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安瓜片精确烘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5388发布日期:2020-11-27 12:5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安瓜片精确烘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六安瓜片精确烘叶装置,属于六安瓜片领域。



背景技术:

六安瓜片,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简称瓜片、片茶,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现有的六安瓜片加工过程为扳片-杀青-烘叶,现有的烘叶工艺分为毛火,小火与老火,而在毛火过程中需要将茶叶的水分大部分烘干,而现有烘干方式为烘笼炭火,使其烘干过程中不能精确操控,进而使其茶叶品质层次不齐,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六安瓜片精确烘叶装置,解决了现有六安瓜片在毛火过程中不能精确的控制烘叶温度以及烘叶时间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六安瓜片精确烘叶装置,包括烘叶筒与外筒,所述烘叶筒外侧套设有外筒,所述烘叶筒内部设有多个第一烘叶板与多个第二烘叶板,所述第一烘叶板与第二烘叶板相间而设,所述相邻的第一烘叶板底部与另一个第一烘叶板顶部通过第一传动轴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第二烘叶板端面,位于顶部的第一烘叶板与烘叶筒顶部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相连,所述外筒内壁底部设有电加热丝,所述烘叶筒端面设有多个内进叶孔,所述外筒端面设有多个外进叶孔,所述外进叶孔与内进叶孔之间设有倾斜面板,所述倾斜面板一端与外进叶孔固定连接,所述外进叶孔数量与第二烘叶板数量一致,所述烘叶筒通过转轴与外筒轴连,所述转轴穿过烘叶筒端面与电机相连,所述烘叶筒端面设有出叶孔,所述出叶孔下方外筒内壁底端上设有收叶盒,所述外筒端面上设有收叶口,所述收叶口滑动连接收叶板,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电加热丝与电机电动相连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相邻的第二烘叶板底部与另一个第二烘叶板顶部通过第二传动轴相连,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过第一烘叶板端面,位于底部的第二烘叶板与烘叶筒底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相连,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电性相连控制器。可控制第二烘叶板运动。

优选的,所述外进叶孔为倾斜设置,所述进叶孔端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有滑轨,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封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烘叶板与第二烘叶板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所述烘叶筒顶部与底部设有多个通气孔。可将烘干出来的水蒸气排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烘叶板与第二烘叶板采用金属材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也采用金属材质。便于热量的传递。

优选的,所述外筒底部上设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与烘叶筒底部相接触,所述振动器电性相连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烘叶筒内壁底部与顶部均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电性相连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烘叶筒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相连控制器。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有益效果:可精确的控制温度与时间,有效解决了现有现有六安瓜片在毛火过程中不能精确的控制烘叶温度以及烘叶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图中所示一种六安瓜片精确烘叶装置,包括烘叶筒1与外筒2,所述烘叶筒1外侧套设有外筒2,所述烘叶筒1内部设有多个第一烘叶板3与多个第二烘叶板4,所述第一烘叶板3与第二烘叶板4相间而设,所述相邻的第一烘叶板3底部与另一个第一烘叶板3顶部通过第一传动轴8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8穿过第二烘叶板4端面,位于顶部的第一烘叶板3与烘叶筒2顶部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9相连,所述外筒2内壁底部设有电加热丝14,所述烘叶筒1端面设有多个内进叶孔7,所述外筒2端面设有多个外进叶孔5,所述外进叶孔5与内进叶孔7之间设有倾斜面板6,所述倾斜面板6一端与外进叶孔5固定连接,所述外进叶孔5数量与第二烘叶板4数量一致,所述烘叶筒1通过转轴10与外筒2轴连,所述转轴10穿过烘叶筒1端面与电机16相连,所述烘叶筒1端面设有出叶孔17,所述出叶孔17下方外筒2内壁底端上设有收叶盒13,所述外筒2端面上设有收叶口,所述收叶口滑动连接收叶板,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9、电加热丝14与电机16电动相连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外进叶孔5为倾斜设置,所述外进叶孔5端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有滑轨,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封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烘叶板3与第二烘叶板4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11,所述烘叶筒1顶部与底部设有多个通气孔12。可将烘干出来的水蒸气排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烘叶板3与第二烘叶板4采用金属材质,所述第一传动轴8与第二传动轴18也采用金属材质。便于热量的传递。

优选的,所述外筒2底部上设有振动器15,所述振动器15与烘叶筒1底部相接触,所述振动器15电性相连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烘叶筒1内壁底部与顶部均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电性相连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烘叶筒1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相连控制器。

具体使用时,将茶叶通过外进叶孔5经内进叶孔7放入到第二烘叶板4上,通过控制器将电热丝14启动,在电热丝14的作用下,茶叶开始进行烘干作业,并且在此过程中第一电动伸缩杆9控制第一烘叶板3向下运动,当第一烘叶板3运动到与第二烘叶板4相接触时,通过电机16将烘叶筒1旋转,进而将茶叶翻转,接着对茶叶另一面进行烘叶,烘干作业完成后,通过电机16将烘叶筒1旋转,将茶叶从出叶孔17中倒出,倒入到收叶盒13中,则此次作业结束。

实施例2

所述相邻的第二烘叶板4底部与另一个第二烘叶板4顶部通过第二传动轴18相连,所述第二传动轴18穿过第一烘叶板3端面,位于底部的第二烘叶板4与烘叶筒1底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9相连。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六安瓜片精确烘叶装置,包括烘叶筒与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叶筒外侧套设有外筒,所述烘叶筒内部设有多个第一烘叶板与多个第二烘叶板,所述第一烘叶板与第二烘叶板相间而设,所述相邻的第一烘叶板底部与另一个第一烘叶板顶部通过第一传动轴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第二烘叶板端面,位于顶部的第一烘叶板与烘叶筒顶部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相连,所述外筒内壁底部设有电加热丝,所述烘叶筒端面设有多个内进叶孔,所述外筒端面设有多个外进叶孔,所述外进叶孔与内进叶孔之间设有倾斜面板,所述倾斜面板一端与外进叶孔固定连接,所述外进叶孔数量与第二烘叶板数量一致,所述烘叶筒通过转轴与外筒轴连,所述转轴穿过烘叶筒端面与电机相连,所述烘叶筒端面设有出叶孔,所述出叶孔下方外筒内壁底端上设有收叶盒,所述外筒端面上设有收叶口,所述收叶口滑动连接收叶板,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电加热丝与电机电动相连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六安瓜片精确烘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第二烘叶板底部与另一个第二烘叶板顶部通过第二传动轴相连,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过第一烘叶板端面,位于底部的第二烘叶板与烘叶筒底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相连,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电性相连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六安瓜片精确烘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进叶孔为倾斜设置,所述进叶孔端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有滑轨,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封盖。

4.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六安瓜片精确烘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叶板与第二烘叶板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所述烘叶筒顶部与底部设有多个通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六安瓜片精确烘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叶板与第二烘叶板采用金属材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也采用金属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六安瓜片精确烘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底部上设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与烘叶筒底部相接触,所述振动器电性相连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六安瓜片精确烘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叶筒内壁底部与顶部均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电性相连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六安瓜片精确烘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叶筒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相连控制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六安瓜片精确烘叶装置,包括烘叶筒与外筒,所述烘叶筒内部设有多个第一烘叶板与多个第二烘叶板,所述相邻的第一烘叶板底部与另一个第一烘叶板顶部通过第一传动轴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第二烘叶板端面,位于顶部的第一烘叶板与烘叶筒顶部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相连,所述外筒内壁底部设有电加热丝,所述烘叶筒端面设有多个内进叶孔,所述外筒端面设有多个外进叶孔,所述外进叶孔与内进叶孔之间设有倾斜面板,所述烘叶筒通过转轴与外筒轴连,所述烘叶筒端面设有出叶孔,所述出叶孔下方外筒内壁底端上设有收叶盒,可精确的控制温度与时间,有效解决了现有现有六安瓜片在毛火过程中不能精确的控制烘叶温度以及烘叶时间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厚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霍山知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2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