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檀香叶制作颗粒绿茶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3597发布日期:2019-08-17 01:26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檀香叶制茶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檀香叶制作颗粒绿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檀香为檀香科植物的心材,常绿小乔木,高6~9米,具寄生根。檀香树叶其含有对人体有用的氨基酸达30多种,产品具有静心凝神、解酒护肝、消脂降压、防止失眠、消除疲劳、祛瘀血、解疮毒、提高免疫力和抗衰老等作用。对人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补充多种重要的微量元素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目前对檀香树叶的利用多是应用在药用领域,如红花檀香茶,由红花1钱,白檀香7分组成基本药材,将药材放入杯中用滚水冲泡,加盖焖即可,适用于冠心病及心肌梗塞的患者。现在并没有关于檀香叶制作颗粒绿茶工艺方面的具体文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檀香叶制作颗粒绿茶的制作工艺,在正常的茶叶杀青之前进行萎凋处理,可以消除檀香叶中的木青味,经过杀青、初速包、复速包后和烘干后形成颗粒状的檀香茶,通过精制中的提香过程使檀香茶香气更加浓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檀香叶制作颗粒绿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s01采摘:采取檀香树上的嫩叶,原料选取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鲜叶,露水干后采摘无病虫害嫩叶、采摘叶当天入厂;

ss02萎凋:萎凋温度为20-30℃,湿度为45%-60%,摊叶厚度为1-1.5cm,萎凋时间为1-3h;

ss03杀青:将萎凋后的檀香叶放入杀青机中,杀青机温度180℃-250℃,杀青时间4-7min;

ss04初速包:包揉解块交替进行1次~2次,每次包揉时间20min~50min;

ss05复速包:将初包揉的檀香茶叶复焙后,再包揉、解块交替进行1次~2次,每次1h~2h;

ss06烘干:将包揉后的茶叶放入烘干设备中,初烘温度50-60℃,时间100-150min,摊叶厚度2cm左右,初烘后将檀香茶叶摊凉,让檀香叶水分重新分布后足火,以手捏干茶成粉末、花香显,含水量7%以下为适度;

ss07精制:将捡梗后干檀香茶叶放入提香机,以80℃的温度提香30-40分钟,成品檀香茶含水量在6±0.5%;

ss08包装:将提香后的干檀香茶叶称重封装成小包;

ss09入库:将包装好的干檀香茶叶包放置在阴凉通风的仓储货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s02萎凋程度:萎凋叶叶质由脆硬变为柔软,叶表面失去光泽,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青草气减退。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s03杀青至减去水分到生叶原料全部重量的30%左右,嫩叶老杀老叶嫩杀。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正常的茶叶杀青之前进行萎凋处理,可以消除檀香叶中的木青味和减轻苦涩味,经过杀青、初速包、复速包后和烘干后形成颗粒状的檀香茶,通过精制中的提香过程使檀香茶香气更加浓郁,整体加工工艺简单易行,操作方便,使成品达到香气高浓持久,滋味醇和顺滑的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为一种檀香叶制作颗粒绿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s01采摘:采取檀香树上的嫩叶,原料选取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鲜叶,露水干后采摘无病虫害嫩叶、采摘叶当天入厂;

ss02萎凋:萎凋温度为20℃,湿度为60%,摊叶厚度为1.5cm,萎凋时间为3h;

ss03杀青:将萎凋后的檀香叶放入杀青机中,杀青机温度180℃,杀青时间4min;

ss04初速包:包揉解块交替进行1次,包揉时间20min;

ss05复速包:将初包揉的檀香茶叶复焙后,再包揉、解块交替进行2次,每次1h;

ss06烘干:将包揉后的茶叶放入烘干设备中,初烘温度60℃,时间120min,摊叶厚度2cm,初烘后将檀香茶叶摊凉,让檀香叶水分重新分布后足火,以手捏干茶成粉末、花香显,含水量7%以下为适度;

ss07精制:将捡梗后干檀香茶叶放入提香机,以80℃的温度提香30分钟,成品檀香茶含水量在6.5%;

ss08包装:将提香后的干檀香茶叶称重封装成小包;

ss09入库:将包装好的干檀香茶叶包放置在阴凉通风的仓储货架上。

其中,步骤ss02萎凋程度:萎凋叶叶质由脆硬变为柔软,叶表面失去光泽,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青草气减退。

其中,步骤ss03杀青至减去水分到生叶原料全部重量的30%,嫩叶老杀老叶嫩杀。

实施例二:

本发明为一种檀香叶制作颗粒绿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s01采摘:采取檀香树上的嫩叶,原料选取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鲜叶,露水干后采摘无病虫害嫩叶、采摘叶当天入厂;

ss02萎凋:萎凋温度为30℃,湿度为50%,摊叶厚度为1cm,萎凋时间为1h;

ss03杀青:将萎凋后的檀香叶放入杀青机中,杀青机温度200℃,杀青时间3min;

ss04初速包:包揉解块交替进行2次,每次包揉时间20min;

ss05复速包:将初包揉的檀香茶叶复焙后,再包揉、解块交替进行2次,每次2h;

ss06烘干:将包揉后的茶叶放入烘干设备中,初烘温度60℃,时间100min,摊叶厚度2cm左右,初烘后将檀香茶叶摊凉,让檀香叶水分重新分布后足火,以手捏干茶成粉末、花香显,含水量7%以下为适度;

ss07精制:将捡梗后干檀香茶叶放入提香机,以80℃的温度提香40分钟,成品檀香茶含水量在5.5%;

ss08包装:将提香后的干檀香茶叶称重封装成小包;

ss09入库:将包装好的干檀香茶叶包放置在阴凉通风的仓储货架上。

其中,步骤ss02萎凋程度:萎凋叶叶质由脆硬变为柔软,叶表面失去光泽,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青草气减退。

其中,步骤ss03杀青至减去水分到生叶原料全部重量的30%左右,嫩叶老杀老叶嫩杀。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檀香叶制作颗粒绿茶的制作工艺,涉及檀香叶制茶工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S01采摘:采取檀香树上的嫩叶,原料选取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鲜叶,露水干后采摘无病虫害嫩叶、采摘叶当天入厂;SS02萎凋:萎凋温度为20‑30℃,湿度为45%‑60%,摊叶厚度为1‑1.5cm,萎凋时间为1‑3h;SS03杀青:将萎凋后的檀香叶放入杀青机中,杀青机温度180℃‑250℃,杀青时间4‑7min;SS04速包:包揉解块交替进行3次~4次。本发明在正常的茶叶杀青之前进行萎凋处理,可以消除檀香叶中的青味,经过杀青、初速包、复速包后和烘干后形成颗粒状的檀香茶,通过精制中的提香过程使檀香茶香气更加浓郁。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平;梁光志;陈海生;阳景阳;莫小燕;刘汉焱;罗莲凤;徐冬英;冯红钰;黄民;冯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07.02
技术公布日:2019.0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