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针菇根部切除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5974发布日期:2020-06-20 17:2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针菇根部切除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尤其涉及一种金针菇根部切除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是一种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但其也包括一些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生物,如金针菇,金针菇别名冬菇,朴蕈,绒毛柄金钱菌等,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种植,金针菇在我国分布广泛,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

金针菇本身是无毒的,但存在金针菇根部容易木质化,不易咀嚼,通常在食用时都是将买来的金针菇根部切除,但是许多人没有切除金针菇根部的意识,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浪费,而且在培养的过程中,培养基中含有棉籽壳和麸皮,日常食用时常规水洗并不能完全去除这些物质,食用过程中误食棉籽壳和麸皮可能会导致堵塞咽喉,情节严重者甚至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的问题。

因此,目前需要研发一种可以将金针菇内部残留的棉籽壳和麸皮去除以及对金针菇根部进行精准切除并分别回收的金针菇根部切除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金针菇根部容易木质化,不易咀嚼,通常在食用时都是将买来的金针菇根部切除,但是许多人没有切除金针菇根部的意识,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浪费,而且在培养的过程中,培养基中含有棉籽壳和麸皮,日常食用时常规水洗并不能完全去除这些物质,食用过程中误食棉籽壳和麸皮可能会导致堵塞咽喉,情节严重者甚至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针菇根部切除回收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金针菇根部切除回收装置,包括外壳,控制屏,收集槽,颠簸清洗机构,收集机构,拨正输送机构,根部切除机构和可调式拨选机构;外壳右端中部设置有控制屏;外壳左下方设置有收集槽;外壳内中上部设置有颠簸清洗机构;外壳内上部设置有收集机构;外壳内右下部设置有拨正输送机构,并且拨正输送机构前端顶部左方与颠簸清洗机构相连接;外壳内中下部设置有根部切除机构,并且根部切除机构前端左部上方与颠簸清洗机构相连接,而且根部切除机构右端中上部与拨正输送机构相连接;外壳内左下部设置有可调式拨选机构,并且可调式拨选机构右端中上部与根部切除机构相连接。

颠簸清洗机构包括放料口,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凸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二凸轮,第一伸缩杆,第一滑块,第一滑轨,过滤板,抽屉,第二伸缩杆,第二滑块,第二滑轨,输水管和喷洒清洗头;放料口右下方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左方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凸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左方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二凸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凸轮左上方通过连接杆与第一伸缩杆相连接;第一伸缩杆左端与第一滑块相连接;第一伸缩杆右端与过滤板相连接;第一滑块外表面左部与第一滑轨进行滑动连接;过滤板下方设置有抽屉;过滤板右端中部与第二伸缩杆相连接;过滤板上方设置有输水管;第二伸缩杆右端与第二滑块相连接;第二滑块外表面右部与第二滑轨进行滑动连接;输水管内底端左部设置有喷洒清洗头;放料口左端中上部和右端中部上部均与外壳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后端中部与外壳相连接;第一凸轮后端中部与外壳相连接;第二凸轮后端中部与外壳相连接;第一滑轨左端与外壳相连接;第二滑块右端与外壳相连接。

收集机构包括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电动滑杆,第五锥齿轮,螺杆,滑动推杆和收集铲;第三锥齿轮右端中部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三锥齿轮底端中部与电动滑杆相连接;第四锥齿轮右端中部与螺杆进行转动连接;电动滑杆外表面上部与第五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螺杆外表面左部与滑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滑动推杆底端与收集铲相连接;第三锥齿轮底端中部与可调式拨选机构相连接;螺杆右端与外壳相连接。

拨正输送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六锥齿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九锥齿轮,往复升降传动柱,第三滑块,拨正耙,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十一传动轮和收集板;伺服电机前端中部与第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顶端上方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左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六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锥齿轮前端顶部与第七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七锥齿轮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八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锥齿轮左端中部与第九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九锥齿轮左端中部与往复升降传动柱进行转动连接;往复升降传动柱前端右中部与第三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滑块底端中部与拨正耙相连接;第九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十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左方通过传送带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右端与收集板相连接;伺服电机底端与外壳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后端中部与外壳相连接;第八锥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相连接;第十传动轮后端中部与外壳相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前端中部与外壳相连接;收集板右端上方与外壳相连接。

根部切除机构包括支撑板,第十二传动轮,l形传动柱,传动板,第四滑块,第三滑轨,第十三传动轮,第一根部定位机构,第二根部定位机构,第四滑轨,第十四传动轮,第五滑块,第一电动推杆,第一切刀,弹簧伸缩柱,第六滑块,第二电动推杆,第二切刀,第三电动推杆,第一根部定位板,第四电动推杆和第二根部定位板;支撑板左下方设置有第十二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顶端中部与l形传动柱进行转动连接;l形传动柱外表面上部与传动板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板底端右部与第四滑块相连接;传动板顶端右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十三传动轮相连接;第四滑块顶端与第三滑轨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三滑轨外表面与支撑板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右方通过皮带与第一根部定位机构相连接,并且第一根部定位机构底端与支撑板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右方通过皮带与第二根部定位机构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根部定位机构位于第一根部定位机构右方;第十三传动轮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根部定位机构前端中下部与第三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前端与第一根部定位板相连接;第二根部定位机构外表面底端与第四滑轨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四滑轨底端与支撑板相连接;第二根部定位机构前端中下部与第四电动推杆相连接;第四电动推杆前端与第二根部定位板相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右方通过皮带与第五滑块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右方通过皮带与第六滑块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六滑块位于第五滑块右方;第五滑块前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前端中部与第一切刀相连接;第五滑块左方设置有弹簧伸缩柱;第六滑块前端中部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前端中部与第二切刀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后端端后方与第五传动轮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底端中部与外壳相连接;弹簧伸缩柱左端中部与可调式拨选机构相连接;第六滑块右端中部与往复升降传动柱相连接。

可调式拨选机构包括第十锥齿轮,第十一锥齿轮,刻度板,第一调节块和转动拨杆;第十锥齿轮顶端中部与第十一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十一锥齿轮底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刻度板进行转动连接;刻度板外表中部与第一调节块相连接;第一调节块底端中部与转动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十锥齿轮右端中部与弹簧伸缩柱相连接;第十锥齿轮左端中部与外壳相连接;第十一锥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三锥齿轮相连接。

拨正耙设置有四组齿,并且每两个齿之间的间距为十五厘米。

第四滑轨内左端设置有弹簧。

第一根部定位板和第二根部定位板上分别有十五个长为二厘米的伸缩杆,并且圆形头部内含激光发射装置,伸缩杆收缩后,停止发射激光,第五滑块和第六滑块内含激光接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计了颠簸清洗机构和收集机构,首先将金针菇投放至颠簸清洗机构内,然后颠簸清洗机构开始工作,颠簸清洗机构颠簸的同时通过喷水的方式进行冲洗,将其内部残留的木屑或者泥土从金针菇的紧密结构中颠簸出去并对金针菇进行清洗,然后收集机构将清洗完成的金针菇全部向颠簸清洗机构右侧收集直至所有金针菇全部进入到拨正输送机构内部,实现了对金针菇内部残留的棉籽壳和麸皮进行彻底的清除的功能。

2.本发明设计了拨正输送机构,在拨正输送机构中,将散乱的金针菇进行拨正处理,使其全部按照水平方向进入到传送带上进行输送,便于下一步根部切除工作的完成。

3.本发明设计了根部切除机构和可调式拨选机构,当拨正后的金针菇输送至根部切除机构的正下部时,根部切除机构对其根部进行定位和切除,将根部较硬易木质化的部位切除,最后根据金针菇种类和培养大小的不同,通过控制屏调整可调式拨选机构的高度,根部切除后,高度低于金针菇主体部分,调整可调式拨选机构的高度大于根部小于主体部分,然后可调式拨选机构将切除后的金针菇主体和根部分别进行收集,实现了对金针菇根部精准定位后进行切除以及最后的分别对金针菇根部和主体进行回收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颠簸清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拨正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根部切除机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可调式拨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外壳,2-控制屏,3-收集槽,4-颠簸清洗机构,5-收集机构,6-拨正输送机构,7-根部切除机构,8-可调式拨选机构,401-放料口,402-第一锥齿轮,403-第二锥齿轮,404-第一传动轮,405-第二传动轮,406-第一凸轮,407-第三传动轮,408-第四传动轮,409-第五传动轮,4010-第二凸轮,4011-第一伸缩杆,4012-第一滑块,4013-第一滑轨,4014-过滤板,4015-抽屉,4016-第二伸缩杆,4017-第二滑块,4018-第二滑轨,4019-输水管,4020-喷洒清洗,501-第三锥齿轮,502-第四锥齿轮,503-电动滑杆,504-第五锥齿轮,505-螺杆,506-滑动推杆,507-收集铲,601-伺服电机,602-第六传动轮,603-第七传动轮,604-第八传动轮,605-第六锥齿轮,606-第七锥齿轮,607-第八锥齿轮,608-第九锥齿轮,609-往复升降传动柱,6010-第三滑块,6011-拨正耙,6012-第九传动轮,6013-第十传动轮,6014-第十一传动轮,6015-收集板,701-支撑板,702-第十二传动轮,703-l形传动柱,704-传动板,705-第四滑块,706-第三滑轨,707-第十三传动轮,708-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9-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10-第四滑轨,7011-第十四传动轮,7012-第五滑块,7013-第一电动推杆,7014-第一切刀,7015-弹簧伸缩柱,7016-第六滑块,7017-第二电动推杆,7018-第二切刀,7019-第三电动推杆,7020-第一根部定位板,7021-第四电动推杆,7022-第二根部定位板,801-第十锥齿轮,802-第十一锥齿轮,803-刻度板,804-第一调节块,805-转动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金针菇根部切除回收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外壳1,控制屏2,收集槽3,颠簸清洗机构4,收集机构5,拨正输送机构6,根部切除机构7和可调式拨选机构8;外壳1右端中部设置有控制屏2;外壳1左下方设置有收集槽3;外壳1内中上部设置有颠簸清洗机构4;外壳1内上部设置有收集机构5;外壳1内右下部设置有拨正输送机构6,并且拨正输送机构6前端顶部左方与颠簸清洗机构4相连接;外壳1内中下部设置有根部切除机构7,并且根部切除机构7前端左部上方与颠簸清洗机构4相连接,而且根部切除机构7右端中上部与拨正输送机构6相连接;外壳1内左下部设置有可调式拨选机构8,并且可调式拨选机构8右端中上部与根部切除机构7相连接。

颠簸清洗机构4包括放料口401,第一锥齿轮402,第二锥齿轮403,第一传动轮404,第二传动轮405,第一凸轮406,第三传动轮407,第四传动轮408,第五传动轮409,第二凸轮4010,第一伸缩杆4011,第一滑块4012,第一滑轨4013,过滤板4014,抽屉4015,第二伸缩杆4016,第二滑块4017,第二滑轨4018,输水管4019和喷洒清洗4020头;放料口401右下方设置有第一锥齿轮402;第一锥齿轮402后端中部与第二锥齿轮403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403后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4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404左方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405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05后端中部与第一凸轮40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05前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4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7左方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408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8前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409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8后端中部与第二凸轮4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凸轮4010左上方通过连接杆与第一伸缩杆4011相连接;第一伸缩杆4011左端与第一滑块4012相连接;第一伸缩杆4011右端与过滤板4014相连接;第一滑块4012外表面左部与第一滑轨4013进行滑动连接;过滤板4014下方设置有抽屉4015;过滤板4014右端中部与第二伸缩杆4016相连接;过滤板4014上方设置有输水管4019;第二伸缩杆4016右端与第二滑块4017相连接;第二滑块4017外表面右部与第二滑轨4018进行滑动连接;输水管4019内底端左部设置有喷洒清洗4020头;放料口401左端中上部和右端中部上部均与外壳1相连接;第一传动轮404后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第一凸轮406后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第二凸轮4010后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第一滑轨4013左端与外壳1相连接;第二滑块4017右端与外壳1相连接。

收集机构5包括第三锥齿轮501,第四锥齿轮502,电动滑杆503,第五锥齿轮504,螺杆505,滑动推杆506和收集铲507;第三锥齿轮501右端中部与第四锥齿轮502进行啮合;第三锥齿轮501底端中部与电动滑杆503相连接;第四锥齿轮502右端中部与螺杆505进行转动连接;电动滑杆503外表面上部与第五锥齿轮504进行转动连接;螺杆505外表面左部与滑动推杆506进行转动连接;滑动推杆506底端与收集铲507相连接;第三锥齿轮501底端中部与可调式拨选机构8相连接;螺杆505右端与外壳1相连接。

拨正输送机构6包括伺服电机601,第六传动轮602,第七传动轮603,第八传动轮604,第六锥齿轮605,第七锥齿轮606,第八锥齿轮607,第九锥齿轮608,往复升降传动柱609,第三滑块6010,拨正耙6011,第九传动轮6012,第十传动轮6013,第十一传动轮6014和收集板6015;伺服电机601前端中部与第六传动轮602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602前端中部与第七传动轮603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602顶端上方与第八传动轮604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603左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6012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604前端中部与第六锥齿轮605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锥齿轮605前端顶部与第七锥齿轮606进行啮合;第七锥齿轮606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八锥齿轮607进行转动连接;第八锥齿轮607左端中部与第九锥齿轮608进行啮合;第九锥齿轮608左端中部与往复升降传动柱609进行转动连接;往复升降传动柱609前端右中部与第三滑块6010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滑块6010底端中部与拨正耙6011相连接;第九传动轮6012后端中部与第十传动轮6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6013左方通过传送带与第十一传动轮6014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6013右端与收集板6015相连接;伺服电机601底端与外壳1相连接;第八传动轮604后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第八锥齿轮607顶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402相连接;第十传动轮6013后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第十一传动轮6014前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收集板6015右端上方与外壳1相连接。

根部切除机构7包括支撑板701,第十二传动轮702,l形传动柱703,传动板704,第四滑块705,第三滑轨706,第十三传动轮707,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8,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第四滑轨7010,第十四传动轮7011,第五滑块7012,第一电动推杆7013,第一切刀7014,弹簧伸缩柱7015,第六滑块7016,第二电动推杆7017,第二切刀7018,第三电动推杆7019,第一根部定位板7020,第四电动推杆7021和第二根部定位板7022;支撑板701左下方设置有第十二传动轮702;第十二传动轮702顶端中部与l形传动柱703进行转动连接;l形传动柱703外表面上部与传动板704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板704底端右部与第四滑块705相连接;传动板704顶端右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十三传动轮707相连接;第四滑块705顶端与第三滑轨706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三滑轨706外表面与支撑板701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707右方通过皮带与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8相连接,并且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8底端与支撑板701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707右方通过皮带与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位于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8右方;第十三传动轮707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十四传动轮7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8前端中下部与第三电动推杆7019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7019前端与第一根部定位板7020相连接;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外表面底端与第四滑轨7010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四滑轨7010底端与支撑板701相连接;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前端中下部与第四电动推杆7021相连接;第四电动推杆7021前端与第二根部定位板7022相连接;第十四传动轮7011右方通过皮带与第五滑块7012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7011右方通过皮带与第六滑块7016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六滑块7016位于第五滑块7012右方;第五滑块7012前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7013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7013前端中部与第一切刀7014相连接;第五滑块7012左方设置有弹簧伸缩柱7015;第六滑块7016前端中部与第二电动推杆7017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7017前端中部与第二切刀7018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702后端端后方与第五传动轮409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702底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弹簧伸缩柱7015左端中部与可调式拨选机构8相连接;第六滑块7016右端中部与往复升降传动柱609相连接。

可调式拨选机构8包括第十锥齿轮801,第十一锥齿轮802,刻度板803,第一调节块804和转动拨杆805;第十锥齿轮801顶端中部与第十一锥齿轮802进行啮合;第十一锥齿轮802底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刻度板803进行转动连接;刻度板803外表中部与第一调节块804相连接;第一调节块804底端中部与转动拨杆805进行转动连接;第十锥齿轮801右端中部与弹簧伸缩柱7015相连接;第十锥齿轮801左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第十一锥齿轮802顶端中部与第三锥齿轮501相连接。

拨正耙6011设置有四组齿,并且每两个齿之间的间距为十五厘米。

第四滑轨7010内左端设置有弹簧。

第一根部定位板7020和第二根部定位板7022上分别有十五个长为二厘米的伸缩杆,并且圆形头部内含激光发射装置,伸缩杆收缩后,停止发射激光,第五滑块7012和第六滑块7016内含激光接收装置。

工作原理:使用前,首先接通电源,然后将金针菇投放至颠簸清洗机构4内,接着拨正输送机构6开始工作,并带动颠簸清洗机构4开始工作,颠簸清洗机构4颠簸的同时通过喷水的方式进行冲洗,将其内部残留的木屑或者泥土从金针菇的紧密结构中颠簸出去并对金针菇进行清洗,然后收集机构5将清洗完成的金针菇全部向颠簸清洗机构4右侧收集直至所有金针菇全部进入到拨正输送机构6内部,在拨正输送机构6中,将散乱的金针菇进行拨正处理,使其按照水平方向进入到传送带上进行输送,在传送带上进行输送的同时,根部切除机构7和可调式拨选机构8在拨正输送机构6的带动下开始工作,当拨正后的金针菇输送至根部切除机构7的正下部时,根部切除机构7对其根部进行定位和切除,将根部较硬易木质化的部位切除,最后根据金针菇种类和培养大小的不同,通过控制屏2调整可调式拨选机构8的高度,根部切除后,高度低于金针菇主体部分,调整可调式拨选机构8的高度大于根部小于主体部分,然后可调式拨选机构8将切除后的金针菇主体和根部分别进行收集,根部向左侧滑动至收集槽3内收集,主体部分被可调式拨选机构8拨动至外壳1内左下部的收集槽3内,实现了对金针菇的颠簸清洗除去其内部残留的棉籽壳和麸皮以及对金针菇根部切除并将根部和主体部分分别进行回收的功能。

颠簸清洗机构4包括放料口401,第一锥齿轮402,第二锥齿轮403,第一传动轮404,第二传动轮405,第一凸轮406,第三传动轮407,第四传动轮408,第五传动轮409,第二凸轮4010,第一伸缩杆4011,第一滑块4012,第一滑轨4013,过滤板4014,抽屉4015,第二伸缩杆4016,第二滑块4017,第二滑轨4018,输水管4019和喷洒清洗4020头;放料口401右下方设置有第一锥齿轮402;第一锥齿轮402后端中部与第二锥齿轮403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403后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4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404左方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405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05后端中部与第一凸轮40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05前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4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7左方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408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8前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409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8后端中部与第二凸轮4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凸轮4010左上方通过连接杆与第一伸缩杆4011相连接;第一伸缩杆4011左端与第一滑块4012相连接;第一伸缩杆4011右端与过滤板4014相连接;第一滑块4012外表面左部与第一滑轨4013进行滑动连接;过滤板4014下方设置有抽屉4015;过滤板4014右端中部与第二伸缩杆4016相连接;过滤板4014上方设置有输水管4019;第二伸缩杆4016右端与第二滑块4017相连接;第二滑块4017外表面右部与第二滑轨4018进行滑动连接;输水管4019内底端左部设置有喷洒清洗4020头;放料口401左端中上部和右端中部上部均与外壳1相连接;第一传动轮404后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第一凸轮406后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第二凸轮4010后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第一滑轨4013左端与外壳1相连接;第二滑块4017右端与外壳1相连接。

使用前,首先将金针菇经由放料口401放入颠簸清洗机构4内部,接着第一锥齿轮402在拨正输送机构6的带动下开始转动,第一锥齿轮402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03开始转动,第二锥齿轮403带动第一传动轮404开始同轴转动,第一传动轮404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传动轮405开始转动,第二传动轮405带动第一凸轮406和第三传动轮407同轴转动,同时第三传动轮407带动第四传动轮408开始转动,第四传动轮408带动第五传动轮409和第二凸轮4010开始转动,第一凸轮406和第二凸轮4010同步顺时针转动,转动,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伸缩杆4011向右侧伸长,第二伸缩杆4016向右侧收缩,同时第一滑块4012和第二滑块4017分别在第一滑轨4013和第二滑轨4018内部滑动,使过滤板4014开始颠簸,同时向输水管4019内加水,喷洒清洗4020头将水向下部喷洒,对颠簸中的金针菇进行水洗,颠簸出来的棉籽壳和麸皮通过过滤板4014进入到抽屉4015内,抽屉4015装满后,即可抽出将棉籽壳和麸皮回收,以待培养基继续使用,实现了对金针菇的颠簸清洗,将金针菇内部残留的棉籽壳和麸皮全部颠簸出来并对金针菇进行清洗的功能。

收集机构5包括第三锥齿轮501,第四锥齿轮502,电动滑杆503,第五锥齿轮504,螺杆505,滑动推杆506和收集铲507;第三锥齿轮501右端中部与第四锥齿轮502进行啮合;第三锥齿轮501底端中部与电动滑杆503相连接;第四锥齿轮502右端中部与螺杆505进行转动连接;电动滑杆503外表面上部与第五锥齿轮504进行转动连接;螺杆505外表面左部与滑动推杆506进行转动连接;滑动推杆506底端与收集铲507相连接;第三锥齿轮501底端中部与可调式拨选机构8相连接;螺杆505右端与外壳1相连接。

使用时,首先接通电源,然后第三锥齿轮501在可调式拨选机构8的带动下开始转动,第三锥齿轮501带动与之啮合的第四锥齿轮502开始转动,第四锥齿轮502带动螺杆505开始转动,螺杆505转动后,即可带动滑动推杆506开始在螺杆505向右侧滑动,同时滑动推杆506向下伸长至最长,即使收集铲507位于颠簸清洗机构4上方四厘米处,然后滑动推杆506运动至最右侧时,电动滑杆503向下滑动,使第四锥齿轮502脱离与第三锥齿轮501的啮合状态,并使第五锥齿轮504与第四锥齿轮502进行啮合,即可使第四锥齿轮502转动方向发生改变,第四锥齿轮502带动螺杆505反向转动,螺杆505带动滑动推杆506向左侧运动,同时滑动推杆506收缩至最短,至最左侧时,电动滑杆503向上滑动,使第三锥齿轮501和第四锥齿轮502重新啮合,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之后,即可将所有金针菇全部收集至拨正输送机构6内,实现了对颠簸清洗后的金针菇收集并拨至拨正输送机构6内的功能。

拨正输送机构6包括伺服电机601,第六传动轮602,第七传动轮603,第八传动轮604,第六锥齿轮605,第七锥齿轮606,第八锥齿轮607,第九锥齿轮608,往复升降传动柱609,第三滑块6010,拨正耙6011,第九传动轮6012,第十传动轮6013,第十一传动轮6014和收集板6015;伺服电机601前端中部与第六传动轮602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602前端中部与第七传动轮603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602顶端上方与第八传动轮604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603左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6012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604前端中部与第六锥齿轮605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锥齿轮605前端顶部与第七锥齿轮606进行啮合;第七锥齿轮606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八锥齿轮607进行转动连接;第八锥齿轮607左端中部与第九锥齿轮608进行啮合;第九锥齿轮608左端中部与往复升降传动柱609进行转动连接;往复升降传动柱609前端右中部与第三滑块6010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滑块6010底端中部与拨正耙6011相连接;第九传动轮6012后端中部与第十传动轮6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6013左方通过传送带与第十一传动轮6014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6013右端与收集板6015相连接;伺服电机601底端与外壳1相连接;第八传动轮604后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第八锥齿轮607顶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402相连接;第十传动轮6013后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第十一传动轮6014前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收集板6015右端上方与外壳1相连接。

使用前,首先接通电源,然后伺服电机601开始转动,伺服电机601带动第六传动轮602和第七传动轮603开始同轴转动,第六传动轮602通过皮带带动第八传动轮604开始转动,第八传动轮604带动第六锥齿轮605开始同轴转动,第六锥齿轮605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七锥齿轮606开始转动,第七锥齿轮606通过转轴杆带动第八锥齿轮607开始转动,第八锥齿轮607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九锥齿轮608开始转动,第九锥齿轮608通过转轴杆带动往复升降传动柱609开始转动,往复升降传动柱609带动第三滑块6010和拨正耙6011开始下降并向左侧滑动,由于拨正耙6011每两个齿之间的间距为十五厘米,大于金针菇竖直方向最大长度,所以同一簇金针菇只会同时与拨正耙6011的一个齿相接触,由于受力不均匀,在拨正耙6011向左侧运动的同时,会逐渐将散乱的金针菇全部拨动至水平方向,并将它们带动至传送带上,并且拨正耙6011运动到最左侧向右恢复时,拨正耙6011不会与收集板6015上的金针菇相接触,保证拨正耙6011将所有的金针菇向左侧拨正至传送带上,与此同时,第七传动轮603通过皮带带动第九传动轮6012开始转动,第九传动轮6012带动第十传动轮6013开始同轴转动,第十传动轮6013通过传送带带动第十一传动轮6014开始转动,将拨正后的金针菇向左侧输送,实现了将散乱的金针菇整理拨正并向左侧输送的功能。

根部切除机构7包括支撑板701,第十二传动轮702,l形传动柱703,传动板704,第四滑块705,第三滑轨706,第十三传动轮707,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8,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第四滑轨7010,第十四传动轮7011,第五滑块7012,第一电动推杆7013,第一切刀7014,弹簧伸缩柱7015,第六滑块7016,第二电动推杆7017,第二切刀7018,第三电动推杆7019,第一根部定位板7020,第四电动推杆7021和第二根部定位板7022;支撑板701左下方设置有第十二传动轮702;第十二传动轮702顶端中部与l形传动柱703进行转动连接;l形传动柱703外表面上部与传动板704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板704底端右部与第四滑块705相连接;传动板704顶端右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十三传动轮707相连接;第四滑块705顶端与第三滑轨706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三滑轨706外表面与支撑板701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707右方通过皮带与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8相连接,并且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8底端与支撑板701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707右方通过皮带与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位于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8右方;第十三传动轮707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十四传动轮7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8前端中下部与第三电动推杆7019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7019前端与第一根部定位板7020相连接;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外表面底端与第四滑轨7010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四滑轨7010底端与支撑板701相连接;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前端中下部与第四电动推杆7021相连接;第四电动推杆7021前端与第二根部定位板7022相连接;第十四传动轮7011右方通过皮带与第五滑块7012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7011右方通过皮带与第六滑块7016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六滑块7016位于第五滑块7012右方;第五滑块7012前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7013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7013前端中部与第一切刀7014相连接;第五滑块7012左方设置有弹簧伸缩柱7015;第六滑块7016前端中部与第二电动推杆7017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7017前端中部与第二切刀7018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702后端端后方与第五传动轮409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702底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弹簧伸缩柱7015左端中部与可调式拨选机构8相连接;第六滑块7016右端中部与往复升降传动柱609相连接。

待拨正输送机构6将拨正后的金针菇向左侧输送时,首先第十二传动轮702在第五传动轮409的带动下开始转动,第十二传动轮702通过转轴杆带动l形传动柱703开始转动,l形传动柱703带动传动板704开始左右滑动,传动板704带动第四滑块705在第三滑轨706内部开始左右滑动,当传动板704向左侧滑动时,第十三传动轮707首先通过皮带带动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开始向左侧滑动,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8固定不动,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向左侧滑动时,带动第十三传动轮707开始转动,然后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滑动至左侧时开始与第四滑轨7010内部的弹簧开始接触,滑动至最左侧时,弹簧压缩至最短,同时l形传动柱703转动至最左侧,然后l形传动柱703开始向右侧转动,第四滑轨7010内部的弹簧伸长,将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弹出,第十三传动轮707转动方向发生改变,在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滑动的同时,第四电动推杆7021伸长,使第二根部定位板7022向下与金针菇接触,第二根部定位板7022与金针菇接触后,其上部的激光伸缩杆遇到硬度大于主体的根部收缩,停止发射激光,而未收缩的主体部分继续发射激光,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8固定不动,把好定位的最后一关,防止因同时传送的金针菇过多,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定位不及时,同时第十三传动轮707通过转轴杆带动第十四传动轮7011开始转动,第十四传动轮7011通过皮带带动第五滑块7012和第六滑块7016向中间运动,而当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遇弹簧改变滑动方向的时候,第五滑块7012和第六滑块7016运动至中间位置,当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运动到最右端时,第五滑块7012向左运动至与弹簧伸缩柱7015接触并将其压缩至最短,然后将第五滑块7012向右弹出,使第十四传动轮7011改变转动方向,此时由于第十三传动轮707已经停止转动,所以第十四传动轮7011通过转轴杆带动第十三传动轮707开始反向转动,继续重复上述过程,在第六滑块7016滑动的过程中,接收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发出的激光信息,检测到无激光与有激光相邻的位置,第二电动推杆7017开始伸长,使第二切刀7018向下将根部切除,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8与第五滑块7012同样如此,实现了对拨正后的金针菇根部进行自动定位和切除的功能。

可调式拨选机构8包括第十锥齿轮801,第十一锥齿轮802,刻度板803,第一调节块804和转动拨杆805;第十锥齿轮801顶端中部与第十一锥齿轮802进行啮合;第十一锥齿轮802底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刻度板803进行转动连接;刻度板803外表中部与第一调节块804相连接;第一调节块804底端中部与转动拨杆805进行转动连接;第十锥齿轮801右端中部与弹簧伸缩柱7015相连接;第十锥齿轮801左端中部与外壳1相连接;第十一锥齿轮802顶端中部与第三锥齿轮501相连接。

使用前,首先根据金针菇的种类对第一调节块804进行调节,使第一调节块804在刻度板803上根据凸起的齿进行高度调节,金针菇完成根部切除后,继续向左侧输送,然后第十锥齿轮801在根部切除机构7的带动下开始转动,第十锥齿轮801带动与之啮合的第十一锥齿轮802开始转动,第十一锥齿轮802带动刻度板803开始转动,刻度板803带动第一调节块804开始转动,第一调节块804带动转动拨杆805开始转动,将根部和主体分开的金针菇进行分别回收,由于转动拨杆805高度结余倒下的根部和主体的高度之间,所以转动拨杆805会将所有的金针菇主体全部拨开,根部全部通过,实现了对金针菇根部和主体分别回收的功能。

拨正耙6011设置有四组齿,并且每两个齿之间的间距为十五厘米,金针菇长度最大为十四厘米,此间距可以保证每个金针菇每次只会同时与一个齿进行接触,由于受力的不平衡,就可以实现将散乱的金针菇拨正的功能。

第四滑轨7010内左端设置有弹簧,由于第十三传动轮707两个皮带分别连接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8和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所以当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向右运动时,皮带无法完成连接工作,所以第四滑轨7010内左端设置有弹簧即可实现使第十三传动轮707,第一根部定位机构708和第二根部定位机构709稳定工作运行的功能。

第一根部定位板7020和第二根部定位板7022上分别有十五个长为二厘米的伸缩杆,并且圆形头部内含激光发射装置,伸缩杆收缩后,停止发射激光,第五滑块7012和第六滑块7016内含激光接收装置,通过接收激光信息对根部进行准确定位,有激光处和无激光处相邻的位置即为切刀切除的位置,实现了对金针菇根部精准定位的功能。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