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494805发布日期:2022-04-06 14:47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饮用食品及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肥胖人群的比例逐年增高。而肥胖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疾病之一。中医学认为,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主要是由于脾虚湿阻导致。
3.薏米又名薏苡仁或薏仁米,是很好的药食两用功能性食品原料。在药用价值上,薏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中药,其性甘微寒,有“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等功效,特别是其中的薏八醇及β和γ两种谷甾醇,具有防癌作用。薏米所富含的膳食纤维,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经常食用薏米食品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效果。正常健康人常食薏米食品,既可化湿利尿,又使身体轻捷,还可减少患癌的几率,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对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
4.红豆,在中药里称为“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5.将薏米、红豆、决明子等搭配制作具有祛湿减肥功效的薏米型红豆乳粉,非常适合肥胖人群减肥食用。
6.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三大营养物质之一,蛋白质经酶水解后得到的多肽比原蛋白质,和氨基酸更易被人体吸收,且酶解得到的多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通过对蛋白酶酶解获得具有多种营养性和功能性的多肽,已成为蛋白质开发与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研究表明,薏米多肽的抗氧化性远远大于薏米蛋白。由于不同的蛋白酶作用的肽键位点不同,所以酶在水解制取活性肽的反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实验条件存在差异也造成了反应结果的多样性,蛋白酶的选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需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择。
7.然而,目前市面上红豆薏米袋装茶泡茶口感不好,有效成分含量低,不利于人体吸收,用户长时间饮用后无明显效果,从而给用户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红豆薏米袋装茶有效成分含量低,不利于人体吸收的问题。
9.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10.一种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该果茶的原料包括薏米、红豆、纯水和椰子水。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该果茶的组份分别为:所述薏米6~18份、所述红豆1~3份、所述纯水8~10份和所述椰子水1~5份。
12.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烘焙:将红豆置于第一温度的烘箱中烘焙第一时间,将薏米置于第二温度的烘
箱中烘焙第二时间;
14.s2,粉碎:经过烘焙的红豆和薏米按1∶6的比例混匀后置于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得到红豆薏米粉;其中,红豆薏米粉的细度为20目~40目;
15.s3,糊化:将红豆薏米粉与纯水按1∶8重量比例称量后倒入容器中融合,同时对容器加热至沸腾,并保持2min后冷却降温至70℃得到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
16.s4,酶解:向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重量的中温α-淀粉酶,然后在70℃条件下酶解1.5h,经过中温α-淀粉酶酶解后的汁液先加入5000u/g~6000u/g的中性蛋白酶40℃酶解3.5h,再调节ph值为9~11,并加入5000u/g~6000u/g的碱性蛋白酶45℃酶解3h,酶解结束后用少许柠檬酸调节ph值至中性;其中,中温α-淀粉酶的重量为红豆薏米粉重量的0.3%;
17.s5,除酶:首先将酶解完全后的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加热煮沸5min,其次将加入的中温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加热使其变性,最后将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在6000r/min条件下离心6~8分钟得到红豆薏米清液,并取上红豆薏米清液待用;
18.s6,超滤:将红豆薏米清液在0.2μm的微孔水溶性滤膜上真空抽滤得到第二红豆薏米提取液,并收集抽滤后的第二红豆薏米提取液;
19.s7,真空浓缩:将抽滤后的第二红豆薏米提取液在65℃条件下真空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即可得到红豆薏米浓缩液;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占红豆薏米浓缩液含量的33%;
20.s8,调制:将红豆薏米浓缩液与椰子水按9∶1的重量比例进行调制即可得到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
2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的范围均为155℃~180℃。
2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时间的范围为40min~70min,所述第二时间的范围为60min~120min。
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1)将红豆和薏米都经过特定的烘焙处理后,使得谷物的香气更浓,风味更佳。
25.(2)烘焙后的红豆和薏米经过粉碎、淀粉酶酶解,红豆和薏米中的有效成分会更多的释放出来,产品的良品率也会大大提高,原料利用也更加充分。
26.(3)红豆薏米提取液经淀粉酶和蛋白酶酶解处理后,其中的大分子的多糖类和蛋白质类物质会转化为小分子的单糖类、多肽类和氨基酸类物质,这些小分子类的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27.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
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达到更好的饮用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取自辽宁朝阳生产的红豆、福建宁化生产的薏米。
35.以下为红豆和薏米的烘焙实验:
36.表1.1红豆155℃烘焙数据
37.烘焙时间(分钟)40455055606570谷物香气指数1122334
38.表1.2红豆160℃烘焙数据
39.烘焙时间(分钟)40455055606570谷物香气指数1223343
40.表1.3红豆165℃烘焙数据
41.烘焙时间(分钟)40455055606570谷物香气指数2223343
42.表1.4红豆170℃烘焙数据
43.烘焙时间(分钟)40455055606570谷物香气指数2333432
44.表1.5红豆175℃烘焙数据
45.烘焙时间(分钟)40455055606570谷物香气指数2333431
46.表1.6红豆180℃烘焙数据
47.烘焙时间(分钟)40455055606570谷物香气指数2322111
48.通过上述表1.1~1.6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红豆在170℃的烘箱中烘焙60分钟谷物香气最浓,能耗最低。
49.表2.1薏米155℃烘焙数据
50.烘焙时间(分钟)60708090100110120谷物香气指数1223342
51.表2.2薏米160℃烘焙数据
52.烘焙时间(分钟)60708090100110120谷物香气指数2333442
53.表2.3薏米165℃烘焙数据
54.烘焙时间(分钟)60708090100110120谷物香气指数2333442
55.表2.4薏米170℃烘焙数据
56.烘焙时间(分钟)60708090100110120谷物香气指数2334422
57.表2.5薏米175℃烘焙数据
58.烘焙时间(分钟)60708090100110120谷物香气指数3334322
59.表2.6薏米180℃烘焙数据
60.烘焙时间(分钟)60708090100110120谷物香气指数3221111
61.通过上述表2.1~2.6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薏米在170℃的烘箱中烘焙90分钟谷物香气最浓,能耗最低。
62.上述得出的实验结论均依次以用时最短、温度最低和谷物香气指数最高作为评论依据。此外,由于生产时的重量比例与实验样品比例有所不同,红豆和薏米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上述的最佳用时和温度可能会烤糊,因此,红豆和薏米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应当结合重量再从表1.1~1.6和表2.1~2.6中取合适的温度与时间的组合。
63.实施例一
64.参照附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该果茶的组份分别为:薏米6份、红豆1份、所述纯水8份和椰子水1份;
65.一种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6.s1,烘焙:将红豆置于170℃的烘箱中烘焙55min,将薏米置于170℃的烘箱中烘焙110min。
67.s2,粉碎:经过烘焙的红豆和薏米按1∶6的比例混匀后置于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得到红豆薏米粉;其中,红豆薏米粉的细度为20目。
68.s3,糊化:将红豆薏米粉与纯水按1∶8重量比例称量后倒入容器中融合,同时对容
器加热至沸腾,并保持2min后冷却降温至70℃得到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
69.s4,酶解:向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重量的中温α-淀粉酶,然后在70℃条件下酶解1.5h,经过中温α-淀粉酶酶解后的汁液先加入5000u/g的中性蛋白酶40℃酶解3.5h,再调节ph值为9,并加入5000u/g的碱性蛋白酶45℃酶解3h,酶解结束后用少许柠檬酸调节ph值至中性;其中,中温α-淀粉酶的重量为红豆薏米粉重量的0.3%;
70.s5,除酶:首先将酶解完全后的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加热煮沸5min,其次将加入的中温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加热使其变性,最后将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在6000r/min条件下离心6分钟得到红豆薏米清液,并取上红豆薏米清液待用;
71.s6,超滤:将红豆薏米清液在0.2μm的微孔水溶性滤膜上真空抽滤得到第二红豆薏米提取液,并收集抽滤后的第二红豆薏米提取液;
72.s7,真空浓缩:将抽滤后的第二红豆薏米提取液在65℃条件下真空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即可得到红豆薏米浓缩液;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占红豆薏米浓缩液含量的33%;
73.s8,调制:将红豆薏米浓缩液与椰子水按9∶1的重量比例进行调制即可得到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
74.实施例二
75.参照附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该果茶的组份分别为:薏米12份、红豆2份、所述纯水9份和椰子水3份;
76.一种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7.s1,烘焙:将红豆置于170℃的烘箱中烘焙65min,将薏米置于170℃的烘箱中烘焙120min。
78.s2,粉碎:经过烘焙的红豆和薏米按1∶6的比例混匀后置于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得到红豆薏米粉;其中,红豆薏米粉的细度为30目。
79.s3,糊化:将红豆薏米粉与纯水按1∶8重量比例称量后倒入容器中融合,同时对容器加热至沸腾,并保持3min后冷却降温至70℃得到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
80.s4,酶解:向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重量的中温α-淀粉酶,然后在70℃条件下酶解1.5h,经过中温α-淀粉酶酶解后的汁液先加入5500u/g的中性蛋白酶40℃酶解3.5h,再调节ph值为10,并加入5500u/g的碱性蛋白酶45℃酶解3h,酶解结束后用少许柠檬酸调节ph值至中性;其中,中温α-淀粉酶的重量为红豆薏米粉重量的0.3%;
81.s5,除酶:首先将酶解完全后的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加热煮沸5min,其次将加入的中温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加热使其变性,最后将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在6000r/min条件下离心7分钟得到红豆薏米清液,并取上红豆薏米清液待用;
82.s6,超滤:将红豆薏米清液在0.2μm的微孔水溶性滤膜上真空抽滤得到第二红豆薏米提取液,并收集抽滤后的第二红豆薏米提取液;
83.s7,真空浓缩:将抽滤后的第二红豆薏米提取液在65℃条件下真空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即可得到红豆薏米浓缩液;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占红豆薏米浓缩液含量的33%;
84.s8,调制:将红豆薏米浓缩液与椰子水按9∶1的重量比例进行调制即可得到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
85.实施例三
86.参照附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该果茶的
组份分别为:薏米18份、红豆3份、所述纯水10份和椰子水5份;
87.一种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8.s1,烘焙:将红豆置于175℃的烘箱中烘焙55min,将薏米置于175℃的烘箱中烘焙100min。
89.s2,粉碎:经过烘焙的红豆和薏米按1∶6的比例混匀后置于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得到红豆薏米粉;其中,红豆薏米粉的细度为40目。
90.s3,糊化:将红豆薏米粉与纯水按1∶8重量比例称量后倒入容器中融合,同时对容器加热至沸腾,并保持4min后冷却降温至70℃得到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
91.s4,酶解:向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重量的中温α-淀粉酶,然后在70℃条件下酶解1.5h,经过中温α-淀粉酶酶解后的汁液先加入6000u/g的中性蛋白酶40℃酶解3.5h,再调节ph值为11,并加入6000u/g的碱性蛋白酶45℃酶解3h,酶解结束后用少许柠檬酸调节ph值至中性;其中,中温α-淀粉酶的重量为红豆薏米粉重量的0.3%;
92.s5,除酶:首先将酶解完全后的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加热煮沸5min,其次将加入的中温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加热使其变性,最后将第一红豆薏米提取液在6000r/min条件下离心8分钟得到红豆薏米清液,并取上红豆薏米清液待用;
93.s6,超滤:将红豆薏米清液在0.2μm的微孔水溶性滤膜上真空抽滤得到第二红豆薏米提取液,并收集抽滤后的第二红豆薏米提取液;
94.s7,真空浓缩:将抽滤后的第二红豆薏米提取液在65℃条件下真空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即可得到红豆薏米浓缩液;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占红豆薏米浓缩液含量的33%;
95.s8,调制:将红豆薏米浓缩液与椰子水按9∶1的重量比例进行调制即可得到红豆薏米小分子果茶。
96.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制备方法步骤s1~s8中需用到的硬件设备均为现有设备,因此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9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