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食用紫菜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639阅读:2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造食用紫菜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过去从海中采集加工的天然紫菜不用说当然是自古以来供于食桌上的食品,但是现在由于海水污染等原因而减产,以至不能充分满足国内的需求,在处于从国外大量进口的状态下,紫菜至今仍然作为食品中的必需品而销售于市场中。
普通家庭和其它方面广泛使用的上述紫菜是由海草加工成它本身的紫菜,要把它加工成制品时,从生紫菜的接种开始、经过原海藻的采集、去除尘土、脱除水分、到成为制品的加工技术实在需要具有高度机械化的设备。
鉴于上述情况,我国针对农产物年景不况的对策是把重点放在蔬菜的生产上,谋求进一步增进生产,与此同时不使已经收获的蔬菜全部消费掉,而是把它们加工成其它食品。本发明即是关于可供普通食用的人造紫菜的开发,其目的是利用诸如人参、萝卜、白菜、油菜、卷心菜、大芥、青菜、艾等蔬菜,以及橘、夏橘、橙、金橘、梅等水果以及所有其它蔬菜和水果,将它们加工成不论儿童、大人皆乐于食用的所谓人造紫菜,其开发的目的是谋求菜农之所得有所提高,本发明是与海草紫菜完全不同的制品的制造法。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不是将这些丰富的蔬果原样地直接作为食品,而是将它们加工成其它食品,以供日常饭桌用,或携带用的实施例,本发明是关于将它们加工成紫菜状的食品。现试举一例以说明之。将萝卜200g、水2升放在锅内煎熬,先除去其涩液,脱除水分后,用研钵等磨细。将已磨细的蔬菜放入锅中,加入约1升的水,点火加热,加热时加入砂糖30g、食盐20g之类的调味品,充分搅混。另外准备好一个锅,加入水0.5升、小麦粉15g和适量的食盐,点火加热,用所谓的文火使之充分搅混,粘糊物出现后即成为小麦糊。接着,把上述小麦糊加入另外装有已加佐料调味的蔬菜锅中,再进行充分搅混。将它倒入小筛目的约为15cm×20cm的方框中,并使其均匀铺开至厚纸般的厚度,约经3小时后,水分减少约70%。在平板上铺放垫层如クレラッブ,把原先已在金属丝网上去除水分的紫菜状半成品翻转过来移到上述平板上,用小竹板之类的东西弄平,使其厚度均匀。然后尽可能避开直射的阳光,使其自然干燥。这样就完成了实际的有光泽的紫菜状食品的制作。用上述萝卜200g可以做出边长30cm的方形萝卜紫菜5张,其厚度与厚纸差不多。上述制法是手工制作法的一例。不言而喻,在大量生产的情况下,当然是全部自动化,用计算机等控制,以进行机械化的生产。(本说明书关于机械加工法的叙述从略)。另作,蔬菜的磨碎也不是磨成上述的粉末状态,而是磨成仍有一定纤维残存的状态。
此外本发明的效果,如上所述是把蔬菜加工成形为市售的紫菜状食品,可以用作饭团的包卷外皮,手卷皮,或者就像普通家庭中历来食用的烧紫菜一样食用。此外,还可作为可保存的食品,作为将来的宇宙食品(太空食品)效果也很好。而且,由于这种加工食品的原材料皆为廉价品,因此在开发规划性食品时,可以作为青果紫菜或水果紫菜向市场供销。使这些蔬菜和水果类成为紫菜状熬炼物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素,它使本发明有效存在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有光泽的色香味俱全的制品。
附图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平面图,图2是正视图。
权利要求
1.人造食用紫菜的制法,其特征是将蔬菜类煎熬,去除涩液后进行脱水,用研钵等物磨碎、加水后加热,充分搅混后加入水、小麦粉、食盐等物,再一次搅混熬炼,用文火进一步搅混至出现粘性为止,加佐料调味成为小麦浆糊。将制得的小麦糊移到小筛目的方框上,将它展平,并展成薄层,去除水份,除水之后在板上铺垫层(クレラツフ0),将上述小麦薄层移至其上,使之厚度均匀,通风干燥,成形为规定尺寸的紫菜状的人造食用紫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将蔬果类加工成其它食品的方法,其特征是煎熬蔬菜、去除涩液、脱水。用研钵磨碎、加水后加热,充分搅混,然后加入水、小麦粉、食盐等,再搅混,文火加热至粘稠,加佐料调成小麦糊。移到小筛目的方框上,展平成薄层,除水,铺展成均匀的厚度,风干后成形为规定大小的紫菜状的人造食用紫菜。
文档编号A23L1/212GK1030692SQ88104630
公开日1989年2月1日 申请日期1988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1987年7月23日
发明者原尻教和 申请人:原尻教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