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茶叶加工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8587发布日期:2019-12-31 14:1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茶叶加工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茶叶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的连续化和自动化加工已经能基本实现,比如专利(cn101999479a)公开了一种炒青绿茶连续化加工的设备,专利202931998公开了一种香茶全自动生产线,专利cn103947776a公开了一种连续化黑茶压制生产线。但以上的连续化加工生产线都是只能实现单类型茶叶的加工,而大部分茶叶企业不只是生产一种类型茶叶产品,茶企会根据茶叶生长特点及茶叶市场需求,生产以单芽头为原料的银针型、毛峰型绿茶,生产以一芽一叶为原料的毛峰、炒青或烘青类绿茶,后期还可能生产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的各种中低端绿茶,甚至可能生产机采原料为主的出口产品,规模企业若想满足市场需求,生产不同类型的各种绿茶或红茶投入一条生产线设备的直接投入一般均需几十万到上百万乃至数百万不等,而设备厂房及其他水、电、气配套设施还需几十万到上百万的投入,如某企业针对单芽头单独投入一款针芽类绿茶生产线,而单芽头的可采摘时间很短,一般在十五天左右,最长不过一个月,采摘期结束后,设备基本闲置。这对茶叶企业来说负担都比较重,专利cn102823668a公开了一种红茶和绿茶兼容的全自动茶叶加工生产线设备及方法,但该生产线只兼容了红茶和绿茶,并且该生产线不能同时生产,甚至需要不同季节进行生产。

因此,为了减缓茶叶加工生产设备、厂房、其他设施的重复投资和闲置等一系列制约茶叶加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研究一种多功能茶叶加工生产线以实现多种类型茶叶加工的需求是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茶叶加工生产线,其目的是减少企业在茶叶加工生产设备、厂房、其他设施的重复投资和闲置,提高茶叶初制加工设备的使用率和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降低茶叶生产成本,提高茶叶企业的竞争力,所述多功能茶叶加工生产线既能够加工颗粒形绿茶和针芽形绿茶,同时又可以加工循环滚炒形绿茶,并能根据企业用户的需求灵活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茶叶加工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摊青机、鲜叶流量计、杀青机、第一摊凉回潮机、揉捻机组、热风解块机、烘干机和风选机,所述热风解块机与烘干机之间均设有并联设置的循环滚炒机组和曲毫机组,所述第一摊凉回潮机的出口端还设有依次连接的理条机、第一冷却输送机、理条压扁机和第二冷却输送机,且所述理条机的入口端连接第一摊凉回潮机的出口端,第二冷却输送机的出口端连接烘干机的入口端。

优选地,所述循环滚炒机组包括第一循环滚炒机组和第二循环滚炒机组,所述第一循环滚炒机组与第二循环滚炒机组之间设有第二摊凉回潮机,所述第二摊凉回潮机的入口端连接第一循环滚炒机组的出口端,第二摊凉回潮机的出口端连接第二循环滚炒机组的入口端。

优选地,所述曲毫机组包括第一曲毫机组和第二曲毫机组,所述第一曲毫机组与第二曲毫机组之间设有第三摊凉回潮机,所述第三摊凉回潮机的入口端连接第一曲毫机组的出口端,第三摊凉回潮机的出口端连接第二曲毫机组的入口端。

优选地,所述揉捻机组包括三台55型揉捻机,且每台揉捻机的入口端均与第一摊凉回潮机的出口端连接,每台揉捻机的出口端均与热风解块机的入口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摊凉回潮机、第二摊凉回潮机和第三摊凉回潮机的入口端均布置有匀叶布料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循环滚炒机组和第二循环滚炒机组的入口端均设有匀叶计量称。

优选地,所述第一循环滚炒机组和第二循环滚炒机组均包括多台并联设置的炒干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曲毫机组与第二曲毫机组均包括四台并联设置的84型全自动曲毫机。

优选地,所述杀青机为80型杀青机。

优选地,还包括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所述摊青机、鲜叶流量计、杀青机、第一摊凉回潮机、揉捻机组、热风解块机、烘干机、风选机、第一曲毫机组、第二曲毫机组、第一循环滚炒机组、第二循环滚炒机组、第二摊凉回潮机和第二摊凉回潮机均与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加工颗粒形绿茶和针芽形绿茶,又可以加工循环滚炒形绿茶,实现了茶叶加工企业对于一种茶叶加工生产线加工多种类型茶叶的需求,其设备共用率大于60%,与分别制作三条独立茶叶加工生产线的相比较,成本节约了60%,且设备安装场地面积可减少了75%,有效减少了企业在茶叶加工生产设备、厂房、其他设施的重复投资和闲置,提高了茶叶初制加工设备的使用率和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降低了茶叶生产成本,提高了茶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中:1.摊青机,2.鲜叶流量计,3.杀青机,41、第一摊凉回潮机,42.第二摊凉回潮机,43.第三摊凉回潮机,5.揉捻机组,6.热风解块机,71.第一循环滚炒机组,72.第二循环滚炒机组,81.第一曲毫机组,82.第二曲毫机组,9.烘干机,10.风选机,11.匀叶布料机,12.匀叶计量称,13.理条机,14.第一冷却输送机,15.理条压扁机,16.第二冷却输送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茶叶加工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摊青机1、鲜叶流量计2、杀青机3、第一摊凉回潮机41、揉捻机组5、热风解块机6、烘干机9和风选机10,所述热风解块机6与烘干机9之间均设有并联设置的循环滚炒机组和曲毫机组,所述第一摊凉回潮机41的出口端还设有依次连接的理条机13、第一冷却输送机14、理条压扁机15和第二冷却输送机16,且所述理条机13的入口端连接第一摊凉回潮机41的出口端,第二冷却输送机16的出口端连接烘干机9的入口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多功能茶叶加工生产线上的设备不同组合,实现了在一条加工生产线上加工颗粒形绿茶、针芽形绿茶和循环滚炒形绿茶三种类型的茶叶,其设备共用率大于60%,与分别制作三条独立茶叶加工生产线的相比较,成本节约了60%,且设备安装场地面积可减少了75%,有效减少了企业在茶叶加工生产设备、厂房、其他设施的重复投资和闲置,提高了茶叶初制加工设备的使用率和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降低了茶叶生产成本,提高了茶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如图1所示,所述循环滚炒机组包括第一循环滚炒机组71和第二循环滚炒机组72,所述第一循环滚炒机组71和第二循环滚炒机组72之间设有第二摊凉回潮机42,所述第二摊凉回潮机42的入口端连接第一循环滚炒机组71的出口端,第二摊凉回潮机42的出口端连接第二循环滚炒机组72的入口端。本实施例中,由第一循环滚炒机组71初次循环炒制的茶叶通过第二摊凉回潮机42的冷却后堆积回软,使得茶叶水分能够均匀分布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保证茶叶色泽翠绿且失水均匀,有效提高了茶叶的香味品质。

如图1所示,所述曲毫机组包括第一曲毫机组81和第二曲毫机组82,所述第一曲毫机组81与第二曲毫机组82之间设有第三摊凉回潮机43,所述第三摊凉回潮机43的入口端连接第一曲毫机组81的出口端,第三摊凉回潮机43的出口端连接第二曲毫机组82的入口端。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曲毫机组81与第二曲毫机组82对茶叶进行两次曲毫做形,有效保证了颗粒形绿茶的条索紧且圆,颗粒状极其明显,同时由第一曲毫机组81初次曲毫做形的茶叶通过第三摊凉回潮机43的冷却后堆积回软,使得茶叶水分能够均匀分布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保证茶叶色泽翠绿且失水均匀,也有效提高了茶叶的香味品质。

如图1所示,所述揉捻机组包括三台55型揉捻机,且每台揉捻机的入口端均与第一摊凉回潮机的出口端连接,每台揉捻机的出口端均与热风解块机的入口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揉捻机组采用三台55型揉捻机且并联设置,既保证茶叶的揉捻产能,同时也有效保证了茶叶的揉捻效果,为茶叶炒干成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摊凉回潮机41、第二摊凉回潮机42和第三摊凉回潮机43的入口端均布置有匀叶布料机11。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匀叶布料机11将茶叶均匀地摊放在所述第一摊凉回潮机41、第二摊凉回潮机42或第三摊凉回潮机43上,其茶叶的摊放厚度可根据不同类型绿茶由调节匀叶布料机11的出料速度进行控制,结合所述第一摊凉回潮机41、第二摊凉回潮机42和第三摊凉回潮机43上的摊凉网带运行速度进而控制茶叶摊凉堆放时间,从而满足不同类型绿茶生产工艺所需要回潮厚度和时间。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循环滚炒机组71和第二循环滚炒机组72的入口端均设有匀叶计量称12。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匀叶计量称12对进入第一循环滚炒机组71和第二循环滚炒机组72的茶叶进行定额计量称重,有效保证了循环滚炒机组对茶叶的循环滚炒效果。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循环滚炒机组71和第二循环滚炒机组72均包括多台并联设置的炒干机。本实施例中,三台并联设置的炒干机进一步保证了茶叶生产的产能需求和茶叶的循环滚炒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多台炒干机也可以串联设置。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曲毫机组81与第二曲毫机组82均包括四台并联设置的84型全自动曲毫机。本实施例中,通过四台并联设置的84型全自动曲毫机组成曲毫机组,保证了茶叶生产的产能需求。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四台以外数量的其他型号的曲毫机组成曲毫机组,同时也可以将多台数量的曲毫机并联设置。

如图1所示,所述杀青机为80型杀青机。本实施例中,所述杀青机采用80型杀青机,该型号杀青机的处理能力最大可达120kg/h,保证了所述加工生产线的茶叶处理能力。

如图1所示,还包括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所述摊青机、鲜叶流量计、杀青机、第一摊凉回潮机、揉捻机组、热风解块机、烘干机、风选机、第一曲毫机组、第二曲毫机组、第一循环滚炒机组、第二循环滚炒机组、第二摊凉回潮机和第二摊凉回潮机均与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和采集生产线各设备的状态参数,对数据异常进行报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所述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还可对状态参数与控制参数进行存储,为加工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产品加工过程的追溯提供基础数据。例如,本实施例中杀青桶壁温度设定为t=330度,最大偏差温度为n=10,当温度为340度,燃烧系统将自动关闭,当杀青桶壁降温到低于320度,燃烧系统自动启动,n的设定根据工艺要求和燃烧系统硬件要求可灵活设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茶叶加工生产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