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浆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3459发布日期:2021-10-09 16:5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蜂王浆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王浆脱水装置,属于蜂王浆加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蜂王浆又名蜂皇浆、蜂皇乳、蜂王乳、蜂乳,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是供给将要变成蜂王的幼虫的食物,也是蜂王终身的食物。蜂王浆的成分为:水分约68%、蛋白质约13%、糖质约16%、类脂物约4%,其他包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叶酸、泛酸、蛋氨酸、肌醇、乙酰胆碱、γ

氨基丁酸等。并且,蜂王浆在医学界认为对生活习惯方面疾病、癌症、心脏病、脑卒中等有疗效,具有作用于免疫细胞以激活免疫力,抑制炎症的作用和镇痛的作用,消除活性氧,不产生耐性菌等优良的作用。
3.目前的蜂王浆产品包括口服液、胶囊、冻干粉等。冻干粉是在低温环境下将蜂王浆冷冻成固态,抽真空将水分升华干燥而成的粉状物,简而言之,在低温环境下抽干蜂王浆里面的水分,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5533597a所公开的一种零添加蜂王浆冻干粉制品的制作方法,将蜂王浆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真空压力为100~150pa,温度为

20~

30℃,真空冷冻干燥机的蒸汽压为13~33pa,升华干燥时间10~20h,得到的冻干蜂王浆用粉碎机粉碎成蜂王浆冻干粉。
4.然而这种冻干的方法,首先,不适合对蜂王浆的浓缩。众所周知,被采乳(即采集)的蜂王浆混入蜂的尸体或巢的碎片,因此集中一定量后需要进行过滤、搅拌。由于蜂王浆受到其自身成分的限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酸类微量成分能够使成品劣化,同时还会在8℃以上的温度时因热劣化,因此在搅拌时,如果蜂王浆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其内部成分容易被破坏。此外,被采乳的蜂王浆中混入蜂的尸体、巢的碎片等,由于水分占65%,在粘度高的浆糊状态下,非常重,从而过滤用的滤网网孔容易堵塞,过滤及搅拌处理的时间不得不加长,蜂王浆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加长,在成品劣化的同时,活性减小,并且鲜度下降。现有技术中的过滤装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451296a所公开的一种蜂王浆的精制装置,通常采用挤压的方式对蜂王浆施加压力使其被挤出网孔,然而蜂王浆中的杂质也受到挤压,很容易被压碎后穿过滤网,无法达到真正的过滤效果,同时非常容易损坏滤网。除此之外,过滤过程通常需要人工进行挤压,短时间内就必须清理或更换滤网,耗时耗力。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1744828a也公开了一种蜂王浆的精制方法及其装置,通过机械旋转的方式使蜂王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径向外侧被甩出透过滤网。但这种方式只能对蜂王浆进行单次过滤,如果需要使用不同目数的滤网对蜂王浆进行逐级过滤,则无法通过上述装置一次完成。鉴于此,在进行过滤之前,可以按一定量的比例向蜂王浆中加入水进行稀释,再对稀释液进行过滤。而过滤后的稀释液则需要浓缩,而目前的冻干设备无法对稀释液进行浓缩。其次,在形成粉状的工艺中,传统的冻干方法需要

20~

30℃的低温环境,而且蜂王浆首先被冻结成块,冻干的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王浆脱水装置,无需对蜂王浆进行冷冻成块,而是在负压环境中通过翻料头对蜂王浆进行翻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冻干设备而言,能够实现对蜂王浆稀释液的浓缩,也能够对蜂王浆进行干燥。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蜂王浆脱水装置,包括罐体,在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负压接口,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竖直的主动轴以及翻料头,所述主动轴连接于翻料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翻料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主动轴;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主动轴上的主动带轮和主动齿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主动带轮连接的从动带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连接于所述翻料头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下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从动套筒,所述从动带轮固定于所述从动轴的上部,所述从动齿轮固定于所述从动套筒;所述翻料头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部的第一锥齿轮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所述外壳与所述从动套筒相固定,所述从动轴穿过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连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第二叶轮连接于第三锥齿轮。
7.所述主动轴设置于所述罐体的轴线上,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从动轴绕主动轴旋转的旋转驱动组件。
8.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从动套筒上的旋转齿轮以及与所述主动轴同轴设置的内齿环,所述内齿环固定于所述罐体的内侧壁上。
9.所述旋转齿轮固定于所述从动套筒上。
10.所述旋转齿轮固定于一拨盘上,所述拨盘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从动套筒上从而能够与从动套筒之间相对转动;在所述主动齿轮上还固定有直板以及限位板;所述直板横向设置,所述限位板的纵向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外侧边;所述拨盘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三个直槽,所述直槽沿着拨盘的径向向外延伸至拨盘边缘位置,在拨盘的边缘并且位于相邻的两个直槽之间还设置有弧形的缺口,所述弧形外侧边能够进入到所述缺口内从而与拨盘的位于所述缺口部位的弧形边缘相配合;在所述直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拨杆,所述主动齿轮能够带动直板和限位板同步转动,从而能够使所述弧形外侧边进入或脱离所述缺口,以及使所述拨杆脱离或进入直槽。
11.所述主动轴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一配合齿轮,所述配合齿轮与所述旋转齿轮相啮合。
12.所述翻料头为两个,两个所述翻料头设置于所述主动轴的两侧。
13.所述从动轴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于一横梁上,所述横梁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主动轴上。
14.所述横梁的中部安装于所述主动轴上。
15.在所述内齿环的下方设置有外环形板;在所述主动轴的下部设置有主动套筒,所述主动套筒的下端固定于所述罐体;在所述主动套筒上固定有内环形板,在所述外环形板与内环形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从动套筒穿过所述间隙。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蜂王浆脱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通过翻料头对蜂王浆进行翻动,在负压环境中能够较快完成作业,并且无需对蜂王浆进行冷冻成块,因此既能够实现对蜂王浆稀释液的浓缩,也能够对蜂王浆进行干燥,同时简化了工艺步
骤,使蜂王浆内部的有益成分不会因冷冻而破坏,使有益成分得到充分保留。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蜂王浆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蜂王浆脱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19.图3为蜂王浆脱水装置去除罐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主动轴、从动轴以及翻料头的安装结构正视图。
22.图6为翻料头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一个翻料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旋转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图8的分解示意图。
26.图10为图9的分解示意图。
27.图11为图10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28.图12为旋转驱动组件的状态一的示意图。
29.图13为旋转驱动组件的状态二的示意图。
30.图14为旋转驱动组件的状态三的示意图。
31.图15为旋转驱动组件的状态四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蜂王浆脱水装置,在蜂王浆稀释液被过滤后对其进行浓缩或者干燥。如图1、2所示,所述蜂王浆脱水装置200包括罐体21,在所述罐体21上设置有负压接口211,通过负压接口211能够连接负压装置对罐体21内部进行抽真空。所述罐体21内设置有竖直的主动轴22以及翻料头23,所述主动轴22连接于翻料电机24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翻料头23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主动轴22。
34.如图3

6所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主动轴22上的主动带轮251和主动齿轮252、通过传动带253与所述主动带轮251连接的从动带轮254、与所述主动齿轮252相啮合的从动齿轮255、连接于所述翻料头23的从动轴256,所述从动轴256的下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从动套筒257,所述从动带轮254固定于所述从动轴256的上部,所述从动齿轮255固定于所述从动套筒257。
35.所述翻料头23包括外壳231、设置于外壳231内部的第一锥齿轮232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32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33与第三锥齿轮234;所述外壳231与所述从动套筒257相固定,所述从动轴256穿过所述外壳231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32相固定。在所述外壳2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叶轮235与第二叶轮236,所述第一叶轮235连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233,第二叶轮236连接于第三锥齿轮234。
36.通过主动轴22能够带动主动带轮251和主动齿轮252同步转动,主动带轮251通过传动带253和从动带轮254带动从动轴256正转,主动齿轮252通过从动齿轮255带动从动套筒257反转。从动轴256通过第一锥齿轮232、第二锥齿轮233与第三锥齿轮234驱动第一叶轮
235与第二叶轮236转动,从动套筒257则带动外壳231转动。
3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轴22设置于所述罐体21的轴线上,所述罐体21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从动轴256绕主动轴22旋转的旋转驱动组件。
38.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从动套筒257上的旋转齿轮261以及与所述主动轴22同轴设置的内齿环262,所述内齿环262固定于所述罐体21的内侧壁上。
3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齿轮261固定于所述从动套筒257上,从而当从动套筒257转动时能够带动旋转齿轮261同步转动,由于旋转齿轮261与内齿环262相啮合,因此能够带动从动轴256与从动套筒257绕主动轴22转动。
40.但在本实施例中采取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

11所示,所述旋转齿轮261固定于一拨盘263上,所述拨盘263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从动套筒257上从而能够与从动套筒257之间相对转动。在所述主动齿轮252上还固定有直板264以及限位板265。所述直板264横向设置,所述限位板265的纵向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外侧边265a。所述拨盘263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三个直槽263a,所述直槽263a沿着拨盘263的径向向外延伸至拨盘263边缘位置,在拨盘263的边缘并且位于相邻的两个直槽263a之间还设置有弧形的缺口263b,所述弧形外侧边265a能够进入到所述缺口263b内从而与拨盘263的位于所述缺口263b部位的弧形边缘相配合。在所述直板26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拨杆266,所述主动齿轮252能够带动直板264和限位板265同步转动,从而能够使所述弧形外侧边265a进入或脱离所述缺口263b,以及使所述拨杆266脱离或进入直槽263a。
4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该状态时,所述限位板265被主动轴22带动旋转,当限位板265的一个弧形外侧边265a脱离拨盘263的缺口263b时,直板264端部的拨杆266刚好进入拨盘263上的一个直槽263a。如图13所示,随着限位板265的继续旋转,拨杆266拨动所述拨盘263旋转,由于拨盘263与旋转齿轮261相固定,因此能够带动旋转齿轮261旋转,从而使旋转齿轮261在于其相啮合的内齿环262上移动,从而使从动轴256和从动套筒257移动位置,翻料头23移动至其他位置。如图14所示,随着限位板265的继续旋转,当拨杆266脱离直槽263a时,刚好另一侧的弧形外侧边265a进入下一个缺口263b内。如图15所示,随着限位板265的继续旋转,弧形外侧边265a在缺口263b中移动,由于弧形外侧边265a与拨盘263的位于所述缺口263b部位的弧形边缘相配合,因此能够限定拨盘263的位置,使其不再转动,进而使翻料头23在当即位置持续翻料。
42.作为对蜂王浆脱水装置200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轴22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一配合齿轮267,所述配合齿轮267与所述旋转齿轮261相啮合,以提高整体稳定性。
43.所述翻料头23为两个,两个所述翻料头23设置于所述主动轴22的两侧,并且安装高度不一致。
44.在所述从动轴256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于一横梁27的端部,所述横梁27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主动轴22上,从动轴256与横梁27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横梁27与主动轴22之间能够相对转动。
45.在所述内齿环262的下方设置有外环形板28;在所述主动轴22的下部设置有主动套筒221,所述主动套筒221的下端固定于所述罐体21;在所述主动套筒221上固定有内环形板29,在所述外环形板28与内环形板29之间设置有间隙291,所述从动套筒257穿过所述间隙291。
46.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