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19290发布日期:2023-12-20 05:49阅读: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抹茶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抹茶起源于中国,兴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明代以后随着饮茶方式的变迁而渐渐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本世纪初,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诉求的增多,抹茶以其鲜艳的绿色、优雅的茶香、健康的成分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使得抹茶在国内快速复苏,并得到迅速发展。抹茶是采用覆盖栽培的茶树鲜叶经蒸汽(或热风)杀青、干燥制成的叶片为原料,经研磨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状产品。抹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原料初制与研磨制粉两个阶段,包括覆盖茶树鲜叶、蒸汽或热风杀青、干燥、茎叶分离、超细研磨等工序。

2、中国是茉莉花茶的起源地,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茉莉花茶的制作(又称窨制)主要是利用鲜花吐香和茶叶吸香的原理,将鲜花和茶叶混合,中间经通花、起花、烘干、再窨等多个重复环节加工而成,工艺大致包括鲜花养护、拼和窨花、通花、起花、干燥、提花等工序,茶叶与茉莉鲜花的拼和通常需要4至6轮次的窨制,即通常所说的4窨或6窨。中国虽是茉莉花茶、抹茶的发源地和生产大国,并且在抹茶、茉莉花茶加工领域各自积累了多项专利技术而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但目前还没有茉莉花抹茶的加工技术见诸于报道,也没有相关茉莉花抹茶的专利技术公开。目前,市面上的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在抹茶中添加茉莉花茶香精香料,得到有茉莉花香味的茉莉抹茶。二、是在以抹茶原料为茶胚进行多轮次的窨制得到茉莉花抹茶原料,再进行研磨。前者由于在抹茶中添加了化学合成的香精香料,无论是从产品的鲜灵度,茶香与茉莉花香协调度,还是茉莉花香味上都与天然窨制的相差甚远,只能悄悄应用于低端产品,不被大众消费者所接受。后者,茶胚与鲜花窨制过程中反复吸水、多次干燥,这个过程相当于一个闷黄的过程,茶胚色泽变黄,品质下降,最终得到的茉莉花抹茶只能是色泽黄暗的极其低端的茉莉花抹茶产品,应用效果有限。多轮的窨制,鲜花成本、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市场接受度较低。

3、抹茶以其天然鲜艳的绿色、营养健康的成分而被市场认可,超细微的抹茶有很强的表面吸附力、良好的悬浮稳定性,可广泛添加于各类食品中而被消费者所追捧。目前,现有的茉莉花抹茶要么是添加化学成分的茉莉花香精香料,要么就是传统的多轮窨制的茉莉花抹茶,其工艺繁琐费工,效率低,生产成本高,所制的茉莉花抹茶色泽黄暗,品质低端,严重影响了茉莉花抹茶市场的应用与推广,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的天然窨制茉莉花抹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茉莉花抹茶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需要添加化学茉莉花茶香精香料或者需要多次窨制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高品质的天然窨制茉莉花抹茶的加工方法。

2、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摊放、杀青、干燥、鲜花采摘、茶花拌和、花渣处理、冷冻干燥、精制加工以及超细研磨工序;其具体工艺如下:

4、一、抹茶原料初制:

5、s1、摊放:将采取的标准鲜叶按品种、规格大小分开在贮青槽上摊凉;

6、s2、杀青:采用高温热风杀青方式对摊凉后的鲜叶进行杀青;

7、s3、干燥:以不超过120℃的温度对杀青后的叶片进行烘干;

8、二、茶花窨制:

9、s4、鲜花采摘:采摘带青蒂的茉莉花蕾,并适度堆放至85%以上的花蕾开放后,获得新鲜茉莉花,然后进行茶花拌和;

10、s5、茶花拌和:按一层茉莉花一层茶叶进行堆放,窨制,当堆温超过48℃时进行均匀拌和通花处理;

11、s6、花瓣处理:窨制后的茶叶和茉莉花,通过筛花机去除花渣,拆下花渣中的花瓣再次混入茶叶中;

12、s7、冷冻干燥:将窨制完成的茶叶和花瓣混合,进行冷冻干燥;

13、三、抹茶研磨:

14、s8、精制加工:通过切茶、筛茶、风选精制工序,去除茶叶中的茶梗、叶脉、黄片、杂质,利于后期加工;

15、s9、超细恒温研磨:在不超过40℃的条件下,对茶叶进行超细研磨,得到茉莉抹茶。

16、具体的,本发明所述的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将抹茶原料初制工艺中的精制加工工序放到了茶花拌和(茶花窨制)工艺之后,避免了精制加工后原料切成碎片后其吸香能力的下降,从而影响茉莉花抹茶的窨制效果。本发明方法结合了抹茶初制工艺与冷冻干燥技术,只需一次窨制,即可得到高品质的茉莉花抹茶原料,大大简化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经窨制的茉莉花渣经简单加工后,可直接混入茉莉花抹茶原料中与抹茶原料一起研磨成粉,并严格设定研磨温度,促进残留在茉莉花中的香气全部溢出,提高茉莉花抹茶香气与品质,使得茉莉花的资源得到100%的充分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所制茉莉花抹茶填补此类产品的空白,是一种全新高品质的天然窨制茉莉花抹茶的生产方法。

17、目前市面上的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要么是在抹茶中添加化学成分的茉莉花茶香精香料;要么以抹茶原料为茶胚经多轮次的窨制后再研磨成粉。前者添加了化学合成的香精香料,只能应用于低端产品,不被大众消费者所接受。后者工艺繁杂费工,需要大量的鲜花资源,并且反复窨制会使其茶胚色泽变黄,品质下降,市场接受度有限。而本发明加工方法所生产的茉莉花抹茶,粉体细腻均匀、色泽绿润、滋味鲜醇,香气鲜灵,是一种高品质的茉莉花抹茶。

18、本发明的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其工序简单,采用热风杀青与冷冻干燥方式,只需窨制一次,就能达到、甚至是超过传统茉莉花茶窨制三、四次的效果。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和鲜花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制茶效率,是一种生产加工茉莉花抹茶的全新方法。

19、进一步的,一种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步骤s1、摊放:将采取的标准鲜叶按品种、规格大小分开在贮青槽上摊凉;摊凉时间为4-12小时;摊凉后的鲜叶应柔软,失去鲜活的光泽,没有青草的气味,并发出淡淡的清果香。

20、进一步的,一种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步骤s2、杀青:采用6cst-100热对流型高温热风杀青机,并设定杀青机的工艺参数为:杀青筒温度380-450℃、转速28-32r/m,对摊凉后的鲜叶进行杀青,杀青时间60-90秒。具体的,热空气杀青升温迅速,茶叶保色保绿,热风杀青相较于传统单一水蒸汽杀青而言,更能促使茶叶疏松与毛细管畅通,增加茶叶表面积,使吸附茉莉花香的能力增强,是茉莉花抹茶最佳的杀青方式。

21、进一步的,一种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步骤s3、干燥:采用自动翻板式烘干机,分1-2次烘干,烘干温度100-120℃,烘干后叶片含水率≤10%。具体可采用20型自动翻板式烘干机。

22、进一步的,一种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步骤s4、鲜花采摘:在伏天晴天下午采摘饱满半开、雪白晶莹的带青蒂的茉莉花蕾,并适度堆放至85%以上的花蕾开放后(虎爪状),获得新鲜茉莉花,然后进行茶花拌和。

23、进一步的,一种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步骤s5、茶花拌和:按茶花重量比100:(150-180)进行一层茉莉花一层茶叶堆放,并窨制8-12小时,当堆温超过48℃时进行均匀拌和通花处理。具体的,将茉莉花与茶叶堆放在一起窨制时,因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容易导致窨制时温度升高,因此需要进行通花处理,使温度降低,使热量得到及时散发,避免茶叶色泽变暗。

24、进一步的,一种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步骤s7、冷冻干燥:将窨制完成的茶叶和花瓣混合入冻干机中预冻3-5小时,然后在-40℃以下开始抽真空干燥,压力≤10pa,维持此条件冷冻干燥10-20小时。

25、进一步的,一种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步骤s8、精制加工:通过切茶、筛茶、风选精制工序,去除茶叶中的茶梗、叶脉、黄片、杂质,形成尺寸0.3-0.5cm大小的均匀碎片,以利于后期加工研磨。

26、进一步的,一种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步骤s9、超细恒温研磨:采用连续式球磨机,在34-40℃的条件下,对茶叶进行超细研磨,研磨后颗粒细腻匀整,d60小18微米,即得到茉莉抹茶。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8、(1)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高品质的天然窨制茉莉花抹茶的加工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所制得的茉莉花抹茶,其品质优异,色泽、滋味、香气、鲜灵度等关键指标均优于只添加香精或传统多次窨制的茉莉花抹茶,是一种高品质茉莉花抹茶的全新加工方法。

29、(2)在本发明的加工方法中,其原料初制工序采用了高温热风杀青工艺,热空气温度超过350℃,杀青时可以将低沸点的芳香物(如青草气)挥发掉,激发中高沸点的倍半萜烯醇(雪松醇等)和萜烯类化合物(芳樟醇等),产生较多胡萝卜素降解物,清嫩香型风味突出,不苦涩。热空气杀青升温迅速,茶叶保色保绿,热风杀青较传统单一水蒸汽杀青而言,更能促使茶叶疏松与毛细管畅通,增加茶叶表面积,使吸附茉莉花香的能力增强,是茉莉花抹茶最佳的杀青方式。

30、(3)本发明提供的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将抹茶原料初制工艺中的精制加工工序放到了茶花窨制工艺之后,避免原料切成碎片后其吸香能力的下降,影响茉莉花抹茶的窨制效果,提高了茉莉花抹茶的品质。

31、(4)本发明提供的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其工艺简单易操作,采用热风杀青与冷冻干燥方式,只需一次窨制就能达到传统茉莉花茶窨制三、四次的香气效果,且窨制后的花渣经简单处理可直接混入抹茶原料,丰富茉莉花抹茶口感滋味,提高茉莉花抹茶的鲜灵度,使鲜花资源100%得以利用,制茶效率提高3.2倍以上,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32、(5)本发明提供的茉莉抹茶的加工方法中窨制后的花瓣与茶叶一起研磨,研磨温度设定在34-40℃,使残留在茉莉花中的香气全部溢出,在研磨过程中茉莉花香能充分被茶叶吸附,从而提高茉莉花抹茶香气与品质,使茉莉花资源100%得以利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