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樱桃的保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750261发布日期:2022-07-13 08:4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水果保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樱桃的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2.樱桃,又名车厘子,是一种高档的鲜食水果,多成熟于水果短缺的春末初夏,成熟时颜色鲜美,肉质多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因此也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然而由于樱桃皮薄多汁,含水量高,不耐贮运,采摘后常温贮运极易出现褐变、腐烂现象,多数品种自然鲜存期只有3天,既难以满足樱桃鲜食的需求,也不利于樱桃产业的发展。所以采用有效的保鲜技术以延长新鲜樱桃的货架期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樱桃皮薄,果皮的气孔也较大,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失水导致表皮光泽丧失、表皮褶皱,严重影响樱桃的商品品质。截至目前为止,现有技术中尚未开发出有效的保鲜樱桃的方法,因而,开发有效或者效果更好的保鲜方法,是樱桃种植和销售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这对于扩大樱桃的销售范围、鲜食期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也能增加樱桃种植者和销售者的经济收益。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樱桃的保鲜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樱桃的保鲜贮藏时间,且在保鲜期间能较好地保持樱桃的感官品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樱桃的保鲜方法,该保鲜方法采用由4~6%壳聚糖乙酸溶液、贝壳粉、纳米级玉米淀粉、甘草抗氧化物、甘油(食品级)、纯化水制备所得的保鲜剂。
6.进一步地,所述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所得:4~6%壳聚糖乙酸溶液30~40份、贝壳粉5~9份、纳米级玉米淀粉3.6~7.5份、甘草抗氧化物3~5份、甘油2.4~4.8份、纯化水36~75份。
7.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保鲜剂:s11、按重量份称取:4~6%壳聚糖乙酸溶液30~40份、贝壳粉5~9份、纳米级玉米淀粉3.6~7.5份、甘草抗氧化物3~5份、甘油2.4~4.8份、纯化水36~75份;s12、将称取的纳米级玉米淀粉超声分散于所述纯化水中,机械搅拌并加热至90℃,糊化50min后,冷却至30℃,与称取的4~6%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加入称取的甘油,机械搅拌30min后,调整ph至中性,加入称取的贝壳粉、甘草抗氧化物,搅拌均匀,即得;s2、保鲜剂浸泡:s21、取蒸馏水300ml,加入200ml的樱桃保鲜剂,得到500ml的浸泡液,调节浸泡液的温度至14~15℃;s22、将完成分拣后的樱桃果实置于保鲜箱内,并将保鲜箱敞口放入冷藏库中,调
节冷藏库的温度,以2℃/h的降温速度降温,直至将樱桃表面的温度降至14~15℃;s23、将降温处理好的樱桃浸入温度为14~15℃的浸泡液中,浸泡0.5~1min,而后轻轻捞出,沥干,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s3、将处理好的樱桃放入保鲜箱内,封口后将保鲜箱放入冷藏库中按常规冷藏方式保藏即可。
8.进一步地,樱桃与浸泡液的质量比为1:2。
9.优选地,所述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所得:4%壳聚糖乙酸溶液30份、贝壳粉5份、纳米级玉米淀粉3.6份、甘草抗氧化物3份、甘油2.4份、纯化水36份。
10.优选地,所述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所得:6%壳聚糖乙酸溶液40份、贝壳粉9份、纳米级玉米淀粉7.5份、甘草抗氧化物5份、甘油4.8份、纯化水75份。
11.优选地,所述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所得:5%壳聚糖乙酸溶液35份、贝壳粉7份、纳米级玉米淀粉5.55份、甘草抗氧化物4份、甘油3.6份、纯化水55.5。
12.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对樱桃以2℃/h的降温速度进行降温处理,在该降温过程中,樱桃果皮表面的气孔逐步关闭,在降温结束时果皮表面的气孔基本完成关闭,其能有效地阻止在接下来浸泡保鲜操作中蒸馏水的大量渗入,导致其含水量过高而产生的细胞伤害;另外在浸泡处理中,樱桃和浸泡液的温度都保持在14~15℃左右的低温,可以避免温差对樱桃感官品质带来的影响,同时浸泡处理的时间仅需0.5~1min,可以进一步的避免浸泡保鲜操作中蒸馏水的渗入,而保鲜剂中的贝壳粉能有效抑制冷害的发生,并降低樱桃的呼吸频率,甘草抗氧化物可以显著减少细菌和霉菌的滋生,抑制腐烂腐败的扩散,而甘油、壳聚糖与纳米级玉米淀粉配合使用,能在樱桃表面形成具有光泽、良好保水作用,且不易损坏的保鲜膜,可以很好的避免保鲜膜在贮运过程中的损坏,同时,在食用阶段只需要简单的清洗和浸泡就可以去除表面的保鲜剂成分,健康无害。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4.实施例1一种樱桃的保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保鲜剂:s11、按重量份称取:4%壳聚糖乙酸溶液30份、贝壳粉5份、纳米级玉米淀粉3.6份、甘草抗氧化物3份、甘油2.4份、纯化水36份;s12、将称取的纳米级玉米淀粉超声分散于所述纯化水中,机械搅拌并加热至90℃,糊化50min后,冷却至30℃,与称取的4%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加入称取的甘油,机械搅拌30min后,调整ph至中性,加入称取的贝壳粉、甘草抗氧化物,搅拌均匀,即得;
s2、保鲜剂浸泡:s21、取蒸馏水300ml,加入200ml的樱桃保鲜剂,得到500ml的浸泡液,调节浸泡液的温度至14~15℃;s22、将完成分拣后的樱桃果实置于保鲜箱内,并将保鲜箱敞口放入冷藏库中,调节冷藏库的温度,以2℃/h的降温速度降温,直至将樱桃表面的温度降至14~15℃;s23、将降温处理好的樱桃浸入温度为14~15℃的浸泡液中,樱桃与浸泡液的质量比为1:2,浸泡1min,而后轻轻捞出,沥干,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s3、将处理好的樱桃放入保鲜箱内,封口后将保鲜箱放入冷藏库中按常规冷藏方式保藏即可。
15.实施例2一种樱桃的保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保鲜剂:s11、按重量份称取:6%壳聚糖乙酸溶液40份、贝壳粉9份、纳米级玉米淀粉7.5份、甘草抗氧化物5份、甘油4.8份、纯化水75份;s12、将称取的纳米级玉米淀粉超声分散于所述纯化水中,机械搅拌并加热至90℃,糊化50min后,冷却至30℃,与称取的6%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加入称取的甘油,机械搅拌30min后,调整ph至中性,加入称取的贝壳粉、甘草抗氧化物,搅拌均匀,即得;s2、保鲜剂浸泡:s21、取蒸馏水300ml,加入200ml的樱桃保鲜剂,得到500ml的浸泡液,调节浸泡液的温度至14~15℃;s22、将完成分拣后的樱桃果实置于保鲜箱内,并将保鲜箱敞口放入冷藏库中,调节冷藏库的温度,以2℃/h的降温速度降温,直至将樱桃表面的温度降至14~15℃;s23、将降温处理好的樱桃浸入温度为14~15℃的浸泡液中,樱桃与浸泡液的质量比为1:2,浸泡0.5min,而后轻轻捞出,沥干,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s3、将处理好的樱桃放入保鲜箱内,封口后将保鲜箱放入冷藏库中按常规冷藏方式保藏即可。
16.实施例3一种樱桃的保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保鲜剂:s11、按重量份称取:5%壳聚糖乙酸溶液35份、贝壳粉7份、纳米级玉米淀粉5.55份、甘草抗氧化物4份、甘油3.6份、纯化水55.5;s12、将称取的纳米级玉米淀粉超声分散于所述纯化水中,机械搅拌并加热至90℃,糊化50min后,冷却至30℃,与称取的5%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加入称取的甘油,机械搅拌30min后,调整ph至中性,加入称取的贝壳粉、甘草抗氧化物,搅拌均匀,即得;s2、保鲜剂浸泡:s21、取蒸馏水300ml,加入200ml的樱桃保鲜剂,得到500ml的浸泡液,调节浸泡液的温度至14~15℃;s22、将完成分拣后的樱桃果实置于保鲜箱内,并将保鲜箱敞口放入冷藏库中,调节冷藏库的温度,以2℃/h的降温速度降温,直至将樱桃表面的温度降至14~15℃;
s23、将降温处理好的樱桃浸入温度为14~15℃的浸泡液中,樱桃与浸泡液的质量比为1:2,浸泡0.75 min,而后轻轻捞出,沥干,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s3、将处理好的樱桃放入保鲜箱内,封口后将保鲜箱放入冷藏库中按常规冷藏方式保藏即可。
17.试验资料取新鲜采摘、无损伤的樱桃100颗,随机分为5组,每组100颗,组1为空白对照组,不对樱桃进行任何处理,采收后直接冷藏;组2、3和4为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方法对樱桃进行保鲜贮藏处理;组5为对比实验组,采用cn201310498198.6 一种樱桃的保鲜方法进行保鲜处理,记录各组樱桃开始出现腐烂的时间、存储60天、120天、150天的腐烂率和果皮干皱等级,其中,果实腐烂率采用记数法=(腐烂果个数/检查总果数)
×
100%,果皮干皱等级(以满足要求占95%以上为基准):

果皮无皱皮:新鲜度ⅰ;

果柄处1/3皱皮: 新鲜度ⅱ;

果柄处1/2皱皮:新鲜度ⅲ;

果柄处皱皮:新鲜度ⅳ;
ꢀ⑤
果实1/3皱皮:新鲜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现烂果时需及时将烂果剔除,避免其污染未腐烂的果实。具体结果见下表:随机选取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中各30颗樱桃进行风味评价,结果:其果香与果味与新鲜的樱桃基本无异。
18.同时,取新鲜采摘、无损伤的樱桃400颗,随机分为2组,每组200颗,其中一组为实验组,采用实施例3内载的保鲜剂浸泡处理方式对樱桃进行保鲜处理,在樱桃表面形成保鲜膜;另一组为对比组,采用cn201310498198.6 一种樱桃的保鲜方法中内载的保鲜剂浸泡方式进行保鲜处理,在樱桃表面形成保鲜膜,然后将2组的樱桃分别装箱,置于同一车厢内,采用模拟运输的方式进行保鲜膜持久性的试验发现,在运输结束后,对照组中的保鲜膜63%处于破损状态,而本技术中仅有1%的保鲜膜处于破损状态。
1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