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葡萄酸奶粉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29051发布日期:2023-03-28 22:14阅读:62来源:国知局
青提葡萄酸奶粉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奶粉制备领域,具体是青提葡萄酸奶粉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酸奶(yogurt)是一种酸甜口味的牛奶饮品,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酸奶口感鲜美但是保质期较短,为解决酸奶的长久保存且能随时调配服用的问题,本领域研发出了酸奶粉这类新型奶制品。酸奶粉是将酸奶除去水分后制成的粉末,它适宜保存,不易感染杂菌,干燥后可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作为一款冲调食品投入市场并深受好评。
3.葡萄作为消费市场上喜闻乐见的优质水果种类,其富含17中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是,葡萄成熟后难以长期保存,使得葡萄复合制品的研制受到了很大影响。现有技术中本领域已有很多机构针对上述问题做出了研发改进,如公开号为cn110495585a、专利名称为《全水溶性葡萄粉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用装置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即提出一种制备全水溶性葡萄粉的方法,用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葡萄中的营养成分,整个工序中采取低温提取、多级纯物理分离,沸腾造粒的技术相结合,最终制备出的葡萄粉的营养成分丰富,几乎不含有纤维素和果胶等成分,最终制备的葡萄粉加入水中的溶解性好,使得在其他食品制备时复合添加葡萄成分具备可行性。申请人正是在该技术的基础上,将水溶性葡萄粉创新性的加入到酸奶粉的制备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4.此外,在现有的技术中,酸奶粉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后需经流化床冷却降至室温,流化床内部物料的输送一般是通过振动电机的震动,使物料向一个方向在移动过程的同时进行筛选,而震动状态下的移动,物料颗粒的杂乱运动可拖曳气体向各处混杂,使部分物料在气流的影响下,部分物料会出现回流的现象,导致物料的出料效率下降,为进一步的提高奶粉的出料效率,减少回流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青提葡萄酸奶粉的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套青提葡萄酸奶粉的制备工艺,不但能够提升酸奶粉的产品口感,且提升了酸奶粉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此外,为了解决现有的物料在振动电机作用下移动时产生的回流导致出料效率下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青提葡萄酸奶粉制备工艺专用流化床设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青提葡萄酸奶粉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全脂奶粉25-55份、乳清蛋白粉15-55份、水溶性葡萄粉5-25份、碳水化合物5-25份、植物脂肪粉5-20份、酸味剂 0.2-1.5份;所述水溶性葡萄粉为水溶性青提葡萄粉;所述碳水化合物为乳糖、蔗糖、低聚异麦芽糖、麦芽低聚糖、麦芽糊精、葡萄糖浆固体或玉米糖浆固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酸味剂选自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青提葡萄酸奶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配料:将配比量的全脂奶粉、乳清蛋白粉、水溶性葡萄粉、碳水化合物、植物脂肪粉以及酸味剂混合后加入3-4倍重量的水进行搅拌均匀存入暂存罐备用;s2:均质:将上述步骤制备的混合物进行均质备用;s3:杀菌浓缩:将均质后的混合物料进行杀菌,将杀菌后的混合物料浓缩至15-20
°bé
;s4:将步骤s3制备的混合物料进行喷雾干燥想后经流化床冷却降至室温,物料中含水量为2.0~3.5份;在螺旋式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青提葡萄酸奶粉。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4步骤中提到的流化床设备包括壳体、下料口、出料口、旋风分离机连接管、振动电机、弹簧座、输气单元,所述下料口、出料口分别安装在壳体的两端,所述旋风分离机连接管固定在壳体的顶端,所述弹簧座固定在壳体的底端,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壳体的一侧外壁,所述输气单元设置在壳体的一侧外部;所述输气单元包括有安装在壳体一侧外壁,用于为壳体内部输出热气的第一输送管道与输送冷气的第二输送管道,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与第二输送管道相互平行且互不接触;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振动板,所述振动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实心转动块、空心转动块,所述实心转动块位于空心转动块的一端;所述下料口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壳体内壁的下料单元,所述下料单元包括有转动连接在下料口内侧的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叶片,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轮。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气单元还包括有连接在第二输送管道一端的空气冷却器,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一端连接有空气加热器,所述空气加热器、空气冷却器的一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漩涡风机。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有与实心转动块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杆以及与空心转动块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一侧与壳体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有固定在实心转动块、空心转动块顶端外壁的弹性条,所述弹性条的另一端与振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侧延伸至壳体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一侧与第一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单元还包括有与齿轮外壁啮合的齿条,所述下料单元还包括有固定在一个实心转动块靠近底端外壁的抵杆,所述抵杆顶端与齿条的底端相接触。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与抵杆转动轨迹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供齿条竖向移动轨迹相匹配的竖向滑槽。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实心转动块、空心转动块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振动板的外壁。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板的内壁设置有供实心转动块、空心转动
块转动轨迹相匹配的转动槽,所述弹性条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弹性条的一端连接在各个实心转动块、空心转动块的顶端,且弹性条的另一端与振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杆的两端与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连接处均远离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转盘与连杆的连接处为第一转盘中心位置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转盘与连杆的连接处为第二转盘中心位置的斜下方。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创新性的将水溶性葡萄粉和酸味剂加入到酸奶粉配方中,使得制得酸奶粉不但具备青提葡萄的美味口感,并且将葡萄中富含的各类营养物质融入制得成品中,提升了酸奶粉的风味和营养。
16.2.本工艺涉及的设备通过设置传动机构、下料单元可使每次在使用振动电机对物料进行输送筛选时,可同步带动叶片转动,防止下料口堵塞,而位于振动板上的实心转动块、空心转动块将依次转动,使得落在振动板上的物料向前输送,使出现回流的物料在实心转动块、空心转动块的推力下,再次向前输送,减少回流,增加奶粉原料颗粒的出料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壳体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下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壳体;2、下料口;3、出料口;4、旋风分离机连接管;5、振动电机;6、弹簧座;7、输气单元;701、漩涡风机;702、空气加热器;703、空气冷却器;704、第一输送管道;705、第二输送管道;8、传动机构;801、振动板;802、实心转动块;803、空心转动块;804、弹性条;805、第一转盘;806、连杆;807、第二转盘;808、第一转动杆;809、第二转动杆;9、下料单元;901、第三转动杆;902、叶片;903、齿轮;904、齿条;905、抵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6,本发明实施例中,青提葡萄酸奶粉的制备工艺,青提葡萄酸奶粉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全脂奶粉25-55份、乳清蛋白粉15-55份、水溶性葡萄粉5-25份、碳水化合物5-25份、植物脂肪粉5-20份、酸味剂 0.2-1.5份;水溶性葡萄粉为水溶性青提葡萄粉;碳水化合物为乳糖、蔗糖、低聚异麦芽糖、麦芽低聚糖、麦芽糊精、葡萄糖浆固体或玉米糖浆固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酸味剂选自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21.具体配比参照如下实施例:青提葡萄酸奶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配料:将配比量的全脂奶粉、乳清蛋白粉、水溶性葡萄粉、碳水化合物、植物脂肪粉以及酸味剂混合后加入3-4倍重量的水进行搅拌均匀存入暂存罐备用;s2:均质:将上述步骤制备的混合物进行均质备用;s3:杀菌浓缩:将均质后的混合物料进行杀菌,将杀菌后的混合物料浓缩至15-20
°bé
;s4:将步骤s3制备的混合物料进行喷雾干燥想后经流化床冷却降至室温,物料中含水量为2.0~3.5份;在螺旋式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得到的青提葡萄酸奶粉;s4步骤中提到的流化床设备包括壳体1、下料口2、出料口3、旋风分离机连接管4、振动电机5、弹簧座6、输气单元7,下料口2、出料口3分别安装在壳体1的两端,旋风分离机连接管4固定在壳体1的顶端,弹簧座6固定在壳体1的底端,振动电机5安装在壳体1的一侧外壁,输气单元7设置在壳体1的一侧外部;输气单元7包括有安装在壳体1一侧外壁,用于为壳体1内部输出热气的第一输送管道704与输送冷气的第二输送管道705,第一输送管道704与第二输送管道705的相互平行且互不接触;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8,传动机构8包括有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振动板801,振动板8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实心转动块802、空心转动块803,实心转动块802位于空心转动块803的一端;下料口2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壳体1内壁的下料单元9,下料单元9包括有转动连接在下料口2内侧的第三转动杆901,第三转动杆9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叶片902,第三转动杆901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轮903;输气单元7还包括有连接在第二输送管道705一端的空气冷却器703,第一输送管道704的一端连接有空气加热器702,空气加热器702、空气冷却器703的一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漩涡风机701。
22.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此装置对物料进行冷却输送筛选时,可将物料通过下料口2倒入至壳体1的内部至振动板801的顶端,此时通过启动振动电机5、漩涡风机701,振动电机5的工作将带动壳体1整体出现振动,那么落入壳体1内部的物料将振动力,均匀的平摊在振动板801的外壁,同时逐渐向前移动,与振动板801外壁的实心转动块802、空心转动块803相接触,实心转动块802、空心转动块803也将在振动电机5的振动力下发生转动,使位于实心转动块802、空心转动块803外壁的物料也将被实心转动块802、空心转动块803向前推动,减少物料的回流现象,增加出料速度,且漩涡风机701的工作将外界风力抽入漩涡风机701内,且输送至空气加热器702、空气冷却器703,通过空气加热器702的风力将被空气加热器702转换成热风,输送至壳体1的内部,对物料前段部分进行烘干操作,而物料移动至后端部分时,通过第一输送管道704被转换成冷风的风力将通过第二输送管道705进入壳体1的内部,对物料进行冷却操作,且一个实心转动块802在转动的同时也将给予第三转动杆901、叶片902推力,使第三转动杆901、叶片902做往复运动,使物料均匀下料。
23.请着重参阅图2-6,传动机构8还包括有与实心转动块802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杆809以及与空心转动块803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杆808,第一转动杆808、第二转动杆809的一侧与壳体1的内侧转动连接,传动机构8还包括有固定在实心转动块802、空心转动块803顶端外壁的弹性条804,弹性条804的另一端与振动板801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转动杆809的一侧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转盘805,第一转盘805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杆806,连杆80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盘807,第二转盘807的一侧与第一转动杆808的一侧固定连接;下料单元9还包括有与齿轮903外壁啮合的齿条904,下料单元9还包括有固定在一个实心转动块802靠近底端外壁的抵杆905,抵杆905顶端与齿条904的底端相接触;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与抵杆905转动轨迹相匹配的凹槽,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供齿条904竖向移动轨迹相匹配的竖向滑槽。
24.在本实施例中:当振动板801、壳体1在振动电机5的作用下发生振动时,振动板801外壁的实心转动块802将沿着第二转动杆809向上发生转动时,由于第二转动杆809的转动将带动第一转盘805同步转动,第一转盘805外壁连接的连杆806也将以第一转盘805的中心做圆周运动,而连杆806的另一端也将同步受到拉力,连杆806的另一端将拉力传递至第二转盘807,使第二转盘807在连杆806一端拉力下向下发生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杆808、空心转动块803向下转动,同理当实心转动块802向下发生转动时,空心转动块803将向上发生转动,使实心转动块802、空心转动块803依次向上活动,防止同步转动导致物料回流;而当其中一个实心转动块802向上转动时,此实心转动块802外壁连接的抵杆905也将随着此实心转动块802的转动而转动,那么与抵杆905顶端相接触的齿条904也将同步向上移动,齿条904向上移动将给予齿轮903推力,使齿轮903逆时针转动,齿轮903的转动将同步带动叶片902、第三转动杆901转动,而当此振动板801回到原位即向上转动时,齿条904将在自重下同步向下移动,使齿轮903顺时针转动,那么叶片902、第三转动杆901也将在振动板801的活动下,不停的做往复运动,使落在第三转动杆901内侧的物料均匀的下料,防止物料堆积堵塞。
25.请着重参阅图2-6,实心转动块802、空心转动块803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振动板801的外壁,振动板801的内壁设置有供实心转动块802、空心转动块803转动轨
迹相匹配的转动槽,弹性条804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弹性条804的一端连接在各个实心转动块802、空心转动块803的顶端,且弹性条804的另一端与振动板801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杆806的两端与第一转盘805、第二转盘807的连接处均远离第一转盘805、第二转盘807的中心位置,第一转盘805与连杆806的连接处为第一转盘805中心位置的正上方,第二转盘807与连杆806的连接处为第二转盘807中心位置的斜下方。
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结构可当壳体1在振动时,由于实心转动块802是实心结构,所以实心转动块802在振动下发生转动时,必将同步带动与实心转动块802连接的空心转动块803转动,保证壳体1在振动的过程中,实心转动块802、空心转动块803是依次转动的,不会出现同步转动的情况,防止实心转动块802、空心转动块803的同步转动时物料出现回流的情况,且实心转动块802、空心转动块803连接处的弹性条804也将对实心转动块802、空心转动块803与振动板801的接触面进行阻隔,防止物料落入实心转动块802、空心转动块803与振动板801接触缝隙内。
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