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脆李果实的保鲜方法以及保鲜储存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26601发布日期:2021-01-26 17:11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青脆李果实的保鲜方法以及保鲜储存装置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水果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青脆李果实的保鲜方法以及保鲜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青脆李属脆肉型中国李,其生长势较强,树姿开张,抗旱、抗病、耐贫瘠,适应性强,结果早、丰产;果面绿黄,果肉淡黄,汁多、味甜、微香,可溶性固性物12.3%,品质上等;可食率98.2%。果实较耐运输,7月底成熟上市,较其他李类果实晚熟20~30天。
[0003]
青脆李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矿物质,深受人们喜爱。青脆李属于蔷薇科核果,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且由于青脆李成熟的季节温度较高,采后极易发生后熟现象,在常温运输中2至3d便会发生软化、褐变以及腐烂等品质劣变现象,失去其商品价值,给农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0004]
近年来,消费者对应季青脆李(如巫山脆李等)的认可度和消费量越来越高,小包装、分散运输规模激増,导致消费市场对青脆李短期和小包装流通保护的需求也越来越髙。而为了保证消费终端的果实品质,减少贮藏及运输过程中的损失,生产上常常依托顺丰等冷链运输果实。
[0005]
但对小包装产品采用冷链流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生产和消费成本,温度控制不当,青脆李果实也会出现水渍、褐变等冷害症状。因此,探讨适用于青脆李果实的绿色、常温、小包装流通保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便于售卖的小包装清脆李保鲜成本高,且清脆李在常温环境下容易变质腐烂的问题。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青脆李果实的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s1:从果园采集青脆李后,剔除病果、伤果、畸果,挑选较饱满、色泽光亮、无病虫斑、大小均一、成熟度一致的新鲜成熟果实;
[0009]
s2:将s1步骤中选出的青脆李用次氯酸溶液冲洗10min后,再通过纯水对青脆李冲洗5min,后将处理结束后的青脆李表面自然阴干;
[0010]
s3:将s2步骤处理后的青脆李置于塑料箱中,用剂量为1μl/l的1-甲基环丙烯贴剂在室温下密封熏蒸处理果实;
[0011]
s4:将s3得到的青脆李表面多层喷涂防腐抗菌剂,所述防腐抗菌剂包括: 0.1-5wt

的成膜剂和成膜材料,0.1-5wt

的枫香精油,0.1-5wt

的1000ppm海桐皮粉末和0.1-5wt

的赤霉素,其余为水;
[0012]
s5:将s4步骤处理后的清脆李置于保鲜盒中,后将保鲜盒放入pvc袋中。
[0013]
进一步地,所述s3步骤中的室温温度为20℃,熏蒸处理时间为12小时。 1-甲基环丙烯贴剂作为一种相对环保的保鲜剂,对熏蒸处理的温度要求不高,使得清脆李的保险处
理相对简单和廉价,12小时的熏蒸处理尤其对于像清脆李这样的呼吸跃变型水果具有非常好的保鲜效果,至少可以延长1-2倍的保鲜时间。
[0014]
进一步地,所述s4步骤中成膜剂为魔芋葡甘聚糖或甘露聚糖,成膜材料为 pva。
[0015]
进一步地,s5步骤中的pvc袋厚度为45μm,水蒸气透过量70-80g/ (m2.24h),pvc袋的设计使得清脆李在保存过程中还可以保持一定的呼吸作用,有效保证了水和呼出气体的排放。
[0016]
更进一步地,一种青脆李果实的保鲜储存装置,包括:
[0017]
用于装载和保鲜小批量清脆李的保鲜盒,保鲜盒包括:用于固定承载清脆李的盒体,用于开合保鲜盒且通过销轴与盒体转动连接的盒盖,盒体内设有数个用于盛放并防止清脆李磕碰的盛放盘,盛放盘上设有数个用于固定清脆李位置的圆形放置凹槽,放置凹槽内设有用于清脆李底部透气的第一透气孔,盛放盘上还设有数个用于盒体内部空气流通的第二透气孔,
[0018]
用于包装保鲜盒且进一步帮助清脆李保鲜的pvc袋,pvc袋包括:用于装载保鲜盒且底部为方形的承载部,用于袋内密封且与承载部顶部连接的密封部,密封部的顶部设有密封条。
[0019]
优选地,盒盖远离销轴一侧末端设有卡扣,盒体在对应位置设有与卡扣配合使用的卡块,这样的设计使得保鲜盒可以多次打开闭合,方便清脆李打开食用。
[0020]
优选地,盒体底部上设有数个用于透气的第三透气孔,底部设有的第三透气孔有利于保鲜盒内气体流通。
[0021]
优选地,盛放盘内部填充有用于对清脆李降温的相变蓄冷剂,相变蓄冷剂的控温范围为:2℃-8℃,这个温度区间可以进一步抑制清脆李的呼吸速率。
[0022]
优选地,保鲜盒的材质为透明的pet材质,pet材质相对环保,造价低廉。
[0023]
进一步优选地,pvc袋底部设有数个用于保护pvc袋的磕碰角,磕碰角材质为硬塑料,可以有效地防止pvc袋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被划破损坏,影响其保鲜效果。
[00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5]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脆李常温下保存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应季清脆李存储保鲜的成本,
[0026]
2、本发明保鲜方法使用1-甲基环丙烯结合pvc袋包装处理,对常温贮藏青脆李果实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减缓了果实果胶代谢和各种氨基酸的流逝;
[0027]
3、本发明保鲜储存装置通过小包装保鲜盒的方式有助于清脆李的上市售卖,工作人员无需进一步处理,就可直接将其售卖,pvc袋底部碰撞角的设计使得保鲜储存装置无论在存储还是运输过程中都会保护清脆李的完整,防止其发生碰撞后损坏。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发明保鲜盒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发明保鲜盒内盛放盘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是本发明保鲜盒底面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是本发明pvc袋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使用甲基环丙烯、枫香精油、海桐皮粉末、赤霉素和pvc处理对清脆李失重
率影响的统计条形图;图6是本发明使用1-mcp结合pvc处理对常温贮藏青脆李果实硬度影响的统计条形图;
[0032]
其中,1-保鲜盒、2-盒体、3-盒盖、4-盛放盘、41-放置凹槽、42-第一透气孔、43-第二透气孔、44-相变蓄冷剂、5-挡块、6-卡扣、7-卡块、8-第三透气孔、 9-pvc袋、10-密封部、11-承载部、12-密封条、13-防磕碰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实施例1
[0034]
一种青脆李果实的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
s1:从果园采集青脆李后,剔除病果、伤果、畸果,挑选较饱满、色泽光亮、无病虫斑、大小均一、成熟度一致的新鲜成熟果实;
[0036]
s2:将s1步骤中选出的青脆李用次氯酸溶液冲洗10min后,再通过纯水对青脆李冲洗5min,后将处理结束后的青脆李表面自然阴干;
[0037]
s3:将s2步骤处理后的青脆李置于塑料箱中,用剂量为0μl/l的1-甲基环丙烯贴剂在室温下密封熏蒸处理果实,室温温度为20℃,熏蒸处理时间为12 小时;
[0038]
s4:将s3得到的青脆李表面多层喷涂防腐抗菌剂,防腐抗菌剂包括:5wt

的成膜剂和成膜材料,0.1wt

的枫香精油,0.1wt

的1000ppm海桐皮粉末和 0.1wt

的赤霉素,其余为水,其中,成膜剂为魔芋葡甘聚糖,成膜材料为pva;
[0039]
s5:将s4步骤处理后的清脆李置于保鲜盒1中。
[0040]
一种青脆李果实的保鲜储存装置,包括:
[0041]
如图1所示,用于装载和保鲜小批量清脆李的保鲜盒1,保鲜盒1的材质为透明的pet材质,保鲜盒1包括:用于固定承载清脆李的盒体2,用于开合保鲜盒且通过销轴与盒体2转动连接的盒盖3,盒盖3远离销轴一侧末端设有卡扣6,盒体2在对应位置设有与卡扣6配合使用的卡块7,盒体2内设有两个个用于盛放并防止清脆李磕碰的盛放盘4,如图3所示,盒体2底部上设有二十六个用于透气的第三透气孔8,如图2所示,盛放盘4上设有十个用于固定清脆李位置的圆形放置凹槽41,放置凹槽41内设有用于清脆李底部透气的第一透气孔42,盛放盘4上还设有四个用于盒体2内部空气流通的第二透气孔43,盛放盘4内部填充有用于对清脆李降温的相变蓄冷剂44,通过相变蓄冷剂44 的控制盛放盘4温度为2℃,
[0042]
如图4所示,用于包装保鲜盒1且进一步帮助清脆李保鲜的pvc袋9, pvc袋9包括:用于装载保鲜盒1且底部为方形的承载部11,用于袋内密封且与承载部11顶部连接的密封部10,密封部10的顶部设有密封条12,pvc袋9 底部设有四个用于保护pvc袋9的磕碰角13,磕碰角13材质为硬塑料。
[0043]
实施例2
[004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s3步骤中,用剂量为0.5μl/l的1-甲基环丙烯贴剂在室温下密封熏蒸处理果实,在s4步骤中,防腐抗菌剂包括: 5wt

的成膜剂和成膜材料,2.5wt

的枫香精油,2.5wt

的1000ppm海桐皮粉末和2.5wt

的赤霉素,其余为水,其中,成膜剂为魔芋葡甘聚糖,成膜材料为 pva,在s5步骤中,将s4步骤处理后的清脆李置于保鲜盒1中,后将保鲜盒 1放入pvc袋9中,pvc袋9厚度为45μm,水蒸气透过量70g/(m2.24h)。
[0045]
实施例3
[004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s3步骤中,用剂量为1μl/l的1-甲基环丙烯贴剂在室温下密封熏蒸处理果实,在s4步骤中,防腐抗菌剂包括:5wt

的成膜剂和成膜材料,5wt

的枫香精油,5wt

的1000ppm海桐皮粉末和5wt

的赤霉素,其余为水,其中,成膜剂为魔芋葡甘聚糖,成膜材料为pva。
[0047]
实施例4
[004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s3步骤中,用剂量为1μl/l的1-甲基环丙烯贴剂在室温下密封熏蒸处理果实,在s4步骤中,防腐抗菌剂包括:5wt

的成膜剂和成膜材料,5wt

的枫香精油,5wt

的1000ppm海桐皮粉末和5wt

的赤霉素,其余为水,其中,成膜剂为魔芋葡甘聚糖,成膜材料为pva,在s5 步骤中,将s4步骤处理后的清脆李置于保鲜盒1中,后将保鲜盒1放入pvc 袋9中,pvc袋9厚度为45μm,水蒸气透过量80g/(m2.24h)。
[0049]
实施例5
[005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通过相变蓄冷剂44控制温度盛放盘4为 5℃。
[0051]
实施例6
[005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通过相变蓄冷剂44控制温度盛放盘4为 8℃。
[0053]
根据称重法测定测定失重率,每组随机选取15个果实进行单果标号测定,失重率计算公式如下:
[0054][0055]
根据质构仪测量方法来测定硬度,根据cie lab颜色空间,以标准白板为参照物,均匀选取果实赤道部位3点测定色参数a值,每个处理随机选15个果实,取平均值。
[0056]
根据腐烂率的计算公式计算腐烂率,腐烂率的计算公式为:
[0057][0058]
根据咔唑比色法测定青脆李果实的原果胶和可溶性果胶含量,称取2.0g果肉样品匀浆,用于提取可溶性果胶和原果胶。果肉组织中原果胶及可溶性果胶含量,以生成半乳糖醛酸的质量分数(%)表示。
[0059]
根据以下方法测定青脆李果实的抗坏血酸(v)及可滴定酸(ta)含量:抗坏血酸含量采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结果以100g鲜重样品中含有的抗坏血酸的质量表示,即mg/100g(fw),可滴定酸采用naoh酸碱滴定法,结果用质量分数(%)表示。
[0060]
如图5所示,贮藏过程中,所有实施例的青脆李果实失重率均呈上升趋势, 1-甲基环丙烯、枫香精油、海桐皮粉末和赤霉素处理在贮藏后期对果实的失重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作用,pvc袋9处理的实施例2和实施例4果实失重率极显著低于未使用pvc袋9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而实施例5、实施例6和实施例1 进行比较,作为呼吸跃迁的清脆李果实在8℃和5℃这样的相对低温条件下,失重率较与常温下保存的实施例1更低,其中,5℃保存条件下的实施例5的失重率低于8℃保存条件下的实施例6。
[0061][0062][0063][0064]
如图6所示,贮藏过程中,所有实施例的青脆李果实的硬度都呈下降趋势,在第6天
后青脆李果实的硬度下降幅度变缓,套装在pvc袋9且通过含有枫香精油、海桐皮粉末和赤霉素的防腐抗菌剂处理能够显著抑制果实硬度的下降,而实施例5、实施例6和实施例1进行比较,作为呼吸跃迁的清脆李果实在8℃和 5℃这样的相对低温条件下,硬度较与常温下保存的实施例1更高,其中,5℃保存条件下的实施例5的硬度高于8℃保存条件下的实施例6。
[0065][0066][0067][0068]
青脆李果实的腐烂率、抗坏血酸及可滴定酸含量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069]
表1 1-甲基环丙烯、枫香精油、海桐皮粉末、赤霉素和pvc处理处理对常温贮藏青脆李的腐烂率、抗坏血酸及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0070][0071][0072]
如表1所示,贮藏过程中,青脆李果实中抗坏血酸和可滴定酸含量都呈下降趋势,实施例4果实抗坏血酸含量始终髙于实施例1果实,但二者无显著差异;在贮藏第9天,实施例1中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实施例4,结果表明,在含有5wt

枫香精油、5wt

海桐皮粉末、5wt

赤霉素的防腐抗菌剂结合pvc 袋9保存处理下,能够大大降低常温贮藏青脆李果实的腐烂率,延缓果实中还原性抗坏血酸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