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手工全自动煎饼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8278发布日期:2022-08-05 19:3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手工全自动煎饼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煎饼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手工全自动煎饼机。


背景技术:

2.煎饼,是我国北方地区传统主食之一,传统的煎饼是小麦经水充分泡开后,碾磨成糊状,摊烙在鏊子上成圆形而成,旧时多由粗粮制作,现多用细面和水调成面糊制作。
3.传统的煎饼加工工艺主要是采用人工制作,加工过程中劳动强度大且加工效率低。为了弥补人工制作煎饼的不足,目前也出现了一些自动化煎饼加工设备。
4.专利申请号201920281731.6,公开了一种仿手工全自动杂粮煎饼机,包括机架、旋转鏊、摊烙部分、揭取部分、擦涂部分、收集部分和数控柜,旋转鏊为通过电机带动以驱动旋转的圆形煎饼鏊,摊烙部分包括摊烙架、喷浆器、刮板和调匀栅,揭取部分包括揭取铲和分拨轮,擦涂部分包括擦涂架和油槽,擦涂架上设有推进气缸和油毡,收集部分包括输送栅和翻转栅,输送栅为输送带结构,由若干条状输送带排列组成,翻转栅位于输送栅后部,呈梳状结构,数控柜与各部分的电气组件连接并分别控制各部分的运转。
5.在上述申请中,其收集部分包括支架、输送栅和翻转栅,输送栅由若干条状输送带排列组成,翻转栅呈梳状结构。在上述结构中,支架为水平设置,所以为了能使煎饼输送到翻转栅所在位置,需要将输送栅设计成输送带的形式,增加了设备制造成本;翻转栅为梳状结构,其结构实质为在转轴上固接多根挑杆,基于输送栅结构的限制,多根挑杆远离转轴的一端无法进行连接,多根挑杆相互独立,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因此,长时间使用后,挑杆会出现损坏;喷雾器设置在输送栅的上方,煎饼在输送栅上是运动的,因此会造成煎饼表面喷水不均匀,从而影响煎饼的口感。
6.本技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对现有煎饼加工设备进行结构改良,提出一种新式仿手工全自动煎饼机。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仿手工全自动煎饼机。
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仿手工全自动煎饼机,包括带有加热功能的旋转鏊,在旋转鏊的外围设置上糊装置、刮糊装置、喷油装置、涂油装置、铲饼装置、拨饼装置和翻饼装置,旋转鏊、上糊装置、刮糊装置、喷油装置、涂油装置、铲饼装置、拨饼装置和翻饼装置均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翻饼装置包括通过轴承与支架转动连接的转轴,在转轴的其中一侧固接配重块,在转轴的另外一侧通过位置调节机构连接倾斜设置的托盘;所述托盘包括受力板和搁置板,受力板和搁置板通过多根连接管连接,在多根连接管上固定弧形挡板,在支架上固接托板,搁置板搭在托板上。
9.作为优选,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两根第二螺杆,两根第二螺杆均固接在转轴上,每根第二螺杆均贯穿受力板,在每根第二螺杆上均连接上紧固螺母和下紧固螺母,上紧固螺母和下紧固螺母分别位于受力板的两侧。通过调节上紧固螺母和下紧固螺母的位置可以
调节托盘的位置,从而使得托盘落下后,搁置板能够顺利搭在托板上。在转轴上安装链轮,链条绕在链轮上,链条的其中一端连接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架固定。链条的另外一端与第八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八驱动气缸的缸体与支架铰接。通过第八驱动气缸和拉伸弹簧的配合实现链条传动,进而实现转轴的转动,在转轴的带动下实现托盘翻转,将托盘上的煎饼翻到煎饼存放架上。
10.作为优选,所述上糊装置包括出料管以及用于调节出料管倾斜角度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气缸,第一驱动气缸的缸体与支架铰接,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推杆的上端铰接,推杆的下端与支架铰接,在推杆上固接套管,出料管伸入套管内。在第一驱动气缸的带动下可以实现推杆的摆动,进而通过套管的摆动实现出料管倾斜角度的调节。在上糊时,出料管向下倾斜,便于将面糊喷到旋转鏊上,喷完面糊后,出料管向上倾斜,避免面糊再次滴落到旋转鏊上。
11.作为优选,所述喷油装置为气动喷枪,气动喷枪通过连接板与支架连接,气动喷枪的进油管与油瓶连接,在连接板上安装用于触发气动喷枪的扳机打开的第二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的缸体与连接板固定,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与扳机配合的压杆。在第二驱动气缸的带动下,压杆会远离或接近扳机,当压杆接触扳机并进一步下压时,会触发扳机,将油均匀的喷到旋转鏊上。采用气动喷枪喷油的方式相比于通过毛毡涂油的方式涂抹更加均匀,结构也比较简便。
12.作为优选,所述涂油装置包括与支架固接的立柱,第一起落梁与立柱铰接,第一起落梁的其中一端通过第三驱动气缸与立柱连接,第一起落梁的另外一端安装毛毡。毛毡固定安装在升降板上,在升降板上固接两个第一螺杆,每个第一螺杆均贯穿第一起落梁,在每个第一螺杆上均连接上调节螺母和下调节螺母,上调节螺母和下调节螺母分别位于第一起落梁的上下两侧。通过调节上调节螺母和下调节螺母的位置可以调节毛毡的高度,进而实现毛毡和旋转鏊间距的调节。第三驱动气缸的缸体与立柱铰接,第三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起落梁铰接。在第三驱动气缸的带动下可以实现第一起落梁沿立柱摆动,进而实现当不涂油,毛毡整体远离旋转鏊。
13.作为优选,所述铲饼装置包括铲刀,铲刀在第四驱动气缸的带动下运动至旋转鏊上,第四驱动气缸的缸体与支架固定,第四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铲刀固定。通过铲刀可以实现煎饼与旋转鏊的分离。
14.作为优选,所述拨饼装置包括与支架固接的支撑杆,第二起落梁与支撑杆铰接,第二起落梁的其中一端通过第五驱动气缸与支撑杆连接,第二起落梁的另外一端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多个橡胶拨动板。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多个橡胶拨动板转动,将煎饼拨至翻饼装置上。第五驱动气缸的缸体与支撑杆铰接,第五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起落梁铰接。在第五驱动气缸的带动下可以实现第二起落梁沿支撑杆摆动,进而实现当不需要拨动煎饼时,橡胶拨动板远离旋转鏊。
15.作为优选,所述刮糊装置包括通过轴承与支架转动连接的传动轴,在传动轴的下部固接受力杆,在传动轴的上部固接转臂,第六驱动气缸的缸体与支架铰接,第六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受力杆铰接。在第六驱动气缸的作用下实现传动轴转动,进而使转臂摆动至旋转鏊正上方。为了减少受力杆摆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在受力杆上安装滚动轴承,滚动轴承与支架接触。
16.作为优选,转臂通过连杆连接竖向套筒,角铁的顶面固接第三螺杆,角铁的侧面固定主刮板,第三螺杆贯穿竖向套筒,在第三螺杆上套有调节弹簧,调节弹簧通过竖向套筒压制,在第三螺杆上连接用于压制竖向套筒的羊角螺母;角铁远离第三螺杆的一端固接挂杆,在转臂上固接挂钩,挂杆搭在挂钩上,在挂杆上悬挂配重棒。
17.作为优选,角铁设有挂杆的一端固接侧挡板,在侧挡板上连接高度可调节的侧刮板。在侧挡板上设有竖向设置的长条孔,紧固螺栓依次穿过侧刮板和长条孔后通过螺母限位,侧刮板可以沿着长条孔上下滑动,调至合适位置后通过螺母固定位置。为了方便调节侧刮板,在侧挡板的顶面上固接螺帽,第四螺杆与螺帽螺纹连接,通过转动第四螺杆可以推动侧刮板下移,当侧刮板的下端低于主刮板的下端时,侧刮板与旋转鏊接触,使得该侧的主刮板与旋转鏊保持一定间距,实现距离的调节,从而改变煎饼的厚度。在转臂上固定安装第七驱动气缸,第七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推动调匀栅沿主刮板滑动,调匀栅为现有结构,通过调匀栅往复移动调匀主刮板上的面糊。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1、本技术托盘为倾斜设置,在拨饼装置的作用下,煎饼可以顺利的滑动至弧形挡板的位置,省去了输送带,降低了制造成本。
20.2、托盘为整体框架结构,多根连接管不再独立设置,结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21.3、喷雾器设置在弧形挡板的两侧,煎饼在弧形挡板处是静止的,使得煎饼表面喷水均匀,提高口感。
22.4、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链条、拉伸弹簧和第八驱动气缸连接关系侧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涂油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糊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拨饼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刮糊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中所示:
32.1、旋转鏊,2、出料管,3、套管,4、第一驱动气缸,5、推杆,6、支架,7、气动喷枪,8、第二驱动气缸,9、扳机,10、连接板,11、涂油装置,12、拨饼装置,13、铲刀,14、第四驱动气缸,15、转轴,16、配重块,17、受力板,18、搁置板,19、托板,20、连接管,21、喷雾器,22、弧形挡板,23、链轮,24、链条,25、拉伸弹簧,26、第二螺杆,27、下紧固螺母,28、上紧固螺母,29、传动轴,30、受力杆,31、滚动轴承,32、第六驱动气缸,33、转臂,34、第八驱动气缸,35、第三驱动气缸,36、第一起落梁,37、第一螺杆,38、升降板,39、毛毡,40、上调节螺母,41、下调节螺母,42、第五驱动气缸,43、第二起落梁,44、驱动电机,45、橡胶拨动板,46、第七驱动气缸,47、连杆,48、竖向套筒,49、第三螺杆,50、羊角螺母,51、调节弹簧,52、角铁,53、主刮板,54、
调匀栅,55、侧刮板,56、侧挡板,57、挂杆,58、配重棒,59、挂钩,60、紧固螺栓,61、螺帽,62、第四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34.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加热功能的旋转鏊1,在旋转鏊1的外围设置上糊装置、刮糊装置、喷油装置、涂油装置11、铲饼装置、拨饼装置12和翻饼装置,旋转鏊1、上糊装置、刮糊装置、喷油装置、涂油装置、铲饼装置、拨饼装置和翻饼装置均安装在支架6上。旋转鏊1采用现有结构,相应结构在专利申请号2016112479209,数控仿手工煎饼机中的加热烙制装置有详细记载,因此旋转鏊1以及附属结构不再详细介绍。
35.所述上糊装置包括出料管2以及用于调节出料管2倾斜角度的第一调节机构,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气缸4,第一驱动气缸4的缸体与支架6铰接,第一驱动气缸4的活塞杆与推杆5的上端铰接,推杆5的下端与支架6铰接,在推杆5上固接套管3,出料管2伸入套管3内。在第一驱动气缸4的带动下可以实现推杆5的摆动,进而通过套管3的摆动实现出料管2倾斜角度的调节。在上糊时,出料管2向下倾斜,便于将面糊喷到旋转鏊1上,喷完面糊后,出料管2向上倾斜,避免面糊再次滴落到旋转鏊1上。出料管2与料缸连接,通过料缸提供面糊的供给,料缸相应的结构在专利申请号2016112479209中有详细记载,作为本技术的非改进部分,料缸以及附属结构不再详细介绍。
36.如图7所示,所述喷油装置为气动喷枪7,气动喷枪7通过连接板10与支架6连接,气动喷枪7的进油管与油瓶连接,在连接板10上安装用于触发气动喷枪7的扳机9打开的第二驱动气缸8,第二驱动气缸8的缸体与连接板10固定,第二驱动气缸8的活塞杆上连接与扳机9配合的压杆63。在第二驱动气缸8的带动下,压杆63会远离或接近扳机9,当压杆63接触扳机9并进一步下压时,会触发扳机9,将油均匀的喷到旋转鏊1上。采用气动喷枪7喷油的方式相比于通过毛毡39涂油的方式涂抹更加均匀,结构也比较简便。
37.如图3所示,所述涂油装置包括与支架6固接的立柱64,第一起落梁36与立柱64铰接,第一起落梁36的其中一端通过第三驱动气缸35与立柱64连接,第一起落梁36的另外一端安装毛毡39,毛毡39固定安装在升降板38上,在升降板38上固接两个第一螺杆37,每个第一螺杆37均贯穿第一起落梁36,在每个第一螺杆37上均连接上调节螺母40和下调节螺母41,上调节螺母40和下调节螺母41分别位于第一起落梁36的上下两侧。通过调节上调节螺母40和下调节螺母41的位置可以调节毛毡39的高度,进而实现毛毡39和旋转鏊1间距的调节。第三驱动气缸35的缸体与立柱64铰接,第三驱动气缸35的活塞杆与第一起落梁36铰接。在第三驱动气缸35的带动下可以实现第一起落梁36沿立柱64摆动,进而实现当不涂油,毛毡39整体远离旋转鏊1。
38.如图1所示,所述铲饼装置包括铲刀13,铲刀13在第四驱动气缸14的带动下运动至旋转鏊1上,第四驱动气缸14的缸体与支架6固定,第四驱动气缸14的活塞杆与铲刀13固定。通过铲刀13可以实现煎饼与旋转鏊1的分离。
39.如图5所示,所述拨饼装置包括与支架6固接的支撑杆65,第二起落梁43与支撑杆65铰接,第二起落梁43的其中一端通过第五驱动气缸42与支撑杆65连接,第二起落梁43的另外一端安装驱动电机44,驱动电机44的输出轴上固定多个橡胶拨动板45,在驱动电机44
的带动下多个橡胶拨动板45转动,将煎饼拨至翻饼装置上。第五驱动气缸42的缸体与支撑杆65铰接,第五驱动气缸42的活塞杆与第二起落梁43铰接。在第五驱动气缸42的带动下可以实现第二起落梁43沿支撑杆65摆动,进而实现当不需要拨动煎饼时,橡胶拨动板45远离旋转鏊1。
40.如图1所示,所述翻饼装置包括通过轴承与支架6转动连接的转轴15,在转轴15的其中一侧固接配重块16,在转轴15的另外一侧通过位置调节机构连接倾斜设置的托盘。所述托盘包括受力板17和搁置板18,搁置板18高于受力板17,受力板17和搁置板18平行设置,受力板17和搁置板18通过多根连接管20连接,连接管20为细金属管,在多根连接管20上固定弧形挡板22,通过弧形挡板22对煎饼限位。在支架6上固接托板19,搁置板18搭在托板19上。在弧形挡板22的两侧分别设有喷雾器21,喷雾器21为现有结构。
41.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两根第二螺杆26,两根第二螺杆26均固接在转轴15上,每根第二螺杆26均贯穿受力板17,在每根第二螺杆26上均连接上紧固螺母28和下紧固螺母27,上紧固螺母28和下紧固螺母27分别位于受力板17的两侧。通过调节上紧固螺母28和下紧固螺母27的位置可以调节托盘的位置,从而使得托盘落下后,搁置板18能够顺利搭在托板19上。
42.如图2所示,在转轴15上安装链轮23,链条24绕在链轮23上,链条24的其中一端连接拉伸弹簧25,拉伸弹簧25的另一端与支架6固定。链条24的另外一端与第八驱动气缸34的活塞杆连接,第八驱动气缸34的缸体与支架6铰接。通过第八驱动气缸34和拉伸弹簧25的配合实现链条24传动,进而实现转轴15的转动,在转轴15的带动下实现托盘翻转,将托盘上的煎饼翻到煎饼存放架上。
43.如图1所示,所述刮糊装置包括通过轴承与支架6转动连接的传动轴29,在传动轴29的下部固接受力杆30,在传动轴29的上部固接转臂33,第六驱动气缸32的缸体与支架6铰接,第六驱动气缸32的活塞杆与受力杆30铰接,第六驱动气缸32推动受力杆30实现传动轴29转动,进而使转臂33摆动至旋转鏊1正上方。为了减少受力杆30摆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在受力杆30上安装滚动轴承31,滚动轴承31与支架6接触。
44.如图6和8所示,转臂33通过连杆47连接竖向套筒48,角铁52的顶面固接第三螺杆49,角铁52的侧面固定主刮板53,第三螺杆49贯穿竖向套筒48,第三螺杆49和竖向套筒48之间留有间隙,可以满足角铁52角度的小幅度变化。在第三螺杆49上套有调节弹簧51,调节弹簧51通过竖向套筒48压制,在第三螺杆49上连接用于压制竖向套筒48的羊角螺母50。竖向套筒48与转臂33连接,竖向套筒48的位置是固定的,通过调节羊角螺母50配合调节弹簧51可以调节该侧主刮板53的高度。角铁52远离第三螺杆49的一端固接挂杆57,在转臂33上固接挂钩59,挂杆57搭在挂钩59上,在挂杆57上悬挂配重棒58。
45.角铁52设有挂杆57的一端固接侧挡板56,在侧挡板56上连接高度可调节的侧刮板55。在侧挡板56上设有竖向设置的长条孔,紧固螺栓60依次穿过侧刮板55和长条孔后通过螺母限位,侧刮板55可以沿着长条孔上下滑动,调至合适位置后通过螺母固定位置。为了方便调节侧刮板55,在侧挡板56的顶面上固接螺帽61,第四螺杆62与螺帽61螺纹连接,通过转动第四螺杆62可以推动侧刮板55下移,当侧刮板55的下端低于主刮板53的下端时,侧刮板55与旋转鏊1接触,使得该侧的主刮板53与旋转鏊1保持一定间距,实现距离的调节,从而改变煎饼的厚度。在转臂33上固定安装第七驱动气缸46,第七驱动气缸46的活塞杆推动调匀
栅54沿主刮板53滑动,调匀栅54为现有结构,通过调匀栅54往复移动调匀主刮板53上的面糊。
46.本技术工作过程为:
47.(1)上糊:通过上糊装置的出料管将面糊喷到旋转鏊1;
48.(2)刮糊:转臂33摆动至旋转鏊1正上方,通过主刮板53将旋转鏊1上的面糊刮匀;
49.(3)铲饼:通过铲刀13将煎饼与旋转鏊1的分离;
50.(4)拨饼:在驱动电机44的带动下多个橡胶拨动板45转动,将煎饼拨至翻饼装置上;
51.(5)喷油:采用气动喷枪7将油均匀的喷到旋转鏊1上;
52.(6)涂油:通过毛毡39将旋转鏊1表面的油均匀涂开;
53.(7)喷水:通过喷雾器21对煎饼进行喷水工作;
54.(8)煎饼存放:翻饼装置的托盘翻转,将托盘上的煎饼翻到煎饼存放架上。
55.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