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提香机及应用其制成的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753491发布日期:2021-12-03 20:3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远红外提香机及应用其制成的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和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远红外提香机及应用其制成的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和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保持原茶风味的无糖茶饮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纯茶饮料对滋味和香气的要求较高,要求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嗜好,既要有喝茶健康的功效,又要口感不苦涩,香气浓郁。现泡茶使用热水或温水冲泡并在热的状态下饮用,热蒸汽能够烘托茶叶的头香,增加香味的扩散,且人的味觉在热状态下对苦涩味的感知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在泡茶时能充分感受到茶香带给人的愉悦感。但是饮料是被罐到容器中的,并在室温或冷藏状态下饮用,而味觉在温度低时对苦涩味较敏感,也很难感受到茶香,因此,怎样做好无糖茶饮料的口感和香气是非常重要。
3.焙火工艺在乌龙茶加工中应用研究较多,其可促进乌龙茶滋味和香气的改善。目前行业内对乌龙茶进行焙火处理时,常用到的焙火方法有:烘干焙火方法、炒干焙火方法、远红外焙火方法等。然而,一方面,上述焙火方法都属于单一焙火工艺,即只利用单一焙火设备对乌龙茶进行焙火处理,从而具有加工局限性,不能很好的激发茶叶香气、及维持香气的持久性;另一方面,因采用单一焙火工艺,所以对所用焙火设备的结构要求较低,因此,所用焙火设备就存在无法较好的融入饮料加工产线中的不足,即所用焙火设备存在与饮料加工产线中其它设备联接不好的弊端,从而不利于连续化生产。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红外提香机及应用其制成的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和方法,该远红外提香机的结构新颖、合理,易于布局、且节省安装空间,又对茶叶提升香气效果显著;该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既可有效激发茶叶香气和滋味、以及延长香气的持久性,又结构合理、布局简单,可很好的与饮料加工产线中其它设备联接起来,利于连续化生产。
6.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红外提香机,包括机架和用以输送物料的振动输送装置,所述振动输送装置具有多个呈上下排布、并分别倾斜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输送板,且位于上方的一所述输送板下出料侧的向下投影恰能够完全落入位于下方的另一所述输送板上侧面的上部处,且每一所述输送板上还各分别连接有一能够作用于所述输送板、并使所述输送板发生振动的振动机构;另外,在每一所述输送板的上方还各分别设置有能够对物料进行远红外提香处理的远红外加热装置。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采用框体结构,多个所述输送板呈上下排布、并分别倾斜安装于所述机架中。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输送板各具有一为矩形板状的基板,所述基
板倾斜的定位安装于所述机架中,所述基板的两宽边侧呈上下排布,且所述基板上并位于上方的一宽边侧上还固定设置有一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所述基板的两长边侧上还各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挡板;
9.另外,所述基板上并位于下方的另一宽边侧即为所述输送板的下出料侧;且位于上方的一所述基板的另一宽边侧向下的投影恰能够完全落入位于下方的另一所述基板上侧面的上部处。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振动机构各包括有两个振动器和两个振动杆,其中,两个所述振动器各具有一空心壳体、一转动安装于所述空心壳体内腔中的偏心轴、以及一转动安装于所述空心壳体上的入力轴,两个所述空心壳体分别布设在与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的旁侧,且两个所述空心壳体还各分别与所述机架相连接,两个所述入力轴的一轴端均分别内置于两个所述空心壳体内腔中,且两个所述入力轴的一轴端还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偏心轴的一轴端相连接,两个所述入力轴的另一轴端均分别伸出于两个所述空心壳体外,且两个所述入力轴的另一轴端还分别能够与外部动力装置传动连接;两个所述振动杆亦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的旁侧,且两个所述振动杆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空心壳体的外壁定位连接,两个所述振动杆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二挡板定位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实现所述入力轴的另一轴端能够与外部动力装置传动连接的结构为:该外部动力装置包括有电机和同步皮带轮组件,所述同步皮带轮组件具有两个分别定位套设在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和所述入力轴上的皮带轮、以及一同步皮带,且两个所述皮带轮还通过所述同步皮带传动连接;另外,两个所述振动杆的一端还分别靠近于两个所述偏心轴。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远红外加热装置各包括有一为开口腔体结构的罩壳、一与外部燃气供给装置相连通的燃气炉头和一远红外辐射板,其中,所述罩壳布设在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基板的上方,且所述罩壳的开口还朝向所述基板的上侧面,所述罩壳还与所述机架定位连接,所述燃气炉头定位内置于所述罩壳中,所述远红外辐射板定位套装在所述罩壳的开口侧上,且所述远红外辐射板上还布设有若干火孔。
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包括沿工序布置的滚筒提香机、以及本发明所述的远红外提香机,且在所述滚筒提香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振动输送装置的上入料侧之间还衔接布置有第一提升输送机。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滚筒提香机的入料口处还衔接布置有第二提升输送机;在所述振动输送装置的下出料侧处还设置有皮带式输送机。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茶叶复合烘焙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步骤1)、利用梗叶分离机对茶叶进行分离处理,得到分离开的茶梗和叶片;
16.步骤2)、利用本发明所述的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分别对上述分离开的茶梗和叶片进行烘焙处理,然后再将烘焙好的茶梗和叶片定量混合,即得到所需茶叶。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步骤2)中,所述茶梗进行烘焙处理的工艺参数为:进行滚筒提香加工时,茶梗温度为130~170℃,提香时间为3~7min;进行远红外提香加工时,茶梗温度为220~300℃,提香时间为10~20s;
18.所述叶片进行烘焙处理的工艺参数为:进行滚筒提香加工时,叶片温度为100~
140℃,提香时间为2~6min;进行远红外提香加工时,叶片温度为150~230℃,提香时间为5~15s。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所述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很好的将滚筒提香机(工艺)与远红外提香机(工艺)集合在一起,一方面,通过滚筒提香工艺可有效提高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去除青气,通过远红外提香工艺可较高程度的提升茶叶香气,爆发性强,因此,借以本发明所述的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可有效激发茶叶香气和滋味、以及延长香气的持久性;另一方面,本发明所述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的结构合理、布局简单,可很好的与饮料加工产线中其它设备联接起来,从而利于连续化生产。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还特别对远红外提香机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即采用了“可实现从上往下送料的振动式送料装置”与“远红外烘焙装置”相结合的提香设备,既结构新颖、合理,易于布局、且节省安装空间,又对茶叶提升香气效果显著。3)本发明还对茶叶烘焙方法进行优化,具体为:先利用梗叶分离机对茶叶进行分离处理,得到分离开的茶梗和叶片,然后分别对茶梗和叶片进行“滚筒提香与远红外提香处理”相结合的复合烘焙处理,且茶梗和叶片的复合烘焙工艺各有不同,以使得茶梗和叶片达到最佳烘焙效果,最后将烘焙好的茶梗和叶片定量混合,即可得到香气持久性好、贮藏期不会返青、且苦涩味降低的茶叶,从而也利于下游饮料成品杀菌后香气保留较好,且货架期香气稳定持久。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所述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处于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所示远红外提香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所述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处于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所示远红外提香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所述远红外提香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5.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26.1—远红外提香机;10—机架;11—振动输送装置;110—输送板;111—振动机构;1110—振动器;1111—振动杆;12—远红外加热装置;2—滚筒提香机;3—第一提升输送机;4—第二提升输送机;5—皮带式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8.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第一”、“第二”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
29.实施例1:
30.实施例1用来对本发明所述的远红外提香机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可参阅附图2、附
图4和附图5所示,分别为本发明所述远红外提香机处于三个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1.本发明所述的远红外提香机包括机架10和用以输送物料(如茶叶)的振动输送装置11,所述振动输送装置11具有多个呈上下排布、并分别倾斜安装于所述机架10上的输送板110,且位于上方的一所述输送板110下出料侧的向下投影恰能够完全落入位于下方的另一所述输送板110上侧面的上部处,且每一所述输送板110上还各分别连接有一能够作用于所述输送板、并使所述输送板发生振动的振动机构111;另外,在每一所述输送板110的上方还各分别设置有能够对物料进行远红外提香处理的远红外加热装置12。
32.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机架10采用框体结构,多个所述输送板110呈上下排布、并分别倾斜安装于所述机架10中。
3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输送板110为三个,且三个所述输送板110构成z字形排布。
34.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一所述输送板110各具有一为矩形板状的基板,所述基板相对水平面倾斜的定位安装于所述机架10中(具体的,所述基板通过弹片定位安装于所述机架中),所述基板的两宽边侧呈上下排布,且所述基板上并位于上方的一宽边侧上还固定设置有一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所述基板的两长边侧上还各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用以对物料进行阻挡限制;
35.另外,所述基板上并位于下方的另一宽边侧即为所述输送板110的下出料侧;且位于上方的一所述基板的另一宽边侧向下的投影恰能够完全落入位于下方的另一所述基板上侧面的上部处。
36.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一所述振动机构111各包括有两个振动器1110和两个振动杆1111,其中,两个所述振动器1110各具有一空心壳体、一转动安装于所述空心壳体内腔中的偏心轴、以及一转动安装于所述空心壳体上的入力轴,两个所述空心壳体分别布设在与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的旁侧,且两个所述空心壳体还各分别通过一连接支架与所述机架10相连接,进一步优选的,还在所述空心壳体与连接支架之间安装减震垫,两个所述入力轴的一轴端均分别内置于两个所述空心壳体内腔中,且两个所述入力轴的一轴端还分别通过万向联轴器对应与两个所述偏心轴的一轴端相连接,两个所述入力轴的另一轴端均分别伸出于两个所述空心壳体外,且两个所述入力轴的另一轴端还分别能够与外部动力装置传动连接;两个所述振动杆1111亦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的旁侧,且两个所述振动杆1111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空心壳体的外壁定位连接,两个所述振动杆1111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二挡板定位连接。
37.所述振动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当外部动力装置提供动力给所述入力轴后,所述入力轴能够带动所述偏心轴高速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空心壳体能够产生高频振动,而所述空心壳体产生的高频振动又会通过所述振动杆传递给所述输送板,从而使得所述输送板亦产生振动,实现振动送料。
38.进一步优选的,实现所述入力轴的另一轴端能够与外部动力装置传动连接的结构为:该外部动力装置包括有电机和同步皮带轮组件,所述同步皮带轮组件具有两个分别定位套设在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和所述入力轴上的皮带轮、以及一同步皮带,且两个所述皮带轮还通过所述同步皮带传动连接;说明:根据生产需求,该外部动力装置中的电机及同步皮带轮组件均可配置为多组,且每一所述电机上也可集成有两个动力输出轴,总之,只要实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所述同步皮带轮组件、及所述振动器的数量关系相匹配即可;
39.另外,两个所述振动杆1111的一端还分别靠近于两个所述偏心轴。
4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一所述远红外加热装置12各包括有一为开口腔体结构的罩壳、一与外部燃气供给装置相连通的燃气炉头和一远红外辐射板,其中,所述罩壳布设在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基板的上方(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罩壳布设在所述基板的下部上方),且所述罩壳的开口还朝向所述基板的上侧面,所述罩壳还通过连接杆之类的与所述机架10定位连接,所述燃气炉头定位内置于所述罩壳中,所述远红外辐射板定位套装在所述罩壳的开口侧上,且所述远红外辐射板上还布设有若干火孔。
41.实施例2:
42.实施例2用来对本发明所述的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可参阅附图1和附图3所示,分别为本发明所述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处于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43.本发明所述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包括沿工序布置的滚筒提香机2、以及如实施例1所述的远红外提香机1,且在所述滚筒提香机2的出料口与所述振动输送装置11的上入料侧之间还衔接布置有第一提升输送机3。
44.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滚筒提香机2采用行业内常用的滚筒提香设备,其常规结构为:包括外壳、活动内置于所述外壳中的滚筒、能够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动力单元(电机等)、能够向所述滚筒内提供热风的热风机构(如热风机)、以及能够控制所述动力单元和热风机构工作的控制器,另外在所述滚筒内腔中还设有用以对茶叶起到导向传送作用的螺旋形导叶板,等等;因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技术手段,故在此不作一一详述。
45.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滚筒提香机2的入料口处还衔接布置有第二提升输送机4,其中,所述第一提升输送机3和所述第二提升输送机4均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提升装置,故在此也不作详述了;在所述振动输送装置11的下出料侧处还设置有皮带式输送机5。
46.实施例3:
47.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茶叶复合烘焙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步骤1)、利用梗叶分离机对茶叶进行分离处理,得到分离开的茶梗和叶片;
48.步骤2)、利用实施例2所述的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分别对上述分离开的茶梗和叶片进行烘焙处理,然后再将烘焙好的茶梗和叶片定量混合,即得到所需茶叶。
49.因茶梗和叶片的含水量及特性不同,如果混在一起烘焙,容易出现茶梗还未烘焙透、叶片已出现焦边焦叶的不良现象,因此,本发明采用先将梗、叶分离,再分别针对茶梗和叶片的特性进行不同工艺的烘焙,可使得茶梗和叶片分别达到最佳烘焙效果,最后再将烘焙后的茶梗和叶片定量混合,即可得到香气持久性好、贮藏期不会返青、且苦涩味降低的茶叶,不仅利于下游饮料成品杀菌后香气保留较好,且货架期内的茶叶香气稳定持久。
5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所述茶梗进行烘焙处理的工艺参数为:进行滚筒提香加工时,茶梗温度为130~170℃,提香时间为3~7min;进行远红外提香加工时,茶梗温度为220~300℃,提香时间为10~20s;采取上述工艺,主要是由于茶梗侧重香气,所以焙火度较重;
51.所述叶片进行烘焙处理的工艺参数为:进行滚筒提香加工时,叶片温度为100~
140℃,提香时间为2~6min;进行远红外提香加工时,叶片温度为150~230℃,提香时间为5~15s;采取上述工艺,主要是由于叶片提供滋味厚实感,所以焙火度稍弱,以去除青味为主。
52.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远红外提香机的结构新颖、合理,易于布局、且节省安装空间,又对茶叶提升香气效果显著;利用该远红外提香机制成的茶叶复合烘焙加工线既可有效激发茶叶香气和滋味、以及延长香气的持久性,又结构合理、布局简单,可很好的与饮料加工产线中其它设备联接起来,利于连续化生产。
5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