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以及醒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4380发布日期:2024-04-25 10:00阅读:7来源:国知局
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以及醒发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醒发箱,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以及醒发箱。


背景技术:

1、醒发箱是根据面板发酵原理和要求而进行设计的电热产品,其利用电热管通过温度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为箱体内提供适合发酵的环境,同时在不进行发酵时,亦为箱体内提供适合存储的冷冻存储环境。现有的醒发箱内一般结构包括制热组件、制冷组件,并分别在制热组件与制冷组件上设置有风扇,以使得能够快速调整箱体内的环境。但是现有的醒发箱仍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需要针对制热组件和制冷组件分别设置有风扇,令醒发箱内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使得控制难度增加;2、现有的一些醒发箱内靠近制热组件或制冷组件的部分温度会变化幅度会更大,远离制热组件或制冷组件的部分温度会变化幅度会较小,影响醒发箱的整体醒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以及醒发箱。其能够有效简化醒发箱内的结构,并且能够使得醒发箱内部的温度变化更均匀。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包括安装在醒发箱内的吹气组件、制热组件和制冷组件,吹气组件与醒发箱内的第一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隔以形成温控空间,吹气组件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朝向第一内壁,吹气组件的边缘与第一内壁之间形成气流出口,制热组件和制冷组件均安装在温控空间内。

3、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构中,吹气组件的出风口朝向第一内壁,使得气流与第一内壁相撞,进而从吹气组件的边缘与第一内壁之间形成的气流出口处流出,进而再流动至整体醒发箱内,制热组件和制冷组件均设置在温控空间内,使得能够通过单独控制制热组件或制冷组件的运行,就能够从气流出口处吹出冷风或热风,进而调整整体醒发箱内的环境,整体结构与传统醒发箱相比更为简洁,同时能够使得醒发箱内部的温度变化更均匀。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吹气组件包括安装架以及安装设置在安装架上的至少一个风扇,安装架安装在醒发箱内。

5、由此,可以通过风扇将醒发箱内的未被加热或冷却的空气吹至温控空间内,以充分调整醒发箱内的空气,使得醒发箱内的温度变化更充分和均匀。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架的高度与第一内壁的高度相当,吹气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架的两侧的与第一内壁平行的挡风板,挡风板与第一内壁之间形成气流出口。

7、由此,可以通过挡风板和安装架遮挡温控空间,使得温控空间内的制热组件和制冷组件不会直接对吹气组件旁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避免了醒发箱内的温度变化差异,并且能够使得空气在温控空间内加热或冷却的时间更长,能够更好地调整醒发箱内的环境。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吹气组件的一侧可转动连接设置在醒发箱内。

9、由此,可以通过这样设置,使得能够通过转动打开吹气组件对制热组件或制冷组件进行维护。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冷组件安装在出风口处,并且制冷组件与第一内壁之间留有间隔。

11、由此,可以通过这样设置,使得出风口吹出的空气能够更好地与制冷组件进行交互,提高效果。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热组件安装设置在第一内壁上的气流出口处。

13、由此,可以通过这样设置,使得制热组件与制冷组件的设置位置错开,避免相互影响。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热组件设置有至少两组,并对称安装设置在第一内壁上的气流出口处。

15、由此,可以通过这样设置,保证对空气的加热效果。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热组件为电热管。

17、由此,可以通过电热管对空气进行加热,以改变醒发箱内环境的温度。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冷组件包括外循环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外循环制冷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醒发箱外的与蒸发器管道循环连接的压缩机和冷凝器。

19、由此,可以通过外循环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对空气进行冷却,以改变醒发箱内环境的温度。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醒发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上述的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

21、本实用新型的醒发箱采用了上述风道结构,进而醒发箱内部的整体结构与传统醒发箱相比更为简洁,同时能够使得醒发箱内部的温度变化更均匀。



技术特征:

1.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醒发箱内的吹气组件、制热组件和制冷组件,所述吹气组件与醒发箱内的第一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隔以形成温控空间,所述吹气组件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朝向第一内壁,所述吹气组件的边缘与第一内壁之间形成气流出口,所述制热组件和制冷组件均安装在温控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包括安装架以及安装设置在安装架上的至少一个风扇,所述安装架安装在醒发箱内,并与第一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的高度与第一内壁的高度相当,所述吹气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架的两侧的与第一内壁平行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第一内壁之间形成气流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的一侧可转动连接设置在醒发箱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组件安装设置在第一内壁上的气流出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组件设置有至少两组,并对称安装设置在第一内壁上的气流出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组件为电热管。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外循环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所述外循环制冷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醒发箱外的与蒸发器管道循环连接的压缩机和冷凝器。

10.醒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醒发箱的风道结构以及醒发箱,风道结构包括安装在醒发箱内的吹气组件、制热组件和制冷组件,吹气组件与醒发箱内的第一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隔以形成温控空间,吹气组件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朝向第一内壁,吹气组件的边缘与第一内壁之间形成气流出口,制热组件和制冷组件均安装在温控空间内。本技术的风道结构中,吹气组件的出风口朝向第一内壁,使得气流与第一内壁相撞,进而从吹气组件的边缘与第一内壁之间形成的气流出口处流出,再流至整体醒发箱内,制热组件和制冷组件均设置在温控空间内,通过单独控制制热组件或制冷组件的运行,进而调整整体醒发箱内的环境,整体结构更为简洁,同时醒发箱内部的温度变化更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凃汉杰,吴江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凃汉杰
技术研发日:20230925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