到通过饮茶实现促进糖尿病康复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促进糖尿病康复的茶饮散,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仙山枣17份、玉米轴11份、莲子花12.5份、南瓜肉12份、苦瓜花12份、桃胶6.5份和构树叶茎6份。

上述降血糖防治糖尿病的茶饮散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仙山枣洗净,用水浸泡10天,60℃蒸2次,每次蒸30min,再自然晒干,备用;

(2)将玉米轴洗净,用蜂胶炒黄,备用;

(3)将莲子花洗净,阴干,备用;

(4)将南瓜肉晒干,备用;

(5)将苦瓜花洗净,阴干,备用;

(6)将桃胶50℃蒸2次,每次蒸30min,阴干,备用;

(7)将构树叶茎捣烂取汁,备用;

(8)把上述步骤(1)~(6)备用的原料研磨成30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步骤(7)备用的构树叶茎汁,搅拌均匀,阴干,制成5g/包规格的茶包。

上述降血糖防治糖尿病的茶饮散的使用方法,将所述茶包放入茶杯,加入210ml纯净水,90℃文火煎煮10min,得到茶饮散145ml。

实施例2

一种促进糖尿病康复的茶饮散,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仙山枣19份、玉米轴17份、莲子花17份、南瓜肉15份、苦瓜花17份、桃胶9份和构树叶茎8份。

上述降血糖防治糖尿病的茶饮散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仙山枣洗净,用水浸泡12天,70℃蒸2次,每次蒸40min,再自然晒干,备用;

(2)将玉米轴洗净,用蜂胶炒黄,备用;

(3)将莲子花洗净,阴干,备用;

(4)将南瓜肉晒干,备用;

(5)将苦瓜花洗净,阴干,备用;

(6)将桃胶60℃蒸1~2次,每次蒸40min,阴干,备用;

(7)将构树叶茎捣烂取汁,备用;

(8)把上述步骤(1)~(6)备用的原料研磨成20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步骤(7)备用的构树叶茎汁,搅拌均匀,阴干,制成5g/包规格的茶包。

上述降血糖防治糖尿病的茶饮散的使用方法,将所述茶包放入茶杯,加入220ml纯净水,92℃文火煎煮12min,得到茶饮散150ml。

实施例3

一种促进糖尿病康复的茶饮散,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仙山枣15份、玉米轴5份、莲子花8份、南瓜肉9份、苦瓜花7份、桃胶4份和构树叶茎4份。

上述降血糖防治糖尿病的茶饮散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仙山枣洗净,用水浸泡8天,50℃蒸2次,每次蒸20min,再自然晒干,备用;

(2)将玉米轴洗净,用蜂胶炒黄,备用;

(3)将莲子花洗净,阴干,备用;

(4)将南瓜肉晒干,备用;

(5)将苦瓜花洗净,阴干,备用;

(6)将桃胶40℃蒸1~2次,每次蒸20min,阴干,备用;

(7)将构树叶茎捣烂取汁,备用;

(8)把上述步骤(1)~(6)备用的原料研磨成20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步骤(7)备用的构树叶茎汁,搅拌均匀,阴干,制成5g/包规格的茶包。

上述降血糖防治糖尿病的茶饮散的使用方法,将所述茶包放入茶杯,加入200ml纯净水,88℃文火煎煮8min,得到茶饮散140ml。

毒理学试验

1、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①药物:按照本发明的组方制作的茶饮散,在冰箱内保存、备用,由浙江大学医学院提供。

②试验动物:小白鼠,体重在30~50g,雌雄随机选择,由浙江大学医学院提供。

③方法和结果:取小白鼠50只,分成5组,每组10只,饥饿15小时左右,按每只每次20ml灌喂药物,第1、2、3、4、5组分别在24小时内灌喂药物1、2、3、4、5次,观察5天,小白鼠活动正常,无毒性反应,无死亡。其中,小白鼠用药量按公斤体重药量计算,表明茶饮散无急性毒性,临床用药剂量安全。

2、动物长期毒性试验

①药物:按照本发明的组方制作的茶饮散,在冰箱内保存、备用,由浙江大学医学院提供。

②试验动物:大白鼠,体重在120~130g间,全部选择雄性大白鼠,由浙江大学医学院提供。

③方法和结果:取大白鼠50只,分成5组,每组10只,其中第1、2、3、4组作为给药组,每组分别灌喂药物15ml、20ml、30ml、40ml,第五组正常喂食作为对照组,每日一次,连续灌喂90天,测体重,于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断头处死,测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取心、肾等内脏,观察组织形态的变化,观察剂量的作用,观察饮食、活动的变化,实验证明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可见按公斤体重计算相对于临床50~200倍的剂量均无毒性反应,是一种安全的茶饮散。

药效学实验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本发明实施例1的茶饮散,由浙江大学医学院提供;盐酸二甲双胍(上海华氏制药)。

1.1.2动物昆明种小鼠96只,雌雄各半,体重(22.5±2.3)g,均由浙江大学的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1.3试剂和仪器链脲佐菌素(stz)(server公司),购自华美公司;

电子天平ab204-wo型(瑞士梅特勒-托有限公司);

日立71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

1.2方法

1.2.1造模与分组糖尿病:动物购回,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成正常非糖尿病组8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于造模前禁食12小时,造模采用stz55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给药后24小时测血糖、尿糖,连续3天,尿糖定性+++以上,血糖值超过16.5mmol/l,并持续不变者,确定糖尿病形成。

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成5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本发明实施例1茶饮散高、中、低浓度组。

高脂血症:动物购回,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正常非高脂血症组8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于造模前禁食12小时,造模给予1周以上含1%胆固醇,20%猪油、2%胆酸钠、1%丙基硫嘧啶的高脂乳剂,每天1次,连续7天。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本发明实施例1茶饮散高、中、低浓度组。

1.2.2给药和测定方法: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ig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盐酸二甲双胍组(ig,0.20g/kg);本发明组(分别每天ig本发明实施例1茶饮散2.0g/kg,3.0g/kg,4.0g/kg)。各组分别灌胃给药,1次/d,连续30天。末次给药前12h禁食,给药后2h,摘眼取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和血脂。1.2.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χ±s”表示,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多组间比较若方差齐性用单向方差分析,若方差不齐用秩和检验,组内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2.1降血糖实验由下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茶饮散高、中、低浓度组均能够显著降低高血糖小鼠模型的血糖,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本发明实施例1茶饮散对小鼠血糖的影响(-χ±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ns,生理盐水。

2.3降血脂实验由下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茶饮散高、中、低浓度均能明显降低高血脂小鼠模型的tc、tg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表2本发明实施例1茶饮散对小鼠血脂的影响(χ±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ns,生理盐水。

本发明主要适用于日常血糖高者服用,1~3个月作为一个疗程,在服一疗程内它可以抑制分解糖的酶活化,从而抑制血糖的上升,长期服用对降血糖和维持血糖稳定有明显疗效,同时也防止了胰岛素的过度分泌。经九千多人临床使用,有效率达到90%以上。

临床对100个病人进行了跟踪疗效评定,其中初期高血糖患者50个,中高血糖患者50个,在6~10个月的治疗过程中,治愈40个初高血糖患者和20个中期高血糖患者,10个初期高血糖患者和30个中晚期高血糖患者病情有所好转。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较优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饰、修改及替代变化,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