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

文档序号:29627298发布日期:2022-04-13 14:4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

1.本发明涉及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


背景技术:

2.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中医临床配方中,茯苓的配伍率高于70%。我们日常食用的茯苓以茯苓丁、茯苓片的形式为主,是去掉茯苓皮后的白色菌核经过切制、干燥加工而成。茯苓皮是茯苓菌核的干燥外皮,呈不规则的片状,体软质松,略有弹性,外表面是棕色或深至黑褐色,有瘤状突起物,质量约占单个茯苓总重的6%。根据产区生产以及市场要求,去皮可以极大地提升茯苓的色泽、品相,提高其附加值。
3.传统去皮加工过程中,茯苓采集后要经数次“发汗”或蒸制处理后才进行去皮加工。产区为了获得质量上乘的白色茯苓内核,一般会人工手持刀具通过2~3次去皮工序,将茯苓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赤茯苓随茯苓皮一并去掉。因茯苓品质随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茯苓去皮量最少占单个茯苓质量的5%,最大可至25%,总体平均去皮量约10%。产区人工去皮时,需要经过三道工序,且要求去皮损失率低于10%。熟练人工去皮每天工作8小时,可完成100kg茯苓全部的去皮工作,计算可得产区熟练人工单位质量茯苓去皮用时4.8kg/min,去皮工作效率较低,人工成本高,严重制约茯苓的产业化发展。
4.现有技术条件下,茯苓去皮过程仍以手工持刀去皮为主,而已设计的茯苓去皮装置多为一次去皮,因茯苓外形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因此一次去皮工序难以满足去皮质量与效率要求,造成茯苓药材的损失,且少数茯苓去皮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以下很多弊端:
5.1、去皮工作区与非工作区茯苓皮黏连,无法分离。在去皮过程中,由于茯苓外皮略有弹性,组织结构间连接性强,现有去皮装置没有依据茯苓外皮物理特性设计去皮刀具,因此无法实现工作区与非工作区茯苓皮的切断与分离,所以仍然存在茯苓皮黏连的情况,无法快速且高效地实现去皮。
6.2、去皮刀具设计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茯苓外形特征、茯苓表面平整度、含水率等基本物理特性、剪切特性、压溃特性以及压缩特性等设计茯苓去皮刀具以及依据物理特性确定切削所需切削力,计算得出刀具切削所用功率,选择适合得动力电机,从而提升茯苓去皮工作效率。
7.3、表面凹凸不平需要人工持刀辅助去皮,增加去皮难度,去皮效率低。
8.4、现有手持式去皮装置转速无法调节,只有一个档位,刀具转速高、力矩大且不可调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力紧握把手,费力且易出现脱手情况,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因为转速高,造成茯苓外皮碎屑四处高速飞溅,不易于后续清理工作。
9.5、现有手持式去皮装置尺寸设计较大,略显笨重,去皮罩壳与机壳设计成一体,无法进行调节。
10.6、去皮刀具有较大部分处于暴露于表面,无固定防护前盖,易出现用户受伤情况。
11.7、缺少安全提示。去皮装置接通电源、转动时没有状态指示灯,不便于用户观察,当装置内部出现故障时,不易检查维修。
12.8、无法控制去皮深度,损失率高。在去皮过程中,用户只能凭借观察的方式控制去皮深度,无法保证去皮较低损失率。
13.目前茯苓去皮难题究其原因在于茯苓外形极不规则,去皮装置以及去皮刀具设计缺少针对性、个性化,没有根据茯苓外形特征、物理特性设计去皮装置。茯苓外表皮与白色内核的物料特性差异较大,故进行去皮装置研究时,应结合茯苓外皮以及茯苓白色内核的物理特性进行设计,寻找有效去除茯苓外表皮的方法。因为茯苓皮略带弹性,茯苓抗压不抗拉的特性,去皮过程中,需要去皮装置或者刀具切断去皮工作区与非工作区茯苓皮的连接,同时要避免茯苓白色内核被压溃。
14.因此本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设计之前,使用tms、pro型质构仪对茯苓进行剪切试验,测得茯苓去皮切削力范围为151.56~227.07n;采用全数字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带皮茯苓进行压缩试验,测得带皮茯苓的弹性模量为5.5mpa;带皮茯苓单位面积承受的最大极限压力为1.5mpa;采用游标卡尺对茯苓皮厚度进行测量,其平均值为3mm。依据茯苓皮的厚度以及去皮损失低的要求,测定去皮刀具去皮工作区茯苓露白的最大直线长度为29.2mm,以此作为依据确定刀具的去皮幅宽。
15.依据上述茯苓物理特性参数,对茯苓去皮装置进行设计,并对茯苓切削过程进行力学分析,计算得出去皮装置切削力数值为256.98n,确定去皮装置输入功率值为0.241kw,选用合适的动力电机。


技术实现要素:

1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高效茯苓去皮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茯苓去皮技术中存在的去皮损失大、去皮不干净、人工去皮效率低、去皮难度大等问题。
1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18.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防护前盖1、第一刀具2、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侧置增力防护机构4、底座5、握把8、限深机构9和第二刀具39;其中,
19.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包括去皮下壳10、去皮上壳11、梯形导轨槽44、卡槽45、限位块46、限深固定块47和连接块48;其中,
20.去皮上壳11的顶部为一水平面,其前部和后部由所述顶部平面向下延伸;
21.去皮上壳11的顶部平面的下方设有卡槽45,所述卡槽45与去皮上壳11连接;
22.所述梯形导轨槽44包括顶部平面和前后两侧平面,所述梯形导轨槽44的顶部平面位于卡槽45的底部平面之下,所述梯形导轨槽44的前后两侧平面位于去皮上壳11的前后两侧壳体内部并贯穿所述去皮上壳11的前后两侧壳体,所述梯形导轨槽底部平面设有直槽58;
23.去皮上壳11的卡槽45的底部平面的下表面的右中部设有限深固定块47;
24.去皮下壳10的顶部为一水平面,其前部和后部由所述顶部平面向下延伸;
25.去皮下壳10的前后两侧壳体的底部设有限位块46;去皮下壳10的顶部平面的下表面的右端左部设有连接块48;
26.去皮下壳10插入梯形导轨槽44,并能够沿梯形导轨槽44进行左右方向运动;
27.连接块48与电动推杆51的顶端左部连接,去皮下壳10在电动推杆51的带动下能够沿梯形导轨槽44相对去皮上壳11向左移动;
28.第一刀具2包括第一刀片34、刀具固定圆柱30、定位直槽31、固定板37、平键槽38和第一刀具转动轴35;其中,
29.平键槽38位于刀具固定圆柱30的内孔圆周,刀具固定圆柱30通过平键与第一刀具转动轴35相连接;
30.沿刀具固定圆柱30的圆柱体的延伸方向平行设有定位直槽31,第一刀片34的底部装入定位直槽31,第一刀片34与刀具固定圆柱30上的固定板37固定连接;
31.第二刀具39包括第二刀片40、定位槽42和第二刀具转动轴43,其中,
32.第二刀片40的刀体安装面与第二刀具转动轴43通过位于第二刀具转动轴43左端的定位槽42进行定位;
33.第一刀具转动轴35或者第二刀具转动轴43与直流电机49相连接;
34.限深机构9包括“凸”形限深环56、连接轴55、限深弹簧54和固定外壳53,其中,
[0035]“凸”形限深环56的顶端中部与连接轴55的下端连接;连接轴55的上端穿过固定外壳53底端中部的通孔和限深弹簧54以及固定外壳53内侧配合,连接轴55的轴肩压缩限深弹簧54,固定外壳53的底端对连接轴55轴肩进行限位;固定外壳53的顶部与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的限深固定块47相连接;
[0036]
侧置增力防护机构4包括套环28、连接绳25和皮革带24,其中,侧置增力防护机构4两侧的套环28与握把8两侧的周槽29转动连接,套环28与连接绳25的内端相连接,连接绳25的外端与皮革带24相连接;
[0037]
防护前盖1位于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的左侧,防护前盖1能够将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以及刀具整体遮盖;
[0038]
握把8的中心部位通过螺栓安装有直流电机49,电动推杆51位于直流电机49的左上部,固定于握把8内部;直流电机49的转轴穿过握把8左端平面的第一通孔50与第一刀具转动轴35或者第二刀具转动轴43连接,电动推杆51的顶端左部穿过握把8左端平面左上部的第二通孔52与去皮下壳10的右端的连接块48连接;握把8的右端与底座5固接;握把8的两端与侧置增力防护机构4的套环28通过周槽29转动连接;握把8的左端上部与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的右端上部连接;
[0039]
电动推杆51的伸出端能够相对电动推杆壳体伸缩移动,且电动推杆51通过导电线与蓄电池安装盒7内的蓄电池的连接端形成电性连接,通过电动推杆动作开关15控制电动推杆51的伸缩动作。
[0040]
去皮上壳11的顶部平面设有lcd速度显示屏12、状态指示灯、电动推杆动作开关15、电源总开关17和调速旋钮18;
[0041]
状态指示灯包括电动推杆左移指示灯13、电动推杆复位指示灯14、通电指示灯19、充电指示灯20、高速指示灯21、中速指示灯22和低速指示灯23。
[0042]
lcd速度显示屏12的下部设有控制板,通过卡槽45定位;lcd速度显示屏12与控制板连接;
[0043]
电动推杆左移指示灯13、电动推杆复位指示灯14、通电指示灯19、充电指示灯20、高速指示灯21、中速指示灯22和低速指示灯23均与控制板固定并电连接。
[0044]
第一刀片34具有主刀刃32和锯齿形侧刃33;所述的主刀刃32存在前角γ、后角α和楔角θ,前角γ为25
°
,后角α为12
°
,楔角θ为53
°

[0045]
第二刀片40为倒“u”形,两面开刃,第二刀具刃口41的角度为45
°

[0046]
第一刀具2包括8个第一刀片34,采用镶齿式结构,8个第一刀片34沿圆周方向均匀安装固定在刀具固定圆柱30上。
[0047]
握把8采用抽壳式设计;握把8手握部分采用仿生设计,曲面设计为波纹曲面,并且其沿轴向方向长度为80mm;握把8两侧均设有周槽29,用于侧置增力防护机构4的套筒连接;直流电机49的转轴顶端与握把8左端平面的距离为10mm。
[0048]
电动推杆51的伸出端左部平面与直流电机49转轴左端平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0049]
底座5包括刀具储藏盒6、蓄电池安装盒7、电源适配器充电插口26和usb充电插口27;其中,底座5的底部设有刀具储藏盒6和蓄电池安装盒7;刀具储藏盒6用于放置第一刀片34或第二刀片40,蓄电池安装盒7用于放置蓄电池;底座5的侧部设有电源适配器充电插口26与usb充电插口27。
[0050]
去皮上壳11的顶部平面的右端设有挡板16;去皮上壳11的顶端右部的挡块与防护前盖1配合连接时,挡板16最右侧平面与防护前盖1右侧平面重合。
[005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52]
本发明提出一种结合茯苓皮厚度、茯苓切削露白尺寸、去皮切削力、茯苓最大抗压强度、茯苓弹性模量等物理特性设计的去皮刀具组合,第一刀具用于去皮过程的第一道工序,去除茯苓表面85%相对平缓区域的茯苓外皮;第二刀具用于去皮过程的第二道工序,去除茯苓表面凹陷以及去皮难度大的地方。两种刀具个性化去皮,因此可显著提升茯苓去皮干净率和去皮工作效率。另外,两种去皮刀具可以根据去皮要求进行自由拆卸,便于安装与使用。
[0053]
在去皮过程中,当去皮深度达到2mm时,限深机构中的“凸”形限深环的最外圆与茯苓表面开始接触,刀具在向下压力的作用下,去皮深度继续增加,此时“凸”形限深环压缩限深弹簧限制去皮刀具的去皮深度,使其不超过5mm,且随着去皮刀具的水平移动,限深机构实现皮过程中对茯苓表面起伏变化的仿形,有效地限制去皮刀具的去皮深度,降低茯苓去皮损失量。
[0054]
在茯苓去皮的第一道工序中使用第一刀片进行去皮,第一刀片设计有主刀刃与锯齿形侧刃,刀片安装于第一刀具上,利用直流电机带动第一刀具转动产生去皮力矩,实现茯苓去皮工作区外皮的去除以及工作区与非工作区茯苓外皮的切断与分离,有效地避免了去皮过程中茯苓外皮黏连、干扰后续去皮的情况。另外,第一刀片前刀面设计为曲面,在去皮过程中,曲面可加强对茯苓外皮切削屑的弯折、挤压效果,有效提升去皮刀具排屑能力,避免了碎屑不易排出,堵塞刀具的情况。在去皮第二道工序中,采用倒“u”形、两面开刃的第二刀片对茯苓表面凹陷难去皮处进行去皮,倒“u”形可使刀具快速地深入茯苓凹陷部位并与外皮接触,完成凹陷处的去皮,有效提升茯苓去皮工作效率以及去皮干净率。
[0055]
在去皮过程中,本去皮装置防护罩壳采用往复组合式设计,工作行程可达30mm,可用去遮挡去皮碎屑;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一端通过螺钉与电动推杆连接,用户可根据电动推杆动作指示灯观察电动推杆状态。采用单片机控制技术,拨动电动推杆动作开关,实现去皮罩壳的舒展与收起,有效地减小去皮罩壳的尺寸,避免了去皮过程中茯苓外皮碎屑的飞
溅,便于后续清理,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0056]
本发明中采用单片机控制技术,设定相应端口输出pwm波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去皮刀具的转速。转动调速旋钮,使电机转速处于高、中、低范围,并通过lcd速度显示屏实时显示电机转速,用户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转速。另外,不同刀具转速匹配不同的状态指示灯,便于用户观察电机转速状态以及控制程序测试,提升了茯苓去皮装置的智能化水平。
[0057]
本发明设计有侧置防护与增力机构,在去皮过程中,用户穿过连接绳、皮革带附于手背面,然后手握去皮装置的握把,利用皮带以及连接绳的增力降扭矩的作用,增加茯苓去皮时所需压力,同时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装置脱手以及类似的安全隐患,保证去皮过程的安全。另外,当去皮装置不再使用时,可以通过连接绳挂到墙壁或者固定地方,避免丢失。
[0058]
本发明设计有防护前盖。目前现有手持式去皮装置缺少包裹,去皮过程中,去皮装置的刀具有较大一部分暴露于外面,会出现用户因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原因误伤,因此装置设计有防护前盖,用户使用完毕后,将防护前盖盖到去皮装置端部,提升了去皮过程的安全性。
[0059]
本发明中设置有多种充电方式,可采用两节2200ma蓄电池、采用电源适配器与插口、usb插口3种方式进行充电,有效地解决了茯苓去皮装置充电方式单一的情况,方便快捷。
[0060]
本发明设置有刀具储藏盒。在握把另一侧的底座部分设计抽壳式刀具储藏盒,用于储藏多余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留做备用,同时避免刀具丢失。
附图说明
[0061]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62]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的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63]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的第一刀具2的结构示意图;
[0064]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的第二刀具39结构示意图;
[0065]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的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的结构示意图;
[0066]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的去皮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0067]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的握把8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68]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的限深机构9的结构示意图。
[0069]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0070]
1、防护前盖
ꢀꢀꢀꢀꢀꢀꢀꢀꢀꢀꢀꢀꢀꢀꢀꢀꢀꢀꢀꢀ
2、第一刀具
[0071]
3、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
ꢀꢀꢀꢀꢀꢀꢀꢀꢀꢀ
4、侧置增力防护机构
[0072]
5、底座
ꢀꢀꢀꢀꢀꢀꢀꢀꢀꢀꢀꢀꢀꢀꢀꢀꢀꢀꢀꢀꢀꢀꢀꢀ
6、刀具储藏盒
[0073]
7、蓄电池安装盒
ꢀꢀꢀꢀꢀꢀꢀꢀꢀꢀꢀꢀꢀꢀꢀꢀ
8、握把
[0074]
9、限深机构
ꢀꢀꢀꢀꢀꢀꢀꢀꢀꢀꢀꢀꢀꢀꢀꢀꢀꢀꢀꢀ
10、去皮下壳
[0075]
11、去皮上壳
ꢀꢀꢀꢀꢀꢀꢀꢀꢀꢀꢀꢀꢀꢀꢀꢀꢀꢀꢀ
12、lcd速度显示屏
[0076]
13、电动推杆左移指示灯
ꢀꢀꢀꢀꢀꢀꢀꢀꢀ
14、电动推杆复位指示灯
[0077]
15、电动推杆动作开关
ꢀꢀꢀꢀꢀꢀꢀꢀꢀꢀꢀ
16、挡板
[0078]
17、电源总开关
ꢀꢀꢀꢀꢀꢀꢀꢀꢀꢀꢀꢀꢀꢀꢀꢀꢀ
18、调速旋钮
[0079]
19、通电指示灯
ꢀꢀꢀꢀꢀꢀꢀꢀꢀꢀꢀꢀꢀꢀꢀꢀꢀ
20、充电指示灯
[0080]
21、高速指示灯
ꢀꢀꢀꢀꢀꢀꢀꢀꢀꢀꢀꢀꢀꢀꢀꢀꢀ
22、中速指示灯
[0081]
23、低速指示灯
ꢀꢀꢀꢀꢀꢀꢀꢀꢀꢀꢀꢀꢀꢀꢀꢀꢀ
24、皮革带
[0082]
25、连接绳
ꢀꢀꢀꢀꢀꢀꢀꢀꢀꢀꢀꢀꢀꢀꢀꢀꢀꢀꢀꢀꢀ
26、电源适配器充电插口
[0083]
27、usb充电插口
ꢀꢀꢀꢀꢀꢀꢀꢀꢀꢀꢀꢀꢀꢀꢀꢀ
28、套环
[0084]
29、周槽
ꢀꢀꢀꢀꢀꢀꢀꢀꢀꢀꢀꢀꢀꢀꢀꢀꢀꢀꢀꢀꢀꢀꢀ
30、刀具固定圆柱
[0085]
31、定位直槽
ꢀꢀꢀꢀꢀꢀꢀꢀꢀꢀꢀꢀꢀꢀꢀꢀꢀꢀꢀ
32、主刀刃
[0086]
33、锯齿形侧刃
ꢀꢀꢀꢀꢀꢀꢀꢀꢀꢀꢀꢀꢀꢀꢀꢀꢀ
34、第一刀片
[0087]
35、第一刀具转动轴
ꢀꢀꢀꢀꢀꢀꢀꢀꢀꢀꢀꢀꢀ
36、前刀面
[0088]
37、固定板
ꢀꢀꢀꢀꢀꢀꢀꢀꢀꢀꢀꢀꢀꢀꢀꢀꢀꢀꢀꢀꢀ
38、平键槽
[0089]
39、第二刀具
ꢀꢀꢀꢀꢀꢀꢀꢀꢀꢀꢀꢀꢀꢀꢀꢀꢀꢀꢀ
40、第二刀片
[0090]
41、第二刀具刃口
ꢀꢀꢀꢀꢀꢀꢀꢀꢀꢀꢀꢀꢀꢀꢀ
42、定位槽
[0091]
43、第二刀具转动轴
ꢀꢀꢀꢀꢀꢀꢀꢀꢀꢀꢀꢀꢀ
44、梯形导轨槽
[0092]
45、卡槽
ꢀꢀꢀꢀꢀꢀꢀꢀꢀꢀꢀꢀꢀꢀꢀꢀꢀꢀꢀꢀꢀꢀꢀ
46、限位块
[0093]
47、限深固定块
ꢀꢀꢀꢀꢀꢀꢀꢀꢀꢀꢀꢀꢀꢀꢀꢀꢀ
48、连接块
[0094]
49、直流电机
ꢀꢀꢀꢀꢀꢀꢀꢀꢀꢀꢀꢀꢀꢀꢀꢀꢀꢀꢀ
50、第一通孔
[0095]
51、电动推杆
ꢀꢀꢀꢀꢀꢀꢀꢀꢀꢀꢀꢀꢀꢀꢀꢀꢀꢀꢀ
52、第二通孔
[0096]
53、固定外壳
ꢀꢀꢀꢀꢀꢀꢀꢀꢀꢀꢀꢀꢀꢀꢀꢀꢀꢀꢀ
54、限深弹簧
[0097]
55、连接轴
ꢀꢀꢀꢀꢀꢀꢀꢀꢀꢀꢀꢀꢀꢀꢀꢀꢀꢀꢀꢀꢀ
56、“凸”形限深环
[0098]
57、第三通孔
ꢀꢀꢀꢀꢀꢀꢀꢀꢀꢀꢀꢀꢀꢀꢀꢀꢀꢀꢀ
58、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9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100]
如图1所示,一种手持式高效茯苓去皮装置,包括防护前盖1、第一刀具2、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侧置增力防护机构4、底座5、握把8、限深机构9和第二刀具39;其中,
[0101]
如图5和图6所示,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包括去皮下壳10、去皮上壳11、lcd速度显示屏12、电动推杆左移指示灯13、电动推杆复位指示灯14、电动推杆动作开关15、挡板16、电源总开关17、调速旋钮18、通电指示灯19、充电指示灯20、高速指示灯21、中速指示灯22、低速度指示灯23、梯形导轨槽44、卡槽45、限位块46、限深固定块47、连接块48和控制板;其中,
[0102]
去皮上壳11的顶部为一水平面,其前部和后部由所述顶部平面向下延伸。
[0103]
去皮上壳11的顶部平面设有lcd速度显示屏12、状态指示灯、电动推杆动作开关15、电源总开关17和调速旋钮18。
[0104]
状态指示灯包括电动推杆左移指示灯13、电动推杆复位指示灯14、通电指示灯19、充电指示灯20、高速指示灯21、中速指示灯22和低速指示灯23。
[0105]
去皮上壳11的顶部平面的下方设有卡槽45,所述卡槽45与去皮上壳11通过螺钉连接。优选地,卡槽45的长为30mm,宽为25mm。
[0106]
lcd速度显示屏12的下部设有控制板,通过卡槽45定位。lcd速度显示屏12与控制板连接,可显示直流电机49高、中、低转速,配合调速旋钮18使用,实现电机的无级调速。
[0107]
电动推杆左移指示灯13、电动推杆复位指示灯14、通电指示灯19、充电指示灯20、高速指示灯21、中速指示灯22和低速指示灯23均与控制板固定并电连接。
[0108]
去皮上壳11的顶部平面的右端设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与去皮上壳11为一整体,进行整体加工。
[0109]
去皮上壳11的顶端右部的挡块与防护前盖1配合连接时,挡板16最右侧平面与防护前盖1右侧平面重合。
[0110]
所述梯形导轨槽44包括顶部平面和前后两侧平面。所述梯形导轨槽44的顶部平面位于卡槽45的底部平面之下,所述梯形导轨槽44的前后两侧平面位于去皮上壳11的前后两侧壳体内部并贯穿所述去皮上壳11的前后两侧壳体,所述梯形导轨槽底部平面设有直槽58。
[0111]
优选地,梯形导轨槽44的上底长为36mm,下底长为60mm,宽度为35mm。
[0112]
优选的,直槽48的长度为35mm,宽度为10mm。
[0113]
去皮上壳11的卡槽45的底部平面的下表面的右中部设有限深固定块47。
[0114]
去皮下壳10的顶部为一水平面,其前部和后部由所述顶部平面向下延伸。
[0115]
去皮下壳10的前后两侧壳体的底部设有限位块46。去皮下壳10的顶部平面的下表面的右端中部设有连接块48,连接块48沿直槽58进行左右运动。
[0116]
去皮下壳10插入梯形导轨槽44,并可沿梯形导轨槽44进行左右方向运动。
[0117]
连接块48与电动推杆51的顶端左部通过螺纹连接。去皮下壳10在电动推杆51的带动下能够沿梯形导轨槽44相对去皮上壳11向左移动,且最大活动行程为30mm。
[0118]
优选地,连接块48中部的螺纹孔的直径d为6mm。
[0119]
优选地,挡板16的长度为40mm,宽度为10mm,厚度为3mm。
[0120]
优选地,限深固定块47的高度为5mm。
[0121]
优选地,限深固定块47的中心位置开有螺纹孔,其直径为3mm。
[0122]
如图3所示,第一刀具2包括第一刀片34、刀具固定圆柱30、定位直槽31、固定板37、平键槽38和第一刀具转动轴35;其中,
[0123]
平键槽38位于刀具固定圆柱30的内孔圆周,通过插削方式进行加工。刀具固定圆柱30通过平键与第一刀具转动轴35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平键槽30的键槽宽度为6mm,长度为30~35mm。
[0124]
沿刀具固定圆柱30的圆柱体的延伸方向平行设有定位直槽31。第一刀片34的底部装入定位直槽31,第一刀片34与刀具固定圆柱30上的固定板37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0125]
第一刀具2优选包括8个第一刀片34,采用镶齿式结构,8个第一刀片34沿圆周方向均匀安装固定在刀具固定圆柱30上。
[0126]
优选地,第一刀具2的直径为60mm。
[0127]
第一刀片34具有主刀刃32和锯齿形侧刃33。所述的主刀刃32存在前角γ、后角α和楔角θ,其中,优选地,前角γ为25
°
,后角α为12
°
,楔角θ=53
°
。第一刀片34的主刀刃32长度为30mm,刀尖圆弧半径为1mm。
[0128]
所述锯齿形侧刃33对称分布于主刀刃32两侧,存在前角γ0为6
°
。所述的锯齿形侧刃33的锯齿数为3,锯齿所在圆周直径为63mm。
[0129]
第一刀片34的前刀面36为曲面,曲面半径为8mm。
[0130]
第一刀片34顶端平面与定位直槽31槽面的距离为3mm。
[0131]
优选地,刀具固定圆柱30最大直径为30mm,内孔直径为22mm,长度为30~35mm。
[0132]
优选地,定位直槽31的长度为32mm,槽深为10mm,槽宽为4mm。
[0133]
优选地,固定板37的长度为32mm,高度为5mm,厚度为2mm。
[0134]
如图4-1和图4-2所示,第二刀具39包括第二刀片40、定位槽42和第二刀具转动轴43,其中,
[0135]
第二刀片40的刀体安装面与第二刀具转动轴43通过位于第二刀具转动轴43左端的定位槽42进行定位,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0136]
第二刀片40为倒“u”形,两面开刃,第二刀具刃口41的角度为45
°

[0137]
优选地,第二刀片40的圆弧部分直径为10mm,刀片厚度为1mm。
[0138]
优选地,第二刀具39的长度为30mm。
[0139]
第一刀具转动轴35或者第二刀具转动轴43与直流电机49通过螺钉相连接。
[0140]
如图8所示,限深机构9包括“凸”形限深环56、连接轴55、限深弹簧54和固定外壳53,其中,
[0141]“凸”形限深环56的顶端中部与连接轴55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
[0142]
连接轴55的上端穿过固定外壳53底端中部的通孔和限深弹簧54以及固定外壳53内侧配合,连接轴55的轴肩压缩限深弹簧54,固定外壳53的底端对连接轴55轴肩进行限位。固定外壳53的顶部与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的限深固定块47通过螺纹相连接。
[0143]
优选地,“凸”形限深环56的外形为“凸”字形,上半部分为矩形,长为40mm,高为20mm;下半部分为半圆弧,边缘最大直径为58mm。
[0144]
优选地,“凸”形限深环56的边缘厚,内侧薄,边缘宽度为5mm,内侧宽度为3mm。
[0145]
优选地,“凸”形限深环56的中心加工去孔,且第三通孔57直径为20mm。
[0146]
优选地,“凸”形限深环56的左侧平面与刀具固定圆柱30右侧平面平行,“凸”形限深环56位于第一刀具转动轴35右侧,限深环边缘与刀具固定圆柱30的距离为3mm。
[0147]
优选地,限深弹簧54的劲度系数高,可压缩量为3mm。
[0148]
优选地,“凸”形限深环56的中心轴线至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底端中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40mm。
[0149]
侧置增力防护机构4包括套环28、连接绳25和皮革带24,其中,侧置增力防护机构4两侧的套环28与握把8两侧的周槽29转动连接,套环28与连接绳25的内端相连接,连接绳25的外端与皮革带24相连接。
[0150]
优选地,套环28的内圆直径为62mm。
[0151]
优选地,连接绳25的长度为50mm。
[0152]
防护前盖1位于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的左侧,防护前盖1与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顶端右部的挡板16配合连接,防护前盖1能够将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以及刀具整体遮盖。
[0153]
防护前盖1的制作材料为透明塑料。
[0154]
防护前盖1外观设计为“凸”字形,能够将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以及刀具整体遮盖。
[0155]
优选地,防护前盖1的长度为50mm,圆弧曲面部分直径为60mm,与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的挡板16配合部分的尺寸:长度为40mm,宽度为10mm。
[0156]
优选地,防护前盖1的前盖壁厚为3mm。
[0157]
如图7所示,握把8的中心部位通过螺栓安装有直流电机49,电动推杆51位于直流电机49的左上部,通过螺栓固定于握把8内部。直流电机49的转轴穿过握把8左端平面的第一通孔50与第一刀具转动轴35或者第二刀具转动轴43通过螺钉连接,电动推杆51的顶端左部穿过握把8左端平面左上部的第二通孔52与去皮下壳10的右端的连接块48通过螺纹孔连接。握把8的右端与底座5固接。握把8的两端与侧置增力防护机构4的套环28通过周槽29转动连接。握把8的左端上部与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的右端上部通过螺钉相连接。
[0158]
电动推杆51的伸出端可相对电动推杆壳体伸缩移动,且电动推杆51通过导电线与蓄电池安装盒7内的蓄电池的连接端形成电性连接,通过电动推杆动作开关15控制电动推杆51的伸缩动作。
[0159]
握把8采用抽壳式设计。
[0160]
握把8手握部分采用仿生设计,曲面设计为波纹曲面,并且其沿轴向方向长度为80mm。
[0161]
握把8两侧均设有周槽29,用于侧置增力防护机构4的套筒连接,周槽29的宽度为5mm,周槽29所在圆周的直径为60mm。
[0162]
优选地,第一通孔50的直径为20mm。
[0163]
优选地,第二通孔52的直径为20mm。
[0164]
直流电机49的转轴顶端与握把8左端平面的距离为10mm。
[0165]
电动推杆51的伸出端左部平面与直流电机49转轴左端平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0166]
底座5包括刀具储藏盒6、蓄电池安装盒7、电源适配器充电插口26和usb充电插口27;其中,底座5的底部设有刀具储藏盒6和蓄电池安装盒7。刀具储藏盒6用于放置第一刀片34或第二刀片40,蓄电池安装盒7用于放置蓄电池。底座5的侧部设有电源适配器充电插口26与usb充电插口27。
[0167]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0168]
本发明的手持式茯苓去皮装置的动力来源于直流电机49。
[0169]
使用者在对茯苓去皮之前,首先装配第一刀具2。第一刀片34通过定位直槽31与刀具固定圆柱30定位,之后第一刀片34与刀具固定圆柱30上的固定板37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将8个第一刀片34沿圆周方向按上述步骤均匀安装固定在刀具固定圆柱30上,之后使用平键将刀具固定圆柱30与第一刀具转动轴35进行连接,完成第一刀具2的装配。
[0170]
然后,使用者装配第二刀具39。将第二刀片40与第二刀具转动轴43通过定位槽42定位,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完成第二刀具39的装配。
[0171]
将第一刀具2和第二刀具39放置于底座5的刀具储藏盒6。
[0172]
将限深机构9的固定外壳53顶部与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底端下部的限深固定块47通过螺纹相连接,完成限深机构9的安装。
[0173]
针对茯苓表面起伏不大的区域,使用者采用第一刀具2进行茯苓去皮第一道工序:将第一刀具2的第一刀具转动轴35穿过第三通孔57与直流电机49通过螺钉连接,之后将蓄电池安装于底座5的蓄电池安装盒7。使用者将手穿过侧置式增利防护机构的连接绳25并手握住握把8,将皮革带24贴在使用者的手背面,这样可以防止因装置启动瞬间转动力矩大而造成的脱手隐患。之后启动电源总开关17,去皮装置通电,通电指示灯19亮起,直流电机49
带动第一刀具2转动,之后向左拨动电动推杆51动作开关15,此时电动推杆51左移指示灯13亮起,电动推杆51带动去皮下壳10沿梯形导轨槽44相对去皮上壳11向左移动至最大距离,这样可以增大去皮过程中去皮罩壳的遮挡面积,有效地防止茯苓皮碎屑的四处飞溅,便于用户后续对茯苓皮碎屑的清理。之后使用者可以转动调速旋钮18选择合适的转速,并且观察lcd速度显示屏12上的数值以及与速度值相匹配的指示灯状态。使用者手握握把8向下施加压力使旋转的第一刀具2紧贴茯苓表面,利用直流电机49带动第一刀具2旋转产生的旋转力矩以及第一刀片34的主刀刃32和锯齿形侧刃33将去皮工作区的茯苓皮去除,锯齿形侧刃33可以将工作区的茯苓皮与两侧非工作区茯苓皮切断联系,避免了茯苓皮黏连的情况,同时,位于第一刀具2右侧的“凸”形限深环56依据去皮工作区茯苓表面起伏压缩限深弹簧54,实现去皮过程中第一刀具2去皮深度的控制,在保证去皮干净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茯苓去皮损失率,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去皮。
[0174]
针对茯苓表面凹陷难去皮处,需要采用第二刀具39进行去皮第二道工序:使用者关闭电源总开关17,将第一刀具2卸下,从刀具储藏盒6中取出事先装配好的第二刀具39,并通过螺钉将第二刀具39与直流电机49连接,打开电源开关,转动调速旋钮18选择合适的转速,并且观察lcd速度显示屏12上的数值以及与速度值相匹配的指示灯状态,直流电机49带动第二刀具39旋转,此工序中限深机构9不再使用,利用第二刀具39的旋转运动以及第二刀片40刃口41将凹陷难去皮处茯苓皮旋转去除,完成第二道工序的去皮,去皮过程结束。
[0175]
向右拨动电动推杆51动作开关15,将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复位,并转动调速旋钮18,将电机转速调至最低,之后关闭电源总开关17,使用可以将刀具卸下,也可将其保留原位置,使用防护前盖1将往复组合式去皮罩壳3以及刀具全部遮盖住,避免出现刀具误伤的情况。
[0176]
该去皮装置三种供电方式:蓄电池供电、usb数据线充电以及电源适配器电线充电,首选使用蓄电池进行供电。当蓄电池缺电时,将usb数据线或者电源适配器电线连接相应的充电插口,对蓄电池充电的同时,可以直接装置供电,方便快捷。
[0177]
去皮过程中,采用单片机控制技术设定相应端口输出pwm波,实现直流电机49的无级调速,同时电动推杆51的平移动作、lcd速度显示以及电源启停均采用单片机控制,实现茯苓去皮装置的智能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