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剥壳夹具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31842发布日期:2023-05-05 12:1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牡蛎剥壳夹具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要求2021年7月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第17/366,300号的美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其进一步要求了2020年8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3/064,211号的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以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如同本文全面阐述。


背景技术:

1、打开牡蛎或其他双壳类动物贝类的过程通常被称为“剥壳”。牡蛎和类似的贝类通常具有两个半壳体,称为瓣,在铰链处保持在一起,在两个瓣相遇处具有可见的接缝。通常,将刀或薄刀片插入接缝中并用于通过分离相对的瓣中的每一个来撬开牡蛎。然而,由于牡蛎可能在活着的同时被剥壳,它可能抵抗和防止其瓣的容易插入和分裂。因此,刀片可能需要被强制地插入瓣之间。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强有力地施加到打开牡蛎的刀可能致使伤害。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开发了各种工具来帮助使用者在将牡蛎和其他双壳类动物剥壳时避免伤害。

2、剥壳装置的现有技术改进可以产生更少的伤害或可能更容易使用或清洁或适应不同牡蛎尺码的工具。还进行了改进以将夹具固定至表面、更好地保护使用者的手免受滑动和伤害、提供用于将装置更好地固定在柜台或桌子上的装置和/或在基座的后端与顶部部分之间提供铰链。

3、现有技术包括:

4、us299756a——该参考文献描述了一种用于剥牡蛎的壳的“牡蛎夹具”。该夹具由两个部件组成,这两个部件可以由木材或金属制成。这些部件中的一个是底部部件,该底部部件比顶部长,这两个部件在其后端通过铰链连接。底部具有凹部,该凹部在其内端处是圆形的,并且该凹部的深度从开口前侧逐渐增加,以便形成倾斜的底部。顶部具有类似的马蹄形凹部,其具有倾斜的侧面。这些凹部符合牡蛎的插入夹具中的部件的形状。

5、us2007/0042695a1——该参考文献描述了一种“牡蛎剥壳块”,该“牡蛎剥壳块”具有带有平面的第一表面的基座以及附接至基座的弧形隔板。基座和隔板限定牡蛎容纳部,该牡蛎容纳部在使用者撬开牡蛎壳体时固定牡蛎。

6、us2020/0237128a1——该参考文献描述了一种“牡蛎剥壳装置”,该“牡蛎剥壳装置”具有带第一凹口的基座、以一定角度连接至基座的端部的盖,盖可移除地连接至或铰接至端部。盖具有第二凹口,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被定尺寸和被配置成用于保持牡蛎。使用者将牡蛎保持在其中并且能够使用刀打开牡蛎而具有较低的受伤风险。

7、wo2018/124966a1——该参考文献描述了一种“牡蛎开启装置”,该“牡蛎开启装置”具有连接至支柱的牡蛎支撑通道。在其下边缘上具有缺口的连接杆在缺口中的选定缺口处枢转地耦接至支柱。连杆在上凸角处可枢转地耦接到连杆的端部,并且剥壳刀片连接到连杆的下凸角。在使用中,牡蛎被安全地放置在支撑通道中,并且使用者向连杆的自由端处的手柄施加受控制的力,从而迫使剥壳刀片撬开牡蛎。

8、wo2004/100730a2——该参考文献描述了一种手持式“蛤和牡蛎打开器”,在形式和功能上类似于坚果破碎器。该打开器包括一对可枢转地耦接的构件,一个构件具有手柄和弯曲的有齿的部分以将蛤或牡蛎保持在位,并且另一个构件具有手柄和光滑的杆,突出的楔形件能够沿着杆滑动到位并且固定。使用者的手将双壳类动物保持就位抵靠弯曲的有齿部分,而另一只手将两个构件的手柄挤压在一起以用力推壳体半部之间的楔形件并将它们推开。勺子安装到齿状部分的外侧以从壳体刮肉。

9、us9.462,816b2——该参考文献描述了一种“牡蛎打开装置”。手柄可枢转地耦接到尖状物,尖状物穿过静止的定位圆柱体。由使用者施加至手柄的力迫使尖状物进入保持在带凹槽表面上的牡蛎铰链。由定位圆柱体导向的尖状物的运动可适应宽范围的牡蛎尺寸,而不必重新配置或调节装置的设置。

10、us7,785,176b1——在往复柱塞的向下行程期间手动地迫使打开的壳体的装置。在柱塞的尖端处是长的倾斜的楔形刀片。壳体放置在防滑基座上,其中,壳体的接缝平行于尖端的锥角。当柱塞下降时,其在壳体上施加摩擦剪切力,这使得半部分离和打开,从而提供对肉的接近。

11、us7,393,270b2——该参考文献描述了“可重构贝类打开器”,其包括基座和可枢转地连接至基座的可重构手柄。该设备进一步包括各种刀片,各种刀片与手柄牢固地耦接,使得选择刀片可以以操作方位定位以打开贝类。

12、尽管有这种改进,但是仍然存在各种缺点。例如,通过将铰链放置在夹具的顶部部分的后部与基座的后部之间,牡蛎不像当定位在顶部与基座之间时那样被固定。此外,可以不提供将剥壳器的各个部分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以提供不妥协的结构稳定性的器件。此外,可以不提供固定器件以防止装置在使用期间在放置该装置的工作表面上滑动。此外,使用者的手(不握持刀或其他剥壳工具的手)通常握持设备的整个顶部部分,从而如果刀打滑,则将使用者的不使用刀的手暴露于可能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一种牡蛎夹具包括基座元件,该基座元件具有用于接纳待开启的牡蛎的凹口。连接到基座元件的唇缘悬挂在工作表面的边缘上并且撞击在该边缘上,牡蛎夹具被放置在工作表面上,并且多个橡胶脚连接到基座元件的下侧。止退器被附接到基座元件,以防止牡蛎在使用中离开牡蛎夹具的背面。牡蛎夹持元件被操作性地耦接到手柄并且耦接到基座元件,使得操作手柄致使夹持元件将牡蛎向下推靠基座元件。

2、应当理解的是,上述一般性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技术特征:

1.一种牡蛎夹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基座元件、所述止退器以及所述牡蛎夹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中的所述凹口的表面中的多个缺口,所述多个缺口控制所述牡蛎在所述牡蛎夹具中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牡蛎夹具,其中,所述框架的底端形成所述唇缘。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其中,所述牡蛎夹具的至少一些部件比相同配置的第二牡蛎夹具的相应部件更坚固且更耐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其中,所述牡蛎夹具的至少一些部件比相同配置的第二牡蛎夹具的相应部件更宽且更稳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其中,所述牡蛎夹持元件的底部被布置成朝向所述牡蛎夹具的前部向下倾斜,使得当所述牡蛎夹持元件通过操作所述手柄被向下推动时,抵靠所述牡蛎产生力,所述力具有在所述基座元件和所述止退器两者的方向上推动所述牡蛎的分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铰链;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牡蛎夹具,其中,当所述一对管、所述牡蛎夹持元件和所述手柄在作为第一浮动组件耦接在一起时能够从所述牡蛎夹具的其余部分提升离开并且用具有不同牡蛎夹持元件的第二浮动组件替换。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牡蛎夹具,其中,当所述管、所述牡蛎夹持元件和所述手柄作为第一浮动组件被耦接在一起时能够被提升离开所述牡蛎夹具的其余部分并且被具有不同牡蛎夹持元件但在其他方面与所述第一浮动组件相同的第二浮动组件替换。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2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牡蛎夹具,所述牡蛎夹具进一步包括: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包括橡胶、至少一个吸盘和粘合剂中的至少一种。

30.一种操作牡蛎夹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手柄是通过如下来实现:围绕铰链销旋转所述手柄以摆动附接到所述手柄的底端的牡蛎夹持元件,致使所述牡蛎夹持元件在放置在所述牡蛎夹具的腔体中的所述牡蛎上向下推动。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手柄是通过如下来实现:旋转所述牡蛎夹具的手柄以旋转小齿轮,致使所述牡蛎夹持元件在放置在所述牡蛎夹具的腔体中的所述牡蛎上向下推动,其中,所述小齿轮具有形成在活塞的一侧中的齿条的多个齿接合缺口,所述活塞具有附接到所述活塞的底端的所述牡蛎夹持元件。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手柄是通过如下来实现:向下按压所述牡蛎夹具的手柄以降低具有附接到所述活塞的所述底端的所述牡蛎夹持元件的活塞,致使所述牡蛎夹持元件在放置在所述牡蛎夹具的腔体中的所述牡蛎上向下推动。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双壳类动物放置在所述牡蛎夹具的腔体中包括:


技术总结
一种牡蛎夹具,包括基座元件,该基座元件具有用于接纳待打开的牡蛎的凹口。耦接到基座元件的唇缘悬挂在牡蛎夹具被放置在其上的工作表面的边缘上并且撞击在该边缘上,并且多个橡胶脚耦接到基座元件的下侧。止退器被附接到基座元件,以防止牡蛎在使用中离开牡蛎夹具的背面。牡蛎夹持元件被操作性地耦接到手柄并且耦接到基座元件,使得操作手柄致使夹持元件将牡蛎向下推抵靠基座元件。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尼古拉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汉普顿舒克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