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山藏茶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11314发布日期:2020-08-05 00:5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高山藏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三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藏茶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藏茶属于最典型的黑茶,她的颜色呈深褐色,又是全发酵茶。经检索,申请号为20151097419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保健藏茶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叶进行漂选、摊凉、筛选;(2)杀青;(3)薰蒸;(4)揉捻;(5)渥堆发酵:将添加有酶保活剂和复合酶制剂的酶液喷洒到茶叶上进行发酵;(6)翻拣;(7)压型;(8)烘焙凉干。该保健藏茶的制备方法,外源酶类的添加,不仅利于开发出品种风味独特、功能各异的茶叶制品,而且能缩短加工时间,更好地控制发酵程度,节约生产成本。所制备的藏茶,褐黑有光,具有红、浓、醇、陈四绝特色,茶汤色透红,鲜活可爱;茶味地道,饮用时爽口酣畅;茶香味浓厚;入口不涩不苦、滑润甘甜、滋味醇厚。但是上述专利设计的藏茶制备方法工艺复杂,制备的藏茶品质不易把控,保存时间短,口感有待提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山藏茶及其加工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山藏茶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山藏茶及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备料:采摘小叶种茶并进行风干拣梗,以去除茶叶表面水分和杂质;步骤s2:杀青:准备一口锅具,清洗后进行预热,预热完毕就将步骤s1中所述筛选完毕的茶叶放入锅具中进行炒制揉搓成型;步骤s3:发酵:将步骤s2中所述的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渥堆和保温处理,并观察其颜色变化,待其颜色变黑后得到发酵茶叶;步骤s4:翻堆:配制葡萄糖溶液,并对步骤s3中所述的发酵茶叶进行翻动处理,在翻动过程中将配制的葡萄糖溶液喷施在发酵茶叶表面;步骤s5:摊晾:将步骤s4中所述翻堆后的茶叶均匀摊铺在室内阴凉架上,观察茶叶失水程度;步骤s6:晾晒:将步骤s5中所述的阴凉架推送至室外接受日照处理;步骤s7:分包:将步骤s6中所述日照处理后的茶叶进行搅拌混合处理,使得茶叶成分均匀,然后将其等质量分装到码包内;步骤s8:初步成型:将步骤s7中所述的码包放置到压制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得到茶包;步骤s9:蒸制:将步骤s8中所述的茶包进行蒸制处理,得到软茶包;步骤s10:压制成型:将步骤s9中所述的软茶包在通风处由大石持续压制处理;步骤s11:脱模包装:将步骤s10中所述压制成型后的茶叶去除码包并进行包装,得到成品。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的锅具预热温度为160~220摄氏度,杀青时间为4~6分钟。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的茶叶发酵的环境温度为15~20摄氏度。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3%~6%,葡萄糖溶液质量为茶叶总质量的2%~3%。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在茶叶在阴凉架上含水降低至6%~8%时,将其推出室外晾晒。优选的,所述步骤s9中,所述的茶包蒸制时间为5~7分钟。优选的,所述步骤s10中,所述的软茶包压制时选取质量为15~20千克的大石进行压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山藏茶,采用权利要求上述的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高山藏茶及其加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制备的藏茶品质比较稳定,保存时间长,能够达到良好的发酵效果,进而有效提高了品鉴口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一一种高山藏茶及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备料:采摘小叶种茶并进行风干拣梗,以去除茶叶表面水分和杂质;步骤s2:杀青:准备一口锅具,清洗后进行预热,预热完毕就将步骤s1中所述筛选完毕的茶叶放入锅具中进行炒制揉搓成型;步骤s3:发酵:将步骤s2中所述的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渥堆和保温处理,并观察其颜色变化,待其颜色变黑后得到发酵茶叶;步骤s4:翻堆:配制葡萄糖溶液,并对步骤s3中所述的发酵茶叶进行翻动处理,在翻动过程中将配制的葡萄糖溶液喷施在发酵茶叶表面;步骤s5:摊晾:将步骤s4中所述翻堆后的茶叶均匀摊铺在室内阴凉架上,观察茶叶失水程度;步骤s6:晾晒:将步骤s5中所述的阴凉架推送至室外接受日照处理;步骤s7:分包:将步骤s6中所述日照处理后的茶叶进行搅拌混合处理,使得茶叶成分均匀,然后将其等质量分装到码包内;步骤s8:初步成型:将步骤s7中所述的码包放置到压制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得到茶包;步骤s9:蒸制:将步骤s8中所述的茶包进行蒸制处理,得到软茶包;步骤s10:压制成型:将步骤s9中所述的软茶包在通风处由大石持续压制处理;步骤s11:脱模包装:将步骤s10中所述压制成型后的茶叶去除码包并进行包装,得到成品。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的锅具预热温度为160摄氏度,杀青时间为4分钟,步骤s2中,的茶叶发酵的环境温度为15摄氏度,步骤s4中,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3%,葡萄糖溶液质量为茶叶总质量的2%,步骤s6中,在茶叶在阴凉架上含水降低至6%时,将其推出室外晾晒,步骤s9中,的茶包蒸制时间为5分钟,步骤s10中,的软茶包压制时选取质量为15千克的大石进行压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山藏茶,采用权利要求上述的方法制备而成。实施例二一种高山藏茶及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备料:采摘小叶种茶并进行风干拣梗,以去除茶叶表面水分和杂质;步骤s2:杀青:准备一口锅具,清洗后进行预热,预热完毕就将步骤s1中所述筛选完毕的茶叶放入锅具中进行炒制揉搓成型;步骤s3:发酵:将步骤s2中所述的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渥堆和保温处理,并观察其颜色变化,待其颜色变黑后得到发酵茶叶;步骤s4:翻堆:配制葡萄糖溶液,并对步骤s3中所述的发酵茶叶进行翻动处理,在翻动过程中将配制的葡萄糖溶液喷施在发酵茶叶表面;步骤s5:摊晾:将步骤s4中所述翻堆后的茶叶均匀摊铺在室内阴凉架上,观察茶叶失水程度;步骤s6:晾晒:将步骤s5中所述的阴凉架推送至室外接受日照处理;步骤s7:分包:将步骤s6中所述日照处理后的茶叶进行搅拌混合处理,使得茶叶成分均匀,然后将其等质量分装到码包内;步骤s8:初步成型:将步骤s7中所述的码包放置到压制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得到茶包;步骤s9:蒸制:将步骤s8中所述的茶包进行蒸制处理,得到软茶包;步骤s10:压制成型:将步骤s9中所述的软茶包在通风处由大石持续压制处理;步骤s11:脱模包装:将步骤s10中所述压制成型后的茶叶去除码包并进行包装,得到成品。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的锅具预热温度为180摄氏度,杀青时间为5分钟,步骤s2中,的茶叶发酵的环境温度为18摄氏度,步骤s4中,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4%,葡萄糖溶液质量为茶叶总质量的3%,步骤s6中,在茶叶在阴凉架上含水降低至7%时,将其推出室外晾晒,步骤s9中,的茶包蒸制时间为6分钟,步骤s10中,的软茶包压制时选取质量为16千克的大石进行压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山藏茶,采用权利要求上述的方法制备而成。实施例三一种高山藏茶及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备料:采摘小叶种茶并进行风干拣梗,以去除茶叶表面水分和杂质;步骤s2:杀青:准备一口锅具,清洗后进行预热,预热完毕就将步骤s1中所述筛选完毕的茶叶放入锅具中进行炒制揉搓成型;步骤s3:发酵:将步骤s2中所述的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渥堆和保温处理,并观察其颜色变化,待其颜色变黑后得到发酵茶叶;步骤s4:翻堆:配制葡萄糖溶液,并对步骤s3中所述的发酵茶叶进行翻动处理,在翻动过程中将配制的葡萄糖溶液喷施在发酵茶叶表面;步骤s5:摊晾:将步骤s4中所述翻堆后的茶叶均匀摊铺在室内阴凉架上,观察茶叶失水程度;步骤s6:晾晒:将步骤s5中所述的阴凉架推送至室外接受日照处理;步骤s7:分包:将步骤s6中所述日照处理后的茶叶进行搅拌混合处理,使得茶叶成分均匀,然后将其等质量分装到码包内;步骤s8:初步成型:将步骤s7中所述的码包放置到压制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得到茶包;步骤s9:蒸制:将步骤s8中所述的茶包进行蒸制处理,得到软茶包;步骤s10:压制成型:将步骤s9中所述的软茶包在通风处由大石持续压制处理;步骤s11:脱模包装:将步骤s10中所述压制成型后的茶叶去除码包并进行包装,得到成品。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的锅具预热温度为200摄氏度,杀青时间为6分钟,步骤s2中,的茶叶发酵的环境温度为18摄氏度,步骤s4中,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5%,葡萄糖溶液质量为茶叶总质量的3%,步骤s6中,在茶叶在阴凉架上含水降低至7%时,将其推出室外晾晒,步骤s9中,的茶包蒸制时间为6分钟,步骤s10中,的软茶包压制时选取质量为18千克的大石进行压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山藏茶,采用权利要求上述的方法制备而成。实施例四一种高山藏茶及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备料:采摘小叶种茶并进行风干拣梗,以去除茶叶表面水分和杂质;步骤s2:杀青:准备一口锅具,清洗后进行预热,预热完毕就将步骤s1中所述筛选完毕的茶叶放入锅具中进行炒制揉搓成型;步骤s3:发酵:将步骤s2中所述的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渥堆和保温处理,并观察其颜色变化,待其颜色变黑后得到发酵茶叶;步骤s4:翻堆:配制葡萄糖溶液,并对步骤s3中所述的发酵茶叶进行翻动处理,在翻动过程中将配制的葡萄糖溶液喷施在发酵茶叶表面;步骤s5:摊晾:将步骤s4中所述翻堆后的茶叶均匀摊铺在室内阴凉架上,观察茶叶失水程度;步骤s6:晾晒:将步骤s5中所述的阴凉架推送至室外接受日照处理;步骤s7:分包:将步骤s6中所述日照处理后的茶叶进行搅拌混合处理,使得茶叶成分均匀,然后将其等质量分装到码包内;步骤s8:初步成型:将步骤s7中所述的码包放置到压制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得到茶包;步骤s9:蒸制:将步骤s8中所述的茶包进行蒸制处理,得到软茶包;步骤s10:压制成型:将步骤s9中所述的软茶包在通风处由大石持续压制处理;步骤s11:脱模包装:将步骤s10中所述压制成型后的茶叶去除码包并进行包装,得到成品。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的锅具预热温度为220摄氏度,杀青时间为6分钟,步骤s2中,的茶叶发酵的环境温度为18摄氏度,步骤s4中,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5%,葡萄糖溶液质量为茶叶总质量的3%,步骤s6中,在茶叶在阴凉架上含水降低至7%时,将其推出室外晾晒,步骤s9中,的茶包蒸制时间为7分钟,步骤s10中,的软茶包压制时选取质量为20千克的大石进行压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山藏茶,采用权利要求上述的方法制备而成。实施例五一种高山藏茶及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备料:采摘小叶种茶并进行风干拣梗,以去除茶叶表面水分和杂质;步骤s2:杀青:准备一口锅具,清洗后进行预热,预热完毕就将步骤s1中所述筛选完毕的茶叶放入锅具中进行炒制揉搓成型;步骤s3:发酵:将步骤s2中所述的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渥堆和保温处理,并观察其颜色变化,待其颜色变黑后得到发酵茶叶;步骤s4:翻堆:配制葡萄糖溶液,并对步骤s3中所述的发酵茶叶进行翻动处理,在翻动过程中将配制的葡萄糖溶液喷施在发酵茶叶表面;步骤s5:摊晾:将步骤s4中所述翻堆后的茶叶均匀摊铺在室内阴凉架上,观察茶叶失水程度;步骤s6:晾晒:将步骤s5中所述的阴凉架推送至室外接受日照处理;步骤s7:分包:将步骤s6中所述日照处理后的茶叶进行搅拌混合处理,使得茶叶成分均匀,然后将其等质量分装到码包内;步骤s8:初步成型:将步骤s7中所述的码包放置到压制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得到茶包;步骤s9:蒸制:将步骤s8中所述的茶包进行蒸制处理,得到软茶包;步骤s10:压制成型:将步骤s9中所述的软茶包在通风处由大石持续压制处理;步骤s11:脱模包装:将步骤s10中所述压制成型后的茶叶去除码包并进行包装,得到成品。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的锅具预热温度为220摄氏度,杀青时间为6分钟,步骤s2中,的茶叶发酵的环境温度为20摄氏度,步骤s4中,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6%,葡萄糖溶液质量为茶叶总质量的3%,步骤s6中,在茶叶在阴凉架上含水降低至8%时,将其推出室外晾晒,步骤s9中,的茶包蒸制时间为7分钟,步骤s10中,的软茶包压制时选取质量为20千克的大石进行压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山藏茶,采用权利要求上述的方法制备而成。对上述实施例一到五制作的高山藏茶进行品鉴工作:聘请100位不同年龄段的品鉴人员对实施例一到实施例五制作的高山藏茶进行品鉴,品鉴高山藏茶的香气、口味、口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并计算测试结果的平均数进行记录:实施例香气口味口感综合实施例一82.3385.4282.1483.297实施例二91.4593.1292.1492.237实施例三85.887.2485.7786.270实施例四90.2482.4688.9687.220实施例五87.4387.4682.2385.707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高山藏茶香气宜人、口味醇厚、口感清爽,适合人们饮用,并且实施例二为最佳实施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