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毛猪养殖的饲料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1666发布日期:2020-02-11 08:4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黑毛猪养殖的饲料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黑毛猪养殖的饲料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黑毛猪,有的地方称作野猪或伊比利亚猪,其腿比较粗壮而精实,切出来的片像滚着白蕾丝边的红丝绒,带着美丽的大理石纹路。

黑毛猪品种上属于霍寿黑猪,是淮猪的一个品系,是生长于淮北平原的地方优良品种。它体型中等,体驱较长,体质健壮,耳大下垂。黑毛猪特别适应大别山的山地环境,猪肉肉质细腻,吃起来非常香,品质好。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黑毛猪吃熟食能快速生长,而现有的黑毛猪饲料混料装置只是将不同的饲料进行混合搅碎,而这种饲料达不到最大化养壮黑毛猪的目的,不能最有效发挥饲料的营养价值,造成饲养人员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黑毛猪养殖的饲料混料装置,具有将混合搅拌的饲料煮熟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黑毛猪养殖的饲料混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和壳体,所述进料斗的下端与搅拌腔相通,所述搅拌腔的内部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周围连接有绞碎刀,所述壳体上表面远离所述进料斗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搅拌腔的内部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的另一端与混料锅相通,所述混料锅的两侧上方与滚筒滚动连接,所述混料锅的外部下表面连接有加热盘,所述加热盘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连接有磁钢限温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口通过加水将绞碎的饲料混合充分,多个下料通道将搅拌好的混合饲料均匀的流入到混料锅内,对混合饲料进行均匀充分的煮熟处理,混料锅的上表面连接有密封板,混合饲料经下料通道流入混料锅内后,将密封板插入混料锅的上方,将入料通道封闭,加热混合饲料的过程中密封板阻隔水蒸气流入入料通道回流到搅拌腔中,混料锅的两侧面上方两侧均设有滚筒,且滚筒的数量两侧相同均为若干个,让工作人员可以将混料锅在滚筒的滚动作用下不费力的拉出,加热盘将混料锅中的混合饲料煮熟,磁钢限温器给整个加热装置提供断电保护作用,当混料锅的下表面温度达到140℃时,对加热盘断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取料门,所述取料门的尺寸大于混料锅的尺寸,所述混料锅靠近取料门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把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料锅靠近取料门的一侧上开设有螺纹孔,把手的一端杆表面上开设有螺纹,工作人员通过将把手旋进混料锅上的螺纹孔中,抓住把手将混料锅从取料门中拉出,预防工作人员在拉出混料锅时被烫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靠近混料锅的上方连接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的另一端通向装置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管与混料锅以及装置外相通,将混料锅内在加热作用下蒸发的水汽引导到装置外,避免水汽在装置内部循环,影响装置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盘的上表面开设有聚热螺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热螺纹将加热盘产生的热量均匀的传递到混料锅的表面,且还方便对加热盘进行清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料锅和加热盘的外侧壁均固定有隔热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层为多层隔热材料结合构件,其中包括石棉板、珍珠岩板和增强岩板组成,多层隔热材料的组合使用,加热过程的温度只会传导较少的热量到装置的壳体上,不会烫伤工作人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料通道的截面为漏斗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斗状的下料通道,减少混合饲料残留在搅拌腔璧上,让混合饲料快速的流入混料锅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搅拌腔后设置了混料锅,将搅拌好的饲料经下料通道流入混料锅,加热盘对混料锅内的混合饲料进行加热煮熟处理,煮熟的饲料营养价值能更好的被黑毛猪吸收,解决了现有混料装置无法将混料煮熟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料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混料锅的侧视图;

图中:1、进料斗;2、搅拌腔;21、转动轴;22、进水口;23、绞碎刀;3、下料通道;4、混料锅;41、把手;42、蒸汽管;43、滚筒;44、取料门;5、加热盘;51、磁钢限温器;6、隔热层;7、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黑毛猪养殖的饲料混料装置,包括进料斗1和壳体7,进料斗1的下方与搅拌腔2相通,搅拌腔2的内部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1,转动轴21的外侧壁周围连接有绞碎刀23,壳体7的上表面远离进料斗1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22,搅拌腔2的内部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下料通道3,下料通道3的另一端与混料锅4相通,混料锅4的两侧上方与滚筒43滚动连接,混料锅4的外部下表面连接有加热盘5,加热盘5内部的中心位置连接有磁钢限温器51。

本实施例中磁钢限温器51的型号为sa-154,由德州三阳电子有限公司销售;加热盘5的型号为hp-f180a-230-2000,由上海上龙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滚筒43的型号为z003,由苏州旭尧物流设备有限公司销售;其中磁钢限温器51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方法在已公开的专利:磁钢限温器的安装结构及电饭煲(公开号为cn204445311u)中有详细的说明,隔热层6的组合材料在已公开的专利:多层复合型保温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04482355b)中有详细的说明。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进水口22通过加水将绞碎的饲料混合充分,若干个下料通道3将搅拌好的混合饲料均匀的流入到混料锅4内,对混合饲料进行均匀充分的煮熟处理,混料锅4的上侧连接有密封板,混合饲料经下料通道3流入混料锅4内后,将密封板插入混料锅4的上方,将入料通道3封闭,加热混合饲料的过程中密封板阻隔水蒸气流入入料通道3回流到搅拌腔2中,混料锅4的前表面上方两侧均设有滚筒43,且滚筒的数量两侧相同均为若干个,让工作人员可以将混料锅4在滚筒4的滚动作用下不费力的拉出,加热盘5将混料锅4中的混合饲料煮熟,磁钢限温器51给整个加热装置提供断电保护作用,当混料锅4的下表面温度达到140℃时,对加热盘5断电。

具体的如图2所示,壳体7的一侧开设有取料门44,取料门44的尺寸大于混料锅4的尺寸,混料锅4靠近取料门44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把手4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料锅4靠近取料门44的一侧上开设有螺纹孔,把手41的一端杆表面上开设有螺纹,工作人员通过将把手41旋进混料锅4上的螺纹孔中,抓住把手41将混料锅4从取料门44中拉出,预防工作人员在拉出混料锅时被烫伤。

具体的如图2所示,壳体7的内部靠近混料锅4的上方连接有蒸汽管42,蒸汽管42的另一端通向装置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管42与混料锅4以及装置外相通,将混料锅4内在加热作用下蒸发的水汽引导到装置外,避免水汽在装置内部循环,影响装置使用寿命。

具体的如图2所示,加热盘5的上表面开设有聚热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热螺纹将加热盘5产生的热量均匀的传递到混料锅4的表面,且还方便对加热盘4进行清洗。

具体的如图2所示,混料锅4和加热盘5的外侧壁均固定有隔热层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层6为多层隔热材料结合构件,其中包括石棉板、珍珠岩板和增强岩板组成,多层隔热材料的组合使用,加热过程的温度只会传导较少的热量到装置的壳体7上,不会烫伤工作人员。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下料通道3的截面为漏斗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斗状的下料通道3,减少混合饲料残留在搅拌腔2璧上,让混合饲料快速的流入混料锅4中。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搅拌腔2后设置了混料锅4,将混合绞碎的饲料经下料通道3流入混料锅4,加热盘5对混料锅4内的混合饲料进行加热煮熟处理,当混料锅4内的混合饲料煮熟时,混料锅4的下表面温度达到140℃,磁钢限温器51内部的感温软磁会失去磁性,在磁钢限温器内部的内弹簧和重力的作用下,永磁体和感温软磁分离,从而实现了断电,断电后产生一个电信号,电信号让信号报警器产生声音,提醒饲养人员,然后饲养人员可打开取料门44,拉动混料锅4上一侧的把手41在滚筒43的滚动作用下将混料锅4拉出,煮熟的饲料营养价值能更好的被黑毛猪吸收,解决了现有混料装置无法将混料煮熟的问题。

使用方法:将整个混料装置安装在需要使用的位置,开启电机,带动转动轴21转动,饲养人员将不同种类的饲料倒入进料斗1,将所有待混合饲料倒完后,打开进水口22,待搅拌绞碎混合工作完成后,所有混合饲料经下料通道3流入混料锅4,关闭进水口22,开启加热盘5,等到磁钢限温器51断电后,打开取料门44,饲养人员拉动把手41将混料锅4拉出,即可得到煮熟的混合饲料。

安装方法:

第一步、将一体成形在转动轴21上的绞碎刀23通过键接在壳体7上的轴承孔内的轴承上,然后再将转动轴21与电机齿轮连接;

第二步、将滚筒43通过键接在壳体7上轴承孔的轴承上,再将加热盘5螺接在隔热层6上预留的螺纹孔中,然后将磁钢限温器51螺接在加热盘5下表面中心位置处的固定加热底座上,将加热盘5和磁钢限温器51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第三步、将蒸汽管42螺栓连接在安装预留螺纹孔上;

第四步、将把手41螺栓连接在混料锅4离取料门44的一侧,将取料门44通过转轴安装在壳体上;

第五步、将进料斗1通过螺栓连接在壳体7上预留的进料口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