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肉相连自动穿串机的排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5374发布日期:2020-05-20 00:36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肉相连自动穿串机的排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肉类加工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骨肉相连自动穿串机的排签装置。



背景技术:

骨肉相连自动穿串机是一种制作骨肉相连的机器。骨肉相连是广受人们喜爱的休闲食品,在食品加工厂中,为做到批量生产,使用自动制串机制作,加快工作效率。

目前已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24064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自动穿串机的排签机构,包括传送带、盛签盒以及排签轮,所述盛签盒设置在传送带上方,排签轮设置在盛签盒内,传送带表面有若干落签槽,传送带和排签轮通过电机驱动,此自动穿串机的排签机构通过排签轮将盛签盒内的签条依次摆放到传送带上的落签槽内。

但是签条除了较宽的一端与落签槽等宽外,尖端较落签槽宽度窄,在传送带传动的时候,传送带本身的运动会导致落签槽震动,而签条不与落签槽卡紧,因此签条可能会从落签槽中脱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肉相连自动穿串机的排签装置,其具有将签条限制在落签槽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骨肉相连自动穿串机的排签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上有与其传送方向垂直的落签槽,落签槽内放置签条,第二传送带上设置限制签条从落签槽中滑出的压签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签片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上并与落签槽垂直,签条在传送带上传动,压签片限制签条在落签槽和压签片之间,使其难以从落签槽中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签片悬置在第二传送带上方并贴近其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签片贴近第二传送带表面但不固定,使压签片不妨碍第二传送带传送,又能将签条限制在落签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签片包括第一压签环和第二压签环并且第一压签环和第二压签环分别与第二传送带两侧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签环压住签条的尖端,第二压签环压住签条的尾部,使签条头尾均被稳固在落签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压签环两端固定在第二传送带里侧,所述第二压签环两端固定在第二传送带外侧,第一压签环和第二压签环均围成封闭的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签环与第二压签环均在第二传送带上方围成封闭的圈,使第一压签环限制住落签槽内的签条端部,第二压签环限制住落签槽内的签条尾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签片为网格状压签条组成,压签片一侧与机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签片设置为网格状,一端固定在第二传送带一侧所在位置的机架上,网格状的压签片增大与第二传送带的接触面积,使压签片更能全方位地限制签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有压肉板和托肉板,当托肉板在压肉板下时,签条从托肉板一侧插入,压肉板一侧的机架上设置具有弹性的压肉签,压肉签延伸到压肉板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肉板向下压压肉签,压肉签将肉块压实在托肉板内,避免肉块打滑,签条从一侧插入时能更加快速准确,使签条能贯穿每一块肉;由于压肉签具有弹性,才可以被压制抵触在托肉板上,在压肉板从其上移开后,压肉签因弹力恢复原形,不妨碍托肉板在第一传送带上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有第一传送带,机架上还设置有横置在第一传送带上方的支架,支架与第一传送带等宽,压肉签固定在支架上并且等间距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支撑压肉签,使压肉签悬置在第一传送带上方,由于托肉板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因此压肉签能均匀地抵触在托肉板表面,使压制肉块方位更全面,从而尽量压到每一块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肉板底部设置与压肉签抵触的上签槽,上签槽沿第一传送带传送方向延伸并与压肉签位置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肉签抵在托肉板表面并嵌入上签槽内,进一步限制压肉签,压肉签将肉块压实在托肉板内,避免肉块打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第一压签环和第二压签环分别抵压住签条的尖端和尾端,限制签条从落签槽中滑出;

2.网格形压签片更能全面的限制签条,防止签条从落签槽中滑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压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打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体现实施例一中打签装置与签条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压肉签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体现实施例一中压肉板压住压肉签并抵触在托肉板上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中排签轮和盛签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中压签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中压签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工作台;12、门架;121、横板;122、支撑柱;2、传动装置;21、第一传送带;22、第二传送带;3、压肉装置;31、托肉板;311、凹槽;32、压肉板;33、压肉气缸;4、打签装置;41、打签气缸;42、推签片;51、第一感应控制器;52、第二感应控制器;6、压肉签;61、支架;62、固定板;621固定块;63、第一螺栓;64、签孔;65、环套;66、上签槽;7、排签装置;71、落签槽;72、盛签盒;73、排签轮;74、签条;75、压签片;76、压签条;761、第一压签环;762、第二压签环;77、方块;78、第二螺栓;79、长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骨肉相连自动穿串机的排签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动装置2、压肉装置3和打签装置4。机架1放置在工作台11上,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传动装置2分别传动签条74和码好的肉块,肉块被传动到压肉装置3下,压肉装置3压紧肉块,打签装置4将签条74插进肉块成串。

传动装置2包括第一传送带21和第二传送带22,第一传送带21表面光滑平整,在第一传送带21中部设置有竖直的门架12,门架12横置在第一传送带21与第二传送带22上方;第二传送带22传送签条74,第二传送带22紧挨第一传送带21而且并列设置,第二传送带22末端位于第一传送带21中部。

参照图2,压肉装置3包括托肉板31,托肉板31放置在第一传送带21上并与其等宽,托肉板31上有等距的凹槽311,凹槽311两端通透,肉块宽度与凹槽311等宽,恰好能码放在凹槽311内,在肉块之间还码放脆骨,签条74平行于凹槽311从一端插入。

压肉装置3还包括竖直的压肉板32,压肉板32底面形状与凹槽311相同,顶面固定压肉气缸33,压肉气缸33固定在从门架12侧壁伸出的横板121上,横板121上有两竖直的支撑柱122与门架12顶面底部固定。压肉气缸33输出端竖直向下,压肉气缸33由第一感应控制器51控制,第一感应控制器51为现有技术,第一感应控制器51设置在横板121底面并且靠近压肉板32,感应托肉板31是否进行到压肉板32下,当托肉板31进行到压肉板32下时,第一传送带21停止。

参照图3和图4,打签装置4包括打签气缸41和推签片42,打签气缸41设置在第二传送带22末端,打签气缸41横向悬置在第一传送带21上方,打签气缸41不启动时,其输出端横跨第二传送带22并位于第二传送带22的外边缘,输出端固定一推签片42,推签片42底面与第二传送带22表面平齐,远离第二传送带22尾端的一边与压肉板32对齐;打签气缸41启动时,推签片42将签条224沿其尖端方向推送。

在第二传送带22远离第一传送带21的一边上设置竖直的第二感应控制器52,第二感应控制器52为现有技术。第二感应控制器52位于推签片42上方,与压肉板32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感应控制器52感应签条74是否在落签槽71上,并控制第二传送带22和打签气缸41。签条74尾端在第二感应控制器52下时,使压肉气缸33启动,压肉板32压到托肉板31上,再启动打签气缸41,将签条74穿入肉块中;第二感应控制器52连接第一感应控制器51,若第二感应控制器52感应到落签槽71内没有签条74,使第二传送带22传动,第一感应控制器51令第一传送带21停止,直至感应到签条74时第二传送带22停止运动,第一传送带21运动,再进行打签动作。

参照图5和图6,为防止肉块大小不一,打签时发生打滑,因此设置压肉签6,压紧肉块,使签条74完全穿透肉串。压肉签6设置在支架61上,支架61位于沿第一传送带21运行方向上门架12的前方,支架61为矩形块,支架61一端垂直凸出一段固定板62,固定板62上穿过两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穿过一长方体固定块621固定在第一传送带21边沿的机架1上,支架61横向悬置在第一传送带21上方,距第一传送带21表面距离较托肉板31高度较高,使托肉板31放在第一传送带21上时,支架61不与其相撞。支架61沿第一传送带21传动方向等距设有贯穿支架61的签孔64,签孔64内插入压肉签6,使压肉签6能均匀地抵触在托肉板31表面,使压制肉块方位更全面,从而尽量压到每一块肉。

两个压肉签6一端组合在一起,形成封闭的环套65,两个压肉签6之间的距离与两签孔64之间的距离相同,两个压肉签6沿第一传送带21传动方向,从支架61一侧各插入一个相邻的签孔64内,使环套65尽头紧贴支架61外壁,令压肉签6牢牢固定在支架61上,减少压肉签6从签孔64中滑出的可能性。

压肉签6沿第一传送带21传送方向上延伸,延伸到压肉板32的后端。压肉签6从与支架61固定的一端平直延伸到其中部后向下弯曲,弯曲到压肉签6距离第一传送带21表面相近于托肉板31高度后,再沿平直方向延伸,使压肉板32抵压压肉签6时更方便省力,可使压肉签6不妨碍托肉板31在第一传送带21上的传动。压肉板32底面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上签槽66,上签槽66沿传送带传送方向设置,每个上签槽66与每个压肉签6位置对应,使压肉签6能嵌入上签槽66内。压肉签6具有弹性,压肉板32向下运动时,压到压肉签6上,压肉签6受力向下弯曲嵌入上签槽66中,紧紧压制肉块;在压肉板32从其上移开后,压肉签6因弹力恢复原形,不妨碍托肉板31在第一传送带21上的移动。

参照图7,为使签条74能及时准确地被打签气缸41插入肉块内,在第二传送带22上设置排签装置7。排签装置7包括落签槽71、盛签盒72和排签轮73。若干落签槽71等距设置在第二传送带22表面,落签槽71与第二传送带22传送方向垂直,盛签盒72设置在第二传送带22一端,盛签盒72内存放签条74,签条74按照同一方向摆放,签条74尖端面对第一传送带21,签条74尾端较宽。

排签轮73设置在第二传送带22上靠近盛签盒72的一端,由电机驱动转动,排签轮73两端固定在机架1上,转动方向与第二传送带22传送方向相反,排签轮73悬在第二传送带22上方,排签轮73距离第二传送带22表面距离仅可容下一支签条74通过,将乱序的签条74依次摆放到落签槽71中。

参照图8,为了使签条74在第二传送带22上传动时不会脱离落签槽71,排签装置7还包括压签片75,压签片75包括第一压签环761和第二压签环762,第一压签环761和第二压签环762均在第二传送带22上方围成一个封闭的圈,第一压签环761和第二压签环762两端固定在一方块77上,方块77通过第二螺栓固定第二传送带22侧边的机架1上。第二传送带22与第一传送带21相近的一侧为其里侧,远离第一传送带21一侧为其外侧,第一压签环761固定在第二传送带22里侧,两个固定点之间稍有一定距离,第一压签环761从固定点向第二传送带22中央延伸后与落签槽71长度方向垂直,第二压签环762固定在第二传送带22外侧,第二压签环762两端距离与第一压签环761宽度相同,第二压签环762与第二传送带22边缘形成矩形框架,用于压制签条74较宽的尾端。压签片75悬置在第二传送带22上方,与落签槽71上表面相近。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签条74按照同一方向放入盛签盒72中,尖端面向第一传送带21。签条74随第二传送带22运动,排签轮73与第二传送带22反向运动,排签轮73下仅允许一签条74通过,摩擦签条74,将签条74分散开,将签条74依次码放在落签槽71中。

第一压签环761压住第二传送带22上签条74的尖端,第二压签环762压住第二传送带22上签条74的尾端,使签条74不从落签槽71中脱离。

签条74被传送到推签片42处,被打签装置4打入肉块内,第二传送带22继续传动,将下一个签条74传送到推签片42处。

实施例二:参照图9,为一种骨肉相连自动穿串机的排签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排签装置7包括矩形网格的压签片75,压签片75由截面为圆形的压签条76组成,其一边固定在一长条块79上,长条块79固定在第二传送带22外侧所在的机架1上,压签片75另一边抵靠在第二传送带22里边所在的机架1上。压签片75增大与签条74和落签槽71的接触面积,能更好的固定签条74。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