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米粉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61778发布日期:2023-11-23 10:1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铃薯米粉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米粉制作,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米粉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1、马铃薯米粉是用马铃薯淀粉与大米粉混合后压制而成的,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美食;马铃薯米粉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先将马铃薯进行清洗,然而,现有的清洗操作并不能完全使马铃薯表面的泥土充分清洗干净,影响后续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马铃薯米粉制作工艺,能够对马铃薯进行多道工序清洗,避免泥土粘黏在马铃薯的表面上,从而提高了对马铃薯的清洗质量,从而有效避免杂质生成。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步骤一中的清洗筒的上侧设置有进料端,清洗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清洗筒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清洗筒的前侧设置有转动马达,转动马达与外部电源连接,转动马达的输出轴穿过清洗筒的前侧壁后,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套设有转动架;清洗筒的下侧设置有排料端,且排料端从右往左呈从上往下倾斜设置,排料端内设置有拦料组件;清洗筒的下侧设置有加强清洗组件;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马铃薯从进料端内倒进清洗筒内部,转动马达带动转动架转动对马铃薯进行转动,使马铃薯在清洗架内部进行充分转动,从而进行清洗;清洗之后,将清洗的液体从排液管排出,同时打开拦料组件,使马铃薯从排料端向下落入加强清洗组件的内部。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拦料组件包含:

5、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固定于排料端的上侧敞口端的中间;且固定块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导槽;

6、插块,所述的插块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固定块的前后两侧,且插块的一侧滑动插设于导槽内,插块的另一侧与清洗筒的内壁接触设置,插块的底部穿过排料端的底部后,露设于排料端的下侧;

7、连接架,所述的连接架设置于排料端的下侧,且连接架固定于前后两个插块之间;

8、驱动马达,所述的驱动马达固定于排料端的底部,且驱动马达与外部电源连接;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上通过螺纹旋接设置有螺纹管,且螺纹管的底端固定于连接架上;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螺纹驱动对连接架进行推动,使插块在排料端内进行移动,实现马铃薯在排料端内的流通。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排料端的底部设置有垂直延伸端,垂直延伸端的底部前后相对设置有拦板,垂直延伸端前后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调节马达,调节马达与外部电源连接,调节马达的输出轴穿过安装座的一侧后,设置有转动台,转动台与拦板连接;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两个拦板对排料端的出料端进行控制。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加强清洗组件包含:

13、圆框,所述的圆框设置于排料端的下侧,且圆框的四周均设置有支脚,圆框的一侧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14、甩筒,所述的甩筒设置于圆框内,甩筒的前侧设置有开门;圆框的底部设置有偏心马达,偏心马达与外部电源连接;偏心马达的输出轴穿过圆框的底板后,固定有连接柱,连接柱与甩筒的底部连接;

15、支撑块,所述的支撑块固定于甩筒的上侧;支撑块的上侧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撑块后,设置有支撑架;

16、支杆,所述的支杆为四个,分别圆周等角分布设置于支撑架的底部,且支杆的底部设置有清洗刷;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偏心马达带动甩筒在圆框内部转动,带动马铃薯进行偏心转动,且同时搅拌电机带动清洗刷在甩筒内部转动,对马铃薯加强清洗。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甩筒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盖,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有开槽,开槽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与外部电源连接,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穿过连接柱后,插设于连接盖的内部;且电动推杆的推动端与连接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对甩筒与偏心马达进行连接,且电动推杆的设置对甩筒进行驱动。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开槽的上侧设置有密封圈,电动推杆的推动端穿设于密封圈内;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对电动推杆进行保护。

2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机构由固定底座、活动座、转向马达、转动支架构成,固定底座内通过伸缩元件设置有活动座,活动座上设置有转向马达,转向马达与外部电源连接,转向马达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向支架,且转向支架与清洗筒相连接;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对清洗筒进行伸缩以及转向操作。

2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25、1、当在清洗筒内进行清洗之后,再次通过甩筒内部的清洗刷以及甩筒的转动,均加强了对马铃薯的清洗效果;

26、2、插块和拦板的配合,对进入至排料端内的马铃薯进行导向以及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马铃薯米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米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的清洗筒(1)的上侧设置有进料端(1-1),清洗筒(1)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1-2),清洗筒(1)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机构(2),清洗筒(1)的前侧设置有转动马达(3),转动马达(3)与外部电源连接,转动马达(3)的输出轴穿过清洗筒(1)的前侧壁后,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套设有转动架(4);清洗筒(1)的下侧设置有排料端(1-3),且排料端(1-3)从右往左呈从上往下倾斜设置,排料端(1-3)内设置有拦料组件(5);清洗筒(1)的下侧设置有加强清洗组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米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料组件(5)包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米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料端(1-3)的底部设置有垂直延伸端(7),垂直延伸端(7)的底部前后相对设置有拦板(8),垂直延伸端(7)前后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座(9),安装座(9)的一侧设置有调节马达(10),调节马达(10)与外部电源连接,调节马达(10)的输出轴穿过安装座(9)的一侧后,设置有转动台(11),转动台(11)与拦板(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米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清洗组件(6)包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米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甩筒(6-2)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盖(12),连接柱(6-4)的内部设置有开槽(6-4-1),开槽(6-4-1)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13),电动推杆(13)与外部电源连接,电动推杆(13)的伸缩端穿过连接柱(6-4)后,插设于连接盖(12)的内部;且电动推杆(13)的推动端与连接盖(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米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槽(6-4-1)的上侧设置有密封圈(14),电动推杆(13)的推动端穿设于密封圈(14)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米粉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2)由固定底座(2-1)、活动座(2-2)、转向马达(2-3)、转动支架(2-4)构成,固定底座(2-1)内通过伸缩元件设置有活动座(2-2),活动座(2-2)上设置有转向马达(2-3),转向马达(2-3)与外部电源连接,转向马达(2-3)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向支架,且转向支架与清洗筒(1)相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马铃薯米粉制作工艺,本发明涉及米粉制作技术领域;清洗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清洗筒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清洗筒的前侧设置有转动马达,转动马达与外部电源连接,转动马达的输出轴穿过清洗筒的前侧壁后,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套设有转动架;清洗筒的下侧设置有排料端,且排料端从右往左呈从上往下倾斜设置,排料端内设置有拦料组件;清洗筒的下侧设置有加强清洗组件;能够对马铃薯进行多道工序清洗,避免泥土粘黏在马铃薯的表面上,从而提高了对马铃薯的清洗质量,从而有效避免杂质生成。

技术研发人员:李艺艺,赖裕华,黄胤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玉林市天鼎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