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煎饼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1396发布日期:2021-03-30 19:3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煎饼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煎饼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用途煎饼设备。



背景技术:

手工煎饼,是中国传统食品之一,是用面粉等杂粮粉调成糊状在鏊子上摊烙而成,现有专利中,专利申请号为201521009750.1,公开了一种温控煎饼加工设备,主要包括顶部鏊子装置和底部底座装置,所述底座装置包括带有支腿的壳体,在壳体的一个侧面设有带有开关按钮、指示灯、温度调节旋钮和打火旋钮的控制面板;在壳体内部设有电磁阀炉头和由电源控制的点火器、电磁阀、温控器,所述温度调节旋钮与温控器相连、所述打火旋钮与电磁阀相连,所述温控器控制点火器以实现给炉头的打火针打火、同时点火器控制电磁阀给炉头的供气管供气,实现了自动开关点火器以达到温控、调温、省气的目的,但是功能单一,只能用于煎饼工作,而且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加热鏊子,其余部分都散失在空气中,从而造成资源浪费,所以急需一种多用途煎饼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煎饼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功能单一,只能用于煎饼工作,而且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加热鏊子,其余部分都散失在空气中,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煎饼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两侧均分别安装有燃气灶和保温机构,所述燃气灶顶端安装有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保温槽、收纳槽、隔板和滑槽,所述外壳顶端与燃气灶相邻位置处开设有保温槽,所述保温槽内部一侧壁均匀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部插入安装有隔板,且隔板可沿着收纳槽滑动,所述收纳槽与隔板两端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与隔板两端滑动连接;

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导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集热仓、保温仓、导热仓、出水管、弯管、出水龙头和进水管,所述外壳内部位于燃气灶外侧安装有集热仓,所述外壳内部位于保温槽外侧安装有保温仓,且所述保温仓与集热仓之间通过导热仓连通,所述保温仓底端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底端通过球铰连接有弯管,所述弯管一端安装有出水龙头,所述保温仓一侧顶部连接有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外壳两端均开设有方槽。

优选的,所述隔板一端贯穿开设有插孔。

优选的,所述外壳位于保温槽一侧安装有电子温度计,用于检测保温槽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保温仓一侧设有水槽,所述水槽底端与保温仓仓内连通,所述水槽边部安装有刻度尺。

优选的,所述外壳位于出水管一侧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外壳位于保温槽的收纳槽一侧设有盖板,并通过螺丝固定。

优选的,所述出水龙头和进水管端口均设有密封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保温机构,通过保温槽的作用,便于为煎饼或者其他食材提供保温工作,通过收纳槽、隔板和滑槽的作用,滑动隔板,使其伸出收纳槽,方便使用者按类摆放食物,避免食物之间相互影响串味,配合盖板的作用,方便使用者取出隔板,进行清理工作,操作简单。

2、设置有导热机构,利用集热仓收集燃气灶产生的热量,并通过导热仓向保温仓传递,从而为保温槽内部提供热量,提高保温槽的保温效果,通过进水管的作用,便于使用者向集热仓、保温仓和导热仓内部通入水源,从而利用燃气灶产生的温度对水源进行加热,并配合出水管、弯管和出水龙头的作用,方便使用者取水使用,且通过电子温度计、水槽和刻度尺的作用,便于使用者监测内内部温度和导热机构内部水量,使用更加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煎饼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煎饼设备隔板成阶梯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保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煎饼设备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煎饼设备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外壳;2、燃气灶;3、鏊子;4、保温机构;401、保温槽;402、收纳槽;403、隔板;404、滑槽;5、导热机构;501、集热仓;502、保温仓;503、导热仓;504、出水管;505、弯管;506、出水龙头;507、进水管;6、方槽;7、插孔;8、电子温度计;9、水槽;10、刻度尺;11、凹槽;12、盖板;13、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多用途煎饼设备,包括外壳1,外壳1内部两侧均分别安装有燃气灶2和保温机构4,燃气灶2内部安装有电子打火器和恒温装置,恒温装置通过控制器连接温控器,控制燃气灶2的的温度,温控器与两个开关相连,且两个开关均可控制温器,电子打火器与电磁阀电连,其中,燃气灶2内部还包括电池盒充电宝,充电宝和电池分别连接二极管的正负极,并电池与电子打火器电连,为其供电,且充电宝为备用电能,并通过二极管触发,燃气灶2顶端安装有鏊子3,如图3所示,保温机构4包括保温槽401、收纳槽402、隔板403和滑槽404,外壳1顶端与燃气灶2相邻位置处开设有保温槽401,保温槽401内部一侧壁均匀开设有收纳槽402,收纳槽402内部插入安装有隔板403,外壳1位于保温槽401的收纳槽402一侧设有盖板12,并通过螺丝固定,便于使用者拆卸盖板12取出隔板403进行清理,其中,隔板403一端贯穿开设有插孔7,便于使用者通过筷子或者其他物体插入其内部从而移动隔板403,无需接触,避免烫伤,且隔板403可沿着收纳槽402滑动,收纳槽402与隔板403两端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404,并通过滑槽404与隔板403两端滑动连接。

优选的,外壳1两端均开设有方槽6,方便使用者搬运装置。

优选的,外壳1位于保温槽401一侧安装有电子温度计8,用于检测保温槽401的温度,方便使用者实时观察保温槽401内部的温度。

如图4-5所示,外壳1内部安装有导热机构5,导热机构5包括集热仓501、保温仓502、导热仓503、出水管504、弯管505、出水龙头506和进水管507,外壳1内部位于燃气灶2外侧安装有集热仓501,外壳1内部位于保温槽401外侧安装有保温仓502,且保温仓502与集热仓501之间通过导热仓503连通,保温仓502底端安装有出水管504,便于将保温仓502内部的水源完全导出,出水管504底端通过球铰连接有弯管505,弯管505一端安装有出水龙头506,保温仓502一侧顶部连接有进水管507。

其中,保温仓502一侧设有水槽9,水槽9底端与保温仓502仓内连通,从而将保温仓502内部的水源引入水槽9内部,使其内部与保温仓502内部水源处于同一高度,水槽9边部安装有刻度尺10,方便使用者观察保温仓502内部的水量。

优选的,出水龙头506和进水管507端口均设有密封塞13,避免杂质进入装置内部,污染水源。

如图6所示,外壳1位于出水管504一侧开设有凹槽11,便于使用者摆动弯管505和出水龙头506,并隐藏至凹槽11内部,降低装置的占用空间,避免其与外界物体碰撞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装置工作时,开启燃气灶2,加热鏊子3进行煎饼工作,燃气灶2加热时,其产生的温度向外侧扩散,并传到至集热仓501一侧,沿着集热仓501将热量导至导热仓503内部,进而传导至保温仓502内部,从而为保温仓502中心的保温槽401进行供热,使用者可拉出保温槽401内部的隔板403,使其沿着滑槽404移动,并伸出收纳槽402,从而将食材或者完成的煎饼放置在隔板403上进行保温工作,同时也可拉动多个隔板403,放置不同种类的食材,或者将多规格隔板403阶梯分布,方便使用者拿取不同阶梯的隔板403上的食材,操作简单。

当使用者需要水源时,通过进水管507导入水源,使得水源进入集热仓501、保温仓502和导热仓503内部,其中集热仓501、保温仓502和导热仓503之间相互连通,通过水槽9内部的刻度尺10观察内部水量情况,接着通过密封塞13密封进水管507,当燃气灶2加热时,其向外扩散的热量被集热仓501、保温仓502和导热仓503以及内部水源吸收,从而对水源进行加热工作,重复利用燃气灶2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散失,提高能源利用率,接着保温仓502内部加热的水源进一步对保温槽401进行保温工作,提高保温效果,同时也可打开出水龙头506,方便使用者取水使用,使用方便可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