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发酵智能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50712发布日期:2022-04-22 00: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红茶发酵智能生产设备,包括架体(1)、驱动电机(13)、进料口(2)、出料口(3)和发酵罐(4), 所述发酵罐(4)安装在架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4)内设有第一筒体(5)和第二筒体(6),所述第二筒体(6)通过支撑柱与第一筒体(5)连接,所述发酵罐(4)内设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通过连接杆与第二筒体(6)连接,所述转动轴(7)上设有红外加热装置,所述红外加热装置采用石英石或陶瓷制备的纳米智能红外加热器进行供热,所述红外加热装置在发酵罐(4)内设有4个发酵温控区,所述第二筒体(6)与转动轴(7)之间设有雾化加湿管(8)和供氧管(9),所述雾化加湿管(8)外接超声波智能雾化加湿器(10),所述第一筒体(5)与发酵罐(4)之间设有雾化供酶管(11),所述雾化供酶管(11)对应各发酵温控区设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上设有液压控制阀,所述发酵罐(4)内壁设有恒温电加热丝,所述恒温电加热丝用于对第一筒体(5)进行供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发酵智能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筒体(5)和第二筒体(6)之间的间距为8-12cm,所述第一筒体(5)和第二筒体(6)之间形成发酵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发酵智能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进料口(2)一端置于发酵罐(4)外,进料口(2)另一端置于第一筒体(5)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发酵智能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筒体(5)和第二筒体(6)呈筛网结构,所述第一筒体(5)的筛网孔径大于第二筒体(6)的筛网孔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发酵智能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筒体(6)两端设有密封端盖(12),所述转动轴(7)一端穿过密封端盖(12)与驱动电机(13)连接,转动轴(7)另一端置于第二筒体(6),所述转动轴(7)套设有风扇叶,所述风扇叶置于密封端盖(12)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发酵智能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筒体(5)通过滑轨与发酵罐(4)内壁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发酵智能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发酵罐(4)在架体(1)上与水平面呈3-5
°
的角度倾斜设置,所述发酵罐(4)的进料口(2)端高于发酵罐(4)的出料口(3)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发酵智能生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电机(13)设有配套使用的变频器,所述驱动电机(13)转动的频率为2转/3min-5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发酵智能生产设备,属于茶叶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架体、驱动电机、进料口、出料口和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安装在架体上,所述发酵罐内设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通过支撑柱与第一筒体连接,所述发酵罐内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连接杆与第二筒体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红外加热装置,所述红外加热装置在发酵罐内设有4个发酵温控区,所述第二筒体与转动轴之间设有雾化加湿管和供氧管,所述第一筒体与发酵罐之间设有雾化供酶管,所述雾化供酶管对应各发酵温控区设有雾化喷头,所述发酵罐内壁设有恒温电加热丝,本发明结构合理,便于对红茶发酵的温度湿度进行智能控制,使红茶发酵效率高、质量好。量好。量好。


技术研发人员:金循 刘声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黔茶联盟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4
技术公布日:2022/4/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