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血离心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4415发布日期:2021-04-30 09:1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猪血离心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生物材料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猪血离心生产线。



背景技术:

猪血中含有多种药用成分,被广泛地运用于制药工业中。

在现有技术中,猪血的分离一般包括水解、离心、过滤等步骤,过滤完毕后得到澄清透明的药液,即可用于后续的提纯工艺。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猪血分离装置一般如图6所示,包括水解釜(1)、离心过滤机(2)和负压过滤机(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离心过滤机中过滤得到的固体物料难以回用,容易造成原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猪血离心生产线,可以对离心过滤机中得到的固体物料进行回用,减少原料的浪费。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猪血离心生产线,包括依次通过管路相连的水解釜、离心过滤机和负压过滤机,所述水解釜和离心过滤机之间设置有水泵,所述离心过滤机和负压过滤机之间设置有水泵,所述离心过滤机上设置有用于回收离心过滤机中残留的固体物料的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组件上设置有固体出料组件,所述固体出料组件的出料端连接有溶解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猪血现在水解釜中水解,水解完毕后转移至离心过滤机中,进行初步地分离。分离完毕后液体物料继续通过负压过滤机,从而完成提取工序。固体物料在离心过滤机中通过回收组件进行回收后,通过固体出料组件将上述固体物料转移至溶解釜中,并在溶解釜中进行再次的溶解,从而可以对固体物料中残留的有效物质进行再次提取,从而减少原料和有效成分的浪费。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离心过滤机包括筒体、设置于筒体中的转鼓及用于驱动转鼓转动的转动驱动件,所述筒体中固定设置有垂直于筒体轴心线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侧壁与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并将筒体分割为上方的过滤腔和下方的流通腔;所述转鼓的下端转动连接于隔板的上表面;所述转鼓的侧壁上开设有滤孔;所述筒体的上表面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转动连接于转鼓的上表面圆心处;所述筒体的下表面连接有连通于流通腔的出料管,所述固体出料组件包括连接于出料管上的三相阀门和连接于三相阀门与溶解釜之间的回收管路,所述三相阀门上还连接有用于连通出料管和负压过滤机的工作管路;

所述回收组件包括用于提供水流并使水流从转鼓远离筒体轴心线一侧对转鼓进行清洗的冲洗结构和对从转鼓上冲洗得到的固体物料进行收集的收集结构,所述隔板在转鼓靠近筒体轴心线的一侧上开设有连通过滤腔和流通腔的第一连通孔,所述隔板在转鼓远离筒体轴心线的一侧上开设有连通过滤腔和流通腔的第二连通孔,所述收集结构包括设置于流通腔内的堵塞板和设置于堵塞板上用于堵塞第一连通孔的第一堵塞头,所述第一堵塞头的数量与第一连通孔的数量相同;其中堵塞板的侧壁与筒体的内壁沿筒体的轴心线方向滑动连接,并将流通腔分割为位于堵塞板和隔板之间的第一空腔和位于堵塞板和出料管之间的第二空腔;堵塞板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第三连通孔;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堵塞板沿筒体的轴心线滑动的滑动驱动件;当堵塞板与隔板之间的距离最小时,第一堵塞头插设于第一连通孔中并堵塞第一连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水解釜中产生的溶液首先通过进料管送入转鼓中。在转动驱动件的驱动下,转鼓高速转动,进而通过离心力将液体物料通过滤孔甩出转鼓,固体物料则保留与转鼓中。随后液体物料通过隔板上的第二连通孔流入第一空腔中。第一空腔中的液体通过堵塞板上的第三连通孔流动至第二空腔中,即可完成液体物料的出料。

当需要对固体物料进行回用时,通过滑动驱动件使堵塞板向下移动,并使第一堵塞头从第一连通孔中离开,使得过滤腔可以通过第一连通孔与第一空腔连通。此时通过冲洗结构对转鼓进行冲洗,即可使转鼓上沾附的固体物料被冲下,并通过第一连通孔和第三连通孔离开离心过滤机。

通过三相阀门可以调节出料管、工作管路和回收管路的连接方式。当液体物料通过时,调节三相阀门使出料管连通于工作管路,液体物料即可被输送至后续的负压过滤机中。当被冲洗得到的固体物料通过时,调节三相阀门使出料管和回收管路连接,即可将固体物料顺利输送至溶解釜中。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驱动件为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筒体外的若干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自下而上穿过筒体的下表面并固定连接于堵塞板的下表面;所述筒体的下表面自边缘位置向中心位置向下倾斜,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筒体下表面连接处位于筒体下表面的最高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气缸共同控制堵塞板移动,可以使堵塞板更加稳定。筒体下表面倾斜设置有助于物料顺利从筒体中离开,提高物料通过的效率和该离心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堵塞板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二连通孔的第二堵塞头,所述第二堵塞头的数量与第二连通孔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堵塞头包括固定连接于堵塞板上的连接杆和固定连接于连接杆远离堵塞板一端的堵塞块,所述连接杆的截面半径小于第二连通孔的截面半径,且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大于隔板的厚度;当所述堵塞板与隔板之间的距离最大时,所述堵塞块堵塞第二连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堵塞板滑动至最上端时,连接杆从第二固定孔中穿过,堵塞块位于隔板的上方,此时第二堵塞头与隔板之间存在空隙,液体物料可以顺利通过。当堵塞板向下移动并使第一堵塞头堵从第一连通孔中抽出时堵塞块穿设于第二连通孔中并将第二连通孔堵塞,从而使冲洗转鼓的水流不会通过第二连通孔流入第一空腔中,从而有助于减少冲洗用水的用量,提高冲洗效率和冲洗效果。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冲洗结构包括连接于筒体侧壁上的供水管和连接于筒体内壁上的喷水头,所述喷水头上开设有喷水口,所述筒体的侧壁内开设有连通供水管和喷水口的水流通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外接水源对转鼓进行冲洗,有助于获得更好的冲洗效果。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水头在筒体内设置有若干个,且所述喷水口为长圆形口,所述喷水口的长度方向沿筒体的轴心线方向设置,且所述喷水口在筒体轴心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筒体轴心线在转鼓内的部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冲洗过程中,只要通过转动驱动件驱动转鼓转动,即可使转鼓周壁上的每个位置可以均匀地收到水流的冲洗,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转鼓的冲洗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固体物料的回用率,减少原料的浪费。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工作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滤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限制固体物料进入工作管路中进而造成工作管路堵塞的现象,提高的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离心过滤机和负压过滤机之间设置有缓存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离心过滤机中得到的液体物料在离开离心过滤机中可以储存于缓存罐中,有助于负压过滤机实现连续工作,从而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溶解釜上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对溶解釜中的固体物料和溶液进行处理,有助于使固体物料中的可溶解的部分充分溶解于水中,使固体物料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更加充分地被再次利用,进一步减少了物料的浪费。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溶解釜上设置有回料管,所述回料管连接于进料管,所述回料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溶解釜中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垂直于所述溶解釜的轴心线,且所述第二滤网将溶解釜的内腔分隔为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回收管路连接于溶解釜的上端并连通于上空腔,所述回料管连接于溶解釜的下端并连通于下空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直接将固体物料回用并再次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泵送回至离心过滤机中,进行再次利用,可以节约工序。剩余的固体残渣则会被第二滤网阻挡,有助于后续进一步对剩余的固体残渣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回收组件、固体出料组件和溶解釜,对离心过滤机中的固体物料进行回收再利用,有助于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固体物料中的浪费。

2.在本申请中,通过冲洗结构对转鼓的侧壁进行冲洗,并通过收集结构收集得到的固体物料,从而可以高效地对固体物料进行回收再利用,操作较为方便。且在隔板和堵塞板的共同作用下,离心过滤机中生成的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不易混杂,有助于提高后续得到的猪血提取物的纯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猪血离心生产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离心过滤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隔板和堵塞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工作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溶解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解釜;2、离心过滤机;21、筒体;22、转鼓;221、滤孔;23、转动驱动件;231、驱动电机;232、主动齿轮;233、从动齿轮;24、进料管;25、隔板;251、第一连通孔;252、第二连通孔;26、过滤腔;27、流通腔;271、第一空腔;272、第二空腔;3、缓存罐;4、负压过滤机;5、回收组件;51、冲洗结构;511、喷水头;512、供水管;513、水流通道;514、喷水口;52、收集结构;521、堵塞板;522、第一堵塞头;523、第二堵塞头;5231、连接杆;5232、堵塞块;524、第三连通孔;525、滑动驱动件;6、固体出料组件;61、出料管;62、三相阀门;63、回收管路;64、工作管路;641、法兰盘;642、第一管道;643、第二管道;644、第一滤网;7、溶解釜;71、第二滤网;72、搅拌装置;73、超声波发生器;74、回料管;75、上空腔;76、下空腔;8、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猪血离心生产线,参照图1,包括水解釜1、离心过滤机2、缓存罐3、负压过滤机4和溶解釜7。其中,离心过滤机2上设置有进料管24,水解釜1通过水泵8连接于进料管24。离心过滤机2的下端设置有出料管61,出料管61上连接有固体出料组件6。

参照图2,离心过滤机2包括筒体21、转动设置于筒体21中的转鼓22和设置于筒体21上用于驱动转鼓22转动的转动驱动件23。转鼓22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圆筒形,且转鼓22的轴心线与筒体21的轴心线共线。转鼓2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滤孔221。在筒体21内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有一块隔板25,隔板25的边缘处固定连接于筒体21的内壁上,从而将筒体21分隔为位于隔板25上方的过滤腔26和位于隔板25下方的流通腔27。转鼓22的下表面转动连接于隔板25的上表面。隔板25上在转鼓22靠近筒体21轴心线的一侧上开设有贯穿隔板25的第一连通孔251,且隔板25在转鼓22远离筒体21轴心线的一侧上开设有贯穿隔板25的第二连通孔252。

参照图2,转动驱动件23为固定设置于筒体21上的驱动电机231、同轴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231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232和啮合于主动齿轮232的从动齿轮233,从动齿轮233同轴固定连接于转鼓22的上表面,进料管24从从动齿轮233的圆心处穿过并与转鼓22内的空腔连通。

参照图2和图3,在流通腔27中设置有堵塞板521,所述堵塞板521的边缘与筒体21的内壁贴合,从而将流通腔27分割为位于堵塞板521与隔板25之间的第一空腔271和位于堵塞板521下方的第二空腔272。在筒体21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堵塞板521沿筒体21的轴心线滑动的滑动驱动件525,滑动驱动件525为四个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平行于筒体21的轴心线并从筒体21的下端穿入筒体21内,气缸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堵塞板521的下表面。在堵塞板52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堵塞头522和第二堵塞头523。其中,第一堵塞头522的数量与第一连通孔251相等,且第一堵塞头522在垂直于筒体21轴心线方向上的截面与第一连通孔251在垂直于筒体21轴心线方向上的的截面全等。上述第一堵塞头522和堵塞板521共同组成了回收组件5。第二堵塞头523的数量与第二连通孔252相同,第二堵塞头523包括固定连接于堵塞板521上的连接杆5231和固定连接于连接杆5231远离堵塞板521一端的堵塞块5232,连接杆5231的截面半径小于第二连通孔252的内径,且堵塞块5232在垂直于筒体21轴心线的截面形状与第二连通孔252垂直于筒体21轴心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全等。堵塞板521上开设有若干第三连通孔524,用于连通第一空腔271和第二空腔272。

当滑动驱动件525驱动堵塞板521滑动至最上端时,堵塞块5232位于隔板25的上方且液体能通过堵塞块5232和隔板25之间的缝隙从过滤腔26中流入第一空腔271中。此时,第一堵塞头522嵌设于第一连通孔251中从而使固体物料无法通过第一连通孔251流入流通腔27中。当滑动驱动件525驱动堵塞板521滑动至最下端时,此时第一堵塞头522从第一连通孔251中抽出,固体物料可以通过第一连通孔251流入第一空腔271中。堵塞块5232则嵌设于第二连通孔252中并封堵第二连通孔252,使液体物料无法通过第二连通孔252流入第一空腔271中。

参照图1和图2,筒体21的下表面自边缘向中心处向下倾斜,四个气缸活塞杆从筒体21下表面穿过的位置均匀分布于筒体21下表面靠近边缘处。出料管61连接于筒体21下表面的最低处。固体出料组件6包括设置于出料管61上的三相阀门62和连接于三相阀门62上的回收管路63,回收管路63远离三相阀门62的一端连接于溶解釜7。在三相阀门62上还设置有连接三相阀门62和负压过滤机4的工作管路64。缓存罐3设置于工作管路64上。

参照图2,冲洗结构51包括连接于筒体21侧壁上的供水管512和设置于筒体21内壁上的喷水头511,喷水头511上开设有长圆形的喷水口514。喷水口51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筒体21的轴心线。且所有喷水口514在筒体21轴心线上的投影的总和覆盖筒体21轴心线在转鼓22内的部分。在筒体21的侧壁中开设有连通供水管512和喷水口514的水流通道513。供水管512通过外接水源向喷水口514供水,并使水流从喷水口514中喷出,对转鼓22中的固体物料进行冲击。

参照图4,工作管路64分割为第一管道642和第二管道643,第一管道642和第二管道643通过法兰盘641连接,法兰盘641中装设有第一滤网644。

参照图5,在溶解釜7中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有第二滤网71,第二滤网71将溶解釜7中的空间分割为上空腔75和下空腔76。在溶解釜7中设置有用于同时对上空腔75和下空腔76中的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72。在溶解釜7的下端设置有连通下空腔76的回料管74,回料管74上设置有水泵8且回料管74远离溶解釜7的一端连接于进料管24。回收管路63则在溶解釜7的上端连通于上空腔75。在溶解釜7中还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73,用于提高溶解釜7内固体物料中有效成分的溶解效率。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

猪血在水解釜1中水解完成后,先经过离心过滤机2进行第一次分离,分离得到的液体物料送入缓存罐3中,并通过缓存罐3与负压过滤机4之间的管道输送至负压过滤机4中,在负压过滤机4中经过膜过滤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液体,即完成猪血的分离步骤。

离心过滤机2中产生的液体物料完全排出后,滑动驱动件525驱动堵塞板521下移,此时第一堵塞头522从第一连通孔251中抽出,使得转鼓22内的空腔与第一空腔271连接,堵塞块5232则堵塞于第二连通孔252中,使过滤腔26在转鼓22外的空间与第一空腔271不连通。此时,通过冲洗结构51对转鼓22的内壁进行冲刷即可使固体物料通过第一连通孔251落入第一空腔271中,并通过第三连通孔524继续落入第二空腔272中。

在上述过程中,调节三相阀门62使出料管61和收集管路连通,即可将冲刷收集得到的固体物料混悬液输送至溶解釜7中。溶解釜7中,固体物料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继续溶解在水中,从而再次对固体物料中的有效物质进行溶解。溶解完毕后,得到的溶液通过第二滤网71和回料管74重新输送至进料管24中,送入转鼓22并再次进行离心过滤,残余的固体物料则存留于第二滤网71上,待后续继续清理。

在上述过程中,可以对固体物料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再次利用,从而减少了原料的浪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