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油加工用茶籽清洗干燥一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81413发布日期:2021-08-31 17:3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茶油加工用茶籽清洗干燥一体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茶籽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茶油加工用茶籽清洗干燥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其分离得到的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油茶果的产量也逐年增加。油茶果成熟季节正是雨季,需要进行大批量油茶籽干燥工作,而现有的干燥设备大多是烘干箱,只能对油茶籽进行烘干处理,而不能对油茶果壳内渗入的杂质异物去除,影响油茶籽的品质,传统现有的技术是先将油茶果通过清洗装置进行清洗,随后再通过烘干箱干燥,上述流程工序繁琐,人力成本消耗大,加工量小,存在清洗干燥加工效率低、操作不便、费时费力等问题。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专门用于油茶籽清洗干燥的一体化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茶油加工用茶籽清洗干燥一体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山茶油加工用茶籽清洗干燥一体设备,包括塔体、设于塔体内的烘干室、设于烘干室内的多个垂直层设的框架、用于支撑并同时带动框架翻转动作的驱动机构、独立存在并用于盛装茶籽物料的框车以及设于塔体一侧用于将框车送到框架中的升降平台;在框架两侧的烘干室内壁上设有烘干灯,在升降平台上方的塔体侧部设有多个与各框架相对应的进出口,框架包括侧部设有的框口,框车通过进出口及框口进出框架;在与进出口相对的塔体另一侧部开设有竖向条孔,框架端部均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穿设条孔与驱动机构连接;

驱动机构设于塔体侧方,其包括自下而上水平横置的基座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竖向设置在基座板与第一安装板之间的第一光轴、螺杆、第二光轴,竖向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的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活动套设在第一光轴、螺杆及第二光轴上的主动座和至少一个的从动座,以及设于主动座和从动座背部的联动杆;基座板、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的一端均与塔体固接;第一光轴、螺杆及第二光轴的底端均转动连接在基座板顶部,第一光轴、螺杆及第二光轴的顶端均转动连接并贯穿在第一安装板上,且第一光轴、螺杆、第二光轴自左向右并排靠向塔体;第一电动机及第二电动机的电机端均固接在第二安装板底部,第一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螺杆顶端连接,第二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光轴顶端连接;主动座包括第一滑座和内置于第一滑座中的螺母,螺母与螺杆连接;从动座包括第二滑座和开设于第二滑座中贯孔,螺杆贯穿贯孔设置,第一光轴与第一滑座、第二滑座接触连接;在主动座和从动座的侧部中均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中空的蜗杆和涡轮,第二光轴包括沿轴长设有的凸出部,在蜗杆中空的内壁上开有与凸出部配合卡接的限位槽,蜗杆滑动套设在第二光轴上,涡轮设于蜗杆下方并与其啮合传动连接,涡轮两端中心通过设有的传动轴架设在空腔内,传动轴两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座或第二滑座上,传动轴延伸至主动座或从动座外侧,其外端与第一连杆端部固接;在基座板后部上设有铰接座,联动杆由多段联杆端部相互铰接组成,联动杆底端与铰接座铰接,联动杆顶端与主动座背部中心铰接,处于联动杆中间各联杆的中部与对应侧的从动座背部中心铰接;在框架下方的塔体底部设有积水槽,积水槽内通入有进水管,积水槽中水平隔设有滤网,滤网四周边部与塔体内壁固接,在滤网下方固定安装有抽水泵,在塔体外边侧部设有水管,水管底端穿设塔体与抽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水管顶端穿设塔体水平延伸至烘干室上方,并在水管顶端设有至少一个喷洒头,喷洒头朝向框架。

进一步地,在积水槽处的塔体上设有排水管和排污口;在塔体侧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固定架,用于固定水管。

本发明的山茶油加工用茶籽清洗干燥一体设备至少包括了如下的有益效果及特点:

本发明烘干设备主要由烘干塔、置空于烘干塔中的多个烘干框架、独立存在并可内置在框架中框车、带动多个烘干框架上下同步同距线性动作并翻转的驱动机构以及将上述框车送入到框架中升降平台,其中,烘干塔内烘干灯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多个框架内的物料进行同步烘干操作;框车的独立设置能够便于操作工人对茶籽物料进行推拉运送和上、下料,提高生产加工效率及烘干量;将多个烘干框架由独特设计的驱动机构进行带动,能够达到对茶籽物料静、动态烘干,上述两种模式及切换能够显著地加快物料的烘干效率,烘干期间可以排出茶籽物料中的水份及杂质异物,显著地提高了烘干后物料的品质,采用机器对框架及其内物料进行空间布局,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操作方便,人力成本大大降低,且烘干后的茶籽物料受热均匀,干燥程度能够保持一致,解决了常见的茶籽物料干燥不均匀、不彻底、一致性差的问题,降低了返工及二次加工生产的风险;通过对设备的改进设计,在塔体上增设积水槽、抽水泵、水管、喷洒头,使得设备具有对框架内茶籽物料进行清洗的功能,进而可以实现一套设备先后完成对茶籽物料的清洗、干燥作业,操作便捷,省去了额外清洗设备的使用,显著地提高了茶籽加工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从动座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此时框架处于高处竖直);

图5是本发明设备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框车处于框架连中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推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塔体;101、进出口;102、竖向条孔;2、烘干室;3、框架;

4、驱动机构;401、基座板;402、第一安装板;403、第二安装板;404、第一光轴;405、螺杆;406、第二光轴;407、第一电动机;408、第二电动机;409、主动座;410、从动座;411、联动杆;412、第二滑座;413、贯孔;414、空腔;415、蜗杆;416、涡轮;417、凸出部;418、限位槽;419、传动轴;420、铰接座;

5、框车;501、框体;502、端盖板;503、车轮;504、内凹结构;

6、升降平台;7、升降机;8、烘干灯;9、螺栓;10、推拉杆;11、卡接部;12、第一连杆;

13、积水槽;14、滤网;15、抽水泵;16、水管;17、喷洒头;18、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路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油茶籽烘干清洗一体设备,参见图1所示,结构如下:

包括塔体1、设于塔体1内的烘干室2、悬置于烘干室2内的多个(图示为3个)垂直层设的框架3、用于支撑并同时带动上述框架3翻转动作的驱动机构4、独立设置存在的框车5以及设于塔体1一侧的升降平台6,待加工处理的油茶籽置于框车5中,所述升降平台6用于将框车5传送到与目标框架3相对应的高处,升降平台6底部设有升降机7,升降平台6顶部侧边设有防护围栏(未示出)。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框车5包括框体501、设于框体501一侧的端盖板502以及设于框体501底部两侧用于移动的车轮503,其中,框体501顶部敞口,用于取放油茶籽物料,框车5框体501和框架3在整体结构上都是采用镂空的网板构成;在烘干室2前后内壁上竖向设置有多个烘干灯8,框架3设于两侧烘干灯8之间;承上述,在升降平台6上方的塔体1侧部设有多个与各框架3相对应的进出口101,框架3包括侧部设有的框口(未示出),框车5通过进出口101及框口进出框架3;进一步地,框车5通过端盖板502中设有的螺栓9与框架3固接,为了便于推拉框车5,还包括增设有的推拉杆10,推拉杆10前端设有卡接部11,在端盖板502上开有与推拉杆10卡接部11相配合连接的内凹结构504,操作人员可通过推拉杆10带动框车5移动。

在与上述进出口101相对的塔体1另一侧部开设有竖向条孔102,各框架3同一端部均垂直设有第一连杆12,各第一连杆12穿设条孔与驱动机构4连接。

上述驱动机构4设于塔体1侧方,其包括自下而上水平设置的基座板401、第一安装板402、第二安装板403,竖向设置在基座板401与第一安装板402之间的第一光轴404、螺杆405、第二光轴406,竖向设置在第一安装板402与第二安装板403之间的第一电动机407和第二电动机408,活动套设在第一光轴404、螺杆405及第二光轴406上的主动座409和至少一个的从动座410,以及设于主动座409和从动座410背部的联动杆411。

其中,基座板401、第一安装板402及第二安装板403同侧边部均与塔体1侧部固定连接;第一光轴404、螺杆405及第二光轴406的底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基座板401顶部,第一光轴404、螺杆405及第二光轴406的顶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并贯穿在第一安装板402上,且第一光轴404、螺杆405、第二光轴406自左向右并排靠向塔体1;第一电动机407及第二电动机408的电机端均固接在第二安装板403底部,第一电动机407的动力输出端与螺杆405顶端连接,第二电动机408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光轴406顶端连接。

如图4所示,主动座409包括第一滑座(未示出)和内置于第一滑座中的螺母(未示出),螺母与上述螺杆405组成螺旋副来实现主动座409线性运动的目的;从动座410包括第二滑座412和开设于第二滑座412中贯孔413,所述螺杆405贯穿贯孔413设置,螺杆405与第二滑座412未接触连接,而上述第一光轴404与第一滑座、第二滑座412接触连接;在主动座409和从动座410的侧部中均开设有空腔414,空腔414内设有中空的蜗杆415和涡轮416,其中,第二光轴406包括沿轴长方向设有的凸出部417,在蜗杆415中空的内壁上开有与凸出部417配合卡接的限位槽418,蜗杆415滑动套设在第二光轴406上,涡轮416设于蜗杆415下方并与其啮合传动连接,涡轮416两端中心通过设有的传动轴419架设在空腔414内,传动轴419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座或第二滑座412上,传动轴419延伸至主动座409或从动座410外侧,其外端与前述的第一连杆12端部固定连接,进而实现驱动机构4与烘干室2内框架3的联动。

结合图5所示,联动杆411作为主动座409带动各从动座410等变距线性滑动的联动件,其具体通过如下方式设计:在基座板401后部上设有铰接座420,联动杆411由多段联杆端部相互铰接组成,联动杆411底端与铰接座420铰接,联动杆411顶端与主动座409背部中心铰接,处于联动杆411中间各联杆的中部与对应侧的从动座410背部中心铰接;由此,结合上述对驱动机构4核心部件的描述可知其工作原理是:第一电动机407正反转动,由于螺旋副、联动杆411及第一连杆12的存在,带动了主动座409和从动座410上下等变距线性滑动,进而亦带动了烘干室2内各框架3上下等变距线性移动;第二电动机408正反转动,由于各移动座空腔414中涡轮416、蜗杆415、凸出部417及限位槽418的存在,带动了传动轴419和第一连杆12的旋转,进而亦带动了烘干室2内各框架3转动,且上述两种动作方式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且旋转动作过程中均具有自锁功能,运作稳定可靠。

基于前述,结合图7所示,为了能够提高设备的功能性,本发明还对塔体1作出如下的改进,改进后的设备能够对油茶籽进行清洗干燥一体化操作:

在上述框架3下方的塔体1底部设有积水槽13,积水槽13内通入有进水管(未示出),积水槽13中水平隔设有滤网14,滤网14四周边部与塔体1内壁垂直固定连接,在滤网14下方固定安装有抽水泵15,在塔体1外边侧部设有水管16,水管16底端穿设塔体1与抽水泵15的输出端连接,水管16顶端穿设塔体1水平延伸至烘干室2上方,在水管16顶端设有至少一个喷洒头17,喷洒头17竖直向下朝向框架3。

另外,为了便于排出积水槽13内的污水以及滤网14上的污渣,在积水槽13处的塔体1上设有排水管(未示出)和排污口(未示出)。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稳固水管16,在塔体1侧部设有至少一个的固定架18,所述水管16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8上。

本发明的烘干设备工作原理及流程大体如下:

(1)将待烘干处理的油茶籽倒入至框车5中;

(2)将框车5搬运到升降平台6上,操作人员也同时站到升降平台6上,启动升降机7,将框车5抬升至与进出口101对应的水平高度,随后操作人员通过推拉杆10将框车5经进出口101完全地推送至对应高度的框架3中,并用螺栓9将框车5与框架3固接在一起;再启动升降机7下降,重复上述操作,将其余的框车5也推送到框架3中;

(3)结合图6所示,清洗:先启动第一电动机407正转,根据前述驱动机构4的工作原理,将框架3连同框车5移动到烘干室2高处,进水管将清水输送到积水槽13中,抽水泵15启动,并持续工作,经水管16将清水输送到塔体1顶部,再通过喷洒头17从框架3上方喷淋至茶籽物料上,清洗后的污水再次落回至积水槽13中,污水经滤网14过滤又再次被抽水泵15输送到喷洒头17处进行清洗工作,待积水槽13水质污浊,再通过排水管和排污口排出,接着进水管再提供清水用于循环清洗;

烘干:待清洗完毕后,打开两边的烘干灯8通过热辐射传递作用对框车5内的茶籽物料进行烘干操作,具体包括有如下的清洗干燥模式:

①静态清洗/烘干:保持框架3竖置不动;

②动态清洗:第二电动机408持续启动,经各第一连杆12带动框架3不停的翻转,此举能够加快物料的清洗或烘干效率,具体的,相比上述静态清洗/烘干,茶籽物料在翻转过程中,不停的活动,加快物料中水分甚至杂质异物的析出甩出,协同清水的冲刷作用,清洗速度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动态清洗还能够使得框架3内的茶籽物料清洗均匀,使得框车5内各区域的茶籽物料清洗程度能够保持一致,避免出现清洗不均匀、不彻底、一致性差的问题;

③动态烘干:第二电动机408持续启动,经各第一连杆12带动框架3不停的翻转,此举同样能够加快物料的烘干效率,具体的,相比上述静态烘干,茶籽物料在翻转过程中,不停的活动,加快物料中水分甚至杂质异物的析出甩出,协同烘干灯8的作用,烘干速度自然得到较好地提升,另一方面,动态烘干还能够使得框架3内的茶籽物料受热均匀,使其干燥程度能够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干燥不均匀、不彻底、一致性差的问题。

(4)烘干结束后,启动第二电动机408转动,使得框架3处于水平放置状态,之后再启动第一电动机407反转,将框架3连同框车5移动到初始的高度位置,最后分离框车5与框架3,利用推拉杆10拉出框车5,再利用升降平台6将框车5降落到地面上,即可取出清洗、干燥后的茶籽物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